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

口腔修复科

口腔修复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口腔修复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口腔修复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口腔修复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首先 X 光片不能作为确诊椎间盘突出症的证据,但可排除结核、肿瘤、椎体滑脱等疾病,并初步判断脊柱的形态,稳定和退变程度。

    CT 显示骨性结构上有优势,可显示小关节增生肥厚、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但 CT 对软组织如椎间盘显示不如 MRI。

    MRI 大多情况下都优于 CT,特别是在椎间盘、感染和肿瘤的诊断上,能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的类型和脊髓受压程度。但在显示骨皮质、钙化或骨化组织又不如 CT。

    实际上三者是互补的,可有效降低误诊率。

    但由于 MRI 检查的时间一般需 20~30 分钟,预约时间较长,而且 MRI 机器昂贵并非所有医院都具备,所以应用最多的是 CT。但如果症状严重,需行手术,诊断必须清楚!所以术前 X 光片、CT 和 MRI 都是必不可少的!

  • 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据 BMJ 发表的 2018 年中国大陆的糖尿病患病率数据,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为 1.298 亿[1],并且患病率还在不断提升,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也在困扰着很多患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尽管糖尿病是基因与环境有着共同影响的疾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仍强调健康的饮食可能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主要策略。

    碳水化合物摄入与糖尿病发病率

    作为三大能量来源之一的碳水化合物是糖尿病患者最常需要控制的饮食,但碳水化合物摄入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系在不同地区的结果是矛盾的。为探明我国人群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Chun Zhou 等人将目光聚焦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2],对 1997 年到 2015 年有至少 2 次跟踪数据的患者进行分析,排除一些极端情况的患者(如孕妇、年龄<18 岁、初始调研时即患有糖尿病、没有碳水化合物摄入数据等情况),旨在研究用碳水化合物代替蛋白质和脂肪的饮食方式是否会影响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作者参考美国分类[3]将食物分为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全谷物、水果、豆类)、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精加工谷物、土豆等淀粉类蔬菜、糖类、果汁)、植物蛋白(谷物、坚果、豆类)和动物蛋白(海鲜、肉类、鸡蛋、奶制品)、植物脂肪和动物脂肪,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分数(LCD)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评估,分数越高代表患者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比越多,脂肪和蛋白质占比越少。同时文中对新发糖尿病的定义是:患者自己报告的观测期间医院新诊断的糖尿病,或随机血糖超过 7mmol/L 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在长达 9 年的随访中,这项研究最终纳入 16260 个人,其中有 1100 个人出现新发糖尿病。将新发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新发糖尿病发病率与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现“u 型”分布,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比在 49-56%时新发糖尿病发病率最低。

    图 1 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比与新发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同时作者还发现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与糖尿病新发病率呈现“L 型”关系,即摄入过少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未精加工的谷类食物、豆类可能导致糖尿病新发病率的升高,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与糖尿病新发病率呈现“J 型”关系,即摄入越多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如土豆、精加工的谷物等可能导致糖尿病新发病率越高。

    图 2 高质量碳水化合物摄入(B 图)和低质量碳水化合物摄入(C 图)与糖尿病新发病率的关系

    其他预防糖尿病的方式

    原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结构相关,与其在患上糖尿病之后控制饮食,对可能的并发症忧心忡忡,不如从日常生活做起,改变饮食结构,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除此之外,根据《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控烟,限酒,也是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有益方式。防治慢性病,改善生活质量,不是一定要依靠药物,从生活方式开始,迈出走向健康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Li Y, Teng D, Shi X,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mainland China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J].BMJ,2020,369: m997.

    [2] Zhou C, Zhang Z, Liu M,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new-onset diabete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China[J]. Metabolism,2021,123: 154865.

