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四平市肿瘤医院>蒙医学>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 近期,流感患者挤爆三甲医院的新闻不断刷屏,占据朋友圈,引得人心惶惶。据北京疾控中心报道,全球每年约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300-500万重症病例和29-65万例死亡。今年这一数字比往年有所增加!患病人数不断刷新纪录!What??这么多人!! 既然这么多人患流感,那到底要不要接种疫苗预防流感??别着急,听我娓娓道来………流感病毒是RNA病毒,中国常见的是甲型(H1N1、H3N2)和乙型流感,被中国卫计委纳入季节性流感的范畴。流感RNA病毒的复制过程不是完美的,像人一样也会犯错,每复制1万次会出错一次,所以会“漂移”和“转变”而发生变异,产生新的亚型。 而流感季,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流感病毒监测的情况分南北半球给予推荐意见。但是病毒的类型和亚型这么多,而疫苗的种类有限,怎么保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不出错呢??答案是:没办法保证!!!很遗憾,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押错宝了。目前国内除了甲型流感以外,流行最多的是B型乙型流感的其中一株(Yamagata系),恰好不含在公布的疫苗种类中,这是由于流感疫苗的发展和技术现状造成的。听到这里,有没有绝望的感觉?不过没关系!事实上今年可以接种的疫苗除了无法覆盖B型流感Yamagate系外,对其他流感仍有45%左右的覆盖率,虽然没有达到每个人都有效,但是至少有一半的患者可以受益。而且病毒每年的流行菌株会发生波动,今年流行的,近两年都不会流行了。因此,疫苗接种仍然是首选且有效的预防方式!最后,什么样的人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呢?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6月龄以下婴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也应考虑接种流感疫苗。一旦得了流感,建议立即咨询医生,以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 第一,这种疾病带给患者的健康困扰是不容忽视的,很多风湿病人都会陷入极大的健康危机难以解脱。风湿的发病率很高,而且有很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活动和健康。患者瘫痪在床会给家庭带来很多负担,需要有不少的劳力来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风湿的发病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无法抹灭的痛苦折磨,这是因为风湿的治疗过程漫长,患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很多健康的家庭支离破碎,一些贫困地区的风湿病患者更是欠下大量债务,给整个家庭带来阴霾。 第三,患者在发病期间如果不能有效的遏制病情,那么就会导致生命危险的降临。专家指出该病还会损害内脏重要器官而危及患者生命,有一定的死亡率。风湿病反复发作后会引起病变如心脏受到损坏,病从出现心慌、气短、消瘦、多汗等,形成风湿性心脏病。 想必现在大家都非常了解和认识风湿病的表现,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够积极的发现,一旦出现类似于和上述的发病症状,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待做好更好的确诊这样起到积极对症实治的有效效果。

  • 还记得央视的一则新闻吗:长时间低头玩手机,9岁小学生颈椎变直。你想这样吗?还是想脊椎侧弯,像这样? 脊椎的重要毋庸置疑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它承担着我们的体重、肌肉张力和外在负重。这些负荷需要相应的关节、韧带和肌肉来维持。这就是很多颈椎病、腰椎病的康复都要配合肌肉训练的原因。其中腰椎处于脊柱的最低位,负荷相当大,又是活动段与固定段的交界处,因而损伤机会多,成为腰背痛最常发生的部位。脊柱形变病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事故、内脏的病症、营养不良等等。但是,最多的是由于职业、习惯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保持一种特定的姿势造成的。脊椎歪斜后,人体直立的姿势发生倾斜后,为了保持这种姿势,全身肌肉的用力方式也发生改变,即肌肉紧张形成新的平衡,日积月累,肌肉、韧带等组织容易疲劳损伤,出现各种警告症状。脊柱病变,还会对内脏的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内脏的功能是由与脊髓神经相连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谢神经调控的。