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黑龙江省医院>牙体牙髓科>

科普文章

黑龙江省医院

牙体牙髓科

科普文章
  • 今年的国庆和中秋两大节日重叠,促成了法定假日以来最长的8天假期,相信宝妈们也是不肯错过这个带宝宝出行的好时机,一家人趁此佳节,找个青山绿水旁……宝宝承膝憨笑玩闹……如此想来,一顿户外野餐都是美美哒~ 而就在此时,一段梦幻假期的开始却是,爷爷奶奶端着碗筷对着宝宝边哄边追,宝妈宝爸边吼边气,好一番热闹不时上演,宝妈们不得不焦虑啦,这要如何带出门?于是宝妈们早早开始了补锌历程… 宝宝食欲下降不爱吃饭,真的是缺锌么? 其实大多数缺锌的症状属于非特异性症状,如食欲下降这一条症状并不能说明体内缺锌,而需要与日常饮食摄入量,生长发育水平,其他矿物质补充情况等综合考虑。每天大量补钙有可能会影响人体对锌的吸收,长期如此会导致缺锌。锌是100多种参与体内生理过程的酶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人体的蛋白质合成,加速伤口愈合,维持味觉,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发育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缺锌可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功能,大运动发育以及认知发展。 1. 缺锌有哪些症状?宝宝缺锌最常见的症状包括皮炎、生长发育缓慢、异食癖(喜欢吃奇怪的东西)、容易患感冒、腹泻、地图舌等。缺锌也有可能引起尿布疹和湿疹。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警惕啦!多关注宝宝的情况,觉得有问题了不要擅自给宝宝吃补锌的药品或保健品,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让医生判断宝宝是否缺锌。一旦缺锌,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来补。2.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锌?根据2016年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0~5月龄的宝宝每天需摄入2毫克锌。6~11月龄的宝宝每天需摄入3.5毫克锌。1~3岁的宝宝每天需摄入4毫克锌。3.宝宝每天实际摄入多少锌?0~5月龄的宝宝每天可以从母乳中摄取足够的锌(2毫克)。从半岁以后,母乳所能提供的锌不再能完全满足宝宝身体所需,应通过其他食物来给宝宝补充。蛋黄、肉和动物肝脏都富含锌。1~3岁的宝宝以辅食为主要营养来源,在保证奶制品摄入的基础上,每天保证1个鸡蛋、50~100克肉,就可以满足宝宝对锌的需求。4.锌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哪些?动物性的食物如海鲜, 尤其是贝壳类海鲜含锌最高,其次是红色肉类、内脏、鸡蛋、干果。水果和蔬菜中的锌含量较低。常见含锌量高的食物有:生蚝(71.2毫克/100克)、鲜扇贝(11.69毫克/100克)、羊肉(6.06毫克/100克)、猪肝(5.78毫克/ 1 0 0 克) 、牛肉( 4 . 7 3 毫克/ 1 0 0克)、蛋黄(3.79毫克/100克)。 3个让宝宝好好吃饭的小妙招 1、准备一个宝宝餐桌在家人团聚吃大餐的时候,仍然要给宝宝准备专用餐桌分配好食物,没吃完,不让他离开,也尽量不让其他大人转移他的注意力,让宝宝养成专心吃饭,且只吃自己碗里的食物的好习惯。2、饭前不吃零食“串门儿”的时候,长辈疼爱孩子的方式就是给各种好吃的,但是这时候爸妈要能狠下心,坚守不在正餐前给宝宝吃零食的原则,从而提高宝宝吃正餐时的食欲。3、提高宝宝食欲家庭餐一般都很丰富,爸爸妈妈的得意之作也许好吃,但不见得“好看”,做宝宝餐时,尽量营养搭配的同时把宝宝的食物打扮得“花枝招展”一点,从而引发宝宝食欲。 最后的最后,小编还是要祝各位宝爸宝妈们节日快乐!旅途愉快~照顾好我们可爱的宝宝 作者简介   王琳,女,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临床博士。从业近20年,擅长婴幼儿喂养、生长发育指导,出生缺陷和自闭症等疾病的诊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儿童神经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委。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叶芳,女,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医生。 ——出自《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 心衰病情容易反复,家庭护理非常重要,需多方面注意。尤其是当家里有心衰患者的时候,应当格外注意。另外,急性复发时,急救的对策家属也要掌握。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首先,医生告诉小秦,应该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中午应该坚持休息一小时。患者还要进行适当的活动,比如散步,既可以预防卧床养病引发的褥疮和静脉血栓,另外还可以提高心功能储备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感染。