科普文章
  • 有一位肺癌患者的家属在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我,他父亲几年前在当地医院做过肺癌手术,现在初步检查有肺癌脑转移。他说有医生朋友建议做PET-CT,问我有没有必要做这个检查?   如果单纯为了看肺癌脑转移,我个人的经验,不建议做PET-CT,而是要做双倍剂量增强颅脑核磁,这个检查是目前看肺癌脑转移最好的检查了。肺癌在发生脑转移的时候,也要进行身体其他部位的评估,看看其他部位是不是同样也出现了转移,如果想看其他部位有没有转移,是可以做PET-CT的。      

  • 乙肝病人一边恐惧着乙肝,一边却又往往对乙肝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很多人并不清楚肝病有哪些必要的检查项目。其实,这些检查项目都是要根据您的身体状况而定的。那么,这样辨别呢?下面我们将告诉你几点辨别的方法: (1)有接触史(输血,注射过血浆,白蛋白,人血或胎盘球蛋白等,或有过不洁的性接触;用过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器,接受过针灸,文身,拔牙和手术) (2)有乙肝的临床症状,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黄疸发热。 (3)化验结果异常,肝功能异常,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均为阳性。 乙肝两对半: 一般两对半和肝功能同时检查,肝功能稳定时即使大三阳、小三阳也不用特别紧张,不一定需要治疗。如果肝功能不好,转氨酶长期升高,则病情可向肝纤维、肝硬化转变。 HbsAg HBsAb HBeAgHbeAb HBcAb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e抗原 e抗体 核心抗体 临床意义 -+---注射过乙肝疫苗有免疫 +--++①④⑤阳性,俗称“小三阳”,传染性弱 +-+-+①③⑤阳性,俗称“大三阳”,HBV病毒复制性强 +---+急性HBV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弱 医生认为,在一次体检中,当检验数据高于或低于参考值时,有时有确诊价值,有时可能只是一个警讯。所以,应进一步查清异常数据的真正意义,并遵从医生建议,改善日常生活习惯,以减少致病危险因子,或是到医院做进一步的确定诊断和治疗。 无论是单位福利好,还是个人经济条件好,有些人年年都体检,但是对体检报告却不太重视,可能都找不着以往的体检报告了。 专家认为,即使每年都没问题,即使你现在壮得像头牛,也该把以往的体检报告好好保存起来,以供每年的体检报告对比参考。而且,前几年的体检报告单都应作为私人健康档案的一部分存档归类,并把重要身体数据统统制成表格,密切追踪,这样做,可以提前预知未来5-10年内患某种慢性病的几率,便于更加及时提醒自己,不可忽视医生提出的各种干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营养、锻炼、作息、药物等等。 乙肝的诊断,常依据以下的几点: (1)病史:不久前有接触史如输血,注射过血浆,白蛋白,人血或胎盘球蛋白等,或有过不洁的性接触;用过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器,接受过针灸,文身,拔牙和手术等 (2)表现:有乙肝的临床症状,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黄疸发热。 (3)检查:化验结果异常,肝功能异常,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均为阳性。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检查的结果。

