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邹妈妈
年龄:保密
就诊医院: 癌研有明医院
患者:邹妈妈
年龄:保密
就诊医院: 癌研有明医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19年母亲节,昔日的脑瘫儿子,如今的北大、哈佛毕业生丁丁,在盛诺一家携手凤凰大健康举办的“点亮献给母亲的爱”活动中,获得了大量网友的点亮支持,为妈妈赢得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日本防癌体检。
在全亚洲首屈一指的癌症中心体检是种什么体验?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主人公“邹妈妈”来体验…
癌症筛查,真的很有必要
在邹妈妈出发去日本前夕,丁丁曾经这样对她说:“妈妈,您要身体健康,就是对我莫大的支持。”
这也是天底下所有儿女对父母的心声,而保障父母身体健康,让他们能够提前预防、规避重大疾病的威胁,关键在于体检。
踏上日本之旅的邹妈妈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从40岁起,国人患癌的几率就显著提升,按照85岁的理想寿命计算,人一生中遭遇癌症的几率是36%。一个七口之家,7人全都不患癌的几率仅为4.4%,几乎没有多少家庭能够幸免。
然而,由于国人的防癌意识薄弱,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什么样的体检才能发现早期癌症,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具体需要筛查什么。以至于大量国内癌症患者一发现就是中晚期,生存率、治愈率大为降低。
正因如此,盛诺一家在2018年正式推出了“医疗级”体检项目,希望通过整合美国、日本等医疗发达国家的优质“医疗级”体检资源,向国人传递科学的防癌理念,减少不必要的生命损失。
即使是存活率极低的肺癌,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也能达到56.3%;早期局限性阶段的乳腺癌,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99%(数据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作为日本癌症治疗领先的医疗机构,癌研有明医院对早期癌症的检出率远高于东京平均水平,发现的癌症患者病灶通常以毫米、微米计位。
癌研有明医院是怎么做到的?
1.详细的个人信息收集
邹妈妈于正式体检之前,填写了详细的个人信息。其中就包括体检者近一年来的检查报告信息、既往病史、用药史、手术史和家族病史等。
这个看起来“麻烦”的步骤,能让负责体检的医护人员充分了解到体检者应当规避的风险以及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从而更加精准地为体检者提供解决方案,降低漏诊的几率,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健康建议。
2.重视医生的作用
在国内,优秀的医生资源往往集中在临床一线,体检机构只能以拥有什么样的先进设备作为卖点。
但实际上,设备是用钱就可以购买到的,大型体检机构基本不缺设备,而是缺少能熟练而精准地操作设备、阅读影像的人。同样的设备由不同的人来操作,或者同样的片子由不同的人来解读,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在癌研有明医院,负责实施体检的工作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学、技术人员,报告也由全科医生来解读,还有主任、教授级专家复核检查结果,用“医疗级”的人力投入,换取高品质的体检结果。
3.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
在各种癌症的筛查技术上,癌研有明医院一直在不断创新,一方面提高检查结果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尽可能降低体检对人体的副作用。
比如子宫癌筛查。癌研有明医院通过升级检查方式,对宫颈和宫体同时进行细胞诊,将诊断率可靠性提升到接近完美。而如果按照常规只制宫颈细胞诊,则有一半的几率漏诊宫体部位的病变。
比如胃癌筛查。癌研有明医院通过使用扩大内视镜与NBI(Narrow Band Imaging)系统结合的新技术,能够把影像放大到原大小的80倍,可以更清晰地观察黏膜形态及血管网,有利于发现微小病灶。
左侧照片为普通内视镜,右侧为放大80倍后的影像
再通过染色技术升级,让影像显示更加层次清晰,医生也能更容易地看出端倪。在既往服务的癌研有明医院体检客户中,即使是1毫米大的肿瘤病灶也被成功检出。
左侧照片为普通视野,右侧为染色后的视野
再比如筛查早期肺癌的优选方式——低剂量螺旋CT。
这种检查本来辐射就比普通CT要低,大约每次平均辐射量在0.61~1.50mSv(毫西弗),但癌研有明医院通过多次调整摄影条件,在2016年将该院的低剂量螺旋CT辐射量降低至0.12mSv,对体检者更加安全。
4.保障充足的检查时长
邹妈妈在癌研有明医院体检时,仅甲状腺、颈动脉、腹部和乳腺的超声检查,就花了1个多小时,这在国内很难做到。
原因在于细致。体检医生在挪动超声仪器时,幅度难以想象的小,步步为营;同时在检查中轻声告知体检者不断转换各种角度,以保障没有错过任何死角。
对筛查苛求零疏漏,对服务不断追求极致,这正是癌研有明医院高检出率的保障。
原来,体检也可以很享受
在这家医院,除了安静、整洁的环境外,还有无数充满人情味的细节,让到这里来的体检者感到被重视、尊重。
比如在更衣室中,担心有体检者不知道该如何更换体检服,会有专门的图片说明。
更衣室的换服说明
即使是小小的血压测量项目,体检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会耐心地一点点指导体检者将手臂放到指定位置。
在抽血环节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像国内抽完血需要用手按压十来分钟;癌研有明医院的护士会为体检者在针口处贴上一枚小小的医用胶布,并进行包扎,打个绷带,抽完血后完全不影响体检者活动。
妇科检查也让邹妈妈大感诧异。椅子是可以自动调整的,有专门的帘子将体检者和体检医生隔开。检查完毕后,用来清理身体的干湿纸巾和卫生棉片随手可取。这些细节的设置大大消除了妇科检查的尴尬感。
还有一点和国内大不相同的是,在一些重要的体检项目如胃肠镜、妇科检查完毕后,会有癌研有明医院的消化道或妇科专科医生,根据现有数据进行解读,并对体检者的任何问题进行解答,等于一次体检中多了两次门诊。
日本对癌症的“逆袭”
十几年前,我们谈癌色变。但是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再也不是那个令人束手无策的“绝症”了。
癌研有明医院体检中心负责人土田知宏医生在视频中讲道,癌症已渐渐成为可以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实现治愈的疾病。
这一点,邻国日本早已用事实验证了其真实性:
在日本,由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比中国更早进入癌症高发期。日本的NHK电视台甚至称,“每两名日本人就有一名癌症患者的时代已经来临”。
