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人民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科普文章
  • 不少患者不知道尖锐湿疣的图片是什么样的,担心自己会患上这种疾病,所以,想了解一下尖锐湿疣的早期症状图片。 根据调查尖锐湿疣的潜伏期为 2 周到 8 个月。大多数临床观察报道尖锐湿疣潜伏期一般为 3 个月左右,潜伏期最短者 3~4 周,潜伏期最长者 8~12 个月左右。产期感染 hpv 的婴儿到 2 岁都不可能有外生殖器疣的表现,但有 57%的患儿在 2 岁时诊断为喉乳头瘤。 尖锐湿疣的症状到了中期时候,尖锐湿疣的症状就会比较明显了,会慢慢长大或是增多。有些尖锐湿疣患者出现的尖锐湿疣的症状是皮损,初期为小的淡红色丘疹,到尖锐性湿疣中期症状后逐渐长大,表面呈凹凸不平的柔软乳头样病变。 有的尖锐湿疣的患者病情是呈菜花状,根部可有蒂,表面湿润呈暗灰色,时间较久者表面可有糜烂渗液,时有痒感而搔抓,可继发细菌性感染,表面出现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和疼痛。 尖锐湿疣的患者到了晚期会有明显的压迫感,症状中的疣体会不断的生长,也可以相互融合呈乳头状、鸡冠状、鹅卵石状、菜花状等外观,可长成巨大的尖锐湿疣疣体。常有瘙痒及压迫感,若合并细菌感染可有恶臭。压迫临近的组织器官出现相应的压迫病状。晚期的尖锐湿疣的症状有导致癌变的可能。 尖锐湿疣初期症状图片是什么呢?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患者更多的了解该病,然而许多的患者都不能及时的发现尖锐湿疣,这是因为患者对于尖锐湿疣的初期症状没有了解,可见,多多增加一些疾病常识对于患者的治疗还是有着很大的好处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积极发现与治疗。

  • 首先我们要清楚尖锐湿疣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类,如果说我们没有高危性行为,那么患尖锐湿疣的可能性几乎是,非常非常小的,可以忽略,如果说有了高危性行为,作为本人来讲,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 就是观察,观察接触部位有没有增生物的一个生长出来,一般会在高危接触以后,两周到八个月之间,都有可能生长,正常情况下在两三个月,生长的是比较多的,还请及时到医院让专业的医生,来进行诊断以及治疗,千万不要在家里面瞎诊断,瞎治疗或者是恐慌,没有意义,会耽误病情。

  • 皮炎是一类皮肤病的简称,是组织病理学诊断,本身只说明存在皮肤炎症,因此“皮炎”不宜在临床上单独作为疾病诊断使用,一定要有特定的修饰词,如脂溢性皮炎、手部皮炎等。 湿疹是形态学描述而非病因 湿疹的英文名称eczema源于希腊文ekzin,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湿疹原意是水沸出的意思,说明本病容易流水,有渗出倾向。我国传统医学中没有湿疹一词,此类疾病多归于“风”“疮”“癣”等等,比如“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有30多种。我国现代医学中的“湿疹”系由英文意译而来,完全是一个描述性诊断。临床上,凡是具备了瘙痒、红斑、丘疹、水疱、脱屑、肥厚等特点,有渗出及融合倾向的皮疹,均可以拟诊为湿疹。 因此,湿疹是形态学描述性名称,而非病因学诊断,许多临床上初步诊断为湿疹的皮肤病,最后可能是接触性皮炎、食物或药物导致的皮炎,或是感染引起的皮炎、特应性皮炎或者根本不是湿疹皮炎,而可能是疥疮、真菌感染或淋巴瘤等其他貌似湿疹的皮肤病。根据笔者的一项研究,在临床表现类似湿疹而做病理检查的患者中有近1/3 是其他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与皮炎湿疹的关联 临床上,“湿疹”与“皮炎”常常如下使用。在某种特定的皮炎没有得到明确诊断前暂时诊断为湿疹。比如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等特定皮炎在未能明确诊断以前多被诊断为湿疹。如果这些患者经过查找病因,发现是由接触外界某些物质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则应诊断为接触性皮炎。同样,最初诊断为湿疹的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典型的特应性皮炎特点,符合了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则应该诊断为特应性皮炎。但在特指的情况下,皮炎与湿疹可以共用,如脂溢性皮炎又称为脂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又称为特应性湿疹等。 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皮炎与湿疹条目下包括的疾病中,很多是病因不甚清楚的皮炎,比如特应性皮炎,被认为是不能够治愈的一种皮炎湿疹。而接触性皮炎是能够明确病因,非常可能根治的一种皮炎。非常遗憾的是,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不仔细检查难以诊断,漏诊非常常见