  • 点击查看

    1.肝脏有什么功能:肝脏好比人体“化工厂”,具有分解、代谢、合成、免疫、解毒等多种功能,是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胆红素代谢的重要场所,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肝脏有较强的再生功能和较大的代偿能力,只有当肝脏遭受严重损害时,才可能导致明显的肝功能障碍。2.肝炎有那些危害: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肝细胞变性、炎症、坏死、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其结果出现许多症状和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大量肝细胞坏死可能使肝脏制造蛋白质和凝血因子发生障碍,从而使血液中有白蛋白降低,可能出现腹水、出血现象。慢性肝炎有可能引起肝硬化、肝癌。3.肝病患者的休息和营养:肝病休息身和心都要顾及,首先要心情愉快,没有思想负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为主,以保存体力,减轻消耗;慢性活动期以静为主、静中有动;慢性稳定期应动静结合,适当休息;到了恢复期可以动为主,动中有静,活动后不感觉疲劳为度,大部分病人可以做些轻工作。饮食的总原则是综合营养,合理搭配,防止偏食。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玉米、薯类、水果等;宜食含有优质蛋白的食品,如瘦肉、鱼肉、鸡肉、鸡蛋、大豆等;宜补充肝功能有关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多食海带、芝麻、大枣、枸杞、贝壳类等食物;忌饮酒、忌过多甜食;饭后卧床休息1~2小时,使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肝细胞的修复。4.慢性肝炎的预后如何:由于病毒(包括乙肝和丙肝)在肝细长期存活、复制、并不断感染新的肝细胞,诱使机体免疫系统持续攻击肝细胞,导致肝细胞不断损伤,纤维组织持续增生。同时免疫系统又不能彻底清除病毒,从而引起慢性、复发性肝脏炎症和纤维结缔组织增多。慢性肝炎如果不能很好得到控制,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有其确实内在联系。因此,对慢性肝炎应给予及早、积极治疗。5.转氨酶升高就有传染性吗:一些人误认为只要血清转氨酶升高即有传染性,并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其实无论是甲型、乙型、丙型、戊型等肝炎中那一型肝炎,其传播的是病毒,而不是转氨酶。转氨酶升高的原因较多,除病毒性肝炎外,还有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等多种因素。除了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染期需要严格隔离外,对乙型和丙型肝炎,由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并不需要严格隔离,只需要适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即可,故不应歧视乙型肝炎患者。6.有黄疸就是肝炎吗: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引起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就会出现黄疸。病毒性肝炎只是黄疸的原因之一,因此,有黄疸不一定就是肝炎。除了肝炎之外,能引起黄疸主要有以下几种:⑴肝细性黄疸: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其它病原体、药物、毒物均可引起肝细胞损害。⑵阻塞性黄疸:结石、寄生虫、肿瘤等引起机械性梗阻。⑶溶血性黄疸:物理、化学、生物和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溶血性黄疸。⑷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如病毒、药物、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功能障碍的黄疸。7.老年人乙型肝炎有何特点:临床过程与中青年一致,但有一些老年人的显著特点:⑴自觉症状较轻,与病情严重度不一致,起病、病情发展及恢复均较慢。⑵黄疸发生率较高,黄疸程度较深,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胆汁淤积型多见,容易误诊为肝外梗阻性黄疸。⑶病情较重,夹杂症多,预后较差。⑷“小三阳”较多,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多见,低蛋白血症和球蛋白增高较多。8.儿童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在多数儿童中引起良性疾病,目前只进行过普通干扰素a、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在儿童患者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证实其与在成年患者中相当。英国学者赫利(Helly)对于病毒性肝炎儿童是否要接受治疗持肯定态度,认为治疗可降低人群病毒携带率,预防肝病进展。儿童性乙型肝炎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最主要的问题是全面评估利益和风险,尽管核苷类似物药是有效、安全、方便使用的乙肝主要治疗药物,但目前中国指南并未推荐,需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选用核苷类药物。9.乙肝病人血清甲胎蛋白(AFP)会升高吗:AFP升高除了见于原发性肝细胞癌以外,也可见于各型肝炎(多见于慢性活动型肝炎、重型肝炎和活动期肝硬化)。再生的肝细胞可以合成AFP,所以部分肝炎病人的血清会出现AFP的含量一过性升高,随着肝功能好转AFP含量下降,如持续高值或逐渐升高需要进一步做有关检查,来作出肝炎或肝癌的鉴别诊断。10.婴儿肝炎综合症的病因有那些:过去认为婴幼儿肝炎主要由乙肝病毒引起,但是近年研究发现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是巨细胞病毒,其次才是乙肝病毒,另外还有EB病毒、甲肝病毒,以及细菌性败血症、母乳性黄疸、先天性胆管闭塞症、胆汁淤积症等。目前认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以病毒感染最常见,占已知病因的90%以上。11.小儿肝炎有何特征:由于小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健全,患病毒性肝炎时临床表现与成年人有一些不同,具有以下特点:⑴甲型肝炎较多;⑵乙肝无黄疸较多;⑶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脾肿大较显著;⑷病程较短,恢复较快。12.妊娠病毒性肝炎有何特征:妊娠期妇女的肝脏负担过重,而营养常常相对不重、并且内分泌也一定变化。加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及分娩时使用麻醉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妊娠期的病毒性肝炎与一般肝炎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⑴消化道症状突出;⑵重型肝炎比例高;⑶出血倾向明显;⑷对胎儿影响大,可以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流产、死胎和婴幼儿肝炎。13.肝炎病人应怎样过性生活:性生活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如果有一方是肝炎病人,则性生活必须有所限制,并且一定要相互理解。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应该停止性生活,否则病情会加重,甚至诱发重型肝炎,预后极差。肝炎恢复期、静止期肝硬化,应控制性生活。有肝脏疾病基础的人都要注意掌握适度的性生活,绝不能过度。14.乙肝疫苗接种对象: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劳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15.对HBV感染者的管理:在诊断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时,应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对患者家庭成员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对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建议3~6月做1次肝功、病毒标志物、B超等相关检查。对慢性HBV携带者及HBsAg携带者,除不能捐献血液、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明文规定的职业或工种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进行医学随访。16.影像学检查如B超、CT能诊断肝炎吗:不能。急性肝炎B超没有特点,回声正常。慢性肝炎B超回声增强,且近80%可测出脾脏肿大,所以B超对于慢性肝炎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CT和MRI只能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所以,影像学检查可有助于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原因的鉴别诊断,而不能作为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

