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一个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高频词汇,很多人会把它和近视混淆,以为是同一个病,实际上,它们虽然同属于屈光不正,但是二者大不相同,近视是指远处的平行光线进入眼球聚焦到视网膜前面,因而看远处是模糊的,但是看近处却可以通过调节变得清晰,而散光是指眼球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简单来说就是光线经过眼球不聚焦,形成散开的物象,因此会出现视物重影,散光眼无论看远看近都会出现重影的情况,这个和近视是很容易区分的。
散光除了会出现视物重影、视力下降外,还会引起视疲劳以及歪头、斜颈视物等情况,引起散光的病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外伤、手术、眼睑压力、不良的用眼习惯、缺乏户外活动等,轻度散光不影响视力可以不处理,中高度散光对视力影响明显,不处理可能会导致弱视,因此需要配戴眼镜,18 岁以后也可以手术治疗。
散光还可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常见的都是规则散光,也就是眼睛最大和最小屈光力的两条子午线相互垂直,把眼睛比作照相机的话,可以理解为镜头规则、光滑,通过常规的散光镜片可以矫正,而不规则散光则是在各子午线或同一条子午线的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以理解为镜头凹凸不平,用常规散光镜片不易矫正。
引起不规则散光的原因有很多,如圆锥角膜、角膜外伤、角膜溃疡、角膜瘢痕、翼状胬肉、白内障等等,其中圆锥角膜是困扰青少年,引起高度散光的常见疾病。
圆锥角膜是一种表现为局部(一般为中央部位)角膜圆锥样突起、突起区角膜基质变薄的疾病,常引起严重的不规则散光、高度近视以及视力进行性下降等,严重者可能致盲。圆锥角膜好发于 15~25 岁的青少年,男性多见,亚洲人发病率较高,双眼常先后发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往往与遗传因素有关,唐氏综合征、Marfan 综合征、妊娠等全身因素,以及长期揉眼、过敏性结膜炎、眼睑松弛综合征等眼部因素都容易诱发圆锥角膜。
青少年若出现近视、散光度数加深过快,散光不规则,常规眼镜矫正视力不佳者需要排查有无圆锥角膜,需到眼科进行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等检查,确诊后则需要进行相应治疗,病情轻微患者戴相应框架眼镜即可,若框架眼镜矫正不满意则可以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戴镜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进行角膜胶原交联手术,严重者则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揉眼,出现过敏性结膜炎时使用抗过敏眼药治疗、避免接触过敏物质等,此外要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积极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主要包括 角膜染色、角膜压痕、角膜隐窝、角膜铁线环、角膜浸润、角膜感染、重影和眩光。
角膜染色的常见原因有镜片配适不良、镜片设计降幅过大、镜片污损、干眼、镜片黏附、机械损伤和护理液毒性反应等。
角膜浸润由于缺氧或局部刺激等引发炎症反应,角膜缘血管扩张、渗出液侵入角膜引起角膜局部肿胀或混浊。可能与镜片污损、配适过紧及配戴者身体状况不佳等有关。
角膜感染是配戴角膜塑形镜比较少见的但却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与配戴者依从性相关,镜片的污损、过期使用、镜片变形、护理不当以及忽略定期复查是主要的诱因。
重影或眩光其主要原因是镜片偏位,睡姿不良引起的角膜散光增大等,眩光的主诉会更多见于一些近视度数较高或瞳孔较大的配戴者。
糖尿病角膜病变在临床上实际上归属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往往是因为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而导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从而形成了糖尿病角膜病变,这里疾病还是非常严重的,具体有如何的严重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点分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糖尿病角膜病变是较为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较高抗病能力和免疫力都会下降,角膜上皮就非常容易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病变,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血糖处于较高的状态持续时间较长,最终导致角膜的神经纤维代谢出现了异常而导致的。
第二,糖尿病会引起微血管出现一些相关的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都属于微血管病变,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导致角膜出现周边血管网红血的功能下降,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营养会导致角膜上皮逐渐的出现病变,也非常容易发生角膜上皮营养不良性病变!
第三,糖尿病患者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导致角膜病变逐渐发生,甚至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角膜基质的溃疡以及溃烂和坏死,引发严重的角膜炎,如果患者病情复杂伴有血糖还控制不佳,往往合并真菌和细菌感染,会形成角膜穿孔和眼内化脓甚至失明!
总结,糖尿病角膜病变是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需要用药和生活方式的改善综合的调理,保证一个良好的血糖达标,保持眼睛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最终避免失明的发生。
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基因疗法KEBILIDI用于治疗AADC缺陷。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批准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基因疗法。AADC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这个病挺严重,还会缩短患者寿命。近年来,大家关注到我们大脑中含有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对运动功能极其重要的物质,这种病会导致我们脑中无法合成多巴胺。
这种疗法是一种基因替代疗法,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直接把药物注射到大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进行基因治疗后的12个月内,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就有了快速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时间可以达到5年。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神经递质分析也证实了患者体内多巴胺的产生增加。改善源头后,患者的各种症状(比如情绪、出汗、体温和眼动危象等方面)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回到这个神奇的基因疗法,KEBILIDI是一种基于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2(rAAV2)的基因疗法,里面包含了人的功能基因。
注入大脑后,这种功能基因可以增加AADC酶的含量,从而恢复多巴胺的产生,以此来纠正潜在的遗传缺陷。但还需要注意的是,KEBILIDI禁用于通过神经影像学评估还没有达到颅骨成熟度的患者。
参考来源:
1.PTC Therapeutics Announces FDA Approval of AADC Deficiency Gene Therapy.
2.Tai CH, Lee NC, Chien YH, Byrne BJ, Muramatsu SI, Tseng SH, Hwu W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adocagene exuparvovec in patients with AADC deficiency. Mol Ther. 2022 Feb 2;30(2):509-518. doi: 10.1016/j.ymthe.2021.11.005. Epub 2021 Nov 8. PMID: 34763085; PMCID: PMC8822132.
当地时间11月13日,两款心电图相关的设备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一款是可佩戴的贴片,可连续14天来监测我们的心电图,当发生心律失常的时便于直接通知医生。
另一款是心电图监护仪,也能直接佩戴在胸部,能及时识别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1-2]。这两款设备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
未来心电图监护仪还将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心电图以更早诊断不同类型的心脏病。这台心电图监护仪还可以生成24小时连续心电图,可以在锻炼的时候使用,还能检测心率等数据。而可佩戴的贴片由有7个心电图导联,在检测心律失常方面准确性高。
1.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有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毫无征兆,这两个设备的获批有助于更早发现;有时会出现心悸或黑矇,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陆的年猝死人数可达54.4万[3]。且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盯上了年轻人,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心律失常等疾病,保护好你的“小心脏”。
2.心律失常检查包括哪些?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