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妇幼保健院

预防保健科

科普文章
  • 什么是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活体组织检查的简称,是用局部切取、钳取、穿刺、搔抓或切取病变器官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或病变器官,进行组织学检查或诊断。 病理活检是目前诊断疾病最为广泛采用的方法,活检的意义: 主要适用于明确疾病的性质,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必需的依据。 主要是明确疾病的播散范围,比如肿瘤的分期,用于指导临床的治疗和估计预后。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定期活检,可连续了解病变的发展情况和判断疗效。 还可采用其他的研究方法,对疾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对于尖锐湿疣做病理活检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准确,目前我们临床诊断的手段有几十种,但是临床医生最为准确的方法就是病理活检,选择的治疗方法与此病的发病和复发有关,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简称 HPV )引起的,它的复发肯定和 HPV 脱离不了关系。事实的确如此,尖锐湿疣复发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完全清除 HPV 病毒感染,包括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治标不治本,“治标”就是去掉疣体,“治本”就是清除 HPV 病毒感染,“标”去了“本”还在,当然容易复发啦。 2019 年 11 月第 28 卷第 11 期《中国性科学》杂志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使用专利中药处方治疗一例巨大型肛周尖锐湿疣》的学术性论文。论文以 2017 年 6 月南京优嘉病毒疣医学研究所诊治的 1 例肛周巨大型尖锐湿疣治疗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获得专利的中药制剂,给予患者以 1 周为 1 个疗程的治疗观察并记录转归。 目前医院普遍会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微波、激光、冷冻、光动力等,这些都是以将肉眼所能见到的疣体打掉为主,并未重视致病源 HPV 病毒的清除,所以这些方法很容易复发。 尖锐湿疣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系统性治疗应该是激发出病毒,排毒,清毒,巩固,与预防,这样子的一个系统性的治疗,而不是,去疣体,复发,再去疣体,一直循环下去。还有疑问。

  • 尖锐湿疣可以抽血检查到吗?尖锐湿疣确实是由HPV(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但这种病毒只局限在皮肤粘膜中,并不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抽血是检测不到病毒和抗体的。在门诊中看到患者拿着一些电线杆医院的抽血检测单,上面显示的HPV检测结果为阳性,对此结果我只能深表怀疑。得了尖锐湿疣如何调整心态?得了尖锐湿疣这种难以启齿的性病,很多患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敢结婚、生子、与家人接触,甚至有的患者吃不好睡不好,门诊甚至看到有的病人患上抑郁症,应该怎样应对呢?对此皮肤性病科医生提醒您,尖锐湿疣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能治愈的,焦虑抑郁状态会使自身免疫力下降,不利于疾病康复,患者首先要有治愈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不熬夜少劳累,才能增强自身免疫力,战胜疾病早日康复。另外绝大多数尖锐湿疣治好了之后不影响结婚生子,也不影响您人生的辉煌,倒是郁抑症这些精神疾患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尖锐湿疣可以中医治疗吗?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私立医院的老中医,打着吃一疗程中药彻底治愈尖锐湿疣的旗号,进行敛财活动。中医中药可以通过提高免疫力的方式辅助治疗尖锐湿疣,但是疣体的去除还是要来正规医院的皮肤性病科,如果您想通过中医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请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和皮肤科,切勿听信老中医的“偏方秘方”。尖锐湿疣影响生育吗?尖锐湿疣经过治疗之后6个月不复发,就称为临床治愈了,以后复发的几率就很小了。如果症状消失,1年后没有复发,绝大多数不影响结婚、生子。本文系北京佑安医院皮肤性病科崔文颖医生授权京东互联网医院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这里:https://pro.m.jd.com/mall/active/3Gx48fm5rwoB7BKrFz6HUHEc8tBU/index.html