  • 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在多年的诊疗经历中,总结出心血管病的六大常见误区:误区一:维生素能预防心血管病。中国老百姓买维生素的积极性特别高。实际上最近20年做了大量研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吃维生素E,能减少心肌梗死或预防冠心病、脑血管病。而且,维生素应该从食物中获取,而不是靠胶囊药片。误区二:盲目接受起搏治疗。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很普及。心房颤动患者尤其无症状的老年患者,做Holter容易发现夜间有心跳的长间歇。过去长间歇2秒、3秒,可能就会被植入起搏器。现在指南提出,长间歇5秒(最慢心率12次/分),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植入起搏器。没有症状,夜间有长间歇,别盲目被起搏。误区三:早搏是疾病。早搏不是病,也没独立的风险,早搏很常见,很多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早搏可毫无症状,或因其它病就诊偶然发现。早搏有无症状与早搏多少无关。早搏可见于正常心脏,也更易见于心脏病的患者。早搏不要轻易被射频。一定慎重。误区四:女性ST-T波改变一定冠心病。女性ST-T波改变大多不是冠心病。我不止一次看到一些六、七十岁女患者,忧心忡忡地讲起她们的病史,很认真地说自己被诊断冠心病三、四十年了,最近接受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中青年女性,如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不吸烟,没有家族中早年患冠心病家族史,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这些心电图上的ST-T,改变不代表有心肌缺血和冠心病。这些中青年女性中,不少人因心电图报告ST-T改变被造影,从而接受大量放射线,这样不仅花了钱,大量射线还带来一生癌症的风险。这是当前过度医疗的一个大风口!误区五:认为窦性心律不齐就是心律失常。不少人看到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不齐”时,误认为自己有了心律失常。实际上,窦性心律不齐不但正常而且健康。误区六:换季定期输液稀释血液。血液粘稠度很容易被老百姓关注。“稀释血液”成了一个荒谬的大市场:各种保健品、洗血、定期输液、稀释血液。很多老年人在换季的时候,去医院打点滴,点的不是糖就是盐,树皮、树叶做成的东西放到输液瓶里,“五彩缤纷”,这安全吗?真的很不安全!也没有效果。解决“血粘稠”最可靠的方法是: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多饮水,多运动。(胡大一大夫公众号授权转载)心脑血管专场,优选医生点击下图直达

