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11月,是一所集医疗急救、公共卫生、科研教学、康复理疗、健康检查、职业病防治为一体的全国重点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天水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也是甘肃省普外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外科学组天水培训基地、甘肃省天水腔镜诊疗培训中心、甘肃省肝胆胰外科研究所天水分所、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天水分中心、甘肃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水分中心。是西交大口腔医院协作医院、西交大一附院协作医院、中国—巴基斯坦友好医院、中国武警脑科医院协作医院。是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急救、中医养生与康复、眩晕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甘肃省中医药学会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专业委员会天水传承工作站、甘肃省中医药学会脉管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和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临床示范基地。2022年度被确定为甘肃省医疗保障系统首批“DRG/DIP示范医院” 医院现有院本部、南院区(麦积区中医医院)和东院区三个院区。院本部位于麦积区城市中心,占地30多亩,核定病床1030张,设置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15个,职能科室18个。现有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6个、市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27个、重点专业5个、市级医疗质控中心11个、成纪之星工作室2个。南院区位于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花牛村781号(羲皇大道北侧,成纪药业斜对面、武警天水支队西侧),占地46.35亩,核定床位160张,设置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5个,有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温廷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1个,“宫长祥名中医工作室”1个。东院区位于成纪大道东路,占地30余亩。院本部年门诊诊疗50余万人次,出院患者26631余人次,开展手术7276台次、介入手术689台次。南院区年门诊诊疗5万余人次、出院患者3500余人次、开展手术176台次。截止2022年底,院本部现有在职职工1420人,其中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106人,中级职称289人,硕士研究生(包括研究生班)14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甘肃省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专家4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才1人,甘肃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 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骨干人才1人,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优秀青年人才2人,甘肃省名中医2人,甘肃省基层名中医2人,天水市领军人才3人,天水市“222”创新人才工程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天水市名中医6人。南院区现有在职职工204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25人,中级职称26人,甘肃省基层名中医2人。天水市“222”创新人才工程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天水市名中医5人。医院拥有国内先进的3.0T高场超导磁共振、256层双源炫速和128层高速CT各1台、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大C)2台、直线加速器、双板DR、E超等超高档全身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口腔锥形束CT、多功能眼底诊断平台、电子鼻咽喉镜、鼻窦内窥镜系统和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冷极射频肿瘤治疗机、毫米波治疗仪、肿瘤微波消融仪器、高清电子胃镜、支气管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第五代混合动力碎石清石系统、前列腺汽化电切镜、膀胱镜、体外冲击波治疗仪、X线骨密度仪、乳腺X射线仪(钼靶)人工晶体生物测量仪、YAG激光、微生物全自动质谱仪、耳鼻喉动力系统、宫腔镜电切系统、肺功能测试系统、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半岛超声炮、黄金微针及12人高压氧舱等大型医疗设备300余台件,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国‘SIFIC2019’感控实践优秀基层医院”,“甘肃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甘肃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先进集体”“省级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支援单位” “2021届中国医院竞争力中医医院300强”等10余项省级以上殊荣。