  • 1、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初次发病见于儿童以水痘为皮肤表现,病愈后该病毒可隐匿于体内神经根处,免疫力低下时被“唤醒”,攻击神经系统并向皮肤扩散表现,出现带状疱疹。通常以局部神经痛为首发表现,经3-7天潜伏期后才出现皮肤表现 2、什么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3、疼痛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有哪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需长期治疗。及时、积极有效地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是预防PHN的关键。  抗病毒治疗:皮疹出现72h内尽早使用。 合理镇痛:减轻患者急性期的痛苦,预防外周和中枢敏化的发生,大大降低PHN的发生率。 抗炎治疗:NSAIDS,糖皮质激素(2周内使用效果好) 修复神经:甲钴胺,神经妥乐平 免疫调节:缩短病程,减轻神经损伤 神经阻滞治疗/神经调控治疗:神经介入、神经调控等治疗。 4、带状疱疹如何预防? 1.提高免疫力是关键 带状疱疹的爆发与人体免疫力息息相关,因此对于高危群体提高抵抗力是首要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作息规律、饮食清淡及适度运动的好习惯,是提高免疫力的基础。   2.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手段,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中保护效力超过90%,且带来长达10年的持久免疫保护且10年的保护效率为89%。需要接种两针,第二针和第一针需要间隔2-6个月。   一旦发生带状疱疹,不要过于紧张,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后遗症发生概率。

  • 口臭的锅,“胃火”不背第一讲 女,64岁,因不明原因口臭,伴胃痛胃胀、恶心、腹痛,持续多年,之前怀疑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去查过,没问题,是不是有“胃火”,请问有什么办法解决?医生答疑:这个患者我会建议把不着急把口臭和上消化道症状联系到一起,而是先到口腔科就诊,接下来才是针对上消化道症状做个胃镜。为什么口臭先去口腔科?真正的口臭,其实跟我们认为的“胃火”关系不大,80-90%是因为口腔原因,舌苔导致的口臭占51%,牙龈炎和牙周炎导致的占13%,两周都有的占22%。口源性的口臭其实很好理解。口腔内遍布细菌,口腔中食物残渣、更新脱落的上皮细胞等都有蛋白质,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蛋白质就会腐败变质,生产出恶臭的硫化物,导致口臭。除了口源性的口臭,剩下的 10% 也多跟鼻、咽、扁桃体、气管等临近口腔问题有关。有很少一部分短暂的口臭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嗳气有关。一些比较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如晚期胃癌、肠梗阻、肝硬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也会造成特殊味道的口臭。如何区分口臭是不是口腔问题呢,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闭口呼吸,如果仍有臭味从鼻部呼出,则是非口源性口臭,反之为口源性口臭。“胃火”的感受可能跟上消化道的一些症状有关,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与口臭的症状需要割裂来看。这也是大多数口臭其实医生给的建议都是洗牙,科学刷牙、清洁舌苔等。  口臭与幽门螺杆菌第二讲 男,28岁,经常胃胀胃痛,有口臭,特别是吃夜宵烧烤之后会严重胃痛,有时候疼的睡不着,第二天口臭也特别严重。尽量避免太晚吃东西,但是工作比较辛苦,有时候忍不住,这种情况是不是胃溃疡? 医生答疑:长时间的胃胀胃痛,从严谨负责的角度说,还是推荐去线下做一个胃镜。不过去了消化内科就也做个幽门螺杆菌的测试吧,现在有C14吹气实验,非常方便。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幽门螺杆菌可能存在牙菌斑中,引起口臭。但是这种细菌不能通过几次洗牙解决,需要规范的除菌治疗。顺便提一句,长期夜晚进食过多或睡前进食等尤其容易引发肠胃疾病。睡前进食、躺卧容易引发胃酸反流,导致胃痛,特别是吃的一些辛辣油腻油炸食物、吃多吃撑、甚至喝点小酒,会加一步诱发/加重胃痛。  放下你手里的奥美拉唑第三讲 医生,我有时候会胃痛,给我开点奥美拉唑。 医生答疑:我见过疼得坐立不安还觉得自己是“胃痛”让我给开点药的,问询查体之后,初步怀疑阑尾炎。同样自述“胃痛”想开点药的,我还遇到其实是急性胰腺炎的,心梗的,胆结石的——我们认为的“胃”,不一定真的是胃。内脏疼痛是很难定位的,特别是对没有受过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再加上内脏痛觉可能发生牵扯,造成我们的错觉。所以随便自行服用胃药是不对的。 有些胃药包含止痛成分,暂时缓解疼痛,但是也掩盖了患者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机会。当然,大多数的肚子疼都不严重,在一堆检查之后,医生还是开具奥美拉唑,但我们至少排除了风险。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腹痛需要我们警惕呢? §  腹痛突然出现并且比较剧烈;§  腹痛持续时间超过 6 小时;§  腹痛伴有胸部、颈部、背部或肩膀的疼痛;§  呕吐血液,或大便发黑、大便中有血;§  腹部紧张,不能碰,一碰就痛得厉害;§  不能排便,尤其是同时有呕吐的情况;§  腹痛虽不严重,但是反复出现,并且伴随体重下降、腹泻、皮肤或眼球发黄的情况。如果你的腹痛确实出现了上面所说的这些症状中任何一条,还是赶紧放下手里的药吧,及时就诊吧,如果不能确定,或者检查后对治疗方案有所疑惑,也可以来线上便捷问诊。 京东互联网医院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案例提供 | 朱季军责任编辑 | 小乐 朱医生利用碎片时间接诊超过五百次,依然保持着五星好评,大家对他的评价关键词包括:迅速、准确、药到病除。点击链接即可问诊: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211010472433

