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梅河口市中医院>中医心内科>

科普文章

梅河口市中医院

中医心内科

科普文章
  • 可能有的人会问,有些尖锐湿疣患者有痒感,而有些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如果是单纯的尖锐湿疣患者,基本上是没有痒这个症状的。当然,在我们临床工作当中,也会遇到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出现痒的症状。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痒呢? 比如说,感染者在患尖锐湿疣的同时也感染了霉菌、细菌或者是疱疹等其他的一些疾病,就可能因为其他疾病而出现痒感。或者是患者在治疗之后复发而出现的痒感。那么,感染的其他不同疾病或者在每个不一样的状态下出现的痒,它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有临床经验的医生才可以能够给它判断出来。 每一个尖锐湿疣的患者,由于年龄、病程、感染部位和范围、HPV 分型、病毒拷贝量等病情和自身免疫功能的不同,其综合性系统治疗的方案也不同,且随着病情进展变化需要不断调整。 尖锐湿疣患者在治疗期间,症状表面的疣体很容易清除,难的是怎样把黏膜或者是皮肤下面的 HPV 病毒清除干净。患者在治疗没有疣体以后要继续观察,医生叮嘱病人定期到门诊来复诊,一般一个月一次。在临床见不到尖锐湿疣的疣体以后,三个月以内是尖锐湿疣复发的高发期。大概六个月至八个月没有再长出疣体,就算临床治好了。 我们在治疗尖锐湿疣的过程当中,如果说患者出现了痒感。首先,我们要排除它是霉菌,还是细菌,还是其他的一些疾病造成的。如果说是霉菌感染,我们一定在治疗尖锐湿疣的同时,要把这个霉菌给它治疗完全,否则不仅会痒,还会导致尖锐湿疣很难治好。另外就是,在尖锐湿疣治疗之后,它如果出现了痒,像虫钻一样的痒。那么,作为医生来讲,首先要考虑它是否有复发的一个迹象。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调整我们的一个治疗方案,以便让尖锐湿疣患者能尽快治好。 初发或复发患者不要盲目治疗,先从网上搜索“尖锐湿疣临床实录”,多了解一些康复患者的经验,帮助自己正确治疗。

  • 肝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包括手术治疗,肝动脉结扎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以及化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的病症,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患者,因此大家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谨慎。本文,小编就为大家具体说说如何治疗早期肝癌效果佳。 1、手术治疗肝癌 手术是当前治疗早期肝癌的一个首选的方法,也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包括了: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肝切除等。对于不能切除的肝癌的患者可根据其具体的情况,采用术中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等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原发性肝癌也是行肝移植手术的指征之一。 2、化学药物治疗肝癌 经剖腹探查发现癌肿不能切除,或作为肿瘤姑息切除的后续治疗者,可采用肝动脉和(或)门静脉置泵(皮下埋藏灌注装置)作区域化疗栓塞;对估计手术不能切除者,也可行放射介入治疗,经股动脉作选择性插管至肝动脉,注入栓塞剂(常用如碘化油)和抗癌药行化疗栓塞,部分肝癌患者可因此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3、放射治疗肝癌 对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无黄疸、腹水、无脾功能亢进和食管静脉曲张,癌肿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于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肝癌者,可采用放射为主的综合治疗。 4、生物治疗肝癌 常用的有免疫核糖核酸、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胸腺肽等,可与化疗联合应用。 5、中医中药治疗肝癌 采取辨证施治、攻补兼施的方法,常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以提高机体抗病力,改善全身状况和症状,减轻化疗、放疗不良反应。中药治疗肝癌的效果见效相对来说较慢,效果也因病人自身情况而定。