    [3] Shan Z, Rehm CD, Rogers G, et al. Trends in Dietary Carbohydrate, Protein, and Fat Intake and Diet Quality Among US Adults, 1999-2016[J].JAMA,2019;322(12 ): 1178–1187.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 ): 315-409.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内容不得侵犯第三方的合法知识产权,若产生相关纠纷,作者需自行承担。

    作者介绍:王伟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硕士,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同时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最佳用药参考。
    #饮食#预防#患病护理
    2021-10-1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有帮助 0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 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常引发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酮症酸中毒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终身服药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

  • 点击查看
    å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

    一般临床表现为一侧腰部及患侧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可向患侧大腿根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可有肉眼血尿。查体:一般一侧肾区叩击痛明显或患侧腹部存在压痛,查体时需注意仔细体会,结石引起的疼痛可存在局部压痛,但一般不会存在肌紧张及反跳痛。

    辅助检查:泌尿系超声可见结石及输尿管积水等。尿常规可见大量红细胞。

    鉴别诊断:需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胃炎、肠梗阻及急性胆囊炎鉴别。

    治疗:

    • 1 止痛治疗,一般止痛剂效果差,可使用杜冷丁 50 毫克+异丙嗪 25 毫克肌注。
    • 2 如果结石较大可行碎石治疗或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

  • 点击查看
    å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于这四诊,切诊一直最让人感觉玄乎,脉象真的有这么神奇吗?通过把脉真的可以诊断疾病吗?很多人说,我摸脉象感觉都一样呀。

    简单介绍一下正常人的脉象应该具体有的特点。正常脉象称为平脉、常脉,它反映机体气血充盈,气机健旺,阴阳平衡,精神安和的生理状态,是健康的象征。

    • 正常脉象的形象特征:
    • 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 4-5 至,相当于 70-90 次/分,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着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不同而相应变化。
    • 古人概论为“有神、有胃、有根“。
    • 有神:脉律整齐:柔和有力。
    • 有胃:指下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是为有胃气。
    • 有根: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因为尺脉候肾,沉取候肾,尺脉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

  • 随着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现在感染尖锐湿疣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尖锐湿疣是一种在现代看来比较常见的性病,是直接或间接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以男女生殖器、肛门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

    尖锐湿疣有两大特点让人非常头疼,即它的传染性和复发率,让很多患者对之避之不及,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感染尖锐湿疣呢?判断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传染病史、发病部位、临床表现、临床试验

    1、传染病史:由于尖锐湿疣是一种性病,所以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染,可以说除了婴幼儿绝大多数尖锐湿疣患者都是通过性接触传染的,如果没有发生性关系,那感染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2、发病部位:生殖器和肛周为好发部位,男性多见于包皮、系带、冠状沟、龟头、尿道口、阴茎体、肛周、直肠内和阴囊,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后联合、前庭、阴蒂、宫颈、会阴、肛周。偶可见于阴部及肛周以外的部位,如腹股沟、臀部、腋窝、脐窝、口腔、乳房和趾间等。另外在检查尖锐湿疣发病部位过程中,不只是要检查患者所述病变部位,还要对患者进行较全面的检查。

    3、临床表现:尖锐湿疣发病初期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根部常有蒂,如合并其他微生物感染,且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

    4、临床表现:尖锐湿疣一般的症状都是很典型的,所以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基本上根据疣体就可以判断出是否是尖锐湿疣。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医学上的手段,也都可以判断出是否患有尖锐湿疣,比如细胞学检测,组织病理检测,醋酸白检测等。

  • 近日,广东省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根据广东省各地已有一些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报告,制订了接种暂缓情形专家共识。

