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作者:胡大一    来源:胡大一大夫公众号导  语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我做心血管病医生已经四十几年了。刚做医生的那些年,全年见到的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也就四五十个,而且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可是做了十几二十年之后,我发现手里的病人变得越来越年轻。自己的技术好了,科技发展了,但病人怎么好像越治越“糟”了呢?现在好多医生,最大的成就感是来自于用支架把病人的血管打开,挽救一个个濒临死亡的生命。我母亲说,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事业有的病人,35岁第一次放支架,放完就把所有药物都停了,没有人提醒他应该怎么做。10年过去了,他又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血栓,医生赶紧又加上支架抢救回来。如此循环,我们很多人不是在“等待发病”,就是在“等待复发”。那么,让我们再看看芬兰这个国家。芬兰有一位帕斯卡医生,也是做心血管病的。上世纪70年代,帕斯卡医生不做临床,而转去做了预防。他选择了芬兰一个心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省份做示范并推广至全国。通过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11年后,芬兰的冠心病死亡率下降80%,总死亡率下降50%。我们看到,预防,绝不是乌托邦,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做医生的成就感,不应该仅仅来自于今天抢救了多少病人,而是我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减少公众的发病几率。我曾亲身经历了SARS(非典)。大家知道,那时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人染病,可能所有人都会遭殃。不仅如此,他有没有到过其他城市,接触过什么人,可能都特别关键。所以,疾病不单单是某个病灶、病毒的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你可能会说这是个个例,那么我们今天运动减少、城市污染、生活压力、垃圾食品……是不是都和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相关呢?而且发病机制更是复杂。我母亲(注:2013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著名医生胡佩兰)曾经说过,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行业。什么意思呢?治病要看病情,还要看心情,要和他唠唠家常,他的什么事都要知道一点,久而久之,病人就变成了朋友。我建议年轻的医生都要学一点心理学,一方面有助于交流;另一方面,心理症状有的时候会表现在躯体上。医学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现在医学的提法很多,循证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但我觉得这个行业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价值体系,第二是医学的目的,第三是社会责任感。一名医生对某个决策的价值判断来自于他对病人的同理心和责任心。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你在手术中打开胸腔,啊,似乎和预想得完全不一样,短暂时间内找不到对的答案。这个时候,你是否宁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关上胸腔,以免造成不能挽回的后果呢?没错,医学的最高目标是“救死扶伤”。但现实是,我们只是“有时在治愈”。从小,大家笃信的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使用知识的地方要对,不要孤注一掷地放在疾病的最后阶段,反而应该通过研究,获得某种疾病的致病证据,写成指南来培训医生。同时,把这样的健康知识传播开来,群防群治。只有公众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行为,把知识转化成提高公众健康的力量。现在,我们的整个医疗体系是一个被动式、碎片化、断裂的医疗服务链,医院和医生的执业模式是坐堂行医,等着病人来,而且很多来的人已经是病程的中后期了,这个阶段往往更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而且每次病情的复发,疗效都会更差。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当前医学所经历的迷失,有时不在于手段,而在于目的。所以我想再强调一遍预防的重要性。近几年,我们常说医疗机会的公平性、健康权益的公平性。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控烟,治污,为公众作健康宣讲……让所有公民都能享有疾病预防的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机构理应承担主要的牵头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就可以免责。我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健康教育。其实,真正做好健康教育是非常深的学问,你得懂科学,还得能把科学说得很通俗、有趣味、有实效,而且要处处坚守公益。年轻医生要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要为健康服务业出力,要有建设“健康4S店”的意识。什么意思呢?像对待车一样地对待公众。没有生病、没有具体需求的时候,要能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根据每个人分析他的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运动、饮食等建议,让他们少得病,晚得病;对已经患病的人群,要追踪管理,帮助他康复,并且预防复发。这样一个主动服务的“健康4S店”,还要能培养教育患者的家属,发挥他们自我管理健康的主动性和能力。对于医学,结果最重要我常常觉得,做很多事,只有懂得背后的哲学道理才能成事,医学更是如此。比如共性和个性,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等,这些都是最朴素的哲学思想。