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中医院

传染科

传染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暂无科室医生
传染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暂无患者评价
传染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怀孕初期除了补充叶酸还是补充什么维生素片?您好,京东大药房药师工号0082号,很高兴为您服务!在的您现在主要是什么症状呢?吃的哪种**呢嗯嗯有无药物过敏史呢请您稍等,我马上为您查询一下可以用***代替

    总交流次数

    19

    总回复次数

    12
    患者:女 0
  • 小朋友不小心嘴里吃了点后有问题感谢您体验京东育婴师育儿咨询服务,如果您有儿童常备药、儿童生长发育、科学备孕相关问题的需要,京东平台为您准备了儿科、妇产科专家一对一服务及专属福利!您好这款喷雾主要是植物

    总交流次数

    27

    总回复次数

    17
    患者:女 0
  • 灰指甲的问题,脚趾甲发白你好,这个指甲这样的情况多长时间了。我看到左脚大拇指有一些甲下出血的情况?从你提供的图片来看,多个指甲都有灰指甲的表现,这种情况口服******,按规律按疗程治疗效果比较好。外

    总交流次数

    14

    总回复次数

    7
    患者:男 33岁
  • 右腿膝盖处疼痛,感觉很轴的样子,有时候疼的不能蹲,有时候长时间坐着,腿是打弯的,站起来,有点像轴死了的那种感觉,疼,有点站不住,活动一下会有改善,但是膝盖处还是肿胀的疼痛感您好请问这个情况多久了?以前

    总交流次数

    19

    总回复次数

    10
    患者:男 40岁
  • 膝盖疼您好,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请稍等,我正在详细阅读您的病情描述。目前主要有哪些不适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长时间了?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膝关节炎很严重关节间隙没有了疼痛估计也
    膝盖疼膝骨性关节炎
    膝盖疼可以这样子,先****注射保守治疗三个月看看
    点击查看

    总交流次数

    22

    总回复次数

    14
    患者:女 67岁
  • 我耳朵后面鼓了个包,摸起来软软的,没有什么痛感。尊敬的PLUS会员,您好,我是耳鼻喉科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您好看见照片多长时间了?这个包考虑是皮脂腺囊肿腺管堵塞(灰尘 感染等)引起内
    我耳朵后面鼓了个包,摸起来软软的,没有什么痛感。皮脂腺囊肿
    我耳朵后面鼓了个包,摸起来软软的,没有什么痛感。这个需要去医院耳鼻喉科 门诊 切除的

    总交流次数

    23

    总回复次数

    14
    患者:男 28岁
  • 你好,淡盐水鼻滴真的幼儿能用吗感谢您体验京东育婴师育儿咨询服务,京东平台为您准备了儿科、妇产科专家一对一服务及专属福利!您好,可以的新生儿可用婴儿款的一般是0.09是可以用的可以的别担心

    总交流次数

    14

    总回复次数

    7
    患者:女 0
  • 流清鼻涕,打喷嚏您好,我是王医生,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医学问题?请问宝宝有没有发热也不咳嗽吧清鼻涕还是考虑受凉了没有鼻炎病史吧已经吃药了吗清水鼻涕考虑受凉属于****已经三天了,建议还是应该吃一些药

    总交流次数

    49

    总回复次数

    31
    患者:女 1岁7个月
  • 已经不调已经三年左右了,月经不调,掉头发严重,做了很多检查也吃了好多**没有效果您好上传一下检查报告看看上面的报告打不开,重新上传一下吧性激素是月经第二天或第三天查的吗?月经能不能按月来?身高体重?目

    总交流次数

    36

    总回复次数

    9
    患者:女 34岁
  • 好像有点尿路感染的症状您好,我是泌尿外科的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为了保证本次问诊顺利进行,请您保持在线。为了更好地了解您的情况,我先收集一下病情信息,请您配合回答几个问题,可以吗?为
    好像有点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感染
    好像有点尿路感染的症状女性尿路感染注意事项:1.多饮水,多排尿,保证每天2000ml饮水量,足量饮水以冲洗清除细菌;2.不要憋尿;3.女性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肛门;4.建议您平时多运动,注意个人生活习