    这 17 种情形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等),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 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 任何原因(如感冒、局部炎症、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引起发热(腋下体温≥37.3℃)者;结核病活动期者。
    • 急性脑病(脑炎、梗塞、出血等),或有惊厥、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未控制的患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 呼吸系统急性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临床未控制、胸膜疾病急性期等患者。
    • 血压≤90/60mmHg(原因不明),高血压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血压仍≥160/100mmHg,严重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率低于 60 次/分或大于 100 次/分,严重心脏瓣膜病变,主动脉夹层,静脉血栓形成,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等患者。
    • 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等患者。
    • 急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严重肾病患者(未控制的急慢性肾炎患者,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的肾脏病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或慢性肾脏病 3 期以上即肾小球滤过率 eGFR<60ml/min 的患者)。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或患有上述急性并发症痊愈未满 2 周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3.9mmol/L 者;甲状腺功能减退 TSH>10μIU/L,且 T3、T4 低于正常值者;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亢性突眼患者。

  • 有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25.2%,大约有 2.7 亿人,而这其中约有 80.3%的是 H 型高血压,一种被称为最容易导致脑卒中的高血压。

    此类高血压患者的中风几率比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大 5-8 倍,比正常人高 28 倍!

    那到底什么是 H 型高血压?又该如何减小其危害性?

    什么是 H 型高血压?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很多高血压患者有一个颇为突出的特点——叶酸水平整体偏低,而致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在 2008 年,我国学者将“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高血压命名为“H 型高血压”。

    1.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正常情况下,机体能快速将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转化为谷胱甘肽等其它物质,也就是说,健康人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非常少。

    在理想状态下,血液中 Hcy 含量平均只有 10μmol/L 左右,正常不超过 15 个单位,最佳不超过 6 个单位。

    但当机体发生功能障碍,同型半胱氨酸无法顺利代谢时,就会在体内越积越多,一旦超过 15 个单位就要进行干预了。

    2.Hcy 与高血压的关系

    ①当人体内的 Hcy 水平升高时,可导致血小板凝聚力增强,血液容易凝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管斑块,导致血管功能障碍。

    ②Hcy 还能增强氧化应激作用,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增加自由基产生;同时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加速平滑肌老化,降低血管弹性,推动高血压的发生。

    ③Hcy 会导致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进而可出现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由此可见,Hcy 升高,不只是升高血压,也推动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其还直接与糖尿病并发症、帕金森综合症、恶性肿瘤等 50 多种疾病相关。

    据多项数据显示:血浆中的 Hcy 每增加 5μmol/L,死于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 50%,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49%,死于癌症的风险增加 26%!不得不引起注意。

    Hcy 与叶酸什么关系?

    血液 Hcy 水平升高可能反映了缺乏叶酸、维生素 B6 和/或维生素 B12 。Hcy  水平与叶酸的消耗呈负相关,在叶酸摄入量超过 400 µg/d 时达到稳定基线水平,维生素 B6 是一个较弱的决定因素。

    除此之外,MTHFR 基因活性降低、代谢酶的遗传缺陷、高胆固醇血症治疗药物(如贝特类、烟酸)、吸烟都会导致 Hcy 水平的升高 。

    高血压患者,要做 Hcy 筛查吗?

    《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该进行血 Hcy 的检测。

    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版)》建议:把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查作为推荐项目,而非基本项目。

    在美国,几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正在进行,在这些研究得出结果之前,以及鉴于采用补充疗法对二级预防的阴性结果,推荐不对高 Hcy 血症进行筛查。

    高血压患者,要不要补叶酸?

    一般治疗 H 型高血压除了一般的生活方式干预外,应尽量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肝、绿叶蔬菜、豆类谷类等。

    上文提及,国内指南推荐 Hcy 升高(≥ 10 μmol/L)可作为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它似乎不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重要(如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

    1. 什么人要补叶酸?