虽然我们没有明显地意识到,但我们身体里的脏器接受指令运转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改变。权威斯派恩测试快来测测你的脊椎健康吧1 你的鞋子脚后跟常被磨得两只高低不一样平2 你不能完成十分舒适的深呼吸,有没有胸闷、心慌、背痛等症状3 当转动的时候,你的颈部、背部关节会发出“咔咔”的声音4 你的头或髋部不能向两侧轻松扭动或者旋转相同的角度,运动的范围正逐渐缩小5 工作时计算机不在视线正前方,颈部常以一定角度固定在一个方向6 会不自觉耸肩,肩胛骨两侧易感动酸痛7 背部好像越来越厚8 你经常感到肌肉和关节有发紧僵硬的不适感,同时容易感到疲劳,精神不能很好的集中,睡一觉起来后,这种感觉也没有消除9 你坐下的时候不自觉地跷二郎腿,而且总是习惯同一条腿在上面10 看起来也不胖,运动瘦身很努力,小腹还是突出,臀部很扁10 常常腰酸,无法久站久坐11 站立的时候不自觉重心偏向一边12 自然躺下,脚跟打开不自然,两腿长短不一或两脚打开角度不一样13 睡觉睡不好,容易醒,常常有落枕的现象14 靠墙站立时,背部紧贴墙面(如做不到,也要保证头部、两肩、臀部4个点贴墙),脚跟离墙约15厘米,此时脖子或后腰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大于5厘米15 有肥胖的情况 15条里超过5条都中的,赶紧咨询医生吧脊椎病了可没有后悔药点击下面这个可爱的狗子,领取特惠咨询

  • 冬天血糖水平比较高,夏天血糖水平比较低,这种情况临床上很常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体的血糖浓度,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水平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由于一年四季温度的不同以及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 比如相对于寒冷的冬天,人们更喜欢在夏天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比如散步、打球等,而这些户外活动有助于排汗量的增加和人体内糖的消耗。同时,相较于冬天,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饮食偏于清淡。因此,夏天人们会从饮食上摄取更少量的糖。 除了外界因素的作用,夏天人体自身胰岛素分泌较多,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增高。综合以上原因,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夏天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 夏季血糖控制的注意事项 夏天血糖值普遍降低,但糖尿病患者不应自行减药 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地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 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 7.0mmol/L 左右即可 夏季血糖自然降低有助于维持疗效和加强患者治疗信心 糖尿病患者在夏季仍要密切监测血糖,坚持用药 药物剂量或种类调整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减药停药 当夏天血糖值普遍降低,有时甚至接近正常的时候,糖尿病者还要不要继续按原量服用降糖药呢?答案是否定的。夏天虽然血糖水平相对较低,但千万不可自行随意减药。自行随意减药或停药导致部分糖尿病患者长久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的要害是持续高血糖,并由此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地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国际上血糖控制理想的标准是:空腹血糖 4.4-6.1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放松警惕,反而要充分利用好夏季,强化治疗,促使轻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至正常,重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也有较大幅度下降。对于少数患者不仅不能减少药物剂量,甚至还需稍加剂量,待血糖水平降至正常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减药。 当然,即使是可以减药也必须与医生配合,原则是循序渐进,不能骤然停药,以免发生意外或使病情加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低血糖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压上升,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而老年患者往往并发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所以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 7.0mmol/L 左右即可。 