活动时,要以不感到疲劳、心率不超过110次为度,一旦有心慌、气急等不适感应立即停下来休息。  减少心衰诱发因素  医生指出,劳累和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因素,尤其要注意预防感冒,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非常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感冒流感高发季节以及气候骤变的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少去人群密集之处,出门应戴口罩,根据气候适当增减衣物。患者无论做什么,都一定要避免劳累的情况出现,劳累同样会引发心衰病情的恶化。  调整饮食少量多餐  医生告诉小秦,心衰患者的饮食,要以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原则,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克,避免隐性高盐食品,比如酱菜、腌肉等;食物应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比如牛奶、瘦肉、淡水鱼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豆制品;不要饮用浓茶、咖啡、汽水等刺激性饮料,同时要戒烟戒酒;尽量少吃多餐,不要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切勿吃太饱,以防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衰。  注意居室环境卫生  医生提醒小秦,对心衰患者居住的环境也应该提高注意,保持室内的清洁整齐,每天至少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通风时要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空气对流直接吹到患者。室内温度要保持相对恒定,冬季是20度左右,夏季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  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心衰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坚持治疗,切不可擅自停药、减药或换药,否则容易引起病情恶化。医生为小秦妈妈开具了我国具有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疗效确切的治疗慢性心衰的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该药具备目前治疗心衰四类西药的联合用药优势,对心衰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延缓心衰进程,为患者解除痛苦,且服用安全。  定期监测患者病情  作为家属,医生说还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面色、尿量、体重等的变化情况。每天早晨患者排尿后,穿同等重量衣服称一下体重;用容器收集一天的尿量;夜间睡觉前观察患者脚踝是否有肿胀现象;夜间睡觉是否有憋醒的情况。当患者出现体重一天内增加1千克以上,尿量减少,呼吸困难难以平卧,下肢浮肿,恶心呕吐等情况时,则表示心衰病情已经加重,应立即就医治疗。  保持情绪稳定愉快  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心态平和对患者的病情大有裨益。因此医生提醒小秦,对患者的病情要重视,但是不要过分关注,以免导致患者过度紧张,要多开导患者积极面对,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尽量不告诉患者,避免其生气、难过、激动而诱发心衰急性发作。另外,医生还介绍说,便秘往往会引起心衰患者情绪的焦虑和紧张,而且用力排便又会使心衰加重,甚至有引发猝死的危险,因此要保持患者排便的通畅,如果患者出现便秘,可取百合250g加清水炖成糊状,然后加入蜂蜜适量,拌匀后食用,每天一次可有效缓解。  定期到医院去复查  医生说心衰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患者目前病情稳定,但是每隔二到三周就要到医院进行复查,比如复查心电图,心功能测定,体重与水肿情况,血钾、钠、镁以及尿素氮、肌酐等项目,以便及早发现异常情况,调整治疗药物。  掌握正确急救措施  如果心衰患者在家里急性发作了,救护车还没有到达的情况下,家属应该实施正确的急救方法:让病人尽量安静,减少恐惧和躁动,解开患者的领扣和裤带,采取坐位方式,将两条腿垂放在床沿边,必要时轮流结扎四肢,左右腿轮流绑5分钟,以减少静脉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减轻心脏的负荷。家里如果有利尿剂,如速尿、双氢克尿噻等,让患者赶快服用,另外还可以服用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消心痛等。有条件的家庭常备氧气,发作时让患者立即吸氧。