    (1)对于居住在膳食叶酸强化环境(膳食叶酸充足 )的患者

    不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为降低 Hcy 水平采用维生素补充治疗(Grade 1B)。

    不建议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一般人群为降低 Hcy 水平采用维生素补充治疗 (Grade 2B)。

    (2)对于居住在膳食叶酸不足环境的患者

    膳食叶酸摄入量不足者(如严重酒瘾),补充维生素 B 可能是恰当的做法。

    脑卒中风险较高(如高血压患者)且没有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似乎可获益于叶酸补充。

    2. 叶酸治疗的剂量与疗程

    国外的推荐为:

    《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认为: 0.8 mg/d 的叶酸具有最佳的降低 Hcy 的作用。更大剂量的叶酸长期使用,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没有证据,而且,其安全性值得关注。

    对于补充的时间,荟萃分析的结果提示补充 >3年才可以降低脑卒中风险。

    国外有人建议使用叶酸 (1 mg/d)、维生素 B6(10 mg/d)和维生素 B12(0.4 mg/d)进行治疗。报道称 Hcy 浓度在 2 周内正常化,在 6 周内还可能进一步降低。对于 Hcy 浓度高于 30 μmol/L 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叶酸初始剂量为 5 mg/d。

    国内目前尚存争议。

    总结来看,国内心血管领域的专家仍然对 H 型高血压相关问题进行学术争论,期待有更多的循证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 点击查看
    å

    1、酒店毛巾、床单这些会传染尖锐湿疣吗?

    这锅酒店毛巾床单背太久了,得为它们洗白一下,这是出去偷嘴吃而不幸中招的人的常用挡箭牌。尖锐湿疣之所以叫归为性病,主要是因其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才叫性病,当然类似性行为也是可以传播的,这就是为什么偶尔可见到口腔发生尖锐湿疣的。间接接触传染概率是比较低的。

    2、尖锐湿疣会长到体内吗?

    不会,尖锐湿疣好发的部位是皮肤和黏膜的交界部位,也就是腔口附近及周围:口腔、外阴、尿道口、肛周等部位好发。引起尖锐湿疣的 HPV 病毒并不会进入血液,更不会进入人体的身体里面,它仅存在于表皮细胞的棘层、基底层。

    3、尖锐湿疣能抽血检查到吗?

    不能,正如第 2 点所说,HPV 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它只感染我们的皮肤和黏膜处,并不会进入血液。所以没有抽血能检查尖锐湿疣的办法。

    4、戴套能预防尖锐湿疣吗?

    不能完全预防,戴套套只能降低感染 HPV 的风险,降低传染尖锐湿疣的可能,但不是百分之百预防,就像戴上安全帽也不能保证你的安全。譬如同房过程中,出现套套滑落或病毒感染到未被遮挡的皮肤黏膜,都可能感染发病。

    5、尖锐湿疣一直复发,是不是不能根治?

    可以根治,尖锐湿疣治好的标准是持续观察一年未复发。尖锐湿疣治疗两个步骤:去疣和清毒。目前通过 2011101665723 号国家发明专利中医组方治疗尖锐湿疣,只要感染者本身没有免疫系统疾病都是可以治好的。性伴侣中一人感染,两人需要一起检查,如果有也应该同时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应该忌酒、避免熬夜、劳累等,注意休息,禁止同房。

  • -吸烟者必须戒烟。戒烟是管理的关键,对于进展缓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戒烟是唯一的治疗,应考虑尼古丁替代疗法。

    -避免接触空气污染的地方和其他刺激物,如吸烟、油漆气体和粉尘。

    -在干净、新鲜空气的地方散步。

    -温暖干燥的气候比寒冷、潮湿的地方更好(如果容易感染的话)。

    -充足的休息。

    -避免与感冒或流感患者接触。

    -调整日常饮食。如有必要,应减少体重。

    -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每 5 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 半数以上的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疾病的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糖尿病筛查可使这些患者得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效率。筛查对象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成年高危人群包括:

    • 有糖尿病前期史;
    • 年龄≥40 岁;
    • 体重指数(BMI)≥24kg/m2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 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 缺乏体力活动者;
    • 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 有黑棘皮病者;
    • 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mmol/L 和(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
    • 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高危人群包括:

    • 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 85 百分位数,且合并以下 3 项危险因素中至少 1 项,即母亲妊娠时有糖尿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有糖尿病史;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

    筛查方法为两点法,即空腹血糖+75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 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 3 年筛查一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 尊敬的患者,您好!我是一名口腔修复科医生,接诊您的问诊,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帮助。首先,感谢您选择了线上问诊,我们京东互联网医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问诊过程中,我了解到您的牙疼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针对这类疼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根管治疗的费用,一般在一千到两千之间,具体的费用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差异,前牙和后牙的费用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您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建议提前预约,在网上挂号或者直接联系我们的牙体牙髓科进行预约。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会竭诚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医疗服务,希望能够帮助您尽快解决牙疼的问题。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果您对我的服务满意,可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如果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谢谢!

  • 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期间,很多人都选择在家里进行线上问诊,以减少外出风险。家里的老人牙疼,需要咨询一下,于是我决定帮他进行在线问诊。

    我联系了一位口腔修复科的医生,详细描述了老人的症状和情况。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一些细节,最终给出了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医生建议尽快到正规的口腔医院就诊,进行杀神经治疗。但由于疫情封控,医生也给出了暂时缓解症状的药物建议。

    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沟通感到非常满意,虽然只是在线问诊,但医生的专业程度让我感受到了医疗行业的温暖和关怀。

  • 我家小孩最近牙齿长得有点乱,我有点担心,于是我决定去网上问诊求个建议。

    问诊开始时,医生助理很耐心地告诉我,医生会更快地给出诊疗建议,这让我感到很放心。

    医生看到我的主诉后,告诉我孩子的情况可能有点难度,需要进行正畸治疗。他建议先解决埋伏牙的问题,然后再考虑矫正。

    我告诉医生,孩子的牙齿有一颗没长出来,医生说可以尝试牵引到正常位置,但需要时间较长,可能需要三年左右。

    医生还提醒我,孩子还有四颗智齿,需要注意保护。

    我问医生埋伏牙牵引出来后放在什么位置,是否需要拔掉,医生详细解释了整个治疗过程。

    最后,医生建议我可以去安徽省口腔医院正畸科看看,也可以到上海的医院就诊,但需要每个月复诊,因此距离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我感到很感激医生的耐心解答和专业建议,决定尽快去医院就诊。

    问诊结束后,我对整个过程感到满意,感谢医生的帮助。

  • 早上的门诊总是比较忙碌,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的品质让我感到安心。我的孩子有一颗外面的乳牙长出了两颗新牙,我很担心这会影响到里面的恒牙的正常生长。在和医生沟通后,医生耐心地给我解释了情况,并建议尽早拔掉外面的乳牙。医生详细说明了拔牙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让我对治疗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对医生的专业建议感到非常满意,这次问诊让我对线上医院的服务印象深刻。

  • 我家宝宝8周大的时候得了腺样体,经过手术已经切除了,但是现在牙龈外露,嘴巴也有点翘,我很担心该怎么治疗。于是我选择了线上问诊,向医生咨询了宝宝的情况。

    医生非常耐心地回答了我的问题,他建议我可以考虑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后做早期矫正,可能需要戴牙套。我也询问了医生关于宝宝最近做完腺样体手术后是否可以去医院看口腔,医生告诉我宝宝没事,是可以去的。

    最后,医生还给我提供了医院正畸科的电话,让我可以直接咨询。我感到非常满意,感谢医生的建议。

  • 在某天晚上,我因为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症状而感到困扰,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咨询。在与医生的沟通中,医生提醒我需要做临床检查才能确定治疗方案,并介绍了301医院的口腔外科主任胡敏主任和口腔修复科的姜华医生。

    我询问关于病情治疗的相关问题,医生耐心地解答并指出胡主任在治疗颞颌关节病方面经验丰富,但治疗效果并不是百分之百保证。医生建议我可以选择去北大口腔医院,也提醒我这种病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治好的。

