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天保,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具有20余年仁济医院临床工作经验。目前是仁济医院心脏起搏器手术主要术者之一。累计完成心脏起搏器植入、冠脉造影、右心导管等各类心血管介入诊疗操作3000余例。在心动过缓、心衰猝死防治、晕厥、高血压、房颤及肺栓塞、肺高压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起博、除颤及三腔再同步化心脏起搏器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希氏束/左束支区域生理性起搏、“无痛”起搏、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等起搏新疗法。起搏器治疗秉承仁济传统和特色:微创小切口,免拆线美容缝合,起搏导线植入几乎全部采用腋静脉途径,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远期导线磨损等问题,并采用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减少术后卧床时间,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正常活动,术后1-2天出院,平均住院3-4天。一般情况下平均手术时间仅需半小时至1小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起搏与电生理微创手术的医疗单位之一,1974年完成国内第一例国产按需型单腔心脏起搏器,1991年完成国内第一例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目前心内科是国家卫健委以及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也是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委会认证的三腔起搏器植入建设中心,房颤中心示范基地,中国心衰中心联盟认证的“中国心衰中心示范基地”,以及多个亚专业介入培训基地及诊疗中心。起搏电生理亚专业在治疗各类复杂心律失常以及起搏器相关疑难杂症方面形成自己特色。
符佩华,女,副主任医师,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历,从事儿科专业20多年。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儿童哮喘,慢性咳嗽,鼻炎,清嗓子咳嗽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和随访。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先后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心血管中心、法国里昂第二大学心血管和肺科医院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培训学习。曾赴武汉雷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6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获得仁济医院首届“仁心仁术”医师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特别奖”和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上海市卫健委“卫生健康”学科带头人称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治医师; 上海市儿科学会呼吸学组青年学组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省部级、市级等项目,入选上海市扬帆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医苑新星等人才计划。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张静,女,副主任医师,200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呼吸病学)。同年,就职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内科至今。2011年-2012年作为访问学者至美国芝加哥大学Comer儿童医院。近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著多篇。擅长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哮喘和肺部感染等的诊治。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脏起搏专业学组成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生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心身医学委员;第二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上海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Wake Forest医学院肿瘤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专业方向:主要从事肺小结节早期诊断评估,内镜下介入诊断及治疗、晚期肺癌个体化治疗及全程管理。成立晚期肺癌诊治专家工作室,为患者打造肺癌从诊断-手术-治疗-随访-关护的完整全程诊疗闭环。 科研方向:肺癌分子生物学及表观遗传学,主要从事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对肺癌干细胞影响的研究。 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和横向项目。已发表相关SCI及国内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其中SCI通讯作者3篇、第一作者SCI论文3篇。 社会兼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成员 华东区肺部疾病介入协作组青年委员 美国AACR会员 现门诊时间:仁济医院南院区-每周三全天;特需门诊:每周五上午
现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治医师
交大医学院博士毕业,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包括鼻炎,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的诊治,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