但是到2014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日本的国人平均寿命达到84岁,仍然再次站在了全球长寿国家的巅峰。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通过对日本劳动人员中的癌症患者调查显示,75%的患者没有因为患癌而离职,其中又有80%表示他们的治疗没有影响现在的工作,两者可以兼顾。
这表明,日本癌症患者追求的不仅仅是“活下去”,而是要像正常人一样“好好活着”。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去日本进行体检?在日资深医疗顾问宋兰兰为大家解答。预防胜于治疗,是日本体检体系一直追求的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日本的体检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脱颖而出,让各国关注健康的人群慕名而来。宋老师从 日本长寿的秘密、日本体检优势、人气体检项目介绍、体检流程详解、知名医院介绍 这5个方面对日本体检进行了全方面的解析。
背景:日本长寿的秘密
根据WHO的最新数据显示,日本人均平均寿命为男性81.05岁、女性87.09岁,位居世界首位,并且已经蝉联20年夺得全球之冠。
日本成为长寿之国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众所周知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除此之外,癌症早期预防的体系化、标准化,也是日本民众长寿的原因之一。
日本防癌体系分3个等级,具体来说,日本在1984年就已经完成的三级防癌体系是指针对某类癌症,需要有相对应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而中国目前才处于该阶段。1994年日本完成了二级防癌体系,该目标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癌症标准化治疗方案的确立,而是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快速提高治愈生存率。最近的一级防癌标准体系于2004年完成,目标在于癌症的科学预防。正是基于以上三大完善的体系保障,日本的人均寿命才能越来越长。
其二,日本CT、MRI等高端检查仪器人均拥有率世界第一。日本是世界上人均CT和磁共振占有率最多的国家。意味着每100万人口的CT拥有量日本约为111台,中国约为18台,所以每台机器的使用频率及地域分配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此外,磁共振的100万保有量日本也遥遥领先。
除了机器拥有量的优势之外,日本几乎每个城市都设有公立健康管理中心,每个中心都配有很多先进的健康检查仪器,并且还和当地的公立医院及大学附属医院等相互关联,医疗资源非常充足。
第三,日本癌症治疗技术遥遥领先,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手术疗法。日本的重离子治疗、免疫疗法、放射线治疗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如下图数据显示,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为71.4%,中国仅为35.9%。
日本体检优势
日本的体检优势一共总结出5点,分别是:
(1)高精端检查体系
高端复合式癌症检查仪器人均拥有率世界第一,网状综合癌症检查体系,同一癌症设有多重检测方法,可筛查已知的300多种癌症。
(2)全科医生汇总诊断结果
由2位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的诊断,检测医生要求10年以上检测经验和资质。
(3)体检满意度高
每天设置预约接待上线,为每位客人提供最详细的检查服务。
(4)检查详细,精细
例如超声检查,每位客人都要检查15-20分钟,非常详细。
(5)后续治疗跟进
如果体检结果发现问题,体检中心可以直接开介绍信到相应综合医院进行精密检查或治疗。
日本人气体检项目介绍
PET—CT原理
癌细胞会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其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是葡萄糖,癌细胞吸收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3-8 倍。检查前,通过静脉注射18F-FDG检查药(在葡萄糖里加入可以放出微量放射线的氟元素),等FDG遍布全身后,PET设备对全身进行约15-30分钟的摄影。癌症细胞越活跃则摄取的FDG数量越多。PET相机通过捕捉FDG浓聚状态来确认癌细胞的位置、大小、发展的程度。
PET-CT检查优势
目前为止,X 线检查只能发现1.5cm 以上的癌组织,核磁(MRI)及CT检查也仅能发现1cm以上的癌组织,往往检查出来时癌症已至中期或末期,无法达到早期发现的目的。PET-CT 是目前世界上能检测最小的癌细胞的先进的机器,目前临床PET-CT可以检查出的最小肿瘤大小为2mm,此时癌症多处于早初期,治疗后痊愈的可能性更大 。
PET-CT检查辐射性
有研究显示,受检者进行一次全身PET-CT检查的总有效辐射剂量在0.3-10mSv左右,相当于两次胃钡餐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所用放射性核素是一种超短半衰期的同位素,衰变很快,在几个小时内就完全从人体内消失。通过多喝水,加速药物排泄,也可适当降低患者接受核素的辐射总剂量。
日本PET-CT检查优势
①技术应用水平成熟,拥有近10 余年的应用和发展。
②医院根据预约情况当天制药当天使用,保证药物活性达到峰值时体检者进入机器检查,最大限度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③日本影像医学水平世界领先,PET-CT的读影医师要有至少7年的读影经验才能胜任,保证了诊断的准确性。
日本人气体检项目流程详解
事前说明
体检前工作人员会到客人下榻的酒店或者翻译与客人一起到医院进行事前说明。
・问诊表填写
・采尿采便方法告知
・体检饮食注意事项
・药物服用中止等告知
PET-CT等检查具体流程
① 到院挂号:
・陪同翻译人员会提前在诊所门口等待。
・提交问诊表,尿检便检等资料。
・专门人员介绍各个检查项目位置,进行顺序介绍。
② 更换体检服
・需换上特定体检服和拖鞋。
・贵重物品锁在自己专用衣柜,手机根据医院规定,不可带入体检区域。
③ 全面问诊
・确认基本信息无误。
・确认客人提供的问诊表信息。
・确认当天是否有吃东西,喝水,服药等。
・当天检查项目确认,流程说明。
④ 基本检查
・身高/体重/听力/视力检查
・抽血检查、血糖检查
・心电图,超声波检查
・其他基础项目检查
⑤ 注射FDG药剂
・不会有太大疼痛感,和抽血一样的方法,通过静脉,把药剂推到血管内。
⑥ 静养休息
・注射完药剂之后,需静养1个小时。
・待药剂通过血液分布到全身各处后,方可进行PET-CT照射检查。
⑦ PET-CT照射