    总交流次数

    57

    总回复次数

    37
    患者:女 55岁

展开更多

传染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游川湘浙粤河山,大饱眼福。 吃煎炸烤卤美食,大饱口福。 烧烤火锅串串香,奶茶啤酒小龙虾。 胡吃海喝上腹痛,急危重症胰腺炎!   这种吃出来的病,真的很危险!   胰腺是人体负责消化代谢的重要器官。   其中胰岛承担内分泌功能,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血糖稳定;而腺泡细胞承担外分泌功能,分泌胰液,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之一,富含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蛋白水解酶等消化酶。能强有力的分解消化食物中各种蛋白质和脂肪。   但当胰液外漏之时,这些功能强大的消化液,也会同时消化胰腺自身和腹腔内各脏器,这就是急性胰腺炎。   「胡吃海喝」很危险   胡吃海喝,即大量进食和过度饮酒。   大量进食:胰腺被刺激分泌更多消化酶,加之各种原因所致胰液排泄不畅,胰腺泡破裂,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 过度饮酒:胰腺被刺激分泌更多消化酶,并在胰腺内过早激活,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   因此,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畅快纵情在前,急性胰腺炎发作在后。     急性胰腺炎的严重性   1. 大量的胰液外漏:腹腔内各脏器皆可能受累。   2. 胰腺周围的血管被胰液侵袭:可能引发腹腔大出血。   3. 胰腺周围的肠壁被胰液侵袭:肠道内的细菌通过受损的肠道屏障进入腹腔,引发脓毒血症。   4. 胰液侵蚀胰腺自身:人体免疫反应激活,并形成逐级放大的瀑布式的恶性循环,大量体液渗出引发休克,伴随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危重疾病,处理不当容易迅速进展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康复的效果较差,即后续大概率会出现复发或者转移的情况。   这些饮食要注意   旅途享受美食理所应当,但为了胰腺着想,还是要适量品尝。     因此,纵然贪恋旅途美景,可不要贪嘴贪食哦。   急性胰腺炎发作,如何自救?   想要检测是否有急性胰腺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自查。     用药指南   ● 轻度胰腺炎   轻度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是:减少胰液分泌、止痛镇痛、营养支持。     ● 急性胰腺炎   急性重症胰腺炎绝对是病重病危的存在,如果出现请尽快就医!   呵护胰腺健康,这些习惯要不得   酗酒 长期和单次大量饮酒是胰腺炎的主要诱因之一。   酒精可以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消化酶,导致自身消化和胰腺炎症的发生。   高脂饮食 高脂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增多,胰管内压力增加,从而引起胰腺炎的发生。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频繁地大餐、快餐或高糖食品的摄入可能增加胰腺负担,提高胰腺炎的风险。   超重和肥胖 肥胖会加重胰腺负担,引起胰腺内炎症的风险升高。     吸烟 吸烟是胰腺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缺乏运动 缺乏体育锻炼和久坐不动可能与胰腺炎发病相关。   药物滥用   1. 某些抗生素: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和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在罕见情况下可能与胰腺炎发生相关。   2. 免疫抑制剂:如氮芥和硫唑嘌呤,被认为与胰腺炎的发生有关。 3. HIV治疗药物:一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特别是类似于胸腺苷的药物,例如地尔托那韦,与胰腺炎的发生有关。   总而言之,大吃大喝要不得,急危重症胰腺炎。    