  • 冠心病患者多为男性,因为男性更容易产生诱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而女性在55岁或绝经后才进入冠心病的高发年纪。但在10年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罗年桑副教授接诊了一名48岁的女性患者张女士(化名),张女士没有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身材也较瘦,也没有绝经,却诊断出冠心病。经过罗年桑副教授详细的了解,这很可能是因为情绪的影响,造成了冠心病的发生。 张女士因为家庭出现变故,爱人出事,在三年间天天以泪洗面,不但承受了心理上的痛苦,还要独自照顾儿子。当张女士出现剧烈的胸痛后向罗年桑副教授求助,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后,罗年桑副教授发现张女士心肌缺血严重,出现了“三支血管”的现象,也就是说张女士心脏的三条主要血管都发生了病变。 当然,罗年桑副教授帮助张女士进行了支架治疗和药物调整,张女士如今也恢复了健康的生活,目前儿子已经结婚生女,孙女也健康活泼。 罗年桑副教授介绍说,当年还没有教科书提到情绪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但因为张女士的案例,罗年桑副教授也开始关注情绪对患者的影响。目前卫计委新版的医科院校统编教材中已公认,情绪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长期情绪不佳会影响到下丘脑,而下丘脑则会影响体内部分激素的水平,从而对心脏血管的内皮功能产生不利的作用,带来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出现弥漫性的狭窄,冠心病也就可能随之而来。

  • 生活中导致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极高,正如一些患者不注意清洁,关于尖锐湿疣疾病的常识并不清楚,一些患者还认为尖锐湿疣疾病在治疗后就没什么了,不必在意太多,可不见得,正是患者这种心理,直接导致尖锐湿疣再次复发: 尖锐湿疣复发率那么高是因为什么? 再感染,夫妻一方治好了,而另一方却是亚临床感染或病毒携带者,通过性生活又可被传染,形成乒乓球式的传染,导致反反复复。 传统的疗法,如冷冻、激光、电灼、手术、外用药等,仅能去除肉眼所见的疣体,不能解除亚临床感染和 HPV 病毒的携带,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是受外因烟、酒刺激后,潜伏的病毒就会变成肉眼能见的疣组织。 免疫力低下也是导致尖锐湿疣复发原因,比如说妊娠、艾滋病病毒感染等其他免疫力低下性疾病,都可能导致尖锐湿疣复发。 尖锐湿疣的复发几率要看病情的程度,一般根据病情的程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率,但是复发率会比较高,只要在做完治疗后的三个月内不出现复发,一年后没有复发,那么很少就会再次复发的,所以大家在这一年之内要抓紧预防,洁身自好,不要乱性生活,也不要把自己平时的衣服和别人的一同清洗。  

  • 我们常常会看到医生建议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没事儿可以喝点茶,但又看到很多科普说茶叶中有咖啡因,会加快心率、提升血压,不建议喝。那到底哪个是对呢?小编就来给大家捋一捋。 大红袍 碧螺春普洱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关注的是茶叶炮制过程中的发酵程度。茶叶中既含有有益于心血管的茶多酚、类黄酮,也有不利于心脏的咖啡因。根据茶叶发酵程度不同,这两类物质的含量和比例也不一样。茶叶发酵程度越轻,其茶多酚、类黄酮物质被氧化的就越少,越有益于心脏健康。其中白茶是几乎没有发酵的,而绿茶发酵程度很低,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红茶发酵程度最高,前面提到的大红袍就是红茶的一种,碧螺春是一种很有名的绿茶,而普洱茶比较复杂,生普洱就是完全没有发酵的,而熟普洱就是完全发酵的。除此之外,每个人对咖啡因的耐受浓度也不一样,在喝茶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自己心率的变化,如有心率加快、心悸等感觉,要马上停止。而由于大部分茶叶中含有天然血液稀释成分,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之类的血液稀释剂时,可能会增加瘀伤和出血的几率,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喝茶。 白茶:能改善血液循环白茶中黄酮类物质保留较多,可有效扩张动脉、稀释血液、降低血压、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因此,白茶不仅可以保护心脏,还可以保护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绿茶:降低血脂,减少斑块绿茶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并同时降低甘油三脂的含量,因而具有较好的保护心血管的作用。绿茶中含有一种名为EGCG的抗氧化剂,它可以帮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乌龙茶:降低胆固醇乌龙茶被认为有助于降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但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红茶:对心脏有好有坏红茶由于发酵使大部分有益心脏的成分被氧化消失了,不建议有高血压或心律失常的患者饮用。 洋甘菊茶助眠洋甘菊茶是一种有益睡眠的花茶。有睡眠问题的人容易代谢紊乱,使三高问题恶化。保持睡眠充足对每个人的心脏健康都非常重要,对三高患者更是如此。茶树的茶叶都含有咖啡因,进入体内后没有代谢完之前可能影响睡眠,有的网友甚至反映:下午喝茶晚上都睡不着。但是甘菊茶就没有这个问题,可以睡前喝一杯。但有冠状动脉支架或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的患者则不建议喝洋甘菊茶,有增加内出血的风险。 参茶有益心脑血管健康在很多影视剧里,千年人参通常能够救起奄奄一息的病人,而正常人喝了参汤参茶则会流鼻血——这是人们对人参「大补」非常朴素和具象的理解。其实并非如此,吃人参易流血,与人参里面富含天然血液稀释成分有关。血脂高、血液循环不畅的人适当饮用人参茶,的确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加速血液循环,有利心脑血管的健康。也有部分研究指出,人参还能改善胆固醇的含量。但如果同时服用血液稀释剂,如阿司匹林、华法林,则务必要减少喝人参,这可能会使血液的凝结能力过度降低,导致内出血。 看完了,快向爱喝茶的朋友科普吧!