你看,我们在学校读的医书都是共性的,但在实际中,老百姓来看病可都是个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发病在胸部,有的在咽喉,有的还会跑到腹部。此外我们在门诊,病人来来往往,我们常常只能根据第一面来进行诊断。但疾病之复杂,初次印象和描述很容易片面,所以我们要经过长期的追踪,有时要长达3年、5年甚至更久以后,才能看出病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正因为忽视了随访和追踪,我们曾经出现过很多误诊。比如患者出现胸疼、呼吸困难,就一定是左心衰竭,或者心绞痛吗?这是有待商榷的。我想说的是,对很多学科来说,结果相对于过程更重要。而对于医学,结果很重要,但作为医生要想提高医术,必须还要重视过程。很多医生曾医治过许多病人,但全都只是量的积累,没有质的飞越,这说明他并不善于观察和联想。医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会出现很多的综合征,即一个人症状上会有很多表现,但实际是由某一个特定疾病引起的。但是,也许碍于科技的发展,也许是一些别的因素产生了干扰,你在某个时间点就是查不出确切的病因。比如我们现在说的预激综合征,它是医学团队经过了几十年的病例追踪和调研,从开始的联想到推测再到证实,现在已经能做到对其进行无创开刀治疗了。因此,做临床医生,不要死读书,要像个侦察员一样,依靠实践,敢于联想。遇到病例,不要熟视无睹,要留下资料勤于回访,捕捉细节。从“手中无剑,心中无剑”到“手中有剑,心中有剑”最后,我想借用“华山论剑”的桥段,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一路走来的感想。我记得自己刚从医学院毕业时的状态,可以用“手中无剑,心中无剑”来形容。那时候,医疗超声不会做,腔镜不会做,技术方面乏善可陈;而对科研、对创新、对医学的理解也都几乎是空白的。后来,会看病了,也掌握了很多技术;但是学术思想方面还是很弱,所以叫“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第三个阶段呢,不但技术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学术和创新,这时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而最近这些年,我产生了很多对医学的反思,想我们现代医学未来该怎么发展、怎样创新;反而手上对具体的开刀、用药有了节制。所以,这可以叫“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或许到未来,我还会再进入另外一个境界,皓月当空,风平浪静,即“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但对于所有的年轻人来说,前面几个阶段能够有担当,肯努力,才能抵达最后海阔天空的境地。我祝福大家。

  •    

  • 痛经是大多数女人都面临的痛苦的疾病,但有些女性结婚后还有很严重的痛经,就可能患有妇女中比较多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下面我们看看痛经女性该禁食哪些食物? 痛经该禁食三类食物一、忌食刺激性食物 有一部分痛经病人,是由于”湿热”蕴结胞宫所致。如此类病人再食辛辣温热之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 辛辣温热之品有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烟、烈性酒及辛辣调味品等,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二、忌食生冷寒凉食品 妇女平时或经期,如嗜食寒凉生冷食品,血为寒凝,以致血行受阻,不通则痛,可致痛经;又”多食”此类食品,易伤脾阳,使寒湿不化,伤于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致痛经。所以素体气阳虚者,或妇女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后,应忌食生冷和寒凉性食品。 此类食品包括:各类冷饮、各种冰冻饮料、冰镇酒类、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黄瓜、荸荠、柚、橙子等。三、忌食酸涩食物 酸性食品味酸性寒,具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管收缩、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故痛经者忌食此类食物。 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樱桃、酸枣、芒果、杏子、李子、柠檬等。 痛经的女性最好吃什么 含镁丰富的食物。有外国的研究显示,女性痛经与体内缺乏镁元素有关系,镁元素有助于激活体内多种酶,抑制神经的兴奋,因此多食用一些含镁的食物,对于缓解痛经是有好处的。含镁丰富的食物包括荞麦、小米、玉米,黄豆、豌豆、豆腐、雪里蕻、苋菜、荠菜、紫菜等。 活血行气的食物。香菜、胡萝卜、佛手、生姜、空心菜、菠菜等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要常吃,身体虚弱的人也要常吃禽肉、蛋类、奶类、鱼类、豆类、大枣、桂圆、核桃、花生等食物,也可以多喝红糖姜水,用于补气补血。 痛经如何远离方法一:经前须吃易消化食物 在饮食方面注意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宜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可以避免或减轻痛经症状。继发性痛经则是由于生殖器存在某些病变所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黏膜下肌瘤以及子宫颈阻塞,以上应到专科医院经医生检查后明确病因积极治疗,病因若去除,痛经自然消失。方法二:日常要多注意保健 平日的自我调理亦很重要,自我调理的原则在于改善体质、增加身体的抵抗力。针对这一点,必须在日常生活上注意要有规律的生活、适度的运动、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以及愉悦的心情。