利用夏天血糖自然降低的规律,将血糖有效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于正常水平,这对进一步维持疗效,加强患者治疗信心,都大有好处。 由此,我们再次提醒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在夏季,仍要密切监测血糖,坚持用药,如需调整对药物的剂量或种类,务必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记不可随意减药停药。

  •   牛肉 肌氨酸丰富,帮助男士增肌,让身型更健美 富含维生素 B6,抗疲劳,增强抵抗力 海鲜 锌元素丰富,帮助提高男人的男性荷尔蒙,使男人更具阳刚之气 南瓜 南瓜汁有益新陈代谢,空腹喝对肾和心脏友好 维生素 E 促进男性前列腺和肝健康 南瓜浆中的维 D 可强健骨骼和牙齿 藜谷 蛋白质含量高于其它谷类 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以及维生素 B,对男性养生有很重要的作用 虾肉 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鈣,磷 是壮骨佳品 虾肉的提取物中还含有增强免疫物质,常吃有助补肾益肾,促进垃圾排出 板栗 补脾健胃,补肾壮腰,被称为“肾之果” 营养丰富,有助男性增强体质,补肾气强精气 橄榄油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保护心脏 橄榄油中还含有一种抗炎蛋白成分,对饮食健康非常有益 泥鳅 含体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A,维生素 B1,烟酸,铁,磷,鈣 补中益气,养肾生津,有助成年男子滋补强身 牛奶 牛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接近人体,更容易被吸收 男性想增肌,可以一天一杯牛奶,补充优质蛋白质 枸杞 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强免疫 改善腰膝酸软和肾虚等 鸽肉 补肝肾,益精气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少量脂肪和无机盐 有助改善体弱无力,腰膝酸软,肾功能虚弱 海参 补肾益精,滋阴 富含碘,锌等微量元素,能参与调节代谢,辅助降血脂 黏蛋白质和多糖成分有助修补组织,延缓衰老 鸡蛋 含肌肉生长所需的氨基酸 含有促进记忆力的维生素 是胆碱素含量的丰富来源 鸡蛋中含有 15 种以上对健康有益的物质 动物肾脏 养脏,补肾益肾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稀有微量元素 对男士有滋补又强壮之作用 火鸡肉 30g 去皮的火鸡胸肉就有 7g 左右蛋白质,能够促进肌肉生长 火鸡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锌元素和硒元素 对男性非常友好 黑豆 含有大量蛋白质 含有一种结构非常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能够补充能量,恢复精力 纤维素含量丰富,对男性很友好

  • 来源:临床前线肺癌风险和肺癌筛查:少谈成绩,多谈成本关于吸烟者接受肺癌筛查获益的研究主要来自st研究,入选的人群包括:55-80岁;吸烟>30包/年;戒烟<15年。开始的时间为2002年8月,结束时间是2009年12月,筛查频率为每3年筛查1次低剂量螺旋CT,中位随访时间为6.5年。经过跟踪研究调查降低了20%的肺癌特异死亡,但是我们不能光看成绩不看成本,成本是怎么样的呢?所有患者中总体上的肺癌筛查出非钙化结节的比例是24.2%,接近1/4,也就是说1/4的患者为阳性,这些阳性患者中,发现其中只有3.6%是恶性的,换而言之96.4%都是假阳性, 这就说明我们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但是获益并没有那么多。那么肺癌风险和肺癌筛查获益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把吸烟>30包/年的老年人进行筛查发现,1万人中能减少肺癌死亡为0.2,也就是说10万人中才能降低2个人的肺癌死亡率,但是我们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对于一个吸烟满30多年的老烟民最低微的情况下,筛查多少人才能降低1个死亡率呢?我们需要筛选5276个患者,付出1646个假阳性代价以后,才降低1例肺癌相关死亡,所以对于肺癌筛查来说,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看肺癌的风险因素。2019年肺癌筛查更新内容只有高危人群才需要做肺癌筛查。什么是高危人群呢?高危人群指的是年龄在55-74岁,吸烟≥30包/年,仍在吸烟或者戒烟<15年(1类证据);年龄≥50岁,吸烟≥20包/年,另雪附加一项危险因素(2A类证据),危险因素包括:氡气暴露史,职业暴露史,恶性肿瘤病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肺纤维化病史。