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门诊部

创伤科

创伤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王胜楠
王胜楠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肩膝髋关节劳损疼痛,创伤及运动损伤疾病。儿童骨科相关疾病,骨肿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髌骨脱位、滑膜炎及老年性关节炎的治疗。 肩关节疼痛,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盂唇损伤、肩关节不稳。儿童骨骼发育,创伤相关疾病,四肢骨骼良恶性肿瘤。
刘冠峤
刘冠峤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四肢骨折,老年退行性疾病,脆性骨折,运动损伤,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慢性骨髓炎,糖尿病足的外科诊疗。
蒋桂勇
蒋桂勇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足踝部骨折、跟腱断裂、慢性踝关节不稳、平台高弓足等畸形矫形、踝关节痛以及足踝部康复锻炼指导,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朱立军
朱立军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慢性颈肩腰腿疼痛和运动损伤的运动康复和手术治疗。 三位一体—运动健身指导,运动康复,手术治疗,多元思维模式和技能。
黎健伟
黎健伟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老年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儿童肘内外翻畸形,股骨转子间骨折,四肢创伤骨折,断指再植,骨髓炎、骨科康复等治疗
马云飞
马云飞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主要从事四肢关节疼痛,肢体创伤的修复与功能重建、骨显微外科、臂丛神经、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腕管/肘管综合症的诊疗、手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与骨不连的治疗等。
易建华
易建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创伤骨科、显微外科、手外科、断指(趾)再植、周围神经外科、各种畸形矫正、显微外科、淋巴外科
杨鉴
杨鉴

副主任医师

高州市中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完善
林庆荣
林庆荣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熟练掌握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四肢畸形矫形、运动损伤、四肢骨折、断肢断指再植、四肢创面修复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侯毅龙
侯毅龙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1.肢体创伤的修复和重建;2.周围神经损伤(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3.手部畸形矫正(多指畸形、外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等);4.四肢骨折
曹良国
曹良国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骨科疑难杂症,涉及创伤外科、显微外科、足踝髋膝关节,严重感染等。常见病勿扰。
胡岩君
胡岩君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四肢复杂骨折、骨感染诊治,外伤后骨髓炎、畸形的诊治,四肢先天畸形矫形与重建,运动损伤的诊治等。
刘兴漠
刘兴漠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从事骨科临床近30年,诊治范围包括脊柱四肢骨折、膝髋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等骨科常见疾病。尤其在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个体化治疗、股骨头坏死保髋、膝关节炎保膝、人工膝髋关节置换、踇外翻微创矫形、脊柱疾患微创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刘胜
刘胜

副主任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脊柱、四肢创伤骨折的保守治疗,术后快速功能康复及功能锻炼的指导。
陈小山
陈小山

副主任医师

乐昌市人民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内,外科常见病,现为门诊部主任
赖洲鹏
赖洲鹏

主治医师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钟承桔
钟承桔

住院医师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骨盆骨折、髋臼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谢锡洪
谢锡洪

主治医师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好评率:98%

立即咨询
擅长四肢创伤骨折,四肢畸形矫正,手外伤,关节损伤
邹振吕
邹振吕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四肢创伤、骨折,骨关节炎,髋膝关节置换,腰腿疼痛等骨科相关
夏卫民
夏卫民