  • 有一位肺癌患者在我这里住院进行化疗,按照计划,化疗结束后需要回家休息一段时间。他的家属今天一早给我留言,说昨天晚上在家里边觉得心脏不好受,到当地医院内科急诊就诊,考虑是房颤发作,接诊医生给输了治疗房颤的药,现在已经转复了,家属把医嘱单发给了我,让我看一下这些治疗房颤的药和肺癌化疗药有没有排斥?   我仔细阅读他发过来的医嘱单,这些治疗房颤的药物和肺癌化疗是没有排斥的,是可以用的。在肺癌化疗回家休息期间,如果出现了心脏问题,需要及时到当地医院内科急诊就诊,治疗心脏的药物和肺癌化疗药物起冲突的很少,大家可以放心的听当地医生的安排。      

  • 第一,这种疾病带给患者的健康困扰是不容忽视的,很多风湿病人都会陷入极大的健康危机难以解脱。风湿的发病率很高,而且有很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活动和健康。患者瘫痪在床会给家庭带来很多负担,需要有不少的劳力来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风湿的发病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无法抹灭的痛苦折磨,这是因为风湿的治疗过程漫长,患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很多健康的家庭支离破碎,一些贫困地区的风湿病患者更是欠下大量债务,给整个家庭带来阴霾。 第三,患者在发病期间如果不能有效的遏制病情,那么就会导致生命危险的降临。专家指出该病还会损害内脏重要器官而危及患者生命,有一定的死亡率。风湿病反复发作后会引起病变如心脏受到损坏,病从出现心慌、气短、消瘦、多汗等,形成风湿性心脏病。 想必现在大家都非常了解和认识风湿病的表现,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够积极的发现,一旦出现类似于和上述的发病症状,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待做好更好的确诊这样起到积极对症实治的有效效果。

