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盐城市中医院>全科>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 少帅张学良又喝酒又抽烟,活了100多岁,而有的人只是闻几下二手烟就得了肺癌。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竟然这么大,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之间的不同呢?其实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基因。什么是基因? 基因就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娃长得像爹还是隔壁老王,根本原因就是它! 我们的生长、衰老、疾病和死亡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通俗来讲基因就是人体的一本“出厂说明书”,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别,更是影响了这个人的高矮、胖瘦、身体素质、疾病的易感程度。我们能不能通过检测基因来预防一些疾病? 答案是可以的。现代医学告诉我们:除外伤以外,一切疾病都与基因有关!什么是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预测一些疾病风险、未来身高、肥胖风险等等。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一方面可以预知身体患疾病的风险,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检测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诊断遗传性疾病或科学指导用药。 苹果公司前CEO史蒂夫•乔布斯患癌时,曾花费10万美元对肿瘤及自己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因此创造胰腺癌——“癌中之王”患者生存超过8年的奇迹! 可见基因检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正所谓基因不够,后天来凑!

  • 人们生活中的常说的微量元素其实全名是叫微量营养素,相对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3大营养素,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有限,每日需要量仅以ug或mg计,因而被称为是“微量营养素”。但微量营养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体内激素、酶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催化剂。微量元素你真的查对了吗各位宝妈奶爸,相信你们经常会在小区里听见谁谁谁家的孩子,怎么不好去查了微量元素,医生说缺锌了、缺钙了等等问题,你们回家了也在想我要不要去给我家宝宝查个微量元素。于是你们找到医生要求查微量元素,但是一想到宝宝要扎针,自己心里也在滴血,于是某些医生就告诉你可以用头发查微量元素,或者告诉你可以取末梢血(指端),相信这也是不少家长在生活中遇见的,更有家长要求在宝宝生病时候抽血查了微量元素,但是我想告诉各位宝妈奶爸,上面的方法都是错的,查微量元素是需要抽静脉血的,而且是需要空腹抽静脉血,人体处于应激或感染状态对这个检查也是有影响的,看到这里,估计你们更不愿意了,那我们就来学习怎么预防微量元素的缺乏。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1.积极预防和干预妊娠、哺乳母亲的维生素A缺乏。2.强调母乳喂养婴儿。当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强调选择强化维生素A的配方奶。3.经常食用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以及富含胡萝卜素的绿叶蔬菜和橙色或黄色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增加膳食维生素A的摄入量;强化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食品也可以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4.在维生素A缺乏的高危地区,推荐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1500U/天。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1.鼓励妊娠母亲增加户外活动,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维持体内充足2.鼓励母乳喂养,并从婴儿出生数天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天。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强调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如果婴儿配方奶的摄入量不足可考虑补充维生素D。长期临床经验证实,补充维生素D400U/天是安全剂量,并能有效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佝偻病。3.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儿,出生早期应加大维生素D补充剂量,可给予800U/天,3个月后改为400U/天。4.增加户外活动有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3,但考虑到紫外线对儿童皮肤的损伤,目前不建议6个月以下婴儿在阳光下直晒,儿童、青少年参加户外活动时也应注意防晒。钙缺乏的预防1.鼓励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钙的优质来源。只要母乳充足,婴儿钙营养足够;当因各种原因母亲不再哺乳或母乳不足,充分的配方奶喂养仍可提供充足的钙营养。2.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儿,需额外补充钙,可采用母乳强化剂、特殊早产儿配方奶,或额外增加维生素D与钙补充剂。3.当维生素D水平保持适宜时,青春期前儿童每日摄入500ml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大致可满足钙的需求。而青春期少年则需要每日摄入750ml牛奶,才能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对钙的需求。大豆制品、绿色蔬菜,以及钙强化的食品可作为钙的补充来源。铁缺乏的预防1.积极预防和纠正妊娠期母亲缺铁性贫血,减少妊娠期糖尿病、降低早产率。2.提倡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足或者不能母乳喂养,强调选择强化铁的配方奶。3.婴儿4-6月龄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建议首选强化铁的婴儿食品或肉类、肝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4.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预防性补充铁剂。从出生后4周开始,母乳喂养婴儿补充元素铁2mg/(kg.d),配方奶喂养补充元素铁1 mg/(kg.d),直到矫正年龄1岁。5.此外,对于婴儿和青少年等缺铁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血红蛋白。锌缺乏的预防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建议选择强化锌的配方奶。2.婴儿4-6月龄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建议首选强化锌的婴儿食品或肉类、肝脏等富含锌的动物食物。这是预防锌缺乏的重要措施。3.研究证实,腹泻时补充锌,有积极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荐,腹泻患儿在补液的同时口服补锌。且持续补10-14天。以上,我们大概讲了如何预防微量营养素的缺乏,相信各位宝妈奶爸都知道母乳的重要性,同时也别忽视辅食的重要性。因为门诊最多的都是妈妈们问补锌的最多,这里告诉各位,研究发现,以药物或强化食品预防性补锌时,必须考虑铁、锌、铜等各种矿物质元素之间的相互平衡。有证据表明,常规剂量补充锌,即可造成铜缺乏,并继发贫血。铁和锌之间的相互干扰则更明显。因为很多微量元素都有差不多的吸收代谢途径,过分的补充其它微量元素就影响其它的吸收代谢。所以,重要的是不要随便乱补微量元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同时正常的哺乳和辅食添加,只要宝宝生长发育好,一般都不缺少微量元素,更多的是需要定期检测血常规,及时发现贫血。董医生是重庆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高材生儿科经验丰富,而且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 作者:Springstep   来源:周鹏心视野 人到中年,生活不易,但好在健康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者是指,符合以下标准任意一条:(1)单个危险因素显著升高,尤其是TC>8mmol/L(>310mg/dL)、LDL-C>4.9mmol/L(190mg/dL)或BP>_180/110mmHg(2)无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的FH患者(3)无靶器官损害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10年或存在其他附加危险因素(4)中度CKD(eGFR 30-59mL/min/1.73m²)(5)10年致命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计算分数≥5%但<10%以上的缩略语:      TC: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H:家族性高胆固醇患者;CKD:慢性肾脏病;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对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者,指南推荐的LDL-C降幅和目标值如下:对于高危患者,推荐LDL-C需要较基线降低≥50%,以及LDL-C目标值为<1.8mmol/L(<70mg/dL),即在他汀或他汀基础上,把“坏”胆固醇LDL-C的幅度降低50%或以上,并且其水平应在1.8mmol/L(即70mg/dL)以下,俗称5018。点评:      这类人群,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就比较高。当代医学科学水平,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长期带残疾生存,不如正确加强防控,好好享受生活,把未来心血管疾病事件最大程度上推迟,做到无疾而终。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研究员,北京明德国际医院内科主任。周鹏医生是《全科艺苑》编委,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肺复苏学组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慢病防控工作委员会专家组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品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脏协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美国心脏骤停基金会义务教员,美国科研协会会员,国际心电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和欧洲心脏协会官方杂志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国际专业期刊的论文评阅人,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JCDR)总编辑、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学术/教育委员会主席(2012-2018)、公共健康教育部部长(2018-)。从2007年以来,49篇科研摘要被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接受并已发表在美国的《循环》杂志增刊上。