  • 尖锐湿疣可以抽血检查到吗?尖锐湿疣确实是由HPV(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但这种病毒只局限在皮肤粘膜中,并不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抽血是检测不到病毒和抗体的。在门诊中看到患者拿着一些电线杆医院的抽血检测单,上面显示的HPV检测结果为阳性,对此结果我只能深表怀疑。得了尖锐湿疣如何调整心态?得了尖锐湿疣这种难以启齿的性病,很多患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敢结婚、生子、与家人接触,甚至有的患者吃不好睡不好,门诊甚至看到有的病人患上抑郁症,应该怎样应对呢?对此皮肤性病科医生提醒您,尖锐湿疣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能治愈的,焦虑抑郁状态会使自身免疫力下降,不利于疾病康复,患者首先要有治愈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不熬夜少劳累,才能增强自身免疫力,战胜疾病早日康复。另外绝大多数尖锐湿疣治好了之后不影响结婚生子,也不影响您人生的辉煌,倒是郁抑症这些精神疾患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尖锐湿疣可以中医治疗吗?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私立医院的老中医,打着吃一疗程中药彻底治愈尖锐湿疣的旗号,进行敛财活动。中医中药可以通过提高免疫力的方式辅助治疗尖锐湿疣,但是疣体的去除还是要来正规医院的皮肤性病科,如果您想通过中医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请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和皮肤科,切勿听信老中医的“偏方秘方”。尖锐湿疣影响生育吗?尖锐湿疣经过治疗之后6个月不复发,就称为临床治愈了,以后复发的几率就很小了。如果症状消失,1年后没有复发,绝大多数不影响结婚、生子。本文系北京佑安医院皮肤性病科崔文颖医生授权京东互联网医院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1、阴茎大小有差异男人的“小弟弟”有着个体的差异,一般在10厘米至15厘米左右。需要了解的是,性能力与阴茎的长短没有关联,如果不是特别短小,就不会对性生活造成影响。2、“小弟弟”偶尔也会有不适超过90%性无能患者都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只在少部分是由于生理因素,比如缺乏性经验造成的早泄都是受心理方面的影响。3、阴茎也需要休息性爱后,阴茎需要足够的睡眠。男性夜间熟睡时,阴茎会勃起3-5小时,并非为了性爱,而是为了给阴茎“充电”,增加血氧量,保证阴茎健康。夜间睡眠时勃起次数越多,阴茎勃起组织就越灵活。4、保证私处清洁卫生男性的私处卫生,也是必须要注意的,最好能够经常清洁,勤换内裤;每次过性生活前后,清洗干净。当然女方也要清洗,避免彼此私处的细菌、污垢进入体内引起炎症。如果偶尔懒得清洗的话,建议男士戴上使用避孕套,这样既能保证卫生,又可以享受零距离的亲密性爱。

  • 误区一:糖尿病主要是由吃糖或者吃甜食太多造成的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虽然祖国医学对消渴病最早的病因病机论述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认识到,饮食因素只是糖尿病发病的一部分原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过少、肥胖、年龄增加、心理压力等。误区二:糖尿病是中老年疾病,年轻人不可能得糖尿病 近年来,糖尿病已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也需要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定期体检有助于糖尿病的及早发现及采取早期措施和治疗。糖尿病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倾向于低龄化,我们在门诊经常会见到3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更有许多儿童糖尿病患者。所以“有糖不在年高”,不要再仗着自己年轻就肆无忌惮,糖尿病可能会随时向你“招手”。误区三:糖尿病的饮食治疗主要是控制糖或者是主食的摄入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每日膳食总热量。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即不能主观随意,也不能限制过严,一点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误区四:只要多吃降糖药,就可以不控制饮食了 广大糖友要牢记这一点: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切脱离了饮食控制来谈糖尿病的治疗都是耍流氓!”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提,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合理应用体疗和药物疗法。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胰才能发挥好疗效。否则,一味依赖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临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误区五: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 血糖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者过低。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血糖过低则会出现低血糖症,而低血糖带来的危害会更为严重。美国著名医学家Cryer教授曾指出:“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引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所以在降糖的同时我们要严格控制低血糖的发生率。误区六:虽然确诊为糖尿病,如果没有感觉不舒服,可以不检查不治疗 现在许多首发糖尿病患者都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单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因为没有症状所以 不去做相应的检查,不接受规范治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发症状非一日之甜”,待到各项并发症状出现再去就诊,不单单是自己的身体受苦,还有家庭逐渐变瘪的荷包。所以只要体检发现血糖有升高的苗头就要及时、及早接受正规的筛查和治疗。

