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心包,这个看似神秘的词汇,其实是我们心脏的重要保护层。它就像一件贴身衣物,紧紧包裹着心脏和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根部,形成了一个圆锥形的纤维浆膜层。心包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坚韧的纤维心包,内层则是柔软的浆膜心包。浆膜心包进一步分为脏、壁两层,两层之间的腔隙称为心包腔,正常情况下,心包腔内含有少量浆液,起到润滑心脏、减少摩擦的作用。心包还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首先,它限制着心脏的容量,防止心脏因容量负荷过重而过度扩张。其次,心包还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防止邻近器官和组织炎症向心脏蔓延。在超声心动检查中,心包不易被识别,常表现为高回声的亮线。当心包腔内出现液体时,就会出现一条无回声的暗带,压迫心房和心室,导致周围血液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低血压,危及生命。这种情况常见于心包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所致的心包积液。心包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指心包的炎症反应。心包炎的病因很多,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创伤等。心包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治疗心包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除了心包炎,心包积液也是心包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心包积液是指心包腔内液体积聚过多,导致心脏受压,影响心脏功能。心包积液的病因包括心包炎、肿瘤、心脏损伤等。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穿刺抽液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护心脏,预防心包疾病的发生。首先,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吸烟、饮酒等;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最后,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包疾病。

  • 冠心病患者刘先生三次突发心梗,都幸运地挺过来,但仍执意要抽烟,连医生都摇头叹息:今后还可能出现第四次心梗。心梗后有哪些“雷区”不能进?一起看看吧。 心梗后患上“运动恐惧症” 许多冠心病患者在心梗后,会担心运动会导致再次心梗,从而出现运动恐惧症。然而,适量的运动对心梗后的康复非常重要。研究表明,适量、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脏康复,降低再次梗塞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心绞痛能扛就扛,尽量不吃药 一些冠心病患者认为,经常吃药会导致耐药性,因此尽量不吃药。然而,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在长期大量服用时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或频繁使用,并不会形成耐药性。及早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的程度,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冠心病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 许多患者在支架手术后症状消失,误以为万事大吉。然而,支架治疗只是改善血管狭窄的一种物理治疗,并不能治愈冠心病。患者仍需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并根据病情继续服药治疗。 心梗后的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 2. 积极参加适量的运动,如快步走、游泳等。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4. 注意饮食,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 5.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 心梗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降低再次发生心梗的风险。

  •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顾名思义,是由于心跳过速引发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这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心律失常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类型包括窦性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持续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等。其中,房颤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尤为常见。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引发心室收缩功能障碍,进而诱发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等恶性表现。其次,心脏功能受损也可能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这包括正常心脏中发生的心脏功能受损,以及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功能恶化的情况。例如,慢性心动过速每天发生概率为10%至15%以上,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此外,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2.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3. 精神心理因素: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4. 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熬夜等。针对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等。手术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等。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