主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对各种四肢骨折、肢体创伤的诊治进行过专门培训,曾于天津骨科医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了解国内外的专业动态及最新的诊疗方案,对四肢骨折及肢体创伤的修复有较深的造诣。
创伤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暂无患者评价
创伤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创伤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作者:Springstep   来源:周鹏心视野 人到中年,生活不易,但好在健康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者是指,符合以下标准任意一条:(1)单个危险因素显著升高,尤其是TC>8mmol/L(>310mg/dL)、LDL-C>4.9mmol/L(190mg/dL)或BP>_180/110mmHg(2)无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的FH患者(3)无靶器官损害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10年或存在其他附加危险因素(4)中度CKD(eGFR 30-59mL/min/1.73m²)(5)10年致命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计算分数≥5%但<10%以上的缩略语:      TC: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H:家族性高胆固醇患者;CKD:慢性肾脏病;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对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者,指南推荐的LDL-C降幅和目标值如下:对于高危患者,推荐LDL-C需要较基线降低≥50%,以及LDL-C目标值为<1.8mmol/L(<70mg/dL),即在他汀或他汀基础上,把“坏”胆固醇LDL-C的幅度降低50%或以上,并且其水平应在1.8mmol/L(即70mg/dL)以下,俗称5018。点评:      这类人群,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就比较高。当代医学科学水平,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长期带残疾生存,不如正确加强防控,好好享受生活,把未来心血管疾病事件最大程度上推迟,做到无疾而终。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研究员,北京明德国际医院内科主任。周鹏医生是《全科艺苑》编委,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心肺复苏学组委员,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慢病防控工作委员会专家组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品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心脏协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美国心脏骤停基金会义务教员,美国科研协会会员,国际心电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和欧洲心脏协会官方杂志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国际专业期刊的论文评阅人,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JCDR)总编辑、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学术/教育委员会主席(2012-2018)、公共健康教育部部长(2018-)。从2007年以来,49篇科研摘要被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接受并已发表在美国的《循环》杂志增刊上。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健身大军,热情是好事,但是如果连有氧运动、无氧运动都分不清,对健身存在各种错误认识,盲目锻炼,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常见的健身误区,你是不是也有呢?  误区一  想瘦哪里就勤练哪里  “很多女孩健身,都带着很强的目的性,不是想快点减肚子,就是想快点减大腿或胳膊。” 急于减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练哪儿就可以瘦哪儿的想法比较片面。无论是身体训练还是运动减脂,脂肪是整体代谢的,并不是今天练腹肌,肚子就会变小;明天练胸肌,胸就会变大。  