  • 多数乙肝患者仅有一些不明显的症状,但是,即使乙肝患者没有出现任何肝炎症状,乙肝患者的病情也有可能一直持续地发展着,并有可能在长期地发展之后突然爆发。总之,无自觉症状和只有轻微自觉症状的乙肝患者都应定期进行检查。44岁的李先生患乙肝已经12年了。在这期间他一直坚持锻炼,饮食起居也很有规律。由于平时他一直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好,所以并没有按要求定期去医院做体检。最近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李先生被查出其肝脏上长了一个包块,经进一步做CT检查证明该包块属于原发性肝癌。幸好发现及时,在进行了手术切除治疗后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那么,为什么像徐某这样的乙肝患者,在长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的情况下却患了原发性肝癌呢?乙肝患者的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若乙肝患者出现了上述症状,一般都会马上去医院就诊。但多数乙肝患者并不会出现上述症状或仅有一些不明显的症状。这是因为这些乙肝患者的病情还处于免疫耐受期,其体内的免疫细胞还不能识别和攻击乙肝病毒,而这一时期的乙肝病毒尚没有肝毒性,不会直接造成肝脏的损伤使其出现肝炎的症状。乙肝患者的这段无症状期可能会维持1~2年,有的甚至维持终生。乙肝患者在缓慢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过程中,一般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相关症状。但是,即使乙肝患者没有出现任何肝炎症状,其肝脏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改变。乙肝患者的病情有可能一直持续地发展着,并有可能在长期地发展之后突然爆发。平时并没有自觉症状的乙肝患者在体检中却突然被查出患了肝癌的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此可见,乙肝患者不管有没有出现肝炎的症状都必须定期进行复查,并应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最好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肝脏的B超检查和肝功能检查,以观察其是否出现了肝硬化、肝癌等情况。如果乙肝患者的肝脏经做B超检查出现了异常,应进一步做甲胎蛋白检查,以便做出确切的诊断。另外,当乙肝患者只出现了一些不明显的肝炎症状时,如果只凭这些症状进行诊断也可能造成误诊。例如,肝区疼痛一般是由于肝脏的炎症反应或肝脏内的异物在迅速生长的过程中刺激了患者的肝包膜和膈肌所引起的,而这种疼痛在不同人的身上疼痛的部位不一样。一般的乙肝患者常有右上腹(肝区)疼痛,而少数的乙肝患者会由于肝脏压迫了膈肌而出现放射性疼痛,此时该患者会感觉腰背和肩胛部疼痛。所以这个诊断应该交给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做,不然可能造成误诊。肝功能解读,用药指导↓ 点击下图 ↓:优选医生,低至1元