  • 作者:六滴滴,第十一诊室

  • 作者:著名营养学家,协和医院教授、临床营养科主任 于康

  • 患者朋友到了眼科门诊,最关心的问题往往都是“大夫,我这个白内障到了该做手术的地步了吗?”“大夫,手术疼吗?”“大夫,白内障手术风险大吗?”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从了解白内障开始。白内障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有一个生活常识,就是鸡蛋清是透明的,但是煮熟了之后就会变成不透明的鸡蛋白,这个就是蛋白质的变性过程。白内障的发生原理也是类似的,在人体缓慢的老化过程中,原本透明的晶状体蛋白逐渐发生变性,失去透明度,于是屈光间质失去了清晰度,就像照相机的镜头磨花了,没办法照清楚相一样,随着白内障的出现,视力将会下降,视物也将越来越模糊。白内障患者的视物模糊,是整个视野的,且不伴随疼痛感以及眼红等表现。白内障的发生是逐渐加重的过程,并非一夜之间完成。正如煮熟的鸡蛋白没法变回鸡蛋清,晶状体由完全透明到混浊,也是不可逆转的,患者就诊时常常说“看不清有好几年了,越来越厉害”。为什么我长了白内障常常有老年朋友在知道自己长了白内障之后追问医生“为什么是我长了白内障,而没听说其他人长。”其实,白内障就像长白头发、皮肤出现皱纹一样,是人体老化的一个现象,只要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说都有白内障,只是程度或轻或重,部位不一,对视力的影响不同而已。有些患者刚过50岁,视力就很差;有些患者年过七旬,视力还能保持的很好;这些都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白内障。眼药能治好白内障吗看着眼前越来越模糊的世界,白内障患者纵然内心万分焦急,却也无能为力,毕竟正如前文所说,白内障造成的视物模糊是不可逆的,想要它自己好转当真绝无可能。去医院,医生的建议都是手术治疗,想着要在自己的眼睛做手术,一时还真下不了这个决心。有没有不用开刀就能治好白内障的方法呢?当然有!报纸上、药店里,有着数不清的号称能够“滴一滴”治疗白内障的眼药。然而,真的如广告所宣传的,白内障只需用眼药,就可以避免手术吗?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迄今为止,被临床所使用的白内障眼药有不少,例如抗氧化损伤的谷胱甘肽、阻止醌型物质氧化的吡诺克辛等,但没有哪种眼药对白内障有逆转作用。也就是说,这些眼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白内障的发展,但无法做到逆转!想想,临床上使用的处方药尚且如此,那些在药店可以随意购买的标注为“非处方药”的眼药,对白内障究竟能有几许作用呢?另外,在治疗白内障的眼药里,都含有一定的防腐剂,眼睛长时间地接触这些物质,会使结膜和角膜上皮发生一定的毒性损伤反应,导致干眼症,所以即便是那些对于眼药的治疗效果抱有可有可无态度的患者,也不建议持续使用眼药超过3个月。白内障手术安全吗相信所有的眼科医生都会告诉白内障患者一个事实,那就是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然后即便如此,患者还是会对手术的安全性心存顾虑。事实上,在眼科诸多手术中,白内障手术可以说是近30年来发展最快、操作次数最多的一种,在比较大型的眼科中心,每天都在完成数十台乃至上百台白内障手术。手术主要是把混浊的晶状体蛋白清除,再置换上透明的人工晶体。手术切口只有1.5~3.0mm,每台手术的操作时间5分钟左右,基本不出血,没有缝线,手术第二天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复到不错的视力。看了这些,您对于白内障手术,还担心吗?白内障只能“熟了”才能做手术吗?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白内障要“熟”了才能做,相信也是因为这种说法的存在,才会使一些患者在刚刚发现白内障,视物还没有特别模糊的时候选择用眼药。这种说法有根据吗?如果是在三十年前,眼科医生的做法是要等白内障“熟”了,也就是混浊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视力比较差的时候再做手术。这种说法的原因是那时的白内障手术技术还不太成熟,手术效果不敢保证,所以初始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做手术,效果会更加明显。但是现代显微手术技术突飞猛进,和当年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目前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对于视觉质量的要求,例如平时用眼就不怎么看比较小的字,那就可以等等再做,而追求高视觉质量的患者,就可以早些就做。通过这篇文章,我总结了一些和白内障相关的谣言,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正在被白内障困扰的朋友们。更多白内障和眼科的问题,点击下方图片,您可以直接与本文作者沟通。