  • 癫痫患者在日常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规律饮食: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这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2. 均衡营养:合理搭配各类食物,确保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3. 控制咖啡因摄入:咖啡因含有兴奋神经系统的成分,过多摄入可能引发癫痫发作。因此,患者应限制咖啡、茶、巧克力和某些饮料中咖啡因的摄入量。 4. 避免食物过敏:有些癫痫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如乳制品、鸡蛋、坚果等。如果存在食物过敏,应避免摄入这些食物,以防诱发癫痫发作。 5. 控制食盐摄入:过量的食盐摄入可能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是癫痫的诱因之一。因此,癫痫患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选择低盐或无盐食品。 6.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生鱼片、生肉等潜在存在食源性疾病的食物,以减少发病风险。 7. 避免酒精摄入:酒精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容易诱发癫痫发作。因此,癫痫患者应避免饮酒或限制酒精摄入。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饮食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患有癫痫,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以获取更详细的饮食指导。

  • 来源:公众号 胡大一大夫慢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还是毛主席讲的,对这类事业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我接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预防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作后,明确认识到,未来的舞台要大,起点和水准要高。要搭建大舞台,需要解放思想,走出狭隘。第一,不能只做运动康复,而要5个处方,对患者要全面全程管理、服务和关爱;第二,要把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整合化一,减少疾病和急性事件复发,减少再住院率是心脏康复的初级目标;第三,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的机制模式成型了,完全适用于尚未患病或发生急性事件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和烟草依赖的高危人群,也完全适用于快速增长的老龄人群主动医养结合需求。第四,要心肺肾三个重要脏器康复整合,不要在一家医院分别建不同科室的康复机构,而应把整合而又有分工的脏器与肢体康复体系建设好。第五,重视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祖国医药的整体观念和上医治未病、辨证施治的哲学思想体系,重视并发挥针灸、按摩、太极拳、中药等技术特色与优势。所谓高起点,是指虽然我们起步睌,但不要重复发达国家半个多世纪心脏康复的老路,避免他们经历过的弯路和失误。我一直在呼吁,我们的学会、杂志、学术会议和培训项目的命名一定是预防和康复,而不仅仅是康复。国际上,发达国家早就这么做了。五个处方综合管理和随访机制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全面全程服务模式的设计就体现了高起点。中国心脏康复这一波大发展正好赶上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和“互联网+”的大好机遇。这也是我们一下就站在了高起点上。这既是机遇,又是幸运。高水平的关键是创新学术体系建设和科研工作,要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数据库,做好数据收集、整理、评估、发表的共赢机制。我参与,我奉献,我分享,我快乐。同时重视生活方式、代谢免疫、遗传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生活方式对慢病防控和康复的影响研究,重视预防康复设备(包括运动评估、实操设备)的研发创新与国产化,穿戴式设备的研发创新等。体系、机制与模式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我们要克服千难万险,坚定不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又能对世界有示范作用的慢病预防康复之路,是我们这代中国康复人的机遇与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凡此大而艰巨之事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全局处劣势情况下,寻找容易突破的薄弱环节,发动最迫切想改变自己的那些群众,与我们一起搞变革。这也就是为什么2016年我们中国心脏康复发动成立“过好支架人生俱乐部”的原因。时不我待,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为慢病防控和健康中国努力奋斗!《总编随笔》