・进入到PET-CT机器内进行全身扫描。
・期间会带上耳机,播放优美音乐
・大约需要20-30分钟,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需要进行2次照射。
⑧ 静养休息
・检查完PET-CT后还需要静养休息30分钟
・休息期间尽量多喝水,促排尿,减少体检的药物残留。
・药剂半衰期为2个小时,所以离开医院时身体的辐射已降至低值,当天建议远离孕妇和婴儿。
⑨ 更换衣服离开
・PET-CT检查之后如果后面没有其他项目,即可离开,检查结果3周左右给到。
・部分医院会对当天能出来的部分结果进行说明。
・部分医院会给客人提供免费便当。
无痛胃肠镜等检查具体流程
① 前一天准备工作:
・胃肠镜检查前1天开始服用检查餐或吃易消化的食物。
・体检日前一天睡前服用泻药,第二天早晨排便。
・部分诊所会要求前2天开始禁酒。
② 当天准备工作
・到院后服用肠内准备剂,以便清除肠内残渣。
・直到排出的便变成透明色为止,停止服用。
・每位客人都是单间,保护个人隐私。
・服用去除胃部泡沫的药剂。
③ 检查前准备
・更换肠镜检查服,臀部开口检查裤等。
・进入检查室,注射防止胃部蠕动的药剂和麻药。
・胃镜可以选择经口或经鼻。
・躺在检查床上,开始注射镇静剂。大约2分钟左右起效,客人睡着。
④ 胃镜检查
・通过胃镜,可以检查出食道、胃,十二指肠的病变。
・检查时间大约15-20分钟。客人全程睡眠中,无任何疼痛。
・部分医院发现息肉后直接进行切除。
⑤ 肠镜检查
・通过肠镜检查,可以检查大肠及小肠末端的病变。
・检查时间大约15-20分钟。客人全程睡眠中,无任何疼痛。
・部分医院发现息肉后直接进行切除。
⑥ 检查后恢复
・检查后回到休息区,大概休息30-60分钟。
・部分医院之后会进行部分检查结果说明。
・最后护士会进行生活注意事项的说明,当天不要喝酒,需要吃易消化食物等,给肠胃一个适应的过程。
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精密体检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日本的一些诊所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精密体检服务。
癌症相关检查的重要性及方法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发现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日本诊所提供了多种癌症相关检查。
血液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查
这是一种检测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它能够发现那些从体内肿瘤组织进入血液的少量癌细胞。其优势明显,像影像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难以检测到的微小癌症,CTC 检查有可能发现。而且它还能用于判定癌症治疗效果以及癌症复发和转移的诊断。最重要的是,它仅通过采血就能进行,非常简便。
癌症基因检查
通过分析血液中细胞的基因状况来实现癌症风险诊断、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效果判定等。它包括基因表达分析,了解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突变分析,查看基因的突变情况;甲基化分析,确定基因是否存在甲基化;还有游离 DNA 检查,测量受损细胞游离到血液中的 DNA 量。即使是健康人,如果风险诊断为高风险,通过进一步精密检查和随访,也可能实现癌症早期诊断。
健康维持与诊断的综合检查项目
除了癌症相关检查,日本诊所还涵盖了众多健康维持和诊断的项目。
血液检查
除一般血液检查项目外,还涉及肝脏、肾脏、胰腺相关项目,以及感染症、肿瘤标志物、糖尿病、动脉硬化相关项目和幽门螺杆菌检查等。这种全面的血液检查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过敏检查
采用特异性 IgE MAST48mix 检查,将 30 种单一过敏原和 6 种混合过敏原组合,对 48 种过敏原进行同时多项目测定,有助于准确找出过敏原,为过敏患者提供诊断依据。
氧化应激与抗氧化能力检查
氧化应激是体内过量活性氧对细胞的攻击,抗氧化能力则是身体的防御能力。诊所通过特定系统进行血液检查来测量体内的氧化应激程度和抗氧化能力。通过了解这些指标,可以针对因氧化诱发的癌症、动脉硬化、老化等采取相应措施。
体内糖化度测试
糖化是糖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的反应,其最终产物 AGEs 会导致皮肤和器官老化以及多种疾病。诊所利用最新设备快速测量糖化度,并依据结果制定预防疾病的措施。
有害重金属检查
测量体内汞、铅、镉、铝、砷等有害重金属以及必需参考矿物质的含量。院内快速检查当天出结果,可根据有害金属积累和矿物质平衡诊断身体状况,并提出对策和治疗方法。
精密体检的意义和价值
日本诊所这样的精密体检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发现疾病
无论是癌症还是其他慢性疾病,早期发现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疾病对身体的损害。例如癌症,早期发现可能通过手术、药物等治疗手段实现治愈,而晚期癌症治疗往往更加困难,预后也较差。
全面了解健康状况
通过多种检查项目,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包括身体的代谢情况、是否存在感染、过敏情况、潜在的疾病风险等,为后续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个性化健康管理
根据体检结果,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对于有疾病风险的人,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等;对于已经患病的人,可以制定合理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日本诊所的精密体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面、深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途径,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实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对维护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近期,《2024中老年人群癌症认知及早筛意识调查报告》,高达76.3%受访者亲友患癌[1],受访者认为患癌风险比较高的三个癌症分别为胃癌、肺癌、和肝癌。避免一发现就是癌症晚期,早期筛查很重要,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些癌症的早筛知识。
1.如何成为常见癌种早筛行动派?