  • 甲亢,顾名思义,就是甲状腺功能出现了亢进。按照发病原因来分,占到80%绝大部分的都是Graves病。典型的甲亢症状包括:容易饿、吃得多、排便增多、消瘦;平静状态下,能突然感觉到自己心跳加快、手抖,失眠、易激动;甲状腺肿大,有时会出现眼球突出;更少的情况还会出现周期性的突然瘫痪,感觉双腿或四肢不听使唤。甲亢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即便甲状腺功能得到控制、甚至都停药了,后期仍有可能复发。而甲亢反复发作或长期治疗效果不好,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肢体麻痹、甲亢性高血压、甲亢性糖尿病、甲亢性精神病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甲亢危象,出现意识混乱、神志恍惚、昏迷等,危及生命安全。 所以我们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要考虑到是我们方便执行,依从性好的,并且经济可以负担。目前治疗甲亢主要有三种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应范围广,疗效确切。缺点是疗程长,一般需要1~2年,需要定期复诊以调整药物剂量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包括肝功能受损在内的副作用;药物治疗另一个缺点是停药后复发率高,大约在50%左右。外科手术治疗:是通过切除部分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产生减少,优点是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但存在麻醉风险、手术有损伤喉返神经或甲状旁腺的风险、费用相对较高等缺点。另外,手术需住院治疗,手术后颈前皮肤会留有手术疤痕。碘-131治疗: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简便、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比较经济等特点。特别是对下列情况的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多次复发;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者;合并肝功能障碍,“碘-131”治疗是最佳选择;合并房颤。值得一提的是,“碘131”治疗青少年及儿童甲亢也是安全有效的。欧洲甲状腺协会(ETA)甚至还建议:“使用同位素碘治疗儿童GD甲亢(Graves Disease)时,应直接采取消融剂量,以达到甲减为治疗目的”。 碘-131是具有放射性的碘。很多患者一听放射性就非常担心。其实我们就把它想象成一种局部的放疗:甲亢病人甲状腺对碘-131的摄取异常增高,服用碘-131后,功能亢进的甲状腺组织受到碘-131发射的β射线集中照射而遭到破坏和抑制,使甲状腺激素生成减少,从而达到治愈或缓解甲亢的目的。注意避免与他人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特别是婴幼儿及孕妇。除此之外,碘131治疗最重要的缺点是,部分患者碘-131治疗后可直接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因为确定同位素剂量是个难题:剂量过低容易导致甲亢复发、而剂量过高又会造成终生甲减。很多医院在实施同位素治疗时,还会测定甲状腺重量、摄碘率等各种参数,尝试通过公式计算来精确滴定不同甲亢患者所需的同位素碘剂量。这种基于美好愿望的努力,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欧洲甲状腺协会(ETA)在不久前更新的2018年甲亢管理指南中,再次强调:“没有可用的剂量计算方法,能够保证治疗后甲功长期维持正常,建议采用固定剂量进行治疗。” 微博健康达人@内分泌张真人写道:一辈子很长,值得和爱人、美食、以及左甲状腺素片一起度过。但如果存在难治或复发性甲亢,这辈子可能没那么长、没那么好。希望每位甲亢患者都能被普及这样的观念:甲减治疗简单、方便,用甲减换甲亢,是合算、可接受的。 网友@幸福至善 评论说道:如果我得了甲亢,我不要因为甲亢没控制好导致眼球突出、心肌劳损、肝功受损,也不想冒甲亢手术的风险,不想要甲亢合并妊娠所导致的流产早产死胎的风险,不要吃抗甲亢、降心率、升白细胞一堆药。直接用碘131让我得甲减,一辈子每天早上吃两片优甲乐就好了,方便又安全。 点击下图即可问诊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