人体内的脂肪是全身分布的,不论是增脂还是减脂,脂肪都是按一定比例全身增加或消耗的,并不存在练哪瘦哪的情况。  曾有试验证明,无论是连续6周只做卷腹训练还是只做单腿蹬踏的力量训练,脂肪的减少都是全身性的,并没有只瘦肚子或者只有一条腿的脂肪变少。因为人体的能量供应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运动量达到一定程度而需要脂肪来提供能量时,是无法做到“就地取材”的,只是通过力量训练加强某个部位的肌肉,让它看上去更加紧致一点。  “减脂减全身,增肌增局部”。因此,瘦下来时究竟是先瘦了肚子还是先瘦了脸,很难说清楚。  误区二  有氧运动30分钟才开始消耗脂肪  很多人认为,有氧运动一定要坚持到30分钟以上,不然就达不到消耗脂肪的目的。  事实上,研究显示,有氧运动的前20分钟几乎不会动员到皮下脂肪,但会消耗血液中游离的脂肪,20分钟后开始动员非游离的脂肪组织。而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脂肪分解供能的比例逐渐升高,从有氧40分钟左右开始,脂肪成为供能的主要物质。但这并不能说明有氧运动的前20分钟对于脂肪消耗是无效的。况且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三大物质在人体中是会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即使你的运动时间不到20分钟也是能消耗脂肪的。  “30分钟”的时间节点是片面的。在单位时间内参与做工的肌肉群越多,训练的效果会越好。比如,在跑步机上,如果调动全身的肌肉群快走,尽管只有10分钟,但代谢的热量并不亚于肌肉群没有收紧的情况下跑30分钟的效果。 当然有氧训练一般建议是在30分钟到40分钟左右。但是,前提条件是让身体的所有肌肉尽量多地参与到训练当中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误区三  肌肉酸痛,锻炼效果才好  无论是资深健身人士,还是健身小白,都可能有过这样的困惑:运动之后,第二天没有什么感觉,肌肉也没有酸痛感,这是不是表示锻炼没有到位呢?  锻炼后肌肉酸痛在运动医学上被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通常是在运动结束24小时后出现,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点,5—7天后疼痛基本消失。  DOMS往往是在刚开始进行新的训练或突然做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产生的。实验和研究显示,人的身体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几次训练后,就会慢慢习惯,不再酸疼,但这并不代表训练效果变差了,只是你的身体渐渐熟悉了新的训练动作和强度了。所以,运动后肌肉酸疼的程度,并不是训练效果好坏的指标。  造成肌肉酸痛的原因有很多,不经常锻炼、提高锻炼强度、在停止锻炼一段时间后重新开始锻炼等原因都可能引起肌肉酸痛。锻炼时需要把握强度,循序渐进加强。 另外,偶发的肌肉酸痛可以帮助我们意识到身体的哪一个部位缺乏运动,从而加强相应部位的锻炼、减少肌肉酸痛。  误区四  肌肉越多越健康  有的男性倾向于把自己练得异常壮硕,认为肌肉越多人就越健康。 事实上,人的正常匹配是骨骼加脂肪和肌肉,肌肉占的比重会大一些。普通人的肌肉比重在30%—40%,像C罗这种运动员的肌肉比重在50%左右,而职业竞技健美运动员的肌肉比重可能会更高一些。肌肉越多基础代谢率越高,对身体来讲是好的。但是,如果长期处于高基础代谢率状态下,对身体也是一种负担。  如果想通过锻炼使身体更加健康,可以应用全美运动医学会出版的《体适能手册》的概念“健康体适能”。健康体适能是指心脏、血管、肺和肌肉能顺利执行日常工作的能力,其中包括能以最低的疲劳与不适,来应付偶发事件的挑战。  而健康体适能包括以下4个要素:有氧适能、肌肉适能、柔韧性以及身体组成。肌肉适能只是体适能的一部分。要达到良好的体适能还需要其他身体功能的锻炼,而不仅仅是练成肌肉男。  误区五  出汗多,脂肪消耗就多  “汗水是脂肪在哭泣”,这句话虽然很励志很热血,但是流汗多少跟减脂效果并不存在正比关系。设想一下,夏天温度高时,在太阳下即便不运动也会出汗,那是不是说明我们的脂肪在燃烧呢? 可见,运动会流汗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运动时肌肉产生的热量增多,人体为了不让体温过高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降温。这与脂肪的燃烧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同样的运动强度,流汗多少并不左右你的脂肪消耗量。  而且运动大量排汗导致的体重下降,减掉的主要成分是水而不是脂肪。需要提醒的是,运动时尽量不要出太多的汗,出汗太多又不能及时补充体液时,不仅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还会引发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导致中暑,甚至有生命危险。为此,专业人士建议运动中适量补充水分。不同人锻炼有不同的目的如果希望通过运动解决颈肩腰腿疼痛等问题咨询专家,获得个性化意见立即点击下图,限时优惠