  • 读者提问:64岁蔡先生,8年前因中风引起肺炎,抢救时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之后,每次用抗生素都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现在患有尿路感染,一用抗生素就出现肠道紊乱。请问,这种情况怎么办?现在益生菌制剂很多,当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后,使用什么益生菌?平时没有尿路感染时,使用什么益生菌?谢谢!身体健康的守护神——肠道菌群 蔡先生的来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比较常见的临床问题,下面从以下六个方面给予解答。①什么是人体正常的肠道菌群 ②保持正常肠道菌群的作用和意义 ③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及菌群失调的发生④肠道菌群失调是怎么引起的⑤如何确定肠道菌群失调及其检测方法⑥如何处理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⑦ 微生态调节剂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一、  关于人体正常的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是指定植在人体肠道内并长期与人体相互依存的细菌群,包括40多个菌属,400到500种菌种,数量达100万亿之多,是人体体细胞的10倍,重量上相当于一个人的肝脏,约占健康成人每日排出粪便的1/3到2/5。依据肠道菌群在肠道内的分布层次和存在情况,可以将其分为膜菌群和腔菌群两大类:膜菌群又称为原籍菌,在出生后数天就能贴近粘膜表面定植,是长期居住的细菌,成年时仍保持较多数量,与定植部位的上皮有密切联系,如双歧杆菌、厌氧乳杆菌、拟杆菌等;腔菌群又称外籍菌,主要存在于肠腔内,是数量少、不稳定的过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等。一旦腔菌群的数量增多,就会引发疾病。依据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关系,我们人为地把它们分为敌我友三大类:第一类是我们的朋友即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第二类是我们的敌人即有害菌如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第三类是中间分子即中间菌如肠球菌、大肠杆菌等。不同人的肠道菌群,其组成和数量存在个体差异,可能受个体的遗传性控制。二、 保持正常肠道菌群的作用和意义正常的肠道菌群是人体健康的守护神,是人体所必需的微生物群,它们对人体健康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① 帮助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包括蛋白质、糖、脂肪、铁、钙及维生素D,合成维生素B、C、K、烟酸和叶酸等),维持正常的肠道运动;② 促进机体免疫,由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组成的膜菌群通过占位保护、产生细菌素、有机酸、过氧化氢等物质,阻挡或抑制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袭肠粘膜产生非特异性免疫效果,肠道菌群作为抗原可刺激和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其功能的成熟,使机体获得对许多致病菌及其毒素的抵抗能力,发挥特异性免疫功效。③ 在菌群平衡的情况下,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能将亚硝酸胺降解为亚硝酸盐与胺,起到抑癌作用,而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等能促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与胺结合成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亚硝酸胺。所以肠道菌群是促癌还是抑癌,关键取决于哪些菌群占优势。健康状态下抑癌的菌群占优势,所以主要发挥的是抑癌作用。④ 在菌群平衡情况下,肠道菌群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中内毒素的浓度,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三、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及菌群失调的发生人体的肠道在不断地蠕动,食物也不断地被消化、吸收与排泄,肠道菌群也随之进行细菌的增殖与排出。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一样处在一个对机体有益的动态平衡中。有些因素能够引起正常范围内的肠道菌群的变化,如年龄、饮食、季节、环境等。随着年龄增长,婴幼儿、成年人、老年人菌种比例也有一定差别,肠道菌群在人生的不同年龄段具有一定的演化过程(如表1所示),在成年期这段漫长的时间段里,肠道菌群是非常稳定的,进入老年期后,有益菌双歧杆菌的数量减少,有害性和腐败性的细菌如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的数量增多。但长寿老人的粪便菌群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并不像一般老人一样有明显的下降。日常饮食也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如饮食过量或过少、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婴幼儿时期没有母乳喂养等都可使双歧杆菌下降。天气过于炎热,空气中的烟雾和有害气体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肠道菌群。表1  健康人肠道菌群生理性演化(依光冈知足  1980 )肠道菌群的生理改变在一般情况下,仍然保持着与机体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但是有时在生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再加上病理性因素的参与就可能造成肠道菌群的数量与各菌种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超出正常范围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称为肠道菌群失调。   四、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   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主要有机体内部和外界影响两个方面。机体内部方面主要有急慢性疾病(如胃酸缺乏症、慢性肾炎、肝硬化等)、手术(如肠切除、吻合等)、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化疗等。外界影响主要有外袭菌大量侵入和抗生素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是菌群失调的重要诱因之一,抗菌药物在抑制或杀死致病菌的同时,也常同时损伤正常的肠道菌群,造成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特别要注意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更易引起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的诱因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由几个诱因同时作用引起。