推荐对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对于不是高危肺癌人群来说就没有必要进行肺癌筛查,所以要不要肺癌筛查要看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胸腔镜下的微创手术比传统手术并发生降低30%对于1-2期肺癌治疗的更新。总体治疗原则:手术+辅助化疗。2019年手术更新内容我们看到把胸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从二级上升到一级推荐。从1992年国际第一例微创肺叶切除诞生,再到2006年进入肺癌治疗指南,从诞生到feasible option(可行性的选择)的叫法,整整经历了14年的时间。可行性的选择其实就是备胎的意思,但是备胎要想转正必须要证明比传统手术更好。一些回顾性的研究,比如MSK的数据、美国SDS数据库的数据,以及美国国家住院患者的数据都能看到,微创手术确实比传统开放式能大大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的比例大概在30-40%左右。下面是各国微创手术期的优势:杜克大学:匹配284对VATS对比开胸手术患者,手术并发症降低约37%;(第34届美国西部胸外科学会年会。)纽约MSKCC:398例VATS vs 343例开胸手术,VATS手术并发症降低29%(第88届美国胸外科协会年会,AATS)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数据库:匹配1281对患者资料,VATS降低并发症41%。(第89届美国胸外科学会年会)美国国家住院患者数据库:68350例肺叶切除资料,其中VATS10554例,开胸57796例,匹配研究显示VATA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实际上手术风险的降低并不仅仅是患者住院风险的降低,更大程度上使得患者和家属更倾向和乐于接受手术,使得那些犹豫不决的患者以及那些费力又不确定结节的患者能够真正得到及时的治疗,使得肺癌治疗的关口能够有效的前移,这是肺癌早期治愈率提高的关键,这样看来这并不是技术的前景,而是我们通过技术的前进,实现让患者从早筛到早诊再到早治,这才是微创的真正意义。关于辅助化疗: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前面我也提到了关于1-2期的患者总体的治疗原则是手术+辅助化疗。前面我们讲的是手术,现在讲化疗。化疗也有更新。把第8版分期的T2bNOMO 4-125px增加了辅助化疗推荐(第7版分期的T1b分期)。我们说辅助化疗真正的治疗指征是让患者从中获益,而不是分期的移动,不是说从二期到三期,就让患者按照三期的治疗原则去治疗。所有治疗原则特别是对辅助化疗来说,我们真正针对的是最基本的主流大小N和M,那么对于A smart分析来说是鉴定了辅助化疗这个基础的研究,5.4%的生存的五年生存率改变是6.5%的6.4的肿瘤特异死亡的降低,减去1%的肿瘤特异死亡的增加的差值得到了5.4%的五年生存,那么说明化疗并不是一本万利的化疗,化疗是要付出代价的。2019年辅助化疗更新内容根据IASCL/UICC第8版分期,2A期指T2bNOMO。第8版分期T2bNOMO 4-125px增加辅助化疗推荐(第7版分期T1b期)。另外一个研究发现,五年之内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的生存是占优的,但是五年之后体现的是辅助化疗是有毒性的,因此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五年以后的生存是劣势的,因此化疗是一是一把双刃剑!NCCN2019年指南中,提出了辅助化疗需要考虑高危因素,包括分化差(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脉管侵犯、楔形切除、肿瘤>100px、胸膜侵犯以及Nx。这些因素中单独一个may not be 化疗指征,在决定是否需要化疗时可作为考虑因素。最后总结一下CSCO肺癌指南(2019)的三大变化:CSCO肺癌指南(2019)外科更新总结来源: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2019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学术年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杨帆教授的学术讲座。