医院先后有《中国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高发出生缺陷病因学探讨》等1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部、省、市科技成果进步奖。“祛风湿药褥”等3项发明获国家专利。1985年至今,在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31篇,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9篇,出版专著58部。八味柴芍合剂等8个品种的院内制剂投入量产,1个协定处方正在进行加速试验和稳定性试验。近年来,甘肃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石谋军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副部长王陇德、曹荣桂、殷大奎、陈啸宏、王国强和原甘肃省委书记林铎、省委副书记孙伟,副省长罗笑虎、冯健身、咸辉,宣传部部长王嘉毅等领导先后来院调研视察指导工作,对医院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医院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积极争取项目,引进先进医疗设备,讲团结协作,重学术氛围,求服务质量,创医院特色,使医院真正成为一所学科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管理科学规范、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全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胆道炎症以胆管炎症为主者称胆管炎,以胆囊炎症为主者称胆囊炎。两者常同时发生,多是在胆汁淤积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系胆道梗阻(最常见为胆石梗阻)使胆汁淤滞、胆管内压力迅速增高所致胆道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胆管炎经非手术治疗后,急性炎症得到控制,但胆管内的原发病因(如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或奥狄括约肌狭窄等)并未解决,胆管内炎症病变转为慢性,使胆管壁增厚。,胆囊,1.慢性胆管炎 用手术方式,去除梗阻因素,保证胆道引流畅通。在急性发作,先控制感染,等病情稳定后再施手术。切开胆管取除结石或蛔虫,并作T形管引流。如有奥狄括约肌狭窄,可作括约肌成形术,如有胆总管下端梗阻可作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或胆管空肠Roux-y吻合等胆肠内引流术。为解除感染病灶,应切除胆囊。肝内胆管狭窄者,须彻底了解其病理变化,解除其梗阻原因。如作肝内胆管狭窄段切开,并清除肝内结石,然后作Roux-y式胆管空肠吻合。奥狄括约肌成形和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容易发生逆流性胆管炎。 2.急性胆管炎 手术解除胆管梗阻,使胆管压力减低,引流通畅。但在疾病早期,急性单纯性胆管炎,病情不太严重时,可先采用非手术方法。对非手术治疗无效,并由单纯性胆管炎发展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解痉、镇痛和利胆药物的应用,其中50%硫酸镁溶液常有较好的效果,用量为30~50ml一次服用或10ml日3次;胃肠减压也常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很重要,虽在胆管梗阻时胆汁中的抗生素浓度不能达到治疗所需浓度,但它能有效治疗菌血症和败血症,常用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和氨卞青霉素等。应根据血或胆汁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调整合适的抗生素。如有休克存在,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如非手术治疗后12~24小时病情无明显改善,应即进行手术。即使休克不易纠正,也应争取手术引流。对病情一开始就较严重,特别是黄疸较深的病例,应及时手术。手术死亡率仍高达25~30%。手术方法应力求简单有效,主要是胆管切开探查和引流术。应注意的是引流管必须放在胆管梗阻的近侧,在梗阻远侧的引流是无效的,病情不能得到缓解。如病情条件允许,还可切除。,胰腺炎 相似点:都有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不同点:胰腺炎通常在饱餐及饮酒后发作,表现为全腹疼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通过CT检查可以鉴别诊断。 胆道蛔虫症 相似点:都有腹部疼痛表现。 不同点:胆道蛔虫症常为突发剑突下剧烈绞痛,阵发性加剧,部分患者可吐出蛔虫,疼痛可突然缓解,一般无明显发热。通过影像学检查可鉴别。,禁忌喝酒、吃辛辣食物,1.生物化学检查血、尿淀粉酶的测定可判断是否伴发胰腺炎。测定总胆红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转氨酶等值均升高,在缓解期都恢复正常。久病者则有肝细胞损害。 2.B型超声显像在胆道梗阻扩张时,能准确地查出液性内容的所在和范围,胆管扩张的程度和长度,其诊断正确率高。 3.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在肝胆管扩张病人,可显示肝内胆管及其流向,明确有无胆管扩张和扩张的范围。对于黄疸病例可鉴别病因或梗阻部位,并可观察到胆管壁和其内部的病理改变,依其影像的特征以鉴别阻塞的原因。 4.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用十二指肠镜可经乳头开口插管,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管和胰管内,明确胆管扩张的范围和梗阻部位,并能显示胰胆管共同通道的长度和异常情况。 5.胃肠钡餐检查其诊断价值已被超声检查所替代。囊状扩张较大者可显示十二指肠向左前方移位、十二指肠框扩大、呈孤形压迹。 6.术中胆道造影在术中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总管内,可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和胰管的全部影像,了解肝内胆管扩张的范围、胰管胆管的反流情况,有助于选择术式和术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