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感染内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感染内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感染内科疾病推荐专家
天津和平区感染内科疾病推荐专家
感染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点击查看
    å

    Schatzker 分型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型,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 6 型。I、Ⅱ、Ⅲ型是低能量暴力骨折,Ⅳ、V、Ⅵ型是高能量暴力骨折。

    (1)I 型:外侧平台劈裂骨折无关节面塌陷,多发生于年轻人。骨折移位时常有外侧半月板撕裂,或向四周移位或半月板嵌入骨折间隙。

    (2 )Ⅱ型:外侧平台劈裂关节面压缩骨折,多发生于 40 岁或以上的患者。

    (3)Ⅲ型:外侧平台单纯压缩骨折。压缩部分常位于关节中心部位,由于压缩部位大小和压缩程度的不同及外侧半月板损伤情况的不同,这种损伤可以是稳定或不稳定骨折。外侧和后侧的关节面压缩比中央压缩更加不稳定。

    (4)IⅣ型:高能量暴力骨折类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这种损伤由中等至高能量暴力致伤,Ⅳ型骨折常合并膝关节脱位、血管损伤,因此需仔细检查。

    (5 )V 型:高能量暴力损伤双侧平台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6)Ⅵ型:高能量暴力损伤双侧平台骨折加胫骨干与干骺端分离,在 X 线片上常显示为粉碎爆裂骨折,常合并膝部软组织严重损伤、筋膜间室综合征和严重神经血管损伤。

    Bennett 和 Browner 认为,在此 6 型骨折中Ⅱ型骨折有较高的内侧副韧带撕裂发生率,IⅣ型骨折有较高的半月板损伤发生率。

  • 又到了幼儿园新生入园的季节,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上幼儿园是件喜忧参半的事情,很多家庭经历过宝宝入园就生病的魔咒。虎妈猫爸们又开始焦虑了,为什么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容易生病?在家时挺健康的,是不是老师没照顾好?是不是不适应上火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我们来一一破解吧。

    原因 1:交叉感染

    入园后宝宝接触的小朋友多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患病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大。集体生活中,一个宝宝生病,很容易就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像手足口病、流感等,这些最容易在幼儿园爆发流行。

    应对措施:教室内勤通风,勤洗手讲卫生,好习惯少生病,打喷嚏用肘窝,咳嗽礼仪很重要。

    原因 2:分离焦虑

    孩子由家庭生活过渡到幼儿园集体生活、从生活松散自由到规律的作息,既要适应新环境,又要承受和爸爸妈妈的分离焦虑。情绪的波动会导致孩子机体的抵抗力也会相应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应对措施:正向引导,缓解紧张焦虑,放学后家长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有趣课程、快乐游戏,或者问问今天交到的新朋友,与好伙伴的学习玩耍,孩子会对幼儿园充满期待,焦虑也会一扫而光。

    原因 3:饮食不当

    一些爸妈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的不好,晚饭专门给孩子做一些大鱼大肉的食物,让孩子饱饱地吃上一顿。殊不知,油腻食物不好消化,容易造成孩子肠胃不适。

    应对措施:健康饮食,合理搭配。根据孩子在幼儿园的具体吃饭情况,可以适当在睡前 1 小时,增加 1 次加餐。加餐的食物要有营养,比如牛奶、面包、少许的坚果、新鲜水果等,避免给孩子一些太肥腻的食物或那些含盐含糖较多的零食。

    原因 4:穿衣不当

    一些家长总怕孩子冷,给孩子穿着厚衣服,然而孩子在运动出汗后,被风一吹,反而更容易生病了。

    应对措施:关注天气,合理穿衣,尽量给孩子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服,家长如果担心孩子冷,可以给孩子加个外套,活动时脱下即可。

      要保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原因 5:天气的特殊性

    入园季一般为春季或秋季,这个时候早晚温差较大,宝宝穿脱衣来不及调整,最容易得吸呼道感染性疾病。春季入园时,春暖花开,各种病菌开始加速繁殖,花粉多,过敏性疾病发生率增加,加上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免疫系统不够完善,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应对措施: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才是硬道理。宝宝多进行“阳光浴、空气浴”,体育锻炼不仅促进儿童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还能改善心理气质,培养热情向上的品格。

    下面情况不建议送入园

    • 感染性疾病不能入园
    • 如流行性感冒、水痘、湿疹、手足口病、腮腺炎等。幼儿园里孩子多,再加上这些疾病往往通过呼吸道和身体接触传染,建议孩子在家隔离治疗。
    • 咳嗽、发烧最好待在家里
    • 发烧时孩子在家中可以及时服药,利于病情的观察。长时间剧烈咳嗽应警惕疾病进展可能,孩子在家休息,方便第一时间控制病情。
    • 病好后观察一下再返园
    • 孩子康复后身体还很弱,不要急于送幼儿园,一是孩子可以在家得到更好的休息,二是避免交叉感染,影响其他孩子,造成恶性循环。

    勤洗手、多喝水、注意增减衣服,均衡饮食,加强锻炼,都是“全勤宝宝”的制胜法宝。

  • 出现肾阴虚或者肾阳虚建议就诊中医内科,通过口服中药来治疗,临床治疗肾阴虚使用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等,治疗肾阳虚使用桂附地黄丸、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等。

