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张宏伟
张宏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艾滋病,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梅毒及暴露后梅毒预防,尖锐湿疣及HPV感染,急性和慢性淋病及非淋,疱疹,龟头炎,尿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滴虫病,艾滋病合并乙肝和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恐艾,性病心理咨询。
任美欣
任美欣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各种肝病,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异常,肝炎,肝硬化及并发症,肝癌的治疗。擅长各种传染性疾病以及艾滋病的治疗,包括发热待查,艾滋病抗病毒,机会性感染,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李爱新
李爱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机会性感染、HIV暴露后预防、艾滋病恐惧症以及各种性病例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HPV、生殖器疱疹等临床诊治。
陈凤欣
陈凤欣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各种类型肝炎(含乙肝、丙肝、甲肝、戊肝、脂肪肝等)、肝硬化及艾滋病,狂犬病,手足口病,水痘,麻疹,流感,新冠肺炎等各种传染病的临床诊治及乙肝母婴阻断的指导工作。特别关注于传染病合并内科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王超
王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发热原因待查、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赵彩芸
赵彩芸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细菌性前列腺炎、肾盂肾炎、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张丽霞
张丽霞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热待查、脏器移植术后的感染及抢救多脏器功能衰竭
王爱彬
王爱彬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乙肝、丙肝),HIV感染/艾滋病、梅毒的诊治及相关高危阻断,其他法定传染病(狂犬病、流感、手足口病、疟疾、布鲁菌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及感染及发热性疾病
王艳
王艳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乙性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病(乙肝肾)、门脉高压症、发热原因待查,黄疸原因待查,转氨酶升高原因待查、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IgG4相关疾病,酒精性肝病。
王磊
王磊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热带疾病、寄生虫病、人兽共患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诊治
赵鸿
赵鸿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转氨酶升高,乙肝,丙肝,自免肝,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肝硬化 发热待查
画伟
画伟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艾滋病及其合并症的治疗;HIV暴露前后预防;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治疗
王鹤
王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发热,支原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狂犬病,艾滋病
侯凤琴
侯凤琴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发热待查,肺炎,感染性腹泻,泌尿系感染
徐京杭
徐京杭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乙肝丙肝的抗病毒治疗,肝硬化并发症的处理。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
吉杉
吉杉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肝病、新冠、手足口、流感、麻疹、猩红热传染病,危重症以及儿科疾病。
杨雪
杨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吴亮
吴亮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1. HIV暴露前/后预防; 2. HIV/AIDS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副反应监测和处理、治疗失败的判定和替代方案选择; 3. 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诊治及危重症抢救治疗; 4. 其他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周利
周利

主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诊疗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肝病及其并发症;对发热待查、皮疹待查、黄疸待查等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邹洋
邹洋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寄生虫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疟疾的急危重症的诊治,肠道寄生虫,囊虫,包虫,线虫,吸虫等,黑热病,皮肤利什曼原虫,巴贝西虫感染,等颅内占位寄生虫病鉴别诊断,肝内占位寄生虫病鉴别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寄生虫病鉴别诊断
感染内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暂无患者评价
感染内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慢性肠胃炎可以吃吗您好我是京东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正在查看您的问题,请您不要离开可以吃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以补充益生菌调节需要一个调节过程一般建议吃1-3个月不客

    总交流次数

    16

    总回复次数

    11
    患者:女 0
  • 咳嗽发烧鼻塞[{"body":{"chatinfo":{"ageString":"24岁","businessType":10,"canBeIdentifiedWhetherHaveOrder":tr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46

    总回复次数

    24
    患者:女 24岁
  • 八珍汤有什么副作用?[{"body":{"chatinfo":{"ageString":"","businessType":3,"canBeIdentifiedWhetherHaveOrder":tr

