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科医生。周围血管病科、血管外科方向,医学硕士。广州三甲医院主治医生。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围术期评估和危重病处理
国际外科学院(美国分部)院士,美国外科执业医师,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 A 类外国专家,欧美同学会会员/广州分会理事,中国国庆 70 周年观礼特邀嘉宾。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医师,美国静脉血管中心主管外科医生,纽约哥倫比亚 大学外科博士后毕业,美国医学会,美国静脉学学会,国际血管外科学会委员和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静脉曲张学组海外发展部部长。回国前在美国最大的美国静脉血管中心仼主管外科医生四年多, 熟练掌握欧美最先进的微创技术; 擅长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蜘蛛静脉,腿部溃疡,下肢水肿,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血栓, 下肢脉管畸形,KT综合征(包括成人和儿童)等外周血管疾病。 在中美临床和学术领域耕耘了三十多年,不仅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科学家,还是一位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专注于提供国际创新技术帮助了成千上万名腿部循环障碍患者。积极参与继续医学教育,始终站在微创静脉手术创新治疗的最前沿。撰写和合著了40多篇同行评审的原创医学科学论文,并受邀在数十个国内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专题演讲。一直相信优化医疗。在美连续三年荣获患者选择奖,准时医生奖和富有同情心医生奖。因为对医学科学的重要贡献, 曾获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临床研究员奖, 连续数届列入美国名人录,世界名人录,医学医疗名人录及科学和工程学名人录,並获得2017阿尔伯特.纳尔逊.侯爵终身成就奖。
宋新明,男, 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胃肠三科副主任。擅长于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胰腺肿瘤和炎性肠病的外科和微创外科手术,尤其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现任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结直肠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微创解剖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理事,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结直肠肛门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胃肠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微创外科管理分会常委,粤港澳大湾区ERAS医师联盟第一届成员。中华创伤学会组织修复学委员会常委;《中华普通外科手术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文献》,《消化肿瘤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获国家自然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基金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6部。培养博士硕士10余名。
国家微创心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从事心血管外科10余年,长期致力于心脏瓣膜疾病和大血管疾病诊疗工作 本科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013年在瑞典林雪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学习。 科研成果 发表本专业中英文文献十余篇并承担省厅级临床科研重点课题研究。 进修经历 2016年9月-2019年7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攻读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大血管疾病方向 2013年9月-2013年12月 瑞典林雪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交流学习 2001年9月-2006年7月 南方医科大学就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工作经历 2006年8月-至今 广东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王深明教授。现就职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从事血管外科医教研工作10多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下肢动脉学组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委会中青年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液透析通路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专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静脉疾病专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及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VTE专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外科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血管病三区行政主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从事血管外科、普外科临床工作27年,主持省级课题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现任广东省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委。现主要诊治腹主动脉瘤、内脏动脉瘤、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血管畸形和静脉曲张等。腹主动脉瘤的开腹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有丰富经验。每年完成腹主动脉瘤开放、腔内治疗超过200例。
副主任医师、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与基础科研,擅长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主动脉瘤、夹层等血管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累计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
医学博士,外科学(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硕士期间就读于第四军医大学。2015-2018期间多次到欧洲、日本就腔内技术治疗大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和外周动脉疾病(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学习与学术交流。2019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专攻血液透析通路方面的研究。目前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血管外科课题,发表SCI、中华级、国家级杂志专业论文50余篇,担任《中国血管外科杂志》《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的审稿工作。 广东省医学会 血管外科学分会 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 血管病学分会 常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 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 常委;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管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 委员;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大血管分会及静脉分会 委员;
刘晓冰,医学博士,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小儿心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致力于心血管外科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常规微创小切口手术矫治各类心脏疾病。擅长各种复杂心脏畸形矫正、儿童及成人瓣膜病变的修复、大血管及冠脉血管畸形的矫治;成人先心病的外科手术及术后康复指导。本科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11年获得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医学博士学位。作为专业的心血管外科医生,参与了超过5500例心脏外科手术,其中独立完成逾3000例,包括各类心脏病变矫治,复杂畸形的姑息及根治性手术,以及瓣膜及血管畸形的外科修复。近年每年主刀手术在400-500例,其中半数以上为复杂危重患者,同时深入研究危重结构性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对新生儿期至成人期的大动脉调转,主动脉弓部病变,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闭锁以及单心室的分期手术等外科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最小的复杂心脏畸形手术矫治为体重1.9公斤。个人在2018年第三届心外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获得先心组全国冠军。新技术方面:2015年底结束国外学习后,回国开展GOTX膜双叶瓣重建肺动脉瓣,对右室流出道肺瓣缺失的患者取得良好的近期及中期结果,是目前国内缺乏同种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的一种有效替代技术,中期的临床随访结果优于各种生物带瓣管道;2017年在国内首次发表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升主动脉并壁内走行畸形的外科矫治,救治了一批存在潜在猝死风险的青少年,目前已积累国内最大宗病例;2019年所在手术团队通过胚胎及解剖学的研究,证实单纯的一侧肺动脉缺如可以通过早期的手术矫治挽救退化缺如的肺动脉,最终可挽救患侧病肺。2021年开始双入路法矫治儿童及青年复杂类型肥厚型心肌病,手术效果确实,瓣膜及传导并发症明显减低。近年与高校及研究所合作,深入研究结构性心脏病特别先心病的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3D打印心脏,虚拟现实及混合现实重现心脏解剖方面,取得突破成绩,并成功运用于临床,提高了复杂心脏畸形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所在团队自2018年开始将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先心病的防诊治及预后研究,同年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参加第一届深圳医疗健康大数据创新应用国际大赛,获得三等奖。2019年作为主要参与人,课题组获得科技部门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及医院登峰计划资助,各资助金额一千万,即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进行先心病防诊治方案精准化研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依靠心研所前期两万例先心病的数据基础,构建先心病风险预测、精准诊疗和预后评估的模型,并设计临床研究修正模型。目的是提升中国先心病的总体治疗效果,使心研所先心病诊疗水平与欧美顶级心脏中心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