    当然,也可以就诊针灸推拿科,通过针灸、艾灸辅助治疗,选择的穴位有肾俞穴、关元穴、涌泉穴、太溪穴等等。

    治疗是必要的,饮食也要配合调理,多吃点牛羊肉、枸杞、桑椹、山药等,注意节制房事和手淫,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出现熬夜的情况,以免加重阴虚的病情。

  •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检酸检测阳性的人。

    无症状感染者多在聚集性疫情调查、重点人群筛查和检测等过程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通常有两种情形:一种经 14 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另一种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存在着传播风险。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需要中医学观察 14 天,期间如出现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转为确诊病例。集中医学观察满 14 天且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呈阴性可解除集中医学观察,核酸检测仍为阳性且无临床症状者需继续集中医学观察。对解除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还需继续进行 14 天的医学观察、随访,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第 2 周和第 4 周需要到定点医院随访复诊,及时掌握健康状况。

  •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尤以婴幼儿多见,且死亡率位居住院病人第一。

    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扇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小儿肺炎。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本病全年均可发病,北方多见于冬春季节,南方多见于夏季。好发于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本病若治疗及时得当,一般预后良好。

  • 点击查看
    å

    父母必看系列 

  • 1.失眠是导致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失眠人群的抑郁症发病率为正常人的 3 倍,同时,因工作、生活中的负性事件诱发的抑郁症大多都存在失眠症状,而且抑郁症伴严重失眠患者的自杀率会大大增加。而从失眠进展到抑郁往往只有三步。

    第一步,“晚上睡不着、早晨醒的早”是失眠诱发抑郁症的一个早期表现。失眠患者尤其是以早醒(比往常醒的早 2 小时以上)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就应常规筛查是否患有抑郁症。

    第二步,失眠患者会尝试使用各种方法摆脱失眠。比如运动、按摩、听音乐、寻找“祖传秘方”等,当这些方法试了一圈,仍然无法改善睡眠时,患者则变得烦躁不安、恐惧,也就是“挣扎”的焦虑阶段。

    第三步,失眠时的痛苦挣扎,会消耗患者很多正性心理能量,患者开始逐渐陷入绝望,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什么都不愿意做,少言寡语,逐渐出现类似抑郁症的表现。

    因此,常常因失眠而痛苦的患者最好到精神科进行相关评估,以进一步明确失眠和抑郁的关系,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采取了不恰当的治疗方式,可能会发展成为抑郁症;如果两个症状能够同时得到有效治疗,患者将会得到最佳的康复。

    2.专治失眠的“不管不顾”心法

    对于想要通过自己调整生物节律来摆脱失眠的人来说,还得有点“不管不顾”的心态。

    不管睡眠好坏,固定时间上下床

    养成自己的睡眠节律主要是要通过固定的上床、下床时间进行训练。对于失眠的患者,建议上床时间为晚上 10: 30~11: 00,下床时间为早上 5: 30~6 点左右。不管睡眠好坏,都要坚持这个上、下床时间。待睡眠效率提高以后,再逐渐延长卧床时间。一般建议每周延长 15 分钟,直至达到理想的睡眠时长。如果延长卧床时间后,失眠加重,则建议维持原来的卧床时间,不再继续延长卧床时间。

    不管晚上睡够了没,白天不补觉

    睡眠医学有个词,叫睡眠驱动力,也称为睡眠压力,这是指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睡眠驱动力越大,就越容易入睡、睡眠越深,所以,不管晚上睡眠好与坏,白天都不能补觉、也不能午睡。如果白天补觉或者午睡,就会减少睡眠驱动力,从而导致失眠,同时,也不能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如躺床上看手机、看电视、看书等;适量运动,也可以增加睡眠动力,建议每日坚持运动,最好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爬山等,运动尽量在白天进行,睡前 3 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不管能否睡着,只管放松就是了

    很多患者一躺在床上就担心今天是否会失眠,结果过度的担心真的导致失眠了,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身体越紧张,故而更容易失眠。而通过放松训练,则可以降低心身的焦虑水平,从而改善睡眠,放松训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腹式呼吸、正念冥想、身体扫描等,可以咨询精神科医生进行规范化的指导、诊疗。

    本文原创作者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范滕滕医生,原载于百度健康医典

  • 卒中以后抑郁的情况较普遍,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较高,大部分发生在卒中后 1-6 个月期间,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会逐渐增高,可以达到 20%-60%。

    抑郁的发生有时非常隐匿,患者突然发生脑血管意外丧失部分神经功能心情不佳,而且有的患者影响到言语功能失去表达能力,发生抑郁就更不容易被发现。医护人员以及家属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情绪抑郁甚至轻生厌世一定要及时就诊,对于脑卒中后的抑郁主张足剂量、足疗程的治疗,可以选择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疗程要达到 3-6 个月,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撤药。

  • 点击查看
    å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听觉;

    肾主水,调节人体水液代谢;

    肾纳气,协调呼吸均匀而有深度;

    肾主骨,精气充盈,骨骼和牙齿才得以滋养;

    肾主脑,肾精充盛,则髓海充盛,人体聪慧;反之,肾精虚弱,髓海不足,则健忘失眠,智力低下。

    肾虚没那么简单

    肾气由盛转衰的过程贯穿生命始终,肾虚这件事可能出现在男女老幼不同人群身上。因此,肾虚并非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它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肾虚其实并不只是虚与不虚那么简单,中医认为肾虚分为阴虚、阳虚,它们症状各有不同。

  • 减重手术目前最常用的是两种方法,一个叫胃旁路手术,一个叫袖状胃切除术,这两种手术都是可以通过微创的手段来完成。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