  • 点击查看

    1.肝脏有什么功能:肝脏好比人体“化工厂”,具有分解、代谢、合成、免疫、解毒等多种功能,是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胆红素代谢的重要场所,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肝脏有较强的再生功能和较大的代偿能力,只有当肝脏遭受严重损害时,才可能导致明显的肝功能障碍。2.肝炎有那些危害: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肝细胞变性、炎症、坏死、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其结果出现许多症状和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大量肝细胞坏死可能使肝脏制造蛋白质和凝血因子发生障碍,从而使血液中有白蛋白降低,可能出现腹水、出血现象。慢性肝炎有可能引起肝硬化、肝癌。3.肝病患者的休息和营养:肝病休息身和心都要顾及,首先要心情愉快,没有思想负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为主,以保存体力,减轻消耗;慢性活动期以静为主、静中有动;慢性稳定期应动静结合,适当休息;到了恢复期可以动为主,动中有静,活动后不感觉疲劳为度,大部分病人可以做些轻工作。饮食的总原则是综合营养,合理搭配,防止偏食。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玉米、薯类、水果等;宜食含有优质蛋白的食品,如瘦肉、鱼肉、鸡肉、鸡蛋、大豆等;宜补充肝功能有关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多食海带、芝麻、大枣、枸杞、贝壳类等食物;忌饮酒、忌过多甜食;饭后卧床休息1~2小时,使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肝细胞的修复。4.慢性肝炎的预后如何:由于病毒(包括乙肝和丙肝)在肝细长期存活、复制、并不断感染新的肝细胞,诱使机体免疫系统持续攻击肝细胞,导致肝细胞不断损伤,纤维组织持续增生。同时免疫系统又不能彻底清除病毒,从而引起慢性、复发性肝脏炎症和纤维结缔组织增多。慢性肝炎如果不能很好得到控制,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有其确实内在联系。因此,对慢性肝炎应给予及早、积极治疗。5.转氨酶升高就有传染性吗:一些人误认为只要血清转氨酶升高即有传染性,并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其实无论是甲型、乙型、丙型、戊型等肝炎中那一型肝炎,其传播的是病毒,而不是转氨酶。转氨酶升高的原因较多,除病毒性肝炎外,还有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等多种因素。除了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染期需要严格隔离外,对乙型和丙型肝炎,由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并不需要严格隔离,只需要适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即可,故不应歧视乙型肝炎患者。6.有黄疸就是肝炎吗: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引起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就会出现黄疸。病毒性肝炎只是黄疸的原因之一,因此,有黄疸不一定就是肝炎。除了肝炎之外,能引起黄疸主要有以下几种:⑴肝细性黄疸: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其它病原体、药物、毒物均可引起肝细胞损害。⑵阻塞性黄疸:结石、寄生虫、肿瘤等引起机械性梗阻。⑶溶血性黄疸:物理、化学、生物和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溶血性黄疸。⑷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如病毒、药物、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功能障碍的黄疸。7.老年人乙型肝炎有何特点:临床过程与中青年一致,但有一些老年人的显著特点:⑴自觉症状较轻,与病情严重度不一致,起病、病情发展及恢复均较慢。⑵黄疸发生率较高,黄疸程度较深,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胆汁淤积型多见,容易误诊为肝外梗阻性黄疸。⑶病情较重,夹杂症多,预后较差。⑷“小三阳”较多,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多见,低蛋白血症和球蛋白增高较多。8.儿童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在多数儿童中引起良性疾病,目前只进行过普通干扰素a、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在儿童患者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证实其与在成年患者中相当。英国学者赫利(Helly)对于病毒性肝炎儿童是否要接受治疗持肯定态度,认为治疗可降低人群病毒携带率,预防肝病进展。儿童性乙型肝炎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最主要的问题是全面评估利益和风险,尽管核苷类似物药是有效、安全、方便使用的乙肝主要治疗药物,但目前中国指南并未推荐,需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选用核苷类药物。9.乙肝病人血清甲胎蛋白(AFP)会升高吗:AFP升高除了见于原发性肝细胞癌以外,也可见于各型肝炎(多见于慢性活动型肝炎、重型肝炎和活动期肝硬化)。再生的肝细胞可以合成AFP,所以部分肝炎病人的血清会出现AFP的含量一过性升高,随着肝功能好转AFP含量下降,如持续高值或逐渐升高需要进一步做有关检查,来作出肝炎或肝癌的鉴别诊断。10.婴儿肝炎综合症的病因有那些:过去认为婴幼儿肝炎主要由乙肝病毒引起,但是近年研究发现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是巨细胞病毒,其次才是乙肝病毒,另外还有EB病毒、甲肝病毒,以及细菌性败血症、母乳性黄疸、先天性胆管闭塞症、胆汁淤积症等。目前认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以病毒感染最常见,占已知病因的90%以上。11.小儿肝炎有何特征:由于小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健全,患病毒性肝炎时临床表现与成年人有一些不同,具有以下特点:⑴甲型肝炎较多;⑵乙肝无黄疸较多;⑶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脾肿大较显著;⑷病程较短,恢复较快。12.妊娠病毒性肝炎有何特征:妊娠期妇女的肝脏负担过重,而营养常常相对不重、并且内分泌也一定变化。加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及分娩时使用麻醉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妊娠期的病毒性肝炎与一般肝炎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⑴消化道症状突出;⑵重型肝炎比例高;⑶出血倾向明显;⑷对胎儿影响大,可以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流产、死胎和婴幼儿肝炎。13.肝炎病人应怎样过性生活:性生活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如果有一方是肝炎病人,则性生活必须有所限制,并且一定要相互理解。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应该停止性生活,否则病情会加重,甚至诱发重型肝炎,预后极差。肝炎恢复期、静止期肝硬化,应控制性生活。有肝脏疾病基础的人都要注意掌握适度的性生活,绝不能过度。14.乙肝疫苗接种对象: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劳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15.对HBV感染者的管理:在诊断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时,应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对患者家庭成员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对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建议3~6月做1次肝功、病毒标志物、B超等相关检查。对慢性HBV携带者及HBsAg携带者,除不能捐献血液、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明文规定的职业或工种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进行医学随访。16.影像学检查如B超、CT能诊断肝炎吗:不能。急性肝炎B超没有特点,回声正常。慢性肝炎B超回声增强,且近80%可测出脾脏肿大,所以B超对于慢性肝炎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CT和MRI只能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所以,影像学检查可有助于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原因的鉴别诊断,而不能作为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