    总交流次数

    18

    总回复次数

    12
    患者:女 0

展开更多

感染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近日,哈佛大学团队完成了“维生素D和OmegaA-3对于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作用试验”。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就是在问题尚没有发生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从某种意义讲,初级预防是真正的预防,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这项试验由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资助,是一项不受保健品利益集团干扰的独立研究。试验采取2×2析因分析、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入组的25871位美国成年人(男性>50岁,女性>55岁),均无心脏病、卒中或癌症病史。结果表明,鱼油保健品,每日1000mg(1g),随访中位数时间5.3年,与服安慰剂对比,总的心肌梗死减少28%,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和总的冠心病都明显减少。但卒中和心血管死亡无显著减少。鱼油保健品在平时吃鱼较少者、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和美国黑人中预防效果更加显著。例如每周吃鱼少于1份半者,心肌梗死减少40%;在每月吃鱼不到一次的患者,心肌梗死减少53%。主要研究者Manson教授指出,在这一研究人群,鱼油降低心肌梗死的幅度至少相当于,甚至强于阿司匹林或他汀。从这个研究中,我们至少知道:1 大力提倡健康饮食,如应适当多吃鱼。2 在吃鱼较少,尤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的患者,可考虑用鱼油的保健品。3 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尤其同时有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的患者,可服用小剂量他汀(各种原研他汀半片),同时服鱼油保健品(这是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的建议)。与鱼油保健品结果不同,维生素D3没有降低总死亡率。维生素D3既不减少冠心病(尤其心肌梗死)和卒中,也不减少癌症的发生危险。但似可降低癌症的死亡率(相对危险减少17%,统计学无显著性)。亚组分析显示,体重正常者,癌症的发病减少24%,癌症死亡率降低42%。超重与肥胖患者无任何获益。主要研究者指出,在尚未患冠心病、卒中或癌症的健康人群(男性和女性),大剂量维生素D(2000单位/天),安全性好,很少明显副作用。但除非骨骼健康需用维生素D补充,目前无有力证据支持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或癌症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三高、肥胖,如何预防疾病点下图即可咨询

  • 一、何为健康饮食地中海饮食,健康饮食界的“superstar”,以低碳水化合物,低饱和脂肪酸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而闻名。意大利学者Esposito对比了地中海饮食和低脂饮食对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地中海饮食组的降糖药物治疗比例更低,患者的体重和血糖情况也更理想。一项西班牙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甚至不必节食。而且,增加地中海饮的橄榄油比例后,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了40%,增加坚果比例则降低18%。以淀粉为主食,多吃蔬菜水果(至少每天5次)、鱼、坚果、橄榄油,少吃肉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有利于控制血糖。二、该避免的食物1、高果糖甜味剂美国学者StanhopeKL等将超重者和肥胖者分为果糖组和葡萄糖组,提供人体所需能量25%的含糖饮食,观察10周。结果显示,仅果糖组的血脂代谢指标显著增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其他文献也有类似报道。牛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比了42个国家后发现:高果糖玉米糖浆消费越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高。虽然天然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是食用天然水果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注意,不是果汁。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公共卫生中心的Qi Sun领导的一项研究追踪了187382名美国卫生职业人员24年,了解他们日常摄入水果与糖尿病的发病关系。研究发现,食用天然水果如苹果、梨、葡萄、葡萄干和特别是蓝莓,可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反,饮用果汁会轻微增加风险。2、高脂高盐饮食 高脂饮食可能诱发肥胖,引起肝脏和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促进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全身的胰岛素抵抗。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rgaret Morris等的一项动物实验发现,父辈鼠的高脂饮食可导致其雌性后代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其雌性后代胰岛素分泌障碍和糖耐量降低。至于高盐饮食,荷兰格罗宁大学医学中心的Hiddo J.Lambers Heerspink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高钠盐饮食很可能会促发糖尿病肾病的肾脏、心血管不良事件。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谨慎摄盐,最好选择低盐饮食。 关注糖尿病患者饮食安全,从你我身边做起。