  • 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很多人都喜欢喝茶,那么甲状腺术后患者可以喝茶吗? 根据医学研究,甲状腺术后患者可以适量饮茶。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过度饮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碱等成分,过度饮茶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恢复,增加心血管负担。 避免空腹饮茶:空腹饮茶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不适。 选择低咖啡因茶叶:低咖啡因茶叶如绿茶、白茶等,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较小。 避免浓茶:浓茶中的茶碱含量较高,容易刺激心血管系统,影响甲状腺功能恢复。 总之,甲状腺术后患者可以适量饮茶,但要注意选择低咖啡因、浅焙、少油少盐的茶叶,避免过度饮茶和空腹饮茶。

  • 如果把全身所有的血管连起来,全长有15万多公里,可以绕赤道4圈。这么长的血液管道,很容易造成下肢堵塞,形成血管病变。关于血管堵塞,有些东西你不可不知。 一、 血管堵塞的5种信号分别是: 1、单侧手脚突然无力或麻木血管堵塞后血液循环就变差了,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血液供应也减少了。远离心脏的腿脚会先出现反应,比如腿皮肤变白、脚趾甲脱落,走走路就腿脚胀等等。 2、单眼失明小中风常见的明显症状是单侧短暂性的视力模糊,甚至某一只眼睛突然看不见,大约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如果你也有,就要小心了。 3、步态异常走路时发生轻微的坡脚、拖沓现象,通常是血管堵塞造成的偏瘫征兆之一。多是因为脑血管堵塞,引起四肢的神经功能障碍造成,这时已经是病情较严重阶段,必须就医。 4、流鼻血冬季中老年人发生类似现象,千万不要以为是上火,这常常是因为血管堵塞,导致血压升高,鼻腔内、眼底的血管脆弱,高压容易有出血现象。 5、腿脚冰凉,畏寒怕冷腿脚冰凉,是下肢动脉硬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因为动脉硬化和血管堵塞,会使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腿部缺血缺氧,局部体温也会随之降低,变得冰凉。 二、血管堵塞?哪里堵住哪里病! 堵塞部位:大脑血管导致疾病:中风中风也叫脑卒中,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中风发生后可能出现偏瘫、说话不清甚至丧失活动能力,卧床不起。 堵塞部位:心脏血管导致疾病:心梗心脏是血液的总枢纽,如果堵塞不严重的话,可能只是心脏泵血能力受到影响,而如果堵塞严重会引起心梗,随时都会要命。 三、哪些因素导致血管堵塞? 1、 吃得太油饮食摄入的热量过高,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容易将血管堵塞。研究发现,普通人吃糖太多,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久而久之,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血栓形成,增加患脑卒中风险。 2、长期熬夜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患心脏病风险比常人高一倍。熬夜会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 3、运动少,血管垃圾多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大家忽视。脑血管有问题,发生心脏病的几率是健康人的2倍左右;一旦是下肢血管被堵塞,这一风险就会增加到4倍。 4、烟不离口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通过肺泡和血液中的气体交换进入血管,干扰血液中的脂肪代谢,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失去弹性。被动吸二手烟也对血管有类似伤害。