    在询问治疗费用和胡主任的就诊时间后,医生再次强调临床检查的重要性,并提醒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需诊疗还需前往医院就诊。

    通过这次在线咨询,我对颞颌关节综合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治疗之前需要做详细的检查,选择合适的医生和医院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 我一直感觉下颌部不舒服,尤其是智齿周围,最近更是发现了囊肿,我心里有些紧张。于是我决定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在问诊时,医生非常耐心地与我沟通,详细了解了我的症状,并向我解释了治疗方案。他专业的医疗知识让我对治疗方案更加信任,我也感到放心。在问诊结束时,医生还提醒我需要持续观察症状,并给予了非常详细的建议。

    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品质让我对线上问诊有了更多的信任和依赖。

  • 我在私人牙科诊所看牙,交了牙冠的钱,可是牙齿没看好怎么办?

    前段时间,我在本地私人牙科诊所进行了治疗,包括牙齿充填和牙冠的定制。然而,治疗后的牙齿并没有好转,反而更加疼痛。我非常担心自己的牙齿问题,并且对之前的治疗有一些疑问。

    在和医生沟通后,我得知了一些关于根管治疗的信息。医生解释说,根管治疗后可能会存在疼痛不适的情况,需要耐心观察几天。医生还建议我吃些消炎药,并且耐心等待疼痛缓解。同时,医生也提醒我,如果疼痛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对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医生给予了一些建议。在下次挑神经时可以让医生打点麻药,以减轻疼痛感。医生还解释了封药对神经活性的降低功能,以及疼痛缓解的可能性。同时,医生也提醒我,如果治疗后还是一直疼,需要和医生进行进一步沟通,找出引起疼痛的原因。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也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牙冠定制的信息。医生解释说,牙冠的定制需要等到牙齿治愈后再进行,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因疼痛而无法正常戴牙冠的情况。医生还提醒我,如果牙齿疼痛严重,戴牙冠的时间也需要适当延后。

    最后,医生也给出了关于私人诊所治疗的建议。医生解释说,私人诊所的收费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与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治疗过程中的费用情况。同时,医生也建议我耐心等待治疗的效果,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到当地大型医院进行面诊检查。

    通过与医生的交流,我对自己的牙齿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对接下来的治疗方案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我会耐心等待治疗效果,如果疼痛情况仍未好转,会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寻求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 我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个医生,通过文字和图片描述了我的病情,医生非常耐心地帮我分析问题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医生告诉我,我可能患有牙髓炎,导致牙龈和牙齿剧痛。这种疼痛可能是由于神经受到刺激,需要及时就诊并进行根管治疗。

    我感到非常担心和疼痛,但医生的细心和专业让我感到安心和放心。我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前往口腔综合科就诊,希望早日康复。

  • 我发现最近口腔里有点不舒服,牙龈里面长了两个硬块,而且口臭也一直存在着。经过一番考虑,我决定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

    经过一番等待,终于接诊了。医生询问了我的病情持续了多久,询问了口臭的情况,我回答说大约3个月左右,口臭大约一年前就出现了。医生建议我去医院检查拍片子确定病情,因为口臭可能是骨头问题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我提到我曾多次洗过牙,医生告诉我需要来医院检查拍片子才能确定,因为口臭可能并不是由牙石引起的,可能是囊肿或肿物。医生还告诉我,口臭一般是牙石引起来的,但由于我的情况可能并不是,需要进一步检查。我问道如果需要手术治疗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医生告诉我要根据手术情况而定,但是囊肿一般都是良性的,关系不大。医生建议我去医院拍片检查,因为口臭问题不会因为饮食习惯引起。最后,医生建议我拨打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电话咨询,明天八点以后可以打电话。我感谢医生的耐心解答,整个问诊结束了。

    医生的回答只是建议,如需诊疗需要前往医院就诊。我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希望尽快解决口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