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

中医肿瘤科

一、疾控中心演变过程 朝阳区防疫站成立于1956年,截至2002年机构改革已运行了46年。 2002年12月底,根据国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精神,原朝阳区防疫站部分人员和职能与区皮肤病性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合并成立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时属差额事业单位,定编171人,其中防疫站136人,性防所5人,结防所30人 二、SARS之后 年轻的疾控中心成立不久,SARS战役紧接而来,中心虽然经受住了这一场考验,但在这场战役中暴露出了我区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化网络建设以及我区防病机构技术手段落后、队伍素质不高、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 2003年在抗击非典之后,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并逐步建立财政经费保障体系”的总目标,充分说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体现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社会保障工作。 三、夯实基础、加强建设、寻求支持、拓展服务 (一)队伍建设 为了加速专业技术队伍的改变,增强中心发展活力,在区人事局、区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招募、引进、培养人才,并在职工中逐步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的思想,使得中心的人员队伍得到了飞跃发展。 目前,中心建筑面积达到10000余平方米,属全额拨款单位,定编19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84%,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9%、本科学历占26%。正高职称占3%,副高职称7%,中级职称25%,初级职称44%。 (二)硬件建设 2003年SARS之后,区政府为中心投入400万元解决应急车辆、防护用品、消毒用具及信息采集设备等。2004年,由政府拨款345万元及中心配套共计800万元用于中心的硬件建设;2005年由区财政为中心投入716万元设备专款。硬件投入的快速增长,为中心增强科研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应急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中心本年度在环境卫生、职业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监测等方面增加了多项检测项目,极大的提高了中心的工作能力,拓展了业务范围。 (三)理念创新 1、艾滋病防治的“朝阳模式” 朝阳区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处于北京市的领先地位,其“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卫生指导、社区唱戏”的模式成为了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朝阳模式”。中心深入开展针具交换、安全套推广使用、美沙酮替代疗法“三项工程”,在创新中不断拓展,更加深化落实了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同时,在公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开展针具交换工作,通过志愿者开展同伴教育工作积极发展针具交换工作的志愿者,到目前为止,针具交换的回收率超过了98%。 通过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行为监测工作,目前在朝阳区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逐年上升。 同时,中心建成了艾滋病专题网站,实现了在线咨询、同志论坛、在线查询等多项功能。随着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国际搭轨的交流平台的建立,“朝阳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检验,正逐步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2、结核病防治的“朝阳模式” 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重点在落实十二个分站的六项职能,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聘用社区督导员,建立督导化疗队伍、痰检筛查队伍和宣传教育队伍。结防工作进社区方便肺结核病人就诊和治疗。 2006年,朝阳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获得了全国先进,国际防痨专家认为:在未来几年内的中国防痨模式都应该是“朝阳模式”。 3、狂犬疫苗分门诊的建立 随着北京市犬类数量的增长,疾控中心率先在北京市设立了8个正规化,标准化的狂犬疫苗门诊,为百姓提供了忠实可靠的就医保障及养犬防病知识,在方便了患者就医的同时也为规范北京市犬苗接种工作开创了先河。 4、内引外联 先后有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实验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先后落户。并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国际企业预防艾滋病联合会(GB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开放社会研究所(OSI)、比尔 盖茨基金会、中国CDC病毒所、中国CDC性艾中心、全球基金等多国NGO建立项目合作关系。 中心还聘请了十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作为常年专业技术顾问,并成为六所大学的实习基地。通过把国内外优秀专家教授的成功经验、成型工作方法与朝阳区的丰富的现场资源结合,更好的服务于朝阳区的防病工作。 5、营造中心文化 为支持中心开展有效的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会生活中心本着群众自身管理原则,聘请心理学老师,与职工定期谈心,减轻压力, 并先后组建了羽毛球、足球、秧歌、强音合唱队等,扶持业余与专业相结合,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中心特色的文体活动。 6、数字化CDC 中心的OA系统投入正式运行,内部局域网通过一期、二期工程的建设,将使各项工作逐步实现无纸化、数字化办公。 (四)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应急工作,强化队伍的建设,以培训为切入点,对CDC全体业务人员采取分层次、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应急理念和专业应急知识技能培训。以实用有效为原则,通过不断的应急培训、演练、实战,以确立符合区情的实用高效的应急机制。以防病网络为依托,强化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应急处理队伍。应急设备配备了充足的防护、消毒装备。以保证急需时能及时供应。并储备了一定量的SARS及其他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试剂,现场调查所需防护设备、采样设备,信息处理设备。 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朝阳区疾控中心聘请国家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北京大学公卫学院的专家、教授亲临讲课。 (五)五大卫生 职业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等工作不断拓展业务水平及业务工作量。 (六)提升科研水平 中心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研理念,科研能力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北京总体规划对朝阳区的功能定位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疾控中心应定位为全区的“公共卫生指导中心、监测中心、培训中心”,并不断在“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方面取得领先地位。从而全面统筹朝阳区的卫生防病工作。 成立至今,疾控中心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努力体现反应灵敏、出动及时,方法科学、措施得当,数据准确、信息畅通,协调网底、保障有力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了作为全区公共卫生指导中心、全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培训中心、全区公共卫生监测中心的特点, 为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卫生保障,受到了各级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上级业务指导部门及社会的肯定。 朝阳区疾控中心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兢兢业业的开展朝阳区的卫生防病工作。 经过两年多发展的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焕然一新,随着先进仪器的进一步配置,高级人才的不断引进,我们将努力构建文化型CDC、学习型CDC、数字化CDC、网络化CDC,从而全面提升中心专业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必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卫生防病机构,开创朝阳区卫生防病工作的崭新局面,更好的服务于朝阳区的防病工作,更加强有力的保障朝阳区的公共卫生防病事业做出贡献。