  •   一、糖尿病常见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如下。 1、阴虚热盛证: 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2、气阴两虚证: 表现为倦怠乏力、心慌气短、盗汗、自汗,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酸膝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3、阴阳两虚证: 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酸膝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 中医食养是以中医理论为基本指导,以性味较为平和的食物以及食药物质,通过“扶正”与“纠偏”,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坚持辨证施膳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中医认为食物具有“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沉浮”等属性。“四气”是指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寒凉食物可以清热,但易伤阳;温热食物可以祛寒,但易伤阴,强调寒热温凉阴阳平衡。“五味”包括酸味、苦味、甘味、辛味、咸味,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在食养之时,要五味调和。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阴虚热盛证采用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叶、决明子、莲子等;气阴两虚证采用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椹、枸杞子、葛根等;阴阳两虚证可选用山药、茯苓、肉桂等。把日常膳食和传统中医养生食谱相结合。  

  •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患上风湿这种疾病,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很多儿童也成为了这种疾病的高发人群,家长们为了能够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应该积极的了解一下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今天就请专家来为我们讲解一下能够治疗儿童类风湿的按摩方法。 (1)治疗儿童类风湿按摩法,首先是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揉患儿上肢,自肩部至腕部,同时配合肩、肘、腕关节的被动活动。时间为1~3分钟。然后,点揉肩隅、曲池、手三里、合谷穴各半分钟。 (2)患儿坐位或卧位,家长以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捻揉腕部及各掌指和指间关节,刚才配合适度的摇法,时间为1~3钟。 (3)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揉下肢,自大腿至踝部,同时配合髋、膝关节的屈伸、摇动、引伸等被动活动。时间为1~3分钟。然后,点揉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穴各半分钟。 (4)家长以掌根按揉膝关节周围,同时配合踝关节屈伸及内、外翻活动。再揉捻各足跖关节,时间为1~3分钟。 (5)家长双手掌相对用力,搓揉患儿四肢部的肌肉组织,时间为1~3分钟。

  • 点击查看

    1.【禁食】一般而言,确诊胰腺炎后是需要禁食的,时间长短由病情恢复而决定,对于一般类型的可能是3~5天,而对于中重度、重度胰腺炎禁食时间可能延长,有些甚至需要几个月。切不可妄自恢复进食,但需注意防止低血糖。   2.[禁水或不禁水】①症状严重,比如出现高度腹胀,恶心呕吐时需要禁水,并可能会需要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引流;②没有明显腹胀,腹痛可耐受未见明显加重的,少量(多次)饮水一般不受影响。   3.【恢复饮食的注意事项】先从多饮水以及低脂、低蛋白的饮食开始,比如水煮冬瓜汤和青菜汤(同时符合糖尿病病人)、米汤、稀饭等,少量多餐的尝试,再逐渐的向半流质流质和普通饮食恢复。(但请严格注意低脂,尤其高脂血症的病人)   4.【需要的治疗】 常规治疗:抑制胰腺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维持水电质平衡和营养支持,扩容、降脂、改善循环等;根据情况评估是否选择抗生素抗感染; 特殊治疗:①胆总管结石导致的胆源性腺炎,可能会需要考虑 ercp 以及最终需要考虑胆囊切除;②高脂血症病人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可能会需要血滤或血透;③并发胰腺周围急性液体聚集无法自行吸收,或者已经出现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感染等等可能会需要考虑穿刺引流或手术;④远期并发症,比如胰腺假性囊肿可能会需要考虑内引流手术。   5.【陪护需要观察的三大病情变化】(有无剧烈腹胀,少尿或无尿,呼吸困难) ①腹胀:进行性加重的腹胀是病情加重的表现,比如说腹部高度膨隆,按压腹部高度紧张,就像摸一个充满气的篮球一样(注意:腹痛不能够算作病情加重的客观表现,可以对症的使用止痛药物缓解,但家属不必过度纠结入院必须把痛止住,有自然病程 ②少尿或无尿:进行输液治疗,一般而言24小时小便量少于400ml属于少尿,小于100毫升属干无尿这种类型可能提示病情严重,肾脏功能受影响。 ③呼吸困难:进行性的呼吸困难,要考虑有没有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以及出现了炎症因子急性肺损伤,这也是病情加重的一种表现。   6.提示病情好转的迹象:腹痛缓解没有腹胀,甚至于有腹泻拉肚子,有明显的饥饿感(无饱胀感)   7.【出院后续需要注意的】戒烟戒酒,控制饮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建议与医生保持长期联系指导,对于胆源性的建议择期考虑胆囊切除术。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