A.胃癌
NCI肺癌筛查建议部分人群患胃癌风险较高[2],可以考虑上消化道内镜筛查。这部分人群包括患有慢性胃萎缩或恶性贫血的老人、做过胃部分切除术、有胃癌家族史。上消化道内窥镜可检查食道、胃和十二指肠内部以检查异常区域的程序。内镜通过口腔,沿着喉咙进入食管,可能引起不适。此外,筛查可能导致食管或胃上出现一个小孔(穿刺),导致食物、液体或胃酸吸入肺部而引起的肺部感染。
B.肺癌
根据NCI肺癌筛查建议[3],肺癌筛查方式包括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胸部X线检查和痰细胞学检查。
LDCT:一种使用低剂量辐射,使用螺旋路径扫描身体的X光机对身体内部区域进行一系列非常详细的图像的检查。也称为螺旋扫描或螺旋扫描。在筛查效果上,LDCT的筛查方式优于X线检查,可降低重度吸烟者的肺癌风险,但该方法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此时医生可能让进行一些侵入性检查。
胸部X线检查:胸部内器官和骨骼的X线检查。X射线是一种能量束,可以穿过身体并照射到胶片上,从而拍摄出身体内部区域的照片。但NCI筛查建议提及,胸部X线检查和低剂量CT 扫描会接触辐射,可能会增加患者患癌症的风险。
痰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检查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痰液样本(从肺部咳出的粘液)以检查癌细胞的程序。
C.肝癌
肝癌筛查包括超声、CT和肿瘤标志物(如常见的甲胎蛋白AFP)。建议有肝癌风险的人每半年进行1-2次筛查[4]。肝癌风险因素包括乙肝/丙肝病毒感染、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2.关注易忽略的前列腺癌,3大指南告诉你怎么筛
报告还提及,相对于胃癌等3类癌症,目前大家对于前列腺癌的认知不够。小编总结整理3篇指南筛查内容,以便大家详细了解前列腺癌的筛查方式。
CSCO |
筛查专家共识 |
NCCN |
筛查间隔方面:基于初次 PSA 筛查结果,40 岁以前 PSA>1ng/ml 的男性建议每 2 年随访 PSA(1B 类);60 岁以前 PSA>2ng/mL 的男性建议每 2 年随访 PSA,>60 岁且 PSA>2ng/ml 的男性可每 1 - 2 年随访 PSA(1B 类)。
|
1.推荐定期进行血清 PSA 检测。 2.不推荐将前列腺癌抗原 3(PCA3)检测、PSA 同源异构体 2(p2PSA)检测、4 - 激肽释放酶评分(4Kscore)检测、前列腺健康指数(PHI)、磁共振检查等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3.共识界定划分前列腺癌筛查人群的三个指标为: 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10 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 PSA 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 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检测终止时间。 对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尽早开展血清 PSA 检测,高危人群包括年龄>50 岁的男性、年龄>45 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年龄>40 岁且基线 PSA>1μg/L 的男性。 |
1.PSA 检测是一种血液检测,用于测量血液中 PSA 的含量。PSA 是一种在前列腺腺体内产生的蛋白质,若前列腺出现问题,如患前列腺癌,前列腺的PSA会异常。但仅靠 PSA 检测不能确诊前列腺癌。 2.直肠指检:医生会将手指插入直肠,触摸前列腺,以寻找癌症的迹象。医生会戴上手套并使用润滑剂。直肠指检可能会产生不适。但它是检查前列腺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前列腺的不规则或硬化部分可能是肿瘤的迹象。 3.若PSA检测、直肠指检等表明你可能患有前列腺癌,你将接受诊断性检测。检测前列腺癌的影像学方法包括 MRI、CT、PET、超声、骨扫描等。MRI可以提供前列腺内癌症详细视图,它能查看癌症是否扩散。PET在被诊断后用于确定癌症的范围或查看它是否已经转移,也可以显示治疗的效果。高 PSA 水平和异常的直肠指检是可能患前列腺癌的迹象,但确 诊癌症的唯一方法是进行活检 。 |
看完别忘了转发家人群!!!
参考文献:
1.2024中老年人群癌症认知及早筛意识调查报告
2.Stomach Cancer Screening of NCI
3.Lung Cancer Screening (PDQ®)–Patient Version of NCI
4.Liver Cancer-English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of NCI
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2024
6.李纪宾,王宝华,邹小农,等.前列腺癌的筛查策略现状及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4,31(04):201-217.DOI:10.13455/j.cnki.cjcor.113494-2024-2024-0065.
