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黑龙江省医院>核医学科>

科普文章

黑龙江省医院

核医学科

科普文章
  •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主要是柯萨奇病毒 A16 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引起的,最近柯萨奇病毒 A6、A10 也在增多,会在手、足、臀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或疱疹,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重症会危及生命,目前已经进入手足病高发期,主要以轻症为主,一般 7-10 天症状好转,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二、手足口病中招后怎么处理 手足口病无特效药,一般为对症治疗为主。 (一)发热处理 腋下体温小于 38.5℃的宝宝可以先选择物理降温,不建议用冷水擦浴,严禁使用酒精擦拭降温。 腋下体温大于 38.5℃的宝宝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两次用退热药时间要间隔 4-6h。 (二)一般药物治疗 相关研究表明,早期使用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有一定疗效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科学预防 (一)多通风: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良好,每天 3-4 次,每次 35 分钟左右。 (二)勤洗手:饭前便后要勤洗双手按七步洗手法(1.洗手心,2.洗两指,3.洗腕叉,4.洗手背,5.洗指缝,6.洗手指,7.洗手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 35 秒。 (三)多喝温开水、少吃生冷食物:夏季是肠道病毒感染高发季节,要让宝宝做到多喝温开水、吃熟食。 (四)预防交叉感染:高发季节外出尽量佩戴口罩,少去人流密集的场所。 (五)接种疫苗:接种肠道病毒 EV71 疫苗,可预防因肠道病毒 EV71 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等,接种疫苗可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虽然接种 EV71 疫苗只能预防肠道病毒 EV71 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等,但因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很多,不同类型肠道病毒间无交叉保护能力,因此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肠道病毒 EV71 型以外的其他肠道病毒。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文中所提及药品,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 据新闻媒体报道,江苏30岁的张先生连续打了4个多小时麻将,一直久坐着不动,等到打完后想站起来,发现腿已不听使唤了。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左腿大动脉形成一条40多厘米的血栓,多亏医生及时将血栓取出,才使得张先生免遭截肢之苦。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呢?为什么坐久了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呢?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即静脉内形成了血凝块,简称VTE。在深部的静脉形成血凝块(通常发生在下肢),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当静脉内血凝块脱落并随血流移行到肺部,就会形成肺栓塞,简称PE。DVT和PE统称为VTE,是一种风险极高的、潜在的致死原因。VTE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世界血栓日”专家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范围VTE的发生接近1,000万例,涵盖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久坐会形成血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张艳副主任医师早前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表示,由于下肢远离心脏,长时间坐着保持不动的姿态,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易产生血液瘀滞,甚至处于几乎静止状态,因而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局部有疼痛感,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有站立时沉重感。静脉血栓症状会由轻到重逐渐变化,如果早期症状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引发肢体反复肿胀,甚至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哪些人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种族和性别,某些因素会增加发生血栓的风险。以下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1、接受过手术治疗,特别是髋部、膝部以及肿瘤相关手术的患者;2、 长期久坐不动,包括卧床、长途旅行等 3、 年龄超过60岁; 4、家庭内有血栓家族史的情况; 5、 肿瘤患者,接受过化疗; 6、 服用雌激素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HRT等; 7、其它因素,例如:肥胖、妊娠或分娩、 吸烟、过量饮酒等等。

  •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它高发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的老年人群体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陈筱潮教授告诉我们,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要完全治愈有一定难度。因此医生多主张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应长期随访和服药。 冠心病患者饮食应清淡 运动注意别太激烈 陈筱潮教授介绍到,冠心病的饮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冠心病患者多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因此从饮食结构上应避免太油腻、胆固醇高、盐分高的食品,尽量多食用清淡的蔬菜。 而在运动方面,陈筱潮教授提醒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尽量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更要避免竞争性、对抗性的运动,比如足球、篮球等。建议冠心病病人多做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游泳等,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冠心病可提前预知 运动后胸闷要尽快检查 陈筱潮教授提醒家庭医生在线网友,冠心病的自我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或者家族中有冠心病发病史、家族史的人群,要特别注意自我防范。陈筱潮教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自我判别方法,方便大家初步的检测冠心病的早期风险。如果经过一定量的运动觉得胸闷或者有胸前绞痛的症状,这就高度提示有冠心病的可能性,特别是存在以上几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要尽快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冠心病应常备急救药 发病第一时间打120 冠心病的患者以及家属都应重视患者的急救工作。如果已确诊为冠心病,陈筱潮教授建议患者们家中备用一些急救的药物,最常见的是硝酸甘油片、救心丹等等。一旦自己出现心绞痛发作的情况,应第一时间将药物按医生的建议服用,一般建议放在舌头底部含服,这样起效更快。如果一粒药物还不能解决症状,就需要马上含服第二粒药物。 不少患有冠心病的老人在心绞痛发作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自己的亲人,希望亲人能送自己去医院。但陈筱潮教授建议,这样其实可能耽误急救的时间。如果家中只有患者一个人时,最好的急救方法是马上拨打120,告诉急救医生自己的住址或者自己所在的地点,以及具体的症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赢得抢救时间,比给家人第一时间到达发病现场更有意义。