  • 尖锐湿疣一般不会引起不孕症。发生在外阴部的尖锐湿疣,如果湿疣较小而且散在发生,并不影响受孕。除非湿疣较大,接近阴道口,并有恶臭分泌物,造成心理障碍或性欲减退时,可造成暂时不孕。当子宫颈上的湿疣聚集成团,堵塞在子宫口处,影响精子的运行时,则会影响受孕,但都是暂时性不孕,治好后仍可怀孕。 祛除疣体是首要任务。很多患者一开始是没有任何不适的,但置之不管的话,疣体会逐渐蔓延式增长,变得又痛又痒,甚至散发恶臭。常见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和中药治疗,手术是通过激光、冷冻、或者电灼等方式祛除疣体,能够快速看到疣体被清除,但是并没有处理到隐藏的病毒,也就是为何手术的患者复发率普遍较高的原因。 随着我国医学工作者对性病诊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已经有针对尖锐湿疣的发明专利中医组方(专利号: 2011101665723 )。根据个体发病情况合理用药、调配组方。只要患者本身没有同时患有免疫系统疾病,都可以通过该组方得到完全地治好。 目前西医治疗尖锐湿疣多以激光、电灼、光动力等物理手术为主。过程涉及到麻醉、切割、缝合等复杂步骤,对操作的医生有很高的要求,疼痛和术后感染都不可避免,相较之下中医很好的弥补了这些不足,不仅能让疣体快速自然脱落,对潜伏的内在病毒也有很好的遏制作用,有效避免复发。 建议通过国家专利中医组方(专利号: 2011101665723),采用纯中药汤剂的“口服+局部泡洗”结合治疗。不仅能去除局部疣体,泡洗的过程还能将 HPV 病毒完全清除,确保疾病不再反复发作。为了让患者放心我院是签约治疗,不愈全额退款。

  • 目前,我国唯一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FDA)审批的非处方减肥药,就是奥利司他。它直接作用于胃肠道,使我们摄入的脂肪不能被吸收,直接被排出体外。每餐一粒120mg,餐时或餐后一小时内服用,如果有一餐未进或食物中不含脂肪,则可省略一次。在这个过程中,奥利司他能够减少30%的脂肪吸收。在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还批准了几种处方减肥药,但是奥利司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不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减肥药,对比起其他药物,副作用比较温和:胃肠抽痛、排气增多、大便油腻、大便增多、腹泻等。但是因为其对脂肪吸收的抑制,导致人体短时间内不能很好地吸收一些脂溶性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所以在服用之前或者之后间隔2h,吃一片复合维生素片。为什么要强调这种药物的唯一性呢?因为每年夏天都有人因为吃各种各样的减肥产品而送到急诊,比如草本中药——番泻叶、荷叶等。很多人会觉得草本的东西自然健康,服用简单,泡水即可,也不用咨询医生,还没有副作用。实际上番泻叶被中医列为泻药的一种,不在医生辨证、指导剂量的情况下泡水喝会导致腹泻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内脏出血,危及生命。荷叶的减肥作用看上过去更可信,百度百科称荷叶中的荷叶碱能够抑制脂肪吸收,事实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对此做了专门研究,证实了荷叶碱对脂肪酶的抑制远远不如奥利司他明确。并且荷叶中可能还含有某些利尿成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出现口干、恶心、疲倦无力等症状。这就是草本补充剂的问题:它们疗效不明确;成分复杂,可能包含着其他作用不明的物质,对肝、肾造成负担;没有像药物一样受到严格的质量管理,只有在出现损害健康事件后才会被重视和监管起来,例如,含有麻黄素的植物提取物一直受到减肥瘦身人士的喜爱,直到其引起了大量心脏病、中风和癫痫案例,才被禁止。每年市面上大量的复方草本减肥茶,只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罢了,在有关部门的抽查和消费者投诉中,都被发现含有未申报的利尿、加快新陈代谢的成分,可能在短期内因为新陈代谢加快、脱水而有一定减重效果,却没有减脂的作用。长期大量使用还可能引发结肠黑变病,部分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会引发癌症的病变。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减脂、理性瘦身,在今夏达到美丽自信的理想身材。快快转发给那些想买减肥产品的朋友吧。点击下图这个纤细的天使,一键购买品质保障的奥利司他:

  • 口臭的锅,“胃火”不背第一讲 女,64岁,因不明原因口臭,伴胃痛胃胀、恶心、腹痛,持续多年,之前怀疑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去查过,没问题,是不是有“胃火”,请问有什么办法解决?医生答疑:这个患者我会建议把不着急把口臭和上消化道症状联系到一起,而是先到口腔科就诊,接下来才是针对上消化道症状做个胃镜。为什么口臭先去口腔科?真正的口臭,其实跟我们认为的“胃火”关系不大,80-90%是因为口腔原因,舌苔导致的口臭占51%,牙龈炎和牙周炎导致的占13%,两周都有的占22%。口源性的口臭其实很好理解。口腔内遍布细菌,口腔中食物残渣、更新脱落的上皮细胞等都有蛋白质,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蛋白质就会腐败变质,生产出恶臭的硫化物,导致口臭。除了口源性的口臭,剩下的 10% 也多跟鼻、咽、扁桃体、气管等临近口腔问题有关。有很少一部分短暂的口臭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嗳气有关。一些比较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如晚期胃癌、肠梗阻、肝硬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也会造成特殊味道的口臭。如何区分口臭是不是口腔问题呢,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闭口呼吸,如果仍有臭味从鼻部呼出,则是非口源性口臭,反之为口源性口臭。“胃火”的感受可能跟上消化道的一些症状有关,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与口臭的症状需要割裂来看。这也是大多数口臭其实医生给的建议都是洗牙,科学刷牙、清洁舌苔等。  口臭与幽门螺杆菌第二讲 男,28岁,经常胃胀胃痛,有口臭,特别是吃夜宵烧烤之后会严重胃痛,有时候疼的睡不着,第二天口臭也特别严重。尽量避免太晚吃东西,但是工作比较辛苦,有时候忍不住,这种情况是不是胃溃疡? 医生答疑:长时间的胃胀胃痛,从严谨负责的角度说,还是推荐去线下做一个胃镜。不过去了消化内科就也做个幽门螺杆菌的测试吧,现在有C14吹气实验,非常方便。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幽门螺杆菌可能存在牙菌斑中,引起口臭。但是这种细菌不能通过几次洗牙解决,需要规范的除菌治疗。顺便提一句,长期夜晚进食过多或睡前进食等尤其容易引发肠胃疾病。睡前进食、躺卧容易引发胃酸反流,导致胃痛,特别是吃的一些辛辣油腻油炸食物、吃多吃撑、甚至喝点小酒,会加一步诱发/加重胃痛。  放下你手里的奥美拉唑第三讲 医生,我有时候会胃痛,给我开点奥美拉唑。 医生答疑:我见过疼得坐立不安还觉得自己是“胃痛”让我给开点药的,问询查体之后,初步怀疑阑尾炎。同样自述“胃痛”想开点药的,我还遇到其实是急性胰腺炎的,心梗的,胆结石的——我们认为的“胃”,不一定真的是胃。内脏疼痛是很难定位的,特别是对没有受过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再加上内脏痛觉可能发生牵扯,造成我们的错觉。所以随便自行服用胃药是不对的。 有些胃药包含止痛成分,暂时缓解疼痛,但是也掩盖了患者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机会。当然,大多数的肚子疼都不严重,在一堆检查之后,医生还是开具奥美拉唑,但我们至少排除了风险。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腹痛需要我们警惕呢? §  腹痛突然出现并且比较剧烈;§  腹痛持续时间超过 6 小时;§  腹痛伴有胸部、颈部、背部或肩膀的疼痛;§  呕吐血液,或大便发黑、大便中有血;§  腹部紧张,不能碰,一碰就痛得厉害;§  不能排便,尤其是同时有呕吐的情况;§  腹痛虽不严重,但是反复出现,并且伴随体重下降、腹泻、皮肤或眼球发黄的情况。如果你的腹痛确实出现了上面所说的这些症状中任何一条,还是赶紧放下手里的药吧,及时就诊吧,如果不能确定,或者检查后对治疗方案有所疑惑,也可以来线上便捷问诊。 京东互联网医院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案例提供 | 朱季军责任编辑 | 小乐 朱医生利用碎片时间接诊超过五百次,依然保持着五星好评,大家对他的评价关键词包括:迅速、准确、药到病除。点击链接即可问诊: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211010472433

  • 有一位肺癌患者的家属在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我,他父亲几年前在当地医院做过肺癌手术,现在初步检查有肺癌脑转移。他说有医生朋友建议做PET-CT,问我有没有必要做这个检查?   如果单纯为了看肺癌脑转移,我个人的经验,不建议做PET-CT,而是要做双倍剂量增强颅脑核磁,这个检查是目前看肺癌脑转移最好的检查了。肺癌在发生脑转移的时候,也要进行身体其他部位的评估,看看其他部位是不是同样也出现了转移,如果想看其他部位有没有转移,是可以做PET-CT的。      