2024年10月9日,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布给蛋白质设计先驱David Baker 教授、Al模型开发者 Demis Hassabis、John Jumpe[1]。
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David Baker教授自2003年以来发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蛋白质,其研究团队后续不断将这些蛋白质应用于新药、疫苗研发领域。这不在获得诺奖前,David Baker教授就一直忙于投稿Nature的一篇文章。
新型蛋白靶向识别肿瘤细胞,增强抗癌免疫
这篇文章设计了一种内吞诱导蛋白(EndoTags),它可以克服现有靶向降解方法的局限性,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工具[2]。
这个蛋白有三个特点:细胞摄取、靶向目标蛋白降解和信号激活,其癌症治疗特性正是基于这个特点。第一是细胞摄取,EndoTags 可以作为靶向抗体 - 药物和抗体 - RNA 缀合物的细胞摄取诱导剂,提高药物和 RNA 的递送效率,增强治疗效果。第二是靶向,EndoTags 可以促进与其融合的目标蛋白结合物的细胞摄取和溶酶体靶向,通过将 EndoTags 与针对癌症相关蛋白的抗体或其他结合物融合,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最后是信号激活,EndoTags 可以作为内吞依赖途径的信号激活剂,用于增强抗癌免疫反应。例如,通过激活 T 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与现有靶向降解方法相比,EndoTags 可以避免与天然配体竞争,不需要化学修饰,简化制造过程。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如需要评估 EndoTags 的免疫原性,以及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
诺贝尔奖与癌症治疗
说起诺贝尔奖和癌症治疗,二者一直有奇妙的缘分。早在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给了细胞周期的关键调节因子,对于所有活的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必须精确协调。各个阶段必须按正确的顺序进行,并且必须先完成一个阶段,然后才能开始下一个阶段。
而协调的错误可能导致染色体改变,这种类型的染色体改变常见于癌细胞[3]。细胞周期领域的发现已应用于肿瘤领域。在肿瘤患者中可发现CDK分子和细胞周期蛋白水平异常,如乳腺癌和脑肿瘤升高。CDK为癌症治疗开辟新的原则,相关肿瘤药物包括治疗乳腺癌的阿贝西利、瑞波西利等。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是关于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泛素系统标记在要破坏的蛋白质上,伴随着它到蛋白酶体,并发出蛋白质正在被分解的信号。在蛋白质被挤压到蛋白酶体中之前不久,其泛素标记被断开以重复使用。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控制过程的例子包括细胞分裂、DNA 修复、新产生蛋白质的质量控制以及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退化不能正常工作时,我们就会生病,如宫颈癌和囊性纤维化。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知识为开发针对这些疾病和其他疾病的药物提供了机会[4]。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RNA干扰,RNA 干扰对基因表达的调节非常重要,可参与抵御病毒感染,并控制过于跳跃基因,RNA干扰已成为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重要研究工具,开发沉默 RNA作为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癌症、内分泌紊乱等疾病的治疗方法[5]。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HPV和HIV病毒的发现。Harald zur Hausen意识到 HPV-DNA 可能以非生产状态存在于肿瘤中,应该可以通过特异性搜索病毒 DNA 来检测。他发现 HPV 是一个异质性病毒家族。只有某些 HPV 类型会导致癌症。对 HPV 诱导的致癌机制的理解以及针对 HPV 感染的预防性疫苗的开发[6]。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关于抑制负免疫调节来治疗癌症的,获奖人James P. Allison 研究的蛋白质对免疫系统起到刹车作用。通过减少免疫细胞的抑制来攻击肿瘤,后续这一理念成一种全新的患者治疗方法。获奖人Tasuku Honjo 在免疫细胞上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在仔细探索其功能后,最终发现它也起到制动器的作用,但和James所发现的机制不同,但该疗法在癌症治疗方面很有效果[7]。
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是关于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 基因剪刀,对基因进行了重新编程。在自然形态中,剪刀可以从病毒中识别DNA,但 Charpentier 和 Doudna 证明,它们可以被应用,从而在预定位置切割任何DNA 分子,在 DNA 被切割的地方,就很容易改写基因的功能。新的抗癌疗法也因此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启动,或能实现治愈遗传性疾病[8]。
参考文献:
1.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24/summary/
2.Huang, B., Abedi, M., Ahn, G.et al.Designed endocytosis-inducing proteins degrade targets and amplify signals.Nature(2024).
3.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01/press-release/
4.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04/press-release/
5.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06/press-release/
6.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08/press-release/
7.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8/press-release/
8.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20/press-release/
2024年10月7日,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决定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共同授予给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以表彰他们“发现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1]。
Victor Ambros是在1953年12月1日出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小镇,现就职于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Gary Ruvkun比Victor早一年出生,出生地是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现就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
二位诺奖得主一直专研的microRNA,通过PubMed来搜这一词,可以找到约17万条结果,其中有8000多条和癌症有关。
有助于癌症早期诊断
microRNA(miRNA)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短非编码调节RNA基因,影响miRNA 活性的无数调节机制都与致癌过程有关。差异化的miRNA表达在区分恶性与良性疾病、癌症分期、癌症分型方面已被广泛研究,在疾病诊断方面,许多研究已经证实microRNAs 在人类癌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鉴定与特定肿瘤细胞表型相关的表达模式可能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可能性[2]。
例如9-miRNA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区域转移性疾病相关,可用于指导哪些患者在淋巴结转移风险低时可以选择不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哪些患者在高风险时应进行活检。在尿液样本里,两个miRNA(miR-148 和 miR-375)可以区分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病症患者以及健康人群,将这个 miRNA和血清里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合起来,诊断效果更好[3]。
在癌症治疗方面,miRNA 可用作药物或治疗靶点,很多临床前和体外实验在癌细胞里抑制了那些会致癌miRNA或者重新加入了有肿瘤抑制作用的miRNA,结果证明这些治疗方法在阻止癌细胞迁移/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方面很有效[4]。
miRNA新药奔向临床
越来越多miRNA药物开展临床试验,一篇发布于Cell的文章总结了进入临床试验的miRNA药物,这些药大多通过皮肤或静脉注射给药[5]。药物适应证涉及糖尿病、肺癌、心衰、肝炎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mRNA 药物名称 |
靶向miRNA |
作用方式 |
疾病 |
体内应用 / 细胞摄取许可 |
临床试验编号 |
AMT-130 |
人工miRNA |
amiRNA 表达 |