  • 前日一篇生死急救的文章再次刷爆朋友圈,作者急救医生巍子写道: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做医生做久了,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在很多情况下,命是攥在患者自己手里的,很多时候与其说是医生救了你的命,倒不如说是你自己救了你的命。(以下摘自微信公号“医路向前巍子”) 这是我在急诊夜班时发生的事。医院的急诊无论何时都是人来人往,一位50岁的男性,走进了我的诊室。 “医生,给我看看,刚才被蜜蜂蜇了,现在全身痒,起了不少疹子。”病人边说边把一只被拍死的蜜蜂递给我看:“这是这种土蜂蜇的,劲儿还挺大。” 我示意他脱掉上衣,查看被蜜蜂蜇到的颈部,发现仍有蜂刺刺入而未拔出。我带他到换药室,马上对其完整的取出了毒刺。但当撩起他衣服的时候我却发现前胸、后背,腹部,大腿布满了红色密集的皮疹。 “除了痒,有心慌憋气的感觉吗?”我急切地问。 “没有,您给我开点外用止痒的药就行。”他若无其事地说。 “止痒药肯定要给您用,但是您现在已经过敏了,没有出现憋气、呼吸困难有可能是暂时的,需要去抢救室,给您系统抗过敏治疗,防止症状加重。” “不用,不用,就被蜇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本来都不想过来,孩子非不放心,您给我开点止痒药,我就回家了,还去什么抢救室。”病人有些不耐烦了。 “过敏可能会引起休克、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一定要治疗和观察后才能回家......”话还没说完,病人突然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眼皮半睁半闭,身体摇摇晃晃。我赶紧一把抱住了他,他的身子完全软了下来,我们俩差点一起摔倒 我迅速通知抢救室推来平车,将他推入抢救室,吸氧、肌肉注射肾上腺素、静脉输液扩容、大剂量激素抗过敏性休克治疗等,我甚至还请喉科来会诊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紧急行气管切开。 10分钟后,患者睁开了眼,血压也恢复了正常,呼吸也变得平稳了。3个小时后,患者无不适症状,在孩子的陪同下离开了抢救室。 临走时特意到诊室和我说了声谢谢,说我救了他一条命。我说还是谢谢你自己吧,幸亏你听从了孩子的建议,能第一时间来医院,为你自己、也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我不禁想起曾接诊过的一个叫朵朵的小女孩,也是在夏天,父母带着她回农村姥姥家。被蜜蜂蜇到了手后涂了点牙膏蜇伤处,孩子不哭了,一家人就放心了,各自走开干别的事情去了。20分钟后,朵朵的妈妈切好了一盘水果端去给朵朵吃时,才发现朵朵躺在地上不停地抽搐、呕吐、眼皮肿得根本睁不开,小脸通红,身上密密麻麻的红色疹子。 一家人慌了,抱起朵朵冲出了家门。这时候,一家人并没有选择只有3分钟路程的就近医院,而是选择了需要30分钟路程的一家大医院。 那天正好我值班,朵朵送到医院时早已没有了呼吸和心跳。我们努力地抢救,努力地想把朵朵从死神手里夺回来,努力地盼着奇迹出现,但是奇迹最终还是没有出现。 我难受了好久,在这里也想把蜜蜂蛰后的自救技能和常识转给所有人—— 夏季户外游玩时,当您或您身边的人被蜜蜂蜇伤后:第一,立即用针头或者注射器挑出毒刺;蜜蜂蜇伤后拔出蜇刺是错误的!因为当用镊子或钳子夹住毒刺的那一刻,有可能把毒刺内的残留毒液再次注入人体内,加重过敏反应。第二,肥皂水反复冲洗;第三,局部红肿发痒可外用药膏观察;第四,若全身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心慌憋气、大小便失禁等过敏症状时,切记要立刻就近就医。(以上摘自微信公号“医路向前巍子”) 除了蜜蜂,每当这个时节,还有一种不起眼的小虫,频频出现在急诊室抢救联系在一起,比如前段时间有一个小女孩突然瘫痪原因成谜的消息也是刷爆了朋友圈。 据《华盛顿邮报》,美国一名5岁的小女孩突然无法站立、说话困难。小女孩的妈妈发推特说“经过了无数次的血液检查和头部CT检查,才发现有一只蜘蛛形的小虫扒在小女孩的头皮上,因为吸满了血肿了起来,确诊为蜱麻痹!” 雌蜱在即将产卵时,吸饱血之后会向宿主分泌一种神经毒素。症状可能在叮咬后5-7天才出现,一开始仅表现为疲劳、麻木,从腿部开始蔓延到上肢,逐渐感到难以动弹。接着宿主可能会出现舌头僵硬和面瘫。如果还不进行治疗,毒素最终可能麻痹宿主的呼吸系统,使宿主难呼吸衰竭。 蜱麻痹往往在动物身上出现。但是小孩由于体重较轻,也容易受毒素影响,尤其是长发的小女孩容易中招,因为蜱虫藏在长发中很难被发现。 只要除去蜱后,蜱麻痹可迅速好转。 蜱麻痹相对来说比较少见,更常见的是被叮咬部位的皮肤感染。如果蜱虫生活环境恶劣,它们吸血为生的特性,可能传播一些流行性病毒,或者更严重更致命的疾病。 所以对于预防蜱虫叮咬我们还是要了解的: 蜱虫在4-11月间都比较活跃。 如果去森林、草丛茂盛、落叶堆积的灌木丛等野外,要穿长袖长裤,并且扎紧裤腿,佩戴帽子和其他护具,减少裸露部位;在暴露的皮肤上使用避蚊胺(DEET)或百灭宁等驱虫剂。 从野外回来,要检查孩子身体,尤其是皮肤褶皱处,比如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等等。 有宠物的朋友们要检查他们皮肤表面是否有蜱虫,避免从动物身上被传染。 如果最近去了野外,或经过了疫区,如出现发热或麻痹症状,应到医院就诊。 发现蜱虫之后,无论是在人或动物体表,还是在衣物等物体表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要去捏碎。因为蜱虫的「嘴」,结构复杂,长着一些「倒刺」,必须使用镊子完整夹住,垂直向上取出;如不小心接触到了蜱虫,尤其是蜱虫挤破后的流出物,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取出蜱虫后,要用酒精或其他消毒剂做局部消毒处理,严重者可能需要应用抗生素;就医前应参考本文小女孩的妈妈,把蜱虫装起来带给医生做参考。暑假期间户外活动要警惕小虫哦小病慢病不出门,处方药品极速达↓ 点击下图,各科名医,低至0.1元↓