  • 母乳喂养建立起的亲子关系是妈妈与宝宝之间最温暖的回忆。虽说母乳喂养再久都不嫌累,可总有不得不结束的一天,这一天到来时,妈妈应该如何帮助自己和宝宝科学平稳地共同度过“难关”?来听听特邀儿保专家叶芳博士的建议吧!专家简介叶芳,医学博士,儿童保健医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就职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要负责儿童常见病的诊治,各月龄儿童体检,免疫接种咨询等。擅长儿童营养性疾病的诊治及幼儿智力早期开发,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指导,儿童疾病预防等。 断奶是一个让人揪心的过程。为了全面了解这一过程,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介绍:什么是断奶→为什么要断奶→什么时候断奶→什么时候不要断奶→重点介绍如何断奶WHAT 断奶是什么?断奶的真正定义是在宝宝饮食中开始引入辅食,逐步脱离母乳的过程。也就是说,从给宝宝添加第一种母乳以外的食物开始,宝宝就进入了断奶的阶段。断奶分两类:自然离奶和计划断奶。自然离奶是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逐步进行断奶,也叫做宝宝主导的断奶,是宝宝主动脱离母乳的过程。当宝宝逐渐接受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的辅食,同时仍给予母乳喂养,通常在2-4岁之间宝宝可以完全断奶。计划断奶是妈妈根据情况决定开始断奶,也叫做妈妈主导的断奶。考虑计划断奶的主要因素包括:休完产假回到职场、母乳不足、哺乳体验不佳或患有不宜哺乳的疾病、再次怀孕等。WHY 为什么要断奶?宝宝4-6个月开始,体内的铁储存已经耗尽,而母乳中铁含量较低使得需要额外给予宝宝含铁食物以保证铁的摄入;宝宝一岁左右开始,母乳已经不能为其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因此需要添加包括肉、鱼、蛋黄、豆腐、奶酪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延迟辅食添加的时间可导致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和其他微量营养素缺乏。因此,宝宝需要逐步接受包括配方奶、辅食在内的其他食物,进入逐步脱离母乳(断奶)的阶段。WHEN 什么时候断奶?对于断奶,国内外没有一个明确推荐的时间段。通常认为在13-15月龄或3岁左右,是普遍意义上断奶的最佳时机,即错过1岁半-2岁半这个自我意识和独占欲增长的小高峰阶段,同时该时期宝宝的短期记忆力明显增强,能长时间寻找妈妈而不容易转移注意力。即便有规律可言,断奶也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即每个家庭、每个妈妈和每个宝宝,都有适合自己的断奶时间。WHEN NOT 什么时候不要断奶?湿疹—国内外研究结果都表明,纯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儿早期的皮肤湿疹和过敏。如果因添加辅食或配方奶导致少量湿疹,为避免湿疹严重,应恢复部分母乳并推迟断奶时间。宝宝生病—如果宝宝正在生病,应当坚持母乳喂养,适当推迟断奶的时间。生活环境出现较大转变—当家庭出现一些变化(如近期搬家、装修等引起家庭环境变化),应当推迟断奶的时间,待宝宝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后再行断奶。how 如何断奶?母乳喂养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妈妈可以选择哺乳和断奶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逐步断奶、偶尔满足宝宝的强烈需求进行哺乳。一般来说,每天进行3-4次哺乳,奶量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每天仅哺乳2次,奶量会更少。每天仅哺乳一次,奶量几乎会降到0。断奶的首要前提是: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根据宝宝的月龄不同,需要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以下按照月龄不同进行断奶的介绍。0-6月龄宝宝给6月龄内的宝宝断奶,妈妈需要完成两个重点任务。1、逐步适应奶瓶逐步适应奶瓶就是依次将母乳减量,用奶瓶代替哺乳,避免突然断奶。2、观察宝宝对配方奶有无不适应部分 6月龄内的宝宝肠道屏障功能还未发育完全,从母乳过渡到配方奶时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以咨询医生意见,为宝宝更换最适合的奶粉:宝宝口唇周围发红;面部、身体皮肤出现散在的红色小疙瘩;大便带血丝;大便发绿;肚子鼓鼓的,放屁较多;大便中奶瓣等,都在提示对配方奶中的部分物质过敏或不消化,或喂奶方式有问题。 另外需要观察宝宝是否出现脱水症状:前囟凹陷、嘴唇发干、哭闹时没有眼泪、皮肤没有弹性等。当宝宝出现一个症状时需要恢复部分母乳喂养,出现两个以上症状时需要立即送往医院就诊。6-12月龄宝宝除了以上提到的断奶技巧外,对于6-12月龄的宝宝,还需注意适当延迟每次哺乳的时间。当宝宝提出要求时,不要绝对拒绝,答应他会在某项活动之后再哺乳,尽可能通过讲故事、外出活动、玩游戏等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增加与除妈妈以外其他人的互动,等到宝宝与其他照顾者熟悉之后,就可以由他来喂奶瓶和辅食了。如果妈妈还在哺乳,每次哺乳时要逐渐缩短时间。可以试着用一个计时器,当设定时间结束时,就要停止哺乳。一段时间后,当宝宝意识到时间一到就不能吃奶了,但每天还能吃到妈妈的奶,几次之后就会接受这一现实了。这个阶段可以给宝宝添加少量水或果汁,但建议每日包括水、果汁在内的饮水量不超过120ml,以免影响吃奶量。