亨廷顿病 |
立体定向输注 / 病毒转移(腺相关载体) |
NCT04120493 |
RG - 012/ademirsen/SAR339375 |
miR - 21 |
抗miRNA |
奥尔波特综合征 |
皮下注射 / 化学修饰(硫代磷酸酯) |
NCT03373786、NCT02855268 |
RG - 125/AZD4076 |
miR - 103/107 |
抗miRNA |
2 型糖尿病 /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
皮下注射 / 生物分子结合(GalNAc) |
NCT02612662、NCT02826525 |
MRG - 110 |
miR - 92a |
抗miRNA |
伤口 |
皮肤注射 / 化学修饰(LNA) |
NCT03603431 |
MesomiR1 |
miR - 16 |
miRNA 模拟物 |
恶性胸膜间皮瘤、非小细胞肺癌 |
静脉注射 / 载体转移(非活性微细胞) |
NCT02369198 |
CDR132Ld |
miR - 132 |
抗miRNA |
心力衰竭 |
静脉注射 / 化学修饰(LNA) |
NCT04045405 |
RemlarsenMRG - 201 |
miR - 29 |
miRNA 模拟物 |
瘢痕疙瘩病 |
皮肤注射 / 生物分子结合(胆固醇) |
NCT02603224、NCT03601052 |
Mravrsen/SPC3649 |
miR - 122 |
抗miRNA |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 |
皮下注射 / 化学修饰(LNA) |
NCT02508090、NCT02452814、NCT01200420、NCT01872936、NCT01727934、NCT01646489 |
MRX34 |
miR - 34a |
miRNA 模拟物 |
实体瘤(如肝细胞癌、黑色素瘤) |
静脉注射 / 载体转移(脂质体) |
NCT01829971、NCT02862145 |
RG - 101 |
miR - 122 |
抗miRNA |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 |
皮下注射 / 生物分子结合(GalNAc) |
EudraCT 编号 2015 - 001535 - 21、2015 - 004702 - 42、2016 - 002069 - 77 |
CcbomarsenMRG - 106 |
miR - 155 |
抗miRNA |
蕈样肉芽肿 |
参考来源:
1.https://www.nobelprize.org/
2.Szczepanek J, Skorupa M, Tretyn A. MicroRNA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Molecule in Cancer. Cells. 2022 Mar 16;11(6):1008. doi: 10.3390/cells11061008. PMID: 35326459; PMCID: PMC8947269.
3.Sempere LF, Azmi AS, Moore A. microRNA-based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in cancer medicine. Wiley Interdiscip Rev RNA. 2021 Nov;12(6):e1662. doi: 10.1002/wrna.1662. Epub 2021 May 17. PMID: 33998154; PMCID: PMC8519065.
4.Hussen BM, Hidayat HJ, Salihi A, Sabir DK, Taheri M, Ghafouri-Fard S. MicroRNA: A signature for cancer progression. Biomed Pharmacother. 2021 Jun;138:111528. doi: 10.1016/j.biopha.2021.111528. Epub 2021 Mar 23. PMID: 33770669.
5.Diener C, Keller A, Meese E. Emerging concepts of miRNA therapeutics: from cells to clinic. Trends Genet. 2022 Jun;38(6):613-626. doi: 10.1016/j.tig.2022.02.006. Epub 2022 Mar 15. PMID: 35303998.
外出就餐在全球是一项受欢迎的活动,但关于外出就餐与长期健康结果之间关联的证据仍然有限。
研究结果
1.死亡情况
在 291475 人年的随访期间,发生了 2781 例死亡,其中包括 511 例心血管疾病死亡和 638 例癌症死亡。
2.外出就餐频率与死亡率的关联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 / 民族、社会经济地位、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以及体重指数后,与很少外出就餐(每周少于 1 餐)的参与者相比,非常频繁外出就餐(每天 2 餐或更多)的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风险比为 1.49(95% CI 1.05 - 2.13),心血管死亡率风险比为 1.18(95% CI 0.55 - 2.55),癌症死亡率风险比为 1.67(95% CI 0.87 - 3.21)。
综上所述,频繁食用外出就餐的食物与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外出就餐与心血管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的关联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一研究结果提示人们应关注外出就餐频率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合理安排饮食。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了来自 1999 - 2014 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的 35084 名 20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这些参与者在面对面的家庭访谈中通过问卷报告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包括外出就餐的频率。
2.主要观察指标
通过与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的死亡记录相关联,确定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
3.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多变量 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估计全因、心血管和癌症死亡率的调整后风险比。
参考文献:Du Y, Rong S, Sun Y, Liu B, Wu Y, Snetselaar LG, Wallace RB, Bao W. Association Between Frequency of Eating Away-From-Home Meals and Risk of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J Acad Nutr Diet. 2021 Sep;121(9):1741-1749.e1. doi: 10.1016/j.jand.2021.01.012. Epub 2021 Mar 25. PMID: 33775622.
癌性恶液质(cachexia)是癌症的常见并发症,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生长分化因子 15(GDF - 15)是一种循环细胞因子,其水平在癌性恶液质中升高。
在一项小型、开放标签的 1b 期研究中,涉及癌性恶液质患者,ponsegromab 是一种抑制 GDF - 15 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体重增加、食欲改善、身体活动能力提高以及血清 GDF - 15 水平降低相关。
在这项 2 期、随机、双盲、12 周的试验中,我们将患有癌性恶液质且血清 GDF - 15 水平升高(≥1500 pg/mL)的患者以 1:1:1:1 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 100 mg、200 mg 或 400 mg 的 ponsegromab 或安慰剂皮下注射,每 4 周一次,共注射三次。主要终点是 12 周时体重与基线相比的变化。关键次要终点是食欲和恶液质症状、身体活动的数字测量以及安全性。
结果
共有 187 名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其中,40% 患有非小细胞肺癌,32% 患有胰腺癌,29% 患有结直肠癌。在 12 周时,ponsegromab 组的患者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安慰剂组,100 mg 组的组间中位数差异为 1.22 kg(95% 可信区间,0.37 至 2.25),200 mg 组为 1.92(95% 可信区间,0.92 至 2.97),400 mg 组为 2.81(95% 可信区间,1.55 至 4.08)。与安慰剂组相比,400 mg ponsegromab 组在食欲和恶液质症状以及身体活动方面的测量指标均有所改善。ponsegromab 组 70% 的患者和安慰剂组 80% 的患者报告了任何原因的不良事件。
结论
在患有癌性恶液质且 GDF - 15 水平升高的患者中,用 ponsegromab 抑制 GDF - 15 可导致体重增加、整体活动水平提高和恶液质症状减轻,这些发现证实了 GDF - 15 作为恶液质驱动因素的作用。
参考文献:Groarke JD, Crawford J, Collins SM, Lubaczewski S, Roeland EJ, Naito T, Hendifar AE, Fallon M, Takayama K, Asmis T, Dunne RF, Karahanoglu I, Northcott CA, Harrington MA, Rossulek M, Qiu R, Saxena AR. Ponsegro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Cachexia. N Engl J Med. 2024 Sep 14. doi: 10.1056/NEJMoa240951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282907.