  •       问题目录: 1.标准、法规对益生菌摄入量的规定 2.益生菌种类和命名 3.哪些食物中含有益生菌? 4.如何才能选到好的益生菌产品呢? 5.益生菌正确的使用方法 6.服用的益生菌会一直存在于肠道中吗? 1.标准、法规对益生菌摄入量的规定 益生菌的健康作用与菌株、目标人群等多种因素有关。标准法规或行业指南中很难统一规定益生菌的推荐摄入量。国内外对于益生菌产品每日推荐摄入活菌数量的要求不尽相同。 国际上益生菌的推荐摄入量主要在 10^7~10^11CFU/d。 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专家团队在益生菌应用指南中提出:目前多数研究提出益生菌的推荐量为 10^8~10^11CFU/d。 2017 年,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益生菌与益生元指南提出: 添加益生菌的产品所需剂量根据菌株和产品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在针对成年人或儿童的循证医学的证据中,大部分菌株的推荐摄人量是10^8~10^11CFU/d。少数菌株推荐摄入量为10^6~10^7CFU/d。 2018 年FAO/WHO 食品标准组联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委员会的讨论稿中指出:添加益生菌的食品推荐摄入活菌数要达到10^9CFU/d 。 加拿大对于非特定益生菌菌株在食品中活菌数量的最低要求达到 10^9CFU/份。作为医药配料的特定益生菌菌株建议摄入活菌总量不得少于10^7CFU/d。 2018 年意大利卫生部发布的《益生菌及益生元指南》提出,建议食用的益生菌产品应含有至少 1 个菌株的活菌数达到10^9CFU/d,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支持所使用的菌种在肠道中具有定植能力,可以降低微生物的活菌数量。 2020 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发布的《中国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 版)》指出, 益生菌的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益生菌的补充剂量通常限制在 10^7~10^11CFU的范围。 2.益生菌种类和命名 益生菌种类繁多,常用的益生菌种类有: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肠球菌以及布拉格酵母菌等。最常见的是属于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细菌,比如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等。其他的还有乳酪杆菌属,如干酪乳酪杆菌、鼠李糖乳酪杆菌;黏液乳杆菌属,如发酵黏液乳杆菌等。 我国对益生菌的应用采用比较严格的管理方法,自2010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多次发布《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公告,并于2022年8月再次发布更新公告(2022年第4号)。 公告中最新公布的可用于食品的有17种菌属39种菌种,而对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有更严格的要求,目前批准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是14种菌株。 益生菌的名称应包括菌属、菌种、菌株。比如嗜酸乳杆菌NCFM就是乳杆菌属嗜酸菌种NCFM菌株。在我国《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中,限定到乳杆菌属的嗜酸乳杆菌种;而在《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中,明确限定为嗜酸乳杆菌NCFM。 3.哪些食物中含有益生菌? 在许多食物中都可以找到益生菌,如酸奶等乳制品,还有发酵豆类、泡菜等。目前在全世界食品中益生菌主要应用于发酵乳制品 、配方奶粉、发酵果蔬制品、膳食补充剂 (固体饮料、胶囊、片剂、滴剂等)、焙烤类产品、糖果、巧克力等。 在我国食品中益生菌主要应用于发酵乳制品(酸奶、活性乳酸菌饮料和奶酪)、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 酸奶是通过将牛奶与产生乳酸的细菌(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一起培养而制成的,故酸奶常含有益生菌。