1岁以上宝宝给1岁之后的宝宝断奶难度较大,随着月龄的增大,此阶段的母乳对于宝宝来说,不再仅仅是营养来源,更是安全感的来源和与妈妈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断奶阶段要注意:1、不要主动提供也不要一味拒绝当宝宝一再要求哺乳,可以哺乳一次,但不要每次想吃奶时都满足他。2、规律给宝宝喂辅食和水尽可能减少宝宝饿和渴的感觉,要知道,此时期的宝宝大多是因为无聊、困倦、舒适等原因,而非饥饿,会要求妈妈哺乳,因此当宝宝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后,分情况想办法来代替哺乳,例如:当宝宝感到无聊时,可以给他一块小点心(如磨牙棒、婴儿饼干、或自制胡萝卜条等)来分散注意力,或带他进行户外活动;在平时的哺乳时间不断地向他介绍能带来安全感的新食物,新玩具(如毛绒玩具)等。要注意,分散宝宝注意力的时候尽量选择与之前哺乳时不同的地方。大部分宝宝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或每晚入睡时,对于母乳的需求特别强烈。如果你的宝宝属于其中一个,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进行哺乳。3、给宝宝直接使用杯子喝奶4、尽可能多与宝宝进行亲密接触但要尽量避免像以往哺乳那样抱着宝宝,否则会给宝宝带来错觉,以为妈妈要开始哺乳了。可以试着竖抱宝宝,并增加皮肤的直接接触。 还有想问的?点此和叶芳医生直接交流↓↓↓↓

  • 烫伤是日常生活中遇到比较多的意外伤害事故。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等,由电、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儿童烫伤极为常见,家长在处理时手忙脚乱,有人说要赶紧冰敷,也有人说涂药膏比较好,民间甚至有涂龙胆紫、酱油或者麻油的土办法,对于水泡的泡皮的处理也是众说纷纭,以至于错过了减轻伤害、改善预后的最佳时机,甚至由于不正确的处理加重烫伤情况。误区一:胡乱扯下衣服 当烫伤发生时,会马上脱掉身上衣服以查看伤势,这一点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胡乱扯下衣服,尤其是手臂烫伤时扯下衣袖,在这样的处理过程中由于衣物对烫伤的表皮产生的摩擦会加重对烫伤皮肤的损害,甚至会将烫伤的表皮拉脱,正确的方法是:拿剪刀将衣服剪开,避免衣物伤面的摩擦。误区二:烫伤部分涂抹牙膏、龙胆紫、酱油等 涂上牙膏非但没有什么治疗作用,可能还会引起感染,其凝结粘连伤口会增加意思处理创面的难度,所以勿在烫伤创面涂抹牙膏等没有确切治疗效果的东西。民间土方法中常用的龙胆紫、酱油、牙膏、化妆品、红药水、牛油、肥皂或者食用油也不可取,除了引起感染也可能因为颜色渗入组织而影响医生的正确判断创面的深浅程度。误区三:烧伤水泡不可弄破 应急处理,总结为“冲、脱、泡、盖” 1、冲:马上以流动冷水尽早处理伤处,直至疼痛感缓解为止(或30分钟)。 2、脱:将烫伤的肢体浸在冷水中轻轻退去衣物,脱衣不便时可用剪刀沿衣缝剪开后卸下。 3、泡:在冷水中连续浸泡30分钟除尽余热,夏季时也可在水中加冰块降温,注意不要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4、盖:必要时,可选择消毒敷料、光滑无毛边的布类,或经高温熨烫过的干净床单,覆盖伤口后抓紧时间送医院处理。

  • 人上了岁数,疾病就全都找上门来了。老年人通常都会有心脑血管方面的健康问题,很多老人吃药的量已接近饭量,其实血管病症都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调养的。那么,老人患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好呢? 一、苹果:富含多糖果酸以及类黄酮、钾及维生素E、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可使积蓄于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二、海带: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和昆布素,这类物质均有类似肝素的活性,即能防止血栓,又有降胆固醇和脂蛋白、机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三、玉米: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四、西红柿:不仅各种维生素含量比苹果、梨等高2倍至4倍,而且还含维生素——芦丁,它可提高机体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体内垃圾,保持血管弹性,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五、洋葱:含有一种较强血管扩张的前列腺素A,它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血管的压力,预防动脉硬化。六、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有软化血管的作用,还可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细血管破裂。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