  • 由于现在生活越来越好,生活当中有不少老年人会患有高血压,那么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会有哪些危害呢?如何预防老年人高血压呢? 老年人患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1、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脑梗塞、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成年人(20.4%)。收缩压升高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就增加35%~40%,冠心病增加20%~25%。 2、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心衰发生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比正常血压高2倍、冠心病比正常血压高3倍、心血管事件高8倍。 4、致残致死率高 高血压严重的时候是会致残致死的,所以患上高血压一定要注意,千万不可以大意,平时要注意调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明显高于成年人。老年患者病死率为13%,而成年6.9%。从死因来看,西方国家是心衰占首位,脑卒中次之。我国则以脑卒中最多,其次是心衰和肾衰。我国每年脑卒中有75%以上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老年人高血压的预防方法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适当的运动量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平衡心态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预防高血压有什么方法,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的饮食原则 1、控制能量 发生高血压之后,您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饮食了,尤其是要有针对性的选择降压的食物。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一定要特别的注意,那就是适量的控制能量的摄取。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食用一些复合糖类食物,比如像淀粉、玉米等食物,但对于用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食物则要少摄取。因为这类食物属于单糖,患者如果经常食用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血脂升高,同时还会导致血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2、适量摄取蛋白质 对于身体异常的发生,一些合理的饮食也是很有必要的,您在生活中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每天对蛋白质的摄取量应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g左右,并且还应该坚持每周食用2-3次鱼类蛋白质,适量的摄取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从而增加尿钠排出。并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但是在摄取蛋白质的时候也要特别的注意,如果出现有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对蛋白质的摄取量应该尽量多减少。 3、多食用含钾 适当的进行一些健康的饮食,也是一种有效控制疾病的方法,您就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情况。高血压人群要想更好的控制血压,首先在日常的饮食中应该尽量的多摄取一些含钙的食物,在这些食物中通常钠的含量都非常的低。生活中还有很多低钠的食物,比如像土豆、茄子、海带、莴笋等,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酸牛奶、虾皮等,这些食物患者在平时都可以适量的多吃。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