有些酸奶在生产过程中会加入其他的菌株,所含的益生菌成分更多。 有些奶制品,比如用益生菌培养制成的酪乳(白脱牛奶)、发酵乳以及没有经过老化或加热的农家干酪等,也含有特定的益生菌菌株。 由大豆发酵制成的纳豆、味噜和豆鼓等,还有泡菜、传统的用含有健康细菌发酵面粉制成的面包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益生菌。 4.如何才能选到好的益生菌产品呢? 在购买益生菌类产品时,认真阅读产品标签可以避免各种坑。 (1)首先要了解益生菌具有菌株特异性。并非所有益生菌的作用都一样,不同的益生菌有不同的特性,购买产品时最好选择含有消费者所需功效的益生菌产品。 (2)我国已获批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道菌群,常见产品形式包括粉剂、胶囊、片剂等。消费者在购买益生菌类的保健食品时可通过阅读产品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其功能,选购适合自己的产品。 (3)选择明确标示益生菌菌株的产品和标注活菌数量的产品,而不是含糊其词的产品。尽管目前对于益生菌的具体有效剂量还不很明确,但相对没有标注活菌数量的产品,能明确标注活菌数量的产品显然更靠谱。 (4)在选购时要查看产品标签,明确微生物属、种和菌株, 菌落形成单位数,确定保质期内的每剂产品中含有的活微生其“有效含量”范围通常为10^8~10^11有效活菌数/剂。还需要查看食用量,以及是否具有健康价值。 (5)尽可能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因临近有效期的产品, 活菌的数量可能会减少。 (6)要明确产品储存条件和公司信息。一些标有“益生菌”的产品可能并不包含有效菌株,或在保质期内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活性益生菌,建议选择可信任的品牌和经过国际权威临床实验证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产品。不同品牌的益生菌,包括不同的生产过程以及销售过程,对益生菌的功效也会有影响。还可以参考医生或育儿专家的建议。 (7) 疾病的患者在使用益生菌之前,应该先咨询医生或制造商,以保证安全性。 (8) 在购买时乳酸菌饮料应注意区分产品类型,我国相关标准规定乳酸菌饮料产品标签应标明活菌(非杀菌)型或非活菌(杀菌)型,选购时可以通过标签标示进行区分。活菌型的乳酸菌饮料,其贮藏、运输过程若脱离冷链会导致乳酸菌活菌数下降且影响口感,在购买后应及时饮用或尽快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9)常温酸奶可在室温下存放,但应注意检查产品是否超过保质期,不要饮用出现涨袋现象的产品。低温酸奶应在冷藏条件下销售,购买后尽快放人冰箱冷藏并及时饮用,以保证其中的菌株活性。 5. 益生菌正确的使用方法 (1)益生菌可以任何时间服用,建议在餐后半小时或1小时后服用益生菌,此时食物还在胃中,可以中和胃酸,使胃酸强度下降,适合服用益生菌。每天早上空腹时服用最佳,这时胃内pH值高,可以减少胃酸对益生菌活性的影响。     吃进人体的益生菌需要能耐受胃酸和胆汁,只有保持活性进入肠道并在肠道中定植、繁殖,益生菌才能发挥作用。 (2)若同时口服抗生素,益生菌与抗生素的服用时间最好错开2~3小时。若静脉滴注抗生素时,补充益生菌不需要间隔时间,因为药物已直接进入血液中,对肠道的益生菌没有破坏作用。 布拉氏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杆菌等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3冲剂冲服时,温度以不超过40摄氏度为宜,因为益生菌不耐热,大多数益生菌在温度超过40°C时活性会降低,并且不可逆的。 益生菌不能用热水、热饮送服。益生菌粉剂应该用不高 40℃的温水冲泡,冲泡后应尽快服用,以免益生菌失活。益生菌胶囊不应拆开服用。益生菌装入胶囊的目的就是帮助益生菌免受胃酸和胆汁的破坏,拆开后就失去了保护,活的益生菌就无法到达肠道。 6. 服用的益生菌会一直存在于肠道中吗? 消化道的结肠是益生菌主要定植部位。益生菌菌株黏附在结肠的黏液层和肠上皮细胞后,进行繁殖和代谢而发挥有益于健康的作用。 益生菌能否长期定植于人类肠道是受关注的话题,目前的观点是,益生菌是外来的细菌,只是短暂定植,随着肠道细胞的脱落而排出体外。 所以,停止服用益生菌数日后,肠道菌群结构则可能再次逆转。

