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中医院

肾病内科

肾病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刘伟龙
刘伟龙

住院医师

舒兰市中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肾病的诊断和治疗,血液透析,透析患者并发症的治疗
肾病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对孕妇而言,其危害更是不容忽视。孕妇患上肾小球肾炎,不仅会影响到自身健康,更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威胁。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急性肾炎转变为慢性病变,对肾脏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孕妇患有肾小球肾炎,容易出现血压升高,随着孕周的增加,还可能引发妊娠期高血压,增加早产或死胎的风险。此外,肾小球肾炎还可能引发妊娠期腹泻等症状,对胎儿健康构成威胁。为了保障母婴安全,孕妇在怀孕前应做好全面体检,预防慢性疾病对胎儿健康的影响。妊娠期一旦出现肾小球肾炎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终止妊娠。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降压药等。此外,孕妇还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规律,预防感冒和细菌感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少油少盐,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妊娠期肾小球肾炎的定期产前检查至关重要。通过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母婴风险。如果病情恶化,可能导致肾脏衰竭,危及生命。总之,孕妇患肾小球肾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母婴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 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了解肾病的常见症状,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治疗肾病,避免病情恶化。一、尿量异常1. 少尿与无尿: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无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0-100ml。肾病出现少尿和无尿多数与肾功能衰竭有关。2. 多尿:指24小时尿量大于3000ml或每分钟大于2ml。多尿的原因有水摄入过多、肾小管及肾间质病变、肾脏排水增加和体内某些物质(如葡萄糖等)从尿中排泄过多等。3. 夜尿:指夜间(晚上6点-次日早晨6点)尿量超过全天尿量的一半。大多与肾功能不全有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些也会夜尿增多,某些精神因素也会引起。二、腰痛1. 肾绞痛:这也是肾病患者疼痛突然发作,常向下腹、外阴及大腿内侧等部位放射,呈间歇性剧烈绞痛。常由输尿管内结石、血块或坏死组织阻塞所致。2. 肾区钝痛及胀痛:泌尿系统疾病所致的肾病肾区疼痛包括:1)肾脏肿大牵撑肾被膜引起,如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盂积水、多囊肾、肾癌、肾下垂等。2)肾周疾病所致腰痛:如肾周围脓肿、肾梗塞并发肾周围炎、肾囊肿破裂及肾周血肿等。三、排尿异常1. 尿频、尿急、尿痛: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加(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间0-2次)。尿急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或刚排完尿又急着要排,肾病患者常常急而不能自控。尿痛指排尿时尿道产生痛疼或烧灼感。这三个症状并存是泌尿系统炎症的特征性表现。2. 尿失禁:指肾病患者的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溢出。可见于下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神经性膀胱等。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肾病,我们应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小儿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肾脏疾病,主要发病年龄在2-7岁之间。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水肿和尿量减少。水肿可以出现在眼睑、下肢、头面部、躯干部以及阴囊等部位,严重者可能出现胸腔积液和腹水。患儿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血液检查可发现血浆白蛋白减少,血浆胆固醇增高。长期丢失大量蛋白质会导致营养不良,如毛发干枯、皮肤干燥、指甲出现白纹等。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血尿和高血压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合并休克、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小儿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包括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激素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免疫抑制剂治疗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的患者。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方面,应低盐高蛋白,多吃肉类、蛋类、奶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限制饮水量,避免水肿加重。小儿肾病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如发现水肿、尿量减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疾病。小儿肾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肾脏疾病,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儿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尿蛋白、水肿、血浆白蛋白降低和血脂升高等。由于该病病程较长,治疗难度较大,因此一直备受关注。西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主要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但存在副作用较大的问题。相比之下,中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方法多样,副作用较小。中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扶正祛邪:中医认为,小儿肾病综合征是由于正气不足,邪气入侵所致。因此,扶正祛邪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根本法则。常用的中药有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等,针灸治疗则选择足三里、肾俞、气海、血海、肺俞等穴位。2. 益气健脾: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小儿脏腑娇嫩,容易出现脾气虚弱。因此,益气健脾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方法。常用的中药有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等。3. 滋补脾肾:对于体质较虚弱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滋补脾肾同样重要。常用的中药有金匮肾气丸、济川煎等,针灸则选择肾俞、脾俞等穴位。4. 宣肺利水:对于风水相博型肾病综合征,中医采用宣肺利水的方法。常用的方剂为越婢汤加减,临床常见发热、眼睑水肿以下肢水肿表现。中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小儿服药困难、不适应针灸、推拿治疗等。此外,单纯的中医治疗有时效果不佳,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慢性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健康。据调查,我国成年人慢性肾病患病率高达10.8%,约有1.2亿患者,每十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慢性肾病患者。其中,膜性肾病作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年发病患者数约为14000万,50-70岁为高发年龄段,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由于慢性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往往在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被发现,因此漏诊、误诊现象较为普遍。常见的早期警示信号包括尿中泡沫增多、水肿、夜尿次数增多等。 膜性肾病治疗难度较大,约1/3的患者难以治愈,且病情易反复,复发率高,易引发静脉血栓、感染和肾衰等并发症。据统计,约40-60%的患者在5-20年或更长时间后可能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甚至尿毒症,5年死亡率约为5%-10%。 目前,医学界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尚存在争议。部分患者在发病后几个月甚至几年可能自发缓解,但为了避免延误病情,多数专家主张对持续性蛋白尿较多、肾功能轻度中度受损的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然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不一,治疗效果也各不相同。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预防慢性肾病的发生。经常感冒、过敏、有肿瘤家族史、患有乙肝、红斑狼疮等疾病的人群属于继发性膜性肾病的高危人群,应引起警惕。此外,家具及装修中的有机溶剂、人工金属牙中的铬、美白化妆品中的铅、汞、染发剂等也可能是导致膜性肾病的原因之一。 总之,慢性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疾病,我们应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以降低其危害。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