  •   一、糖尿病常见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如下。 1、阴虚热盛证: 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2、气阴两虚证: 表现为倦怠乏力、心慌气短、盗汗、自汗,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酸膝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3、阴阳两虚证: 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酸膝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 中医食养是以中医理论为基本指导,以性味较为平和的食物以及食药物质,通过“扶正”与“纠偏”,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坚持辨证施膳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中医认为食物具有“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沉浮”等属性。“四气”是指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寒凉食物可以清热,但易伤阳;温热食物可以祛寒,但易伤阴,强调寒热温凉阴阳平衡。“五味”包括酸味、苦味、甘味、辛味、咸味,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在食养之时,要五味调和。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阴虚热盛证采用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叶、决明子、莲子等;气阴两虚证采用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椹、枸杞子、葛根等;阴阳两虚证可选用山药、茯苓、肉桂等。把日常膳食和传统中医养生食谱相结合。  

  • 作者:丁荣晶教授团队 来源:北医人民心脏康复1.1血管内超声是给血管做超声吗?顾名思义,血管内超声是在血管内做超声检查。主要指给心脏血管做超声检查。大家知道,肝脏、肾脏、心脏B超一般都是在人体外部相应器官的皮肤表面进行操作,外周及颈部血管都可以用超声探测。心脏血管不能在心前区用超声看吗?确实心脏内血管很难以体表超声看清楚,血管内超声是从血管内做操作。因此看血管更清楚些。它是利用导管将一头发丝般粗细的高频微型超声探头放入血管腔内,并可在血管腔内进行360°扫描,探测的血管组织结构和几何形态的微细解剖信息再经电子成像系统显示出来。这样人们就能清晰地了解血管内部的情况。1.2血管内超声比血管造影有哪些长处?临床上人们常采用冠脉 CT 方法和冠脉造影方法来看心脏血管硬化和堵塞情况,并且冠脉造影一直被认为是评价冠脉病变的金指标。冠状动脉造影是把很细的导管放到心脏血管开口再“打点药”进去,借助X光透视就能看清冠状动脉有没有狭窄。该方法被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这项操作微创性检查。不过它只能显示管腔的情况,不能显示管壁和粥样斑块情况,无法提供粥样斑块形态和性质的详细信。因此,冠脉造影评价冠脉粥样硬化和介入治疗疗效的准确度受限。血管内超声技术将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起来,准确呈现血管的管壁形态、粥样斑块特点及狭窄程度,尤其是在冠心病的介入性诊疗中指导价值颇高。血管内超声可以观察血管壁全层、复杂性病变(如弥漫性病变,开口机分叉部位再狭窄,偏心性斑块等),测量血管腔面积,确认支架植入后是否存在膨胀不良、贴壁不良和撕裂情况。对管腔尤其是管壁的病变能提供更为详尽信息。1.3哪些患者适合做血管超声检查?目前,血管内超声的适应症包括:高危病变和高危患者。前者如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开口病变、小血管、长病变、支架内再狭窄;后者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等。对于临界、复杂、高风险等病变,最好采用 IVUS 联合冠脉造影指导的介入策略;基于 IVUS 指导的冠脉 PCI,可提高介入质量,降低手术风险,并可改善患者预后。血管内超声主要手术中选择适宜的支架并优化支架释放的条件,尤其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手术中应用价值更大。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早起出现血管代偿性扩张,管腔并未发生狭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可以正常,弥漫性病变能够降低冠脉造影诊断的准确性,应用 IVUS 检查即可发现存在的血管粥样硬化性病变。血管内超声的应用可减少裸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以及对减少药物支架血栓形成有一定意义。

  • 大三阳和小三阳都是乙肝五项检查中常见的两个结果组合。两者虽然在名称上只有一字之差,但因为存在大三阳变小三阳“转阴”一说,很多人认为小三阳说明“病情较轻”,是这样吗?大三阳、小三阳到底能治好吗?-1-大三阳并非更可怕大三阳是指乙肝五项的第一、第三、第五项指标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 (抗HBC)三项阳性。大三阳意味着体内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但是否引起了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还要看肝功能检测情况和患者的自觉症状,也就是说, “大三阳”不等于病情严重。有人就问了,乙肝病毒复制活跃,那不就是越来越多很难治疗吗?实际上,乙肝治疗的难题是,病毒的复制在肝细胞内完成,而目前的药物无法进入肝细胞杀灭乙肝病毒,只能通过阻断病毒复制时的遗传物质DNA复制从而降低病毒的载量,进而降低肝脏的炎症。可以说我们目前是不能杀灭乙肝病毒的,我们的目标是减少他们对肝脏的损害。-2- 小三阳并非更好治疗“小三阳”与“大三阳”的区别在于大三阳是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而“小三阳”是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跟大三阳一样,小三阳的治疗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肝功能、B超、病毒DNA检测等,了解肝脏受损情况和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如果病毒DNA阳性,肝功能严重异常,此时的治疗形式也是同样甚至更为严峻的。-3-抗病毒治疗大三阳小三阳的病情评估,都需要看近期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和乙肝病毒DNA检查结果。如果符合治疗指证,就需要开展抗病毒治疗。而抗病毒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降低体内的病毒复制水平,进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延缓肝病向肝硬化或肝癌进展。抗病毒治疗使用的两大类药物是口服核苷酸药物和干扰素,其中口服核苷酸治疗为主,常见药物包括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等。-4- 治好的标准,治疗的终点患者不应该专注于“治愈“的概念,纠结于如何尽快停药,从而陷入无谓的焦虑之中。患者应该把长期服药维持病毒DNA测不到作为基本终点,把抗病毒治疗作为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脏受损进程,保证大多数乙肝病人一生不出现肝硬化、肝癌。总之,在恰当的时间开始治疗,选择强效低耐药的治疗药物,坚持治疗,规律复诊,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肝功解读,用药指导↓点击链接即可↓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179010126818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