  • 这位男生今年17岁,上海籍,是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母亲批评后,趁其驾车途经卢浦大桥引桥处停车时跳下。这起事件的视频在网上流出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有反思家长不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支持,反而批评他;有痛斥中国教育给学生的压力太大;还有建议社会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爱的教育。 因为职业关系,我接到过不少亲友以及陌生来访者咨询青少年的自杀问题。我发现,相当一部分悲剧产生的原因不在于父母不爱孩子,而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杀等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预防和处理这类问题。从这个角度,我想和家长们分享几点注意项。自杀问题日益突出在绝大多数家长心目中,青少年自杀非常罕见,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对这类问题很少关注。事实上青少年自杀是一个突出的、全球化的社会问题。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念(认真考虑过自杀)、自杀计划(做过如何自杀的计划)、自杀尝试(曾采取措施自杀)、自杀已遂(因自杀死亡)四类。有调查显示,在我国中学生中,1年内有12.2%的学生想过自杀,8.3%的做过自杀计划,4.4%的尝试过自杀,2.5%的曾多次自杀。在我们的认知中,美国学生学业压力小、家庭教育开明、社会重视对他们的生命和爱的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发达。按我们现有舆论的逻辑,他们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应该很少。事实是,美国这方面的问题同样突出,自杀是美国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因素。今年4月份刚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2010-2015年间美国青少年企图自杀率增长了23%,自杀率上升了31%。我列出这些数据,一方面是想提醒家长,青少年自杀问题并不罕见,掌握相关的知识非常有必要。另一方面也想提醒舆论,分析问题、给出建议时,应就事论事,有理有据,不宜放大问题,凭空想像。高度重视自杀信号“又来这一套,吓唬谁呢”,曾经有位中学生的母亲,因为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要跳楼向我咨询,我提醒她尽快采取措施保障孩子的安全时,她向我反馈她家先生是这样说的。“你孩子有自杀想法、计划或行动吗?”在咨询中,遇到因孩子压力很大出现反常行为来咨询的家长时,我会问他们这个问题。多数家长会一脸惊讶,你怎么能问出这种问题?还有的家长会说,不知道啊,没问过啊。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家长对孩子自杀信号的关注极少。重视自杀信号是预防孩子发生极端行为的最重要一步。自杀信号是在提醒我们,孩子遇到困难了,需要家长及时提供帮助。中国最权威的自杀干预专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中国总代表、加拿大人费立鹏先生曾总结了青少年可能自杀的迹象:✔ 以前有过自杀未遂✔ 说过要自杀✔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 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 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题✔ 向人说过如果他/她走了,不要想念他/她✔ 抓伤或划伤身体,或其它自伤行为✔ 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损失(如由于父母离婚失去父亲或母亲)✔ 急性的性格改变、反常的中断、攻击性或闷闷不乐,或者新近从事高危险性的活动✔ 学习成绩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慢性逃避或拖拖拉拉,或者出走✔ 躯体症状,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痛胃痛,月经不规律,无动于衷✔ 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物质家长平时和孩子相处,如果看到他们有以上表现,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 认真倾听:家长看到孩子出现极端行为时,往往手足无措,或担心、焦虑,或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有的家长甚至指责孩子,这些表现会加大孩子的压力,难以向你敞开心扉。此时家长应该努力平复心情,鼓励他们和你谈心,认真倾听,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直接询问:“你有自杀的想法、计划、尝试吗?”直接问孩子这个问题。冲动性自杀的概率很小,自杀者通常会认真考虑如何实施自杀,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计划。有人担心这个问题太直接,反而增加自杀或自杀想法,事实是,了解清楚他们的自杀行为,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保证安全:一旦发现孩子有自杀行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他们的安全。尽快收走他们的自杀工具,或将其带到安全场所,在得到专业帮助前确保有人陪伴他们。询问自杀计划和保证安全是自杀预防最关键的两步。✔ 求助专家:尽快向有危机干预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求助,请他们指导你如何来应对这种复杂的问题。学校里的咨询师和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800-810-1117、010-8295-1332)都是可靠的咨询资源。这些措施简单易行,也能很好地帮助处于高风险的尝试自杀者。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即便是孩子没有出现自杀信号,但梳理孩子做出极端行为的原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是更理想的解决办法。我们社会舆论习惯将孩子自杀问题与单一原因挂钩。上海少年出事后,舆论批评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引发大家对家庭教育的大讨论。我们还常常会看到,如果孩子的自杀行为发生在学校,舆论又会一边倒地抨击学校教育不当。这些宏大的、针对性相对较差的批评吓得现在不少家长直言,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也让学校一旦发现孩子有极端行为迹象时,赶紧让家长带回家,以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青少年极端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孩子是在家里遇到很大的压力,比如父母间有矛盾、家庭重组或隔代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等。有些孩子是在学校中遭遇挑战,比如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孤立、欺凌等。还有些孩子是患上精神疾病,没得到及时治疗而出现自杀。预防孩子出现极端行为,首先是要注意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减少孩子在家中的压力。这不仅是指家长间要恩爱,还包括注意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太高,和孩子交流时要多鼓励、肯定、表扬,少否定、批评。多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少讲大道理,甚至和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其次是当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孩子在学校遇到学习压力、成绩下滑、同学冲突等困难时,往往需要家人的支持。但有些家长常常注意不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有些家长则是和孩子讲大道理,还有的家长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批评。这些行为会加剧孩子的心理压力,做出极端行动。无论孩子遇到哪些压力,犯了哪些错,家长都要先认真倾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他们一同面对挑战。 有些孩子是因为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做出极端行为。一项研究中发现,自杀死亡的青少年中,近34%是因为情绪低落或其它精神心理问题。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往常有很大变化时,比如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等,应及时去看心理或精神科医生。如果诊断出抑郁症等精神障碍问题,要尊医嘱服药治疗。我常见到的情况是,家长或不了解心理问题忽视了孩子的异常表现,或出于面子等原因,无法接受孩子出现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客观现实,延误了孩子的治疗。 青少年自杀事件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参考文献:星一, 乔毅娟, 段佳丽, & 白承续. (2015). 北京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现状及与自杀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36(9).张艺阳, 段佳丽, 吕若然, & 宋逸. (2016). 北京市职业高中生自杀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37(2).Burstein, B., Agostino, H., & Greenfield, B. (2019). Suicidal Attempts and Ideatio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2007-2015. JAMA Pediatrics.