  • 现在年轻人发现肺结节的也有很多,别看他们年龄不大,但有些年轻人的肺结节确实考虑有恶性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和老年人不一样,年轻人现在都在上班,需要和单位说一下,安排一下工作。   有一位家住天津年轻男士的肺结节经过一段时间观察需要手术,我建议他住院。他问我做肺结节手术需要多久恢复,需要和领导说一下,安排一下工作事宜。肺结节现在都是微创胸腔镜来做,恢复比较快,转天就下地了,有个三五天就出院了,但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工作和每个人的工作强度,身体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态有关,有的人从我这里出院就回去上班了,有的人在家歇个一两个礼拜甚至一个月再去上班的也有。      

  • 25岁的小琪在单位体检时,发现自己左侧乳房有一个肿块(结节),大小0.8x0.5mm(毫米),BI-RADS评级为3级。BI-RADS评级意味着什么?这个肿块可能是恶性的吗?万一得了不治之症怎么办?如果要治疗的话是不是需要手术?能不能吃药解决?找到侯医生的门诊时,小琪忧心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很多女性在无意中触摸或者体检时做彩超会发现乳腺肿块(结节),大部分发现的肿块都是良性的,乳腺癌的几率很小。其实乳腺结节是乳腺增生的一种。乳腺增生本来是周期性生理变化,比如生理期之前的女性的乳房可能会感到肿胀甚至有点疼,生理期过后会自行缓解。而如果长期内分泌紊乱、性激素不平衡,乳腺组织结构发生紊乱,乳腺发生纤维化引发乳痛,就是病理性的增生了。 怎样的女性会内分泌紊乱、性激素不平衡呢?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相对减少的女性,主要可能有以下这些情况:1 未婚、已婚未育、已育未哺乳等女性是乳腺增生的高发人群;2 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饮酒;3 长期精神压抑或剧烈精神刺激;4 盲目丰胸,经常内服、外用丰乳产品或在乳房内填充外来物做乳房整形;5 内衣不合适:过紧的内衣会影响乳腺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6 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7 常年没有性生活。 不是所有的乳腺增生都会产生肿块,有时候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少数会有乳头溢液。单纯乳腺增生的癌变率为 0.1%,并不可怕,所以不必紧张。 乳腺囊性增生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一般妇女的2~4 倍。乳腺增生虽属于良性病变,然而乳腺增生与乳腺癌存在相同的发病机制,目前通过大量研究证实两者间存在密切关系,即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的这一谱带式发展过程。因此对乳腺增生症应高度重视,争取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其是具乳腺癌家族史或者属于癌高发家族成员,一定要引起重视。BI-RADS评级医生能够从彩超大判断肿块的良恶性,目前彩超(BI-RADS)”分类评价标准分级如下:0类:评估不完全,需要召回补充其他影像检查进一步评估或与前片比较;1类:阴性;2类:良性改变;3类:良性可能大,恶性率小于2%,6个月追踪观察;4类:可疑恶性,需考虑活检,具体又分为:4A、4B、4C三个亚类: 4A:低度可疑恶性(概率2%-10%),病理报告结果一般为非恶性; 4B:有中度可能恶性的病灶(概率10%-50%); 4C:恶性可能较大(概率50%-95%),但不像5类那样典型的恶性。5类:高度怀疑恶性(概率大于95%),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6类:已活检证实为恶性,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如果是BI-RADS1类—3类良性的多发结节,理论上不用做手术,定期观察随访就可以了,因为反复手术刺激乳房,反而会增加患乳房肿瘤的风险。但如果到了4类或更高级别,那就要做活检等来及时确诊病情,早发现早治疗。所以像小琪这种情况,是可以不用手术的,也不需要吃药的,因为吃药对控制小琪的乳腺肿块是没有一点帮助的。建议半年左右做一次彩超,动态观察就可以了。如何预防乳腺增生预防乳腺增生症,应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开朗,生活劳逸结合,做到充实而有规律。月经不调者,建议及时治疗。分娩后争取哺乳,对孩子和自己都有好处。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性激素类美容用品,远离保健品,避免人流、药流。合理健康饮食,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含雌激素饲料喂养的家禽、淡水水产,少食油炸食品、过甜的食品和过于刺激的食物。各种乳腺疾病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