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50年,现已成为乌兰察布地区最大的一所集医、教、研、预保、康复、急救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承担着辖区11个旗县市(区)近270多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1995年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乙等”医院,是内蒙古医学院和包头医学院教学医院,与北京阜外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建有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先后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医院、全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级“百佳医院”和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称号。 医院占地面积30654平方米,现有医疗占地面积14886平方米,建筑面积84300平方米,包括门诊楼面积4000平方米,综合住院大楼55000平方米。全院核定床位达到829张,可开放床位1000张。 全院现有职工1119人,包括正高80人,副高113人,中级职称人员387人,在读研究生12人,在职研究生20人,在职研究生课程班61人,共有10名硕士生导师分布在心胸外、普外、耳鼻喉、脑外、神经内等多个专业领域,已成为内蒙古医学院和包头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院内有心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5个重点学科。其中,心胸外科和康复医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目前心胸外科正在申报自治区领先学科,所开展的“低体重婴幼儿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和“神经内科三级康复”技术被自治区作为新技术项目加以推广,特别是心脏外科技术在国内享有盛誉。 心外科作为自治区重点学科。从1975年与北京阜外医院横向联合开展心脏外科手术,至今已完成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瓣膜替换、法洛氏四联症、心脏搭桥术等心脏手术4000余例,手术成功率达99.87% 居全国同类专业较好治疗水平,在国内特别是华北地区影响深远。 康复医学科技术先进,该科设有N-ICU病房、功能评定室、 语言认知心理评定与治疗室、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等,并率先开辟了卒中单元,开展脑血管抢救治疗、神经功能障碍等康复治疗,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85%以上,单病种治愈好转率95%以上,其技术能力在自治区同行中占据领先地位。 今年以来,医院提出“文化立院、质量建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依法治院、勤俭办院”的方针,全面实施科技兴院战略,以加强学科建设为重点,鼓励承(协)办国家、省、市级的学术交流,邀请各大医院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著名学科带头人担任院内各科室的名誉主任。还进一步激活奖励机制,在08年3月8日的全院总结表彰大会上,院长王大成同志带头将自己在2007年度荣获的二项技术特等奖3万元全部捐献出来,设立了医疗质量安全奖和学科建设奖两项奖励基金。随着新大楼的投入使用,即将成立心脏中心、微创手术中心、神经康复中心、乌兰察布市体检中心、全市疑难病会诊治疗中心等强势的医疗机制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在新农合工作中,医院高度重视,率先于2008年4月在全自治区范围内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简称合管办),分别与乌兰察布市卫生局,以及各旗县、市卫生局签订了《乌兰察布市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书》。专门出台《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新农合服务承诺书》,竭诚服务于广大农合患者。使农牧民实现当天看病、当天报销、当天出院当天结帐。 同时,医院又审时度势,分别在前旗医院成立了“技术协作医院”,在兴和县医院实现了托管,对前旗医院进行了接管,分别成立了分院,并将中旗医院作为定点帮扶医院,进行医疗技术合作,倾力打造地区医疗的联合“航母”,统筹医院总部和分院之间的各项关系,真正实现联合发展的共同目标。 医院坚信,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流质量、一流水平,一流服务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蚕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一个类型,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引起溶血性贫血。溶血具体机制不明,同一地区G6PD缺乏者仅少数人发病,而且也不是每年进食蚕豆都发病。蚕豆病在我国西南、华南、华东和华北各地均有发现,而以广东、四川、广西、湖南、江西为最多。3岁以下患者占70%,男性占90%。成人患者比较少见,但也有少数病例至中年或老年才首次发病。由于G6PD缺乏属遗传性,所以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本病常发生于初夏蚕豆成熟季节。绝大多数病例因进食新鲜蚕豆而发病。本病因南北各地气候不同而发病有迟有早。,在遗传性G6PD缺乏的基础上接触新鲜蚕豆导致急性溶血。,全身,1.输血。 2.应用糖皮质激素。 3.纠正酸中毒。,1.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I型。 2.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 3.感染诱发的溶血性贫血。 4.新生儿黄疸。,不能进食蚕豆及其制品,1.过筛试验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荧光斑点试验、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 2.红细胞检查 红细胞海因小体计数。 3.酶活性 G6PD活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