  • 误区一:谁都可以运动 尽管运动治疗益处多多,但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运动。有以下情况的糖友运动时需要谨慎评估,不能盲目运动:①血糖很高(空腹血糖大于16.7mmol/L)或波动很大(一天中经常发生高低血糖);②有活动性眼底出血;③肾功能不全,有大量蛋白尿;④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重度高血压;⑤足部感觉严重减退及足部破损坏疽。建议:糖友在计划开展一项长期进行的运动前,有必要做一次包括血糖、肝肾功能、尿常规及微量白蛋白尿、血压、心电图、眼底、足部以及神经系统检查在内的全面体检,以确定有无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再由医生根据体检结果决定患者是否适合运动。误区二:家务劳动也是运动 做家务虽说也是运动,但与运动治疗还是有区别的。运动治疗要满足一定的强度、时间和连续性,而家务劳动往往是一些琐碎的事,不仅运动强度较低而且往往缺乏连续性,实际上消耗的热量并不多,通常达不到治疗所需要的运动量,所以不能代替体育锻炼。误区三:运动只会降血糖,不会升血糖 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既可降也可升,这主要取决于你采取什么样的运动。各种耐力性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的确可以降低血糖,但剧烈的高强度的无氧运动(如赛跑、拔河、举重等)反而会升高血糖。因为剧烈运动会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儿茶酚胺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大量分泌,导致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区四:运动强度越大越好 运动强度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年龄、体重、血糖水平、心肺功能状态等情况而定,太高太低均不合适。运动强度太大对血糖不降反升,还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如心绞痛、血压升高)等不良后果;运动强度太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建议:糖友比较适合运动强度中等偏下的“有氧运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耐力性运动”,如步行、慢跑、爬山、做健身操、打太极拳、游泳、骑自行车等。而高强度剧烈运动(即“无氧运动”)不适合糖友。为保证运动效果,运动时的心率应达到“170-年龄”。例如,一名50岁的患者,要求运动时心率为170-50=120次/分才是比较合适的。误区五:能运动就不错了,运动时间没必要讲究 并非所有情况下糖友都适合运动。如空腹(或餐前)运动,容易诱发低血糖或引起血糖显著波动;餐后立即运动,会妨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并引起胃部不适或消化不良。建议:糖友最好选择在饭后1~2小时开始运动,这个时段体内血糖水平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另外,运动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些糖友生活作息毫无规律,闲暇时连续“暴练”,忙起来完全不练,既不能保证运动效果,又会导致血糖波动,对血糖控制十分不利。一般说来,糖友每周至少要锻炼5次,每次持续30~40分钟。误区六:选择哪种运动都可以 糖友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在充分考虑自身病情的前提下,结合个人兴趣爱好,量力而行,合理选择。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心肺功能允许,可选择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登山、骑自行车、打乒乓及羽毛球等;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适合低强度的活动,如散步、健身操、太极拳等;老年糖友(尤其是体质较差者),步行是最安全、最适宜的运动方式;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糖友应避免跳跃、碰撞或用力憋气等运动方式,可以选择在室内游泳,但不能潜水;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最好选择游泳、划船、骑自行车等非承重性的运动,以避免下肢损伤;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选择步行,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或用力憋气、快速升高血压的运动。误区七:热身、放松,这是什么鬼,没必要 有的糖友上来就运动,从不进行热身,结束运动后也不做放松整理,这是不对的。进行运动时,要先做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太极拳、步行、保健操等,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以使心血管适应,并提高关节、肌肉的柔韧性,避免肌肉拉伤。运动结束后不要马上停下来,应进行5~10分钟的整理放松活动,如慢走、自我按摩等。这样一方面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减轻肌肉酸胀不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回流,防止突然停止运动造成肢体淤血,回心血量下降,引起脑晕厥或心律失常等意外。