比如同时存在中风、肺炎的基础上又大量使用抗菌素很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五、如何确定肠道菌群失调及其检测方法   早期诊断菌群失调是正确有效治疗的前提。菌群失调的诊断包括三部分:①有无菌群失调。②菌群失调的程度。③菌群失调的诱因。菌群失调患者常表现为严重腹泻或慢性腹泻,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如突然发生腹泻,或原有腹泻加重,即有可能已发生了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的程度可分为三度:Ⅰ度(轻度)为可逆性轻度菌群失调,去除致病因素后即可恢复好转,症状消失,临床上多见于急性疾病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Ⅱ度(中度)菌群失调较重,去除病因常不能恢复,多有慢性肠道症状;Ⅲ度(重度)菌群失调,表现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详细地了解粪便性状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确定一些有特异性诱因的菌群失调,如志贺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艰难梭菌和轮状病毒感染等。   六、如何处理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需采取去除病因和给予微生态调节剂的综合措施。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 寻找并去除诱因:对于特异性病原如志贺菌引起的慢性菌痢,真菌引起的肠炎、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等,需要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有难以去除的诱因如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肿瘤病人行放疗等,应加强扶正治疗。② 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因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要在严密观察下停用广谱抗生素或改用窄谱的敏感抗生素。③ 改善病人全身状况:全身情况的改善与肠道菌群的自身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注意通过各种治疗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④ 调整饮食:饮食应注意吃些新鲜易消化的食物,一次 进食量不宜过多,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对腐败性腹泻,可采用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蛋白饮食,对发酵性腹泻应采用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⑤ 微生态调节剂的服用,使用微生态制剂的主要目的是提髙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含量,恢复肠菌群的平衡。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应从机体内外两个方面加强管理。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又确有感染的患者(如信中提到的蔡先生)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作药物敏感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最敏感的窄谱抗生素治疗,并尽量肠道外给药,而且用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应杜绝无理由地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老人、婴幼儿及病后体弱者在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的同时,可以配合使用微生态调节剂和适量补充维生素。七、微生态调节剂的选择和注意事项微生态调节剂是供口服或经其他粘膜途径投入的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组分和产物)的微生物制剂。具有调解和改善肠道微生物和酶的平衡,刺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用以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目前可供选择的微生态调节剂有数十种,根据他们的来源和不同组成成分可做以下区分和选择:来源于食品的有发酵食品如酸奶,来源于保健品的如昂立1号,来源于药品的如整肠生、培菲康等。作为药品使用的微生态调节剂按成份不同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三大类。益生菌是人体的有益菌,含有活菌或死菌(菌体成分及代谢成分),有液态和固态的,经口服或其他黏膜给药,可改善菌群失衡状态;益生元是一种不被人体消化的食物成分,在肠道能选择性地刺激有益菌生长、繁殖,增进宿主健康,如寡聚糖等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因子;合生元是益生菌与益生元的组合制剂,也有再加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我国也有加入中草药的。具体可选择的微生态制剂有由单一活菌制剂做成的乳酶生、丽珠肠乐胶囊(含双歧杆菌)、整肠生胶囊/颗粒剂(含地衣芽孢杆菌)、米雅颗粒(含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肠复康(含蜡样芽孢杆菌)、亿活粉或胶囊(含冻干活布拉德酵母菌)、舒畅宁片、定君生胶囊(含乳酸杆菌)等;死菌或细菌代谢产物制剂有乐托尔散剂或胶囊(含热处理的嗜酸乳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乳酸菌素片(含以鲜牛奶为原料提取的促进有益菌生长的物质);多菌种微生态制剂如培菲康、金双歧、普乐拜尔、威特四联活菌片、聚克、美常安等。虽然临床上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是安全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过量使用而发生不良事件的报告,但由于其作用的专一性较差,使用时应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同时对制品的选。专家:刘正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京东互联网医院专家团成员注:版权归作者所有,授权发布诊室直达>>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166210043300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