  •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是我国面临的较为棘手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家长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这些误区对于开展近视防控工作十分不利,有必要一一辟谣和澄清。误区一:假性近视/低度的真性近视是可逆的。在门诊中经常有近视患儿家长问我:“王医生,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的孩子恢复恢复?”一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而在调查中,居然有近五成的家长不知道近视是不可逆的。需要明确的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是不可逆的。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是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在我的临床工作中,还从未见过一直能维持住最终不近视的患者。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而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并非一朝一夕突然出现的。刚出生的婴幼儿都是远视眼,一般而言,4~5岁的孩子应该具备+2.00D左右的远视储备,6~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1.50D的远视储备。所有的近视眼的发生,都是从远视储备消失的那一刻开始的,尽管此时双眼的视力可能是1.0甚至更好。当远视储备消失后,由于青少年身体还在生长发育,眼轴会继续拉长,就必然会发展成为近视眼。因此,远视储备的珍惜和维护,在近视防控中至关重要。很多家长不理解这一点,经常说的话是:“我孩子上学期还1.0,才过了半年就0.5了!”视力突然的下降,实际上近视的启动从半年前远视储备消失就开始了。那么导致远视储备被迅速消耗的元凶包括哪些因素呢?原因很多,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包括手机、iPAD、看书、写作业、练琴)和缺乏日间的户外活动是主要原因。我们推荐的户外活动时间是至少2~3小时/天,但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做不到这一点。课间十分钟的户外活动对于近视防控至关重要,但很多学校为了避免课间学生打闹,索性禁止学生课间十分钟外出活动。误区二:散瞳验光对眼睛有害。青少年的晶状体调节功能往往较强,为了验光准确,临床上常常采用不同种类的睫状肌麻痹药物进行散瞳验光。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而言,大多数患者调节功能相对正常的青少年偏弱,因此小瞳孔下验光的结果往往和散瞳验光下的结果十分接近。但是临床上的确能看到不少患儿,其小瞳孔验光的度数明显高于散瞳验光的度数。过矫的近视镜片对于近视控制是十分不利的,会促进近视的快速进展。此外,对于假性近视,散瞳后的结果接近正视,近视度数几乎就没有了,对于此类患者必须进行散瞳验光,这也是鉴别“假性”和“真性”近视的重要手段之一。散瞳验光的药物本身,除了导致眼部轻微刺痛不适以外,对眼睛本身是没有任何伤害的,在很多眼科手术术后,也必须点散瞳药物去减少眼部的炎症反应。青少年近视患者,每半年需要进行散瞳验光检查以判断近视的增长速度。误区三:眼镜不能戴,一旦戴上就摘不下来了,而且越戴越深。这种误区实际上是临床中或者家长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很多家长根据自己的经验,的确是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而且越戴越深。这里面实际上少了另外一个对照方,就是不戴眼镜的患者会怎么样?由于模糊本身会增加近视加深的速度,青少年近视患者不戴眼镜,度数的增加一点都不比戴眼镜的慢。我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家长,孩子600度近视了还不给孩子戴眼镜,固执的幻想着这种度数能慢慢回去,或者认为不戴眼镜度数不涨!青少年近视患者长期不戴眼镜或不采用其他矫正方式,有几大后果:首先是生活视力不良,看不清黑板,学习成绩下降,容易撞东西;其次是近视度数的加深速度不慢于戴镜矫正的患儿(甚至更快!);第三是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丧失,一旦戴镜后看近看不清,俗称“小花眼”。由于长期不戴镜,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丧失殆尽,矫正看远清楚了,看近往往表现为“花眼”状态,对于此类患者,要矫正近视的同时进行调节功能训练。误区四:隐形眼镜不能给孩子戴。目前临床上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方法主要有角膜塑形镜、渐变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离焦框架镜、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等。其中角膜塑形镜和渐变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属于隐形眼镜,其控制效果要优于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要到正规医院或视光中心找有经验的医生验配。此外,对患者本身的眼部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不是人人都可配戴。很多家长不敢给孩子尝试隐形眼镜,认为会造成角膜感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是隐形眼镜在规范验配、护理得当、按时复查的基础上,发生感染的风险几乎为零。对于近视快速增长的青少年患者,在检查后确定属于适应证范畴,是可以进行验配的。    误区五:采用了全部的近视控制手段就万事大吉了。    目前临床上控制近视进展的最强组合,是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点眼。很多家长以为用上这种方法后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医疗的手段永远都是辅助的,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天天玩游戏,不注意多做户外活动,才好的控制手段都会打折扣。因此,行为学控制,仍然是近视防控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投稿专家:王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我是大医生》推荐嘉宾注:版权归作者所有,授权发布诊室直达>>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235710658824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