  • 作者:六层妖塔,第十一诊室

  • 肌阵挛是一种症状,是突然、快速、短暂、闪电样的肌肉收缩或放松,一般多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但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也可以引起。它可以是皮层型、皮层下、脊髓型,可以是癫痫性也可以是非癫痫性,可以是正性也可是负性,可以是病理性也可以是生理性的。 睡眠抽动 睡眠抽动,又叫入睡后抽动、睡前抽动或睡前肌阵挛。睡眠抽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仅发生在睡眠中,临床表现主要是身体抽动,下肢抽动多于上肢,可能伴有尖叫、瞬间感觉异常,或幻视、做梦,可能突然间做梦过程中有跌落感、肢体突然抖动。 睡眠抽动的频率、强度因人而异,成人较多见,在疲劳、压力大、睡眠剥夺时,睡眠抽动发生频率较高。此外,喝过多咖啡、可乐,吃过多巧克力等兴奋性物质,睡眠抽动发生次数也会较多。所以,平常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睡眠,对于防止睡眠抽动很重要。 睡眠肌阵挛 睡眠肌阵挛是在人体睡眠时大脑控制功能低下,脊髓释放,造成头部、颈部、四肢等部位一块肌肉或肌肉群,突然出现痉挛,马上又会终止的现象。通常在睡眠初期时出现,具体原因如下:生理情况:比如疲劳、紧张过度;病理情况:比如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情况,也会有肌阵挛发生。此外癫痫发作,大脑细胞病变造成放电现象,出现肌阵挛,即癫痫发作的表现。 负性肌阵挛 一般很少把肌阵挛和正负性联系起来,但是负性肌阵挛是确实存在的。肌阵挛是指某一块或某一组肌肉突然、快速、闪电样的不自主收缩,因为肌肉的收缩是主动的,所以称正性。但是,通过多导生理描记可证实负性肌阵挛的存在,它是指肌肉收缩突然的中断,表面 EMG 可显示肌电活动突然的停止。它可以来源与皮层,皮层下,小脑或脊髓,可以是癫痫性的可以是非癫痫性的。有时又称负性肌阵挛为扑翼样震颤,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局部肌张力的短暂丧失,上肢更明显,频繁的上肢下垂。非癫痫性的是皮层下的,多见于代谢性或中毒性脑病中,如肝性脑病。 其他相关情况 新冠治疗时大量应用莫西沙星后,老年人可见负性肌阵挛,其他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如癫痫,精神症状,幻觉、兴奋、躁狂、胡言乱语,重症肌无力也不少见。 临床也治疗过腭肌阵挛患者,这是一种持续的,节律性的软腭抽动运动,腭肌阵挛。继发腭肌阵挛常发生在涉及格-莫三角(Guillain-Mollaret,由中脑红核-延髓橄榄核-对侧小脑齿状核构成)的脑干或小脑病变,特点的腭帆提肌收缩。通常继发于卒中,神经退变疾病,感染,脱髓鞘,及肿瘤。原发腭肌阵挛没有(格-莫三角)结构病变,特点是腭帆张肌收缩,耳中常听到重复性滴答声及耳鸣。

  • 据新闻媒体报道,江苏30岁的张先生连续打了4个多小时麻将,一直久坐着不动,等到打完后想站起来,发现腿已不听使唤了。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左腿大动脉形成一条40多厘米的血栓,多亏医生及时将血栓取出,才使得张先生免遭截肢之苦。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呢?为什么坐久了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呢?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即静脉内形成了血凝块,简称VTE。在深部的静脉形成血凝块(通常发生在下肢),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当静脉内血凝块脱落并随血流移行到肺部,就会形成肺栓塞,简称PE。DVT和PE统称为VTE,是一种风险极高的、潜在的致死原因。VTE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世界血栓日”专家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范围VTE的发生接近1,000万例,涵盖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久坐会形成血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张艳副主任医师早前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表示,由于下肢远离心脏,长时间坐着保持不动的姿态,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易产生血液瘀滞,甚至处于几乎静止状态,因而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局部有疼痛感,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有站立时沉重感。静脉血栓症状会由轻到重逐渐变化,如果早期症状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引发肢体反复肿胀,甚至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哪些人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种族和性别,某些因素会增加发生血栓的风险。以下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1、接受过手术治疗,特别是髋部、膝部以及肿瘤相关手术的患者;2、 长期久坐不动,包括卧床、长途旅行等 3、 年龄超过60岁; 4、家庭内有血栓家族史的情况; 5、 肿瘤患者,接受过化疗; 6、 服用雌激素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HRT等; 7、其它因素,例如:肥胖、妊娠或分娩、 吸烟、过量饮酒等等。

  • 有一位肺癌患者在我这里住院进行化疗,按照计划,化疗结束后需要回家休息一段时间。他的家属今天一早给我留言,说昨天晚上在家里边觉得心脏不好受,到当地医院内科急诊就诊,考虑是房颤发作,接诊医生给输了治疗房颤的药,现在已经转复了,家属把医嘱单发给了我,让我看一下这些治疗房颤的药和肺癌化疗药有没有排斥?   我仔细阅读他发过来的医嘱单,这些治疗房颤的药物和肺癌化疗是没有排斥的,是可以用的。在肺癌化疗回家休息期间,如果出现了心脏问题,需要及时到当地医院内科急诊就诊,治疗心脏的药物和肺癌化疗药物起冲突的很少,大家可以放心的听当地医生的安排。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