  • 一、血糖高了,想办法降 首先要区分是空腹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空腹血糖高说明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要用控制空腹血糖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基础胰岛素等。如果餐后血糖高,先查找原因:饮食控制不到位?运动量不够?用药方法不对?心情不好?生病啦?血糖仪不准啦?如果是上述原因,应加以改正,如果不是,则需要找医生帮忙了。治疗糖尿病,治则达标,不达标等于没治。面对升高的血糖值,不要沮丧,要积极应对。二、血糖低,可以预防 低血糖猛于虎,因为一次低血糖产生的危害可以抵消长期血糖平稳带来的健康益处,可喜的事是:低血糖是可以预防的。首先,做到按时吃饭,定量吃饭。其次,随身携带食物,当不能按时进餐,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用餐,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第三,如果正在使用容易出现低血糖的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需要加强血糖监测。第四,外出时,要勤监测,血糖宁高勿低。三、糖尿病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不是得了糖尿病就会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国内外报道过很多患糖尿病四五十年的病友,都没有糖尿病并发症。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血糖、血压、血脂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至少每半年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第二,每年给自己做一次体检,包括血糖、血压、血脂、肝功、肾功、糖化血红蛋白、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神经检查、心电图、血管超声、牙周检查等,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疾病任何信号都不要姑息。第三,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出现不适,及时去医院检查。要知道,无论对于任何疾病,都是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好,如果病情严重了,神医或许也没有办法了。四、钱,该花就花,别省着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钱花了,可以再挣,千金散去还复来嘛。治疗糖尿病和定期监测血糖以及每年体检的钱,每年1万块绰绰有余,如果医保报销比例低那另当别论。如果这样能够不发生并发症,也是值得的。你知道吗,如果发生了糖尿病足,住院费用就是三五万,还不一定能治好。如果发生了严重糖尿病肾病,即需要透析治疗者,除去报销款,每个月的医疗花费不低于2000元,生活质量也会大大降低。如果发生了严重心血管病变,放支架或搭桥的手术费用就更高了。在这笔经济账面前,我选择在预防上多花钱,一来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二来也是为日后省钱,为家人减轻负担。

  • 虾皮营养丰富,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老年人常食虾皮,还可预防自身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老年人的饭菜里放一些虾皮,对提高食欲和增强体质都有好处。 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逸结合与精神调节 避免精神紧张、烦恼焦虑,生活要有规律,学会经常用脑,又要避免用脑过度。 2、合理饮食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饮食原则是限制脂肪摄入量。摄入动物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不宜过多,应少食肥肉、猪油、奶油或其他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系统有不利的影响,可以促进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并使形成的脂蛋白易于附着在血管壁上,有的还能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液中堆积,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减低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并能抑制血小板功能,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多吃一些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鱼类、植物油、豆制品等。另外,少吃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钾、钙等,有益于营养素及植物纤维的摄入。摄入适量的盐(5克/天),不吸烟、少饮酒或不饮酒等,这些都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体力活动 积极地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可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并防止肥胖。 4、早期采取治疗措施 一级预防的重点有三个:干预血糖、干预血压、干预血脂。力争在早期采取治疗措施。 预防动脉硬化吃什么好 1、荞麦 荞麦中所含的脂肪酸均为不饱和油酸,且亚油酸十分丰富,其所含的大量叶绿素和芦丁有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的作用。 2、洋葱 洋葱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硫氨基酸,它在降低有害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茄子 医学研究表明,茄子能降低胆固醇,防止因血脂异常而引起的血管损害,可辅助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4、山楂 山楂具有调节心肌,增强心脏收缩功能及冠脉血流量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5、苹果 苹果中所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6、燕麦 燕麦含有B族维生素、卵磷脂等,具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常食可防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