央视新闻9月20日消息,中日两国主管部门近期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持续进行多轮磋商,达成共识。
央视新闻截图
核污水产生的核辐射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可能大家第一反应是癌症,如甲状腺癌。带着这个想法,小编也在PubMed中搜索了近几年关于福岛与癌症相关的研究。
有趣的是,但凡提到切尔洛贝利核污染,当时受核辐射的人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增加,甚至被认为和甲状腺癌有很强的关联。轮到福岛时,这一关联却消失殆尽。让我们来一观这些文章。
1.相关 or 不相关?这依然是一个问题
1.1切尔洛贝利与甲状腺癌
1篇19年的文献表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发现了大量儿童甲状腺癌,揭示了辐射暴露与甲状腺癌发展之间的关联[1]。且在事故发生11年后,白俄罗斯甲状腺癌病例数增加到 508 例,是事故前的 73 倍(事故发生前的病例数仅7例)。
白俄罗斯,事故发生前 11 年的小儿甲状腺癌病例数为 7 例,但在事故发生后的 11 年中,甲状腺癌病例数增加到 508 例,是事故前的 73 倍[2]。
切尔诺贝利发生后不同年龄段甲状腺癌发生率
来自乌克兰的日托米尔(因该地区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该研究是在2019-2021年做的,分析了2978名参与人,将参与人分为3类:A1为无发现)、A2为甲状腺囊肿<20 mm 和/或甲状腺结节小于5 mm) ,B则为甲状腺囊肿超过 20 mm 和/或甲状腺结节超过 5 mm)。“B”发现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研究还提到,未来福岛很可能也会出现这样的增长[3]。
年龄和B类发生率
有研究回顾了从切尔洛贝利发生到 2010 年 12 月的系列对乳腺癌发病率影响的文献,重新分析数据表明,受切尔诺贝利灾难影响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可能比以前认为的要高[4]。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德国于 2011 年开始关闭一核反应堆,白血病发病率比略有下降。IRR 从 2004 年-2011 年的 1.20 (95% 置信区间: 0.81-1.77) 下降到 2012 年-2019 年的 1.12 (0.75-1.68)[5]。
其实福岛事故发生后,福岛县也做了大规模超声筛查,年轻人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很高。在约 300,000 名受试者的同一队列中,第一轮和第二轮分别有 116 例和 71 例[6]。但是很多都显示“不显著”,接着往下看。
1.2福岛和癌症不相关?
一项日本队列研究认为,在评价随访3.7年内,极低剂量的辐射暴露(暴露小于 5 mSv)与甲状腺癌检测之间没有关联[7]。
在 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3 月期间就诊的1214 名儿童 (330 名男孩/884 名女孩,中位年龄12岁)接受了甲状腺超声检查,研究已剔除根据疾病史、触诊和血液检查提前知道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儿童。在这 1214 例患儿中,超声检查发现囊肿709例 (58.4%) ,43 例 (3.5%) 发现结节,9 例发现甲状腺内异位胸腺。但使用同一设备对事故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 2010 年标准人群年龄调整,显示囊肿或结节的发生率没有差异[8]。
甲状腺癌如何筛查?
对于核污水与癌症的影响目前还未可知,对于常见的癌症,大家还应该清楚最基本的筛查方式。如甲状腺癌,根据NCCN指南,常见方法如下[9]:
如果发现或怀疑有甲状腺结节,需要进行甲状腺刺激激素(TSH)血液测试和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活检。
TSH 测试:TSH 是由垂体腺分泌的激素,它控制着甲状腺分泌的激素。TSH 血液测试不能诊断甲状腺癌,但可以了解结节是否在分泌甲状腺激素。如果 TSH 水平高,通常意味着甲状腺激素水平低;如果 TSH 水平低,通常意味着甲状腺激素水平高,这被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过度活跃。
超声检查:超声是检查甲状腺癌最常用的成像技术,它可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如果超声发现颈部有任何可疑的淋巴结,建议进一步进行 CT 或 MRI 成像检查,并使用对比剂使图像更清晰。
活检:如果医生认为需要进行活检,细针抽吸(也称为针吸活检或 FNA)是推荐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细针获取可疑甲状腺结节的小样本,通常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以帮助精确定位可疑区域。活检样本将被送到病理学家处进行检查,以确定结节是否为癌症,如果是癌症,则确定癌症类型。在某些类型的病变中,如滤泡性和嗜酸细胞性肿瘤,细针活检可以识别细胞的性质,但不能确定结节是否为癌症,对于这些病变,通常需要手术进行最终诊断。现在,分子测试可以帮助确定结节是否为癌症以及是否需要手术。
WHO的辐射和核紧急情况的药物储备单
也是在今年1月,WHO发布一份“辐射和核紧急情况”的药物储备单,其中就提到了碘化钾和普鲁士蓝这两个药,其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如下所示[10-11]:
参考文献:
1.Suzuki K, Saenko V, Yamashita S, Mitsutake N. Radiation-Induced Thyroid Cancers: Overview of Molecular Signatures. Cancers (Basel). 2019 Sep 2;11(9):1290. doi: 10.3390/cancers11091290. PMID: 31480712; PMCID: PMC6770066.