  • 什么是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腹泻,俗称“秋季腹泻”,因发病高峰在秋季而得名。患儿每天腹泻次数可多达20次,黄色水样便,说得形象点有些类似于“蛋花汤”,大便里没有黏液脓血。超过一半的宝宝伴有发热,一般不超过39.5℃。医院诊断时需检查大便轮状病毒和便常规,前者阳性即可确诊,后者用于其他类型腹泻的鉴别诊断。宝宝得了秋季腹泻,你该怎么办? 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针对体液减少和臀部皮肤护理的对症治疗。 体液减少—预防脱水,补充能量和电解质 宝宝腹泻,既不能什么也不吃,又不能吃太多加重胃肠道负担。饮食原则为饭量减少、清淡易消化。可以喂给宝宝的食物包括:母乳(保护胃肠道);香蕉(含有抗淀粉酶的淀粉,可以保护肠道黏膜,能够减轻儿童腹泻;富含钾元素和镁元素,可以快速补充因腹泻而丢失的电解质);大米粥(尤其是最上面的一层“米油”,可以保护肠道黏膜);米粉(容易消化,对胃肠刺激小);苹果泥(其中的果胶有助于大便成形);蓝莓(含有单宁酸,可以抑制黏膜分泌,减轻腹泻症状)。在医生建议下,可以喂给宝宝的药物包括:蒙脱石散(保护肠粘膜,减少肠粘膜分泌,促进吸收,恢复肠道蠕动正常节律);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补充“好细菌”,保护肠粘膜);锌剂(超过1周的腹泻建议给宝宝补充锌剂,一方面缩短腹泻病程,一方面补充因腹泻流失的大量锌离子)。 臀部皮肤护理—预防尿布疹大便偏稀,次数增多,这些状况对臀部皮肤是一大挑战。很多患儿遭受轮状病毒感染后,买一赠一也经历了尿布疹的折磨。做好宝宝的皮肤清洁护理,作为家长的你要注意以下几点:每次大便后温开水使用弱酸性洗剂清洗臀部;洗后暴露在空气中晾干皮肤;涂抹适量鞣酸软膏或护臀霜;若皮肤有发红或少量破溃需涂抹氧化锌油;及时更换尿不湿。不想让宝宝得秋季腹泻,你该怎么办?·勤洗手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患儿主要通过手接触病毒,经嘴吃进体内而感染。因此,勤洗手是预防患病的重要方法。·接种疫苗每年接种一次口服轮状疫苗,可以帮助宝宝完成肠道免疫,生成大量抗体。当病毒入侵时,这些抗体可以及时把敌人消灭在襁褓之中。作者简介  王琳,女,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临床博士。2007年和2014年分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和华盛顿大学锦绣。从业近20年,擅长婴幼儿喂养、生长发育指导,出生缺陷和自闭症等疾病的诊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儿童神经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委。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叶芳,女,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医生。——本文出自《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