2.Miyakawa M. Radiation exposure and the risk of pediatric thyroid cancer. Clin Pediatr Endocrinol. 2014 Jul;23(3):73-82. doi: 10.1297/cpe.23.73. Epub 2014 Aug 6. PMID: 25110391; PMCID: PMC4125599.
3.Zabirova A, Saiko A, Orita M, Furuya F, Yamashita S, Takamura N. Thyroid ultrasound findings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adults living in the region of the Chornobyl Nuclear Power Plant. Radiat Environ Biophys. 2024 Aug;63(3):465-468. doi: 10.1007/s00411-024-01083-2. Epub 2024 Jul 20. PMID: 39031188; PMCID: PMC11341590.
4.Ogrodnik A, Hudon TW, Nadkarni PM, Chandawarkar RY. Radiation exposure and breast cancer: lessons from Chernobyl. Conn Med. 2013 Apr;77(4):227-34. PMID: 23691737.
5.Russo A, Blettner M, Merzenich H, Wollschlaeger D, Erdmann F, Gianicolo 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leukemia before and after shut dow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Germany in 2011: A population-based register study during 2004 to 2019. Int J Cancer. 2023 Mar 1;152(5):913-920. doi: 10.1002/ijc.34303. Epub 2022 Oct 5. PMID: 36155927.
6.Yamashita S, Suzuki S, Suzuki S, Shimura H, Saenko V. Lessons from Fukushima: Latest Findings of Thyroid Cancer After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Accident. Thyroid. 2018 Jan;28(1):11-22. doi: 10.1089/thy.2017.0283. Epub 2017 Dec 1. PMID: 28954584; PMCID: PMC5770131.
7.Takahashi H, Yasumura S, Takahashi K, Ohira T, Shimura H, Ohto H, Suzuki S, Suzuki S, Ishikawa T, Suzuki S, Ma E, Nagao M, Yokoya S, Kamiya K. Detection of thyroid cancer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Fukushima, Japa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of the Fukushima Health Management Survey. EClinicalMedicine. 2024 Aug 26;75:102722. doi: 10.1016/j.eclinm.2024.102722. PMID: 39281102; PMCID: PMC11400584.
8.Iwaku K, Noh JY, Sasaki E, Suzuki N, Kameda T, Kobayashi S, Yoshihara A, Ohye H, Watanabe N, Suzuki M, Matsumoto M, Kunii Y, Mukasa K, Sugino K, Ito K. Changes in pediatric thyroid sonograms in or nearby the Kanto reg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accident at the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plant. Endocr J. 2014;61(9):875-81. doi: 10.1507/endocrj.ej14-0032. Epub 2014 Jul 8. PMID: 25008050.
9.NCCN甲状腺癌指南(患者版).
10.碘化钾说明书
11.Product information:RADIOGARDASE- prussian blue insoluble capsules capsule
时不时就有癌症相关的上了热搜,给部分亚健康的生活敲响了警钟,对于大家而言,你可能也会关心这些问题:哪些癌症更容易得?哪些癌症死亡率高?男女患癌有什么区别?
今天我们一起对话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4年发表在JNCC的一篇关于“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文章,从中找到这些你想要的答案。
我国高发的5个癌症
这篇文章根据全国700多家癌症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2022年约有482万新发病例,其中男性病例占52.5%,女性病例占47.5%。在这些新发病例中,0-35岁阶段发病率相对较低,而在35岁后开始逐渐升高,80岁发病率达到达最高。
图1 2022年中国癌症的估计年龄段发病率
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最常见的5种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和胃癌,其具体的新发病例的人数可以参考下表:
表1 2022年不同类型癌症与新发病例数
5种男性高发的癌症
在男性中,新发病例数前5的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占了男性新发癌症病例的65.05%,详见下表所示。
表2 2022年不同类型癌症与男性新发病例数
5种女性高发的癌症
在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是肺癌,其次是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这5种癌症占了女性新发癌症病例的63.75%,详见下表所示。
表3 2022年不同类型癌症与女性新发病例数
我国死亡率最高的5种癌症
2022年癌症死亡人数约为257.42万人(男性占比63.3%,女性占比36.7%)。且在40-44岁之后,患者死亡率显著增加,并在85岁左右达到达到峰值,死亡率为1,449.71每10万。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
图2 2022年中国癌症死亡率与年龄
癌症死亡人数较多的癌种分别是肺癌(73.3万人死亡),其次是肝癌(31.6万人死亡)、胃癌(26.04万人死亡)、结直肠癌(24万人死亡)和食管癌(18.75万人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的67.50%。
男性死于癌症的癌症种前5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占所有癌症死亡的74.28%。女性死于癌症的癌种前5位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乳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的58.78%。
表4 2022年不同类型癌症与死亡病例数
如何预防?听听国家癌症中心怎么说
看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预防癌症?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指出45%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针对癌症预防,给出通过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的一级预防、以筛查为主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的8条建议
- 控烟
- 远离致癌病原体
- 限酒
- 保持健康体重
- 适度运动
- 合理膳食
-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暴露
- 加强职业防护,防止暴晒和过度电离辐射,提倡母乳喂养
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预癌症的二级预防方法,针对常见癌症高危人群,推荐以下7个检查:
二级预防的7个筛查
- 肺癌:低剂量螺旋CT
- 食管癌/胃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 结直肠癌:大便隐血试验、结肠镜
- 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
- 肝癌: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腹部超声
- 宫颈癌: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薄层液基细胞学)、高危型HPV DNA检测、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
- 鼻咽癌:血清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鼻咽纤维镜检查
参考文献:
[1] Bingfeng Han, Rongshou Zheng, Hongmei Zeng, Shaoming Wang, Kexin Sun, Ru Chen, Li Li, Wenqiang Wei, Jie He,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Volume 4, Issue 1,2024.
[2] 癌症预防与筛查指南.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