详情 查看科室详情
关念波副主任医师
中医肿瘤科

中医世家,关氏中医第四代传人,祖父是被尊称为“”肝病克星”的国医大师关幼波,擅长各种疑难杂症,自幼耳濡目染,同时师承于中医肿瘤界大师林洪生教授,林氏学术传承人,肿瘤学博士,专攻中医药治疗肿瘤。

知名专家
好评99%
接诊量1434
平均等待5小时
擅长:肺癌,肝胆癌,胰腺癌,妇科肿瘤,肠癌,泌尿系统肿瘤,肉瘤,恶性胸腹水。请注意,只有视频看诊可以开药,其他问诊只能简单咨询,不能开方开药。
舌癌 1例肿瘤 1例癌症 1例
图文¥600
电话¥1500
更多服务
李学主任医师
中医肿瘤科

李学,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代钊教授及李佩文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工作,并作为李佩文教授学术继承人,深得导师真传。在治疗晚期癌症并发症如癌性疼痛、癌性胸腹水、癌性发热、放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如重度腹泻、食欲下降、便秘等)以及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肺炎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
好评100%
接诊量257
平均等待15分钟
擅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疗 1、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食道癌、胰腺癌、肝癌等);2、 肺癌;3、 乳腺癌;4、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5、肾癌、鼻咽癌;6、癌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 、癌性疼痛。临床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中医药配合放疗、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减毒增效,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梗阻性黄疸 1例
图文¥200
电话¥500
更多服务
钱瑞琴主任医师
中医肿瘤科

原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硕士、教授、博士导师。 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二门诊中医科 主任医师 1978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中医系,1986年获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室硕士学位。曾两次到日本出国访问学习。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和教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研究及中药药理研究40余年。先后承担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北京大学985课题、卫生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研开发项目、北京市科委基金以及科技部973项目。已培养毕业博、硕士研究生多人。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科研及临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曽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北京大学优秀学位博士论文指导老师,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身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委。

专家
好评100%
接诊量146
平均等待15分钟
擅长:1. 肺癌、胃癌、食管癌等呼吸、消化系统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阴道癌等妇科肿瘤等常见肿瘤术后的预防复发和转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减轻肿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中医“固摄扶正抗癌”体系为原则,恢复人体阴阳、脏腑平衡,调节五脏六腑功能。 2. 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等疾病的中西医调理与治疗。 3. 亚健康,失眠抑郁,肝气郁结,焦虑状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4.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贫血 1例脂肪瘤 1例癌痛 1例
图文¥150
电话¥300
更多服务
董倩主治医师
中医肿瘤科

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博士后,师从首都国医名师林洪生教授。主攻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和癌症综合康复治疗的研究及临床工作,致力于通过综合治疗帮助肿瘤患者康复。

专家
好评100%
接诊量21
平均等待5小时
擅长:擅长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妇科肿瘤、胃癌、食道癌、肝癌、肾癌等实体瘤及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与调养。擅长各类肿瘤的综合康复治疗和老年肿瘤患者合并其他系统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肾病等)的中医调养。
图文¥100
电话¥200
更多服务
朱晏伟主任医师
中医肿瘤科

198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肿瘤科的临床和教研工作。

知名专家
好评100%
接诊量3
平均等待-
擅长:慢性肺病(慢性咳嗽、慢性肺炎、间质性肺炎、肺癌),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更年期综合征、卵巢肿瘤、乳腺肿瘤、胃肠道肿瘤等,以及肿瘤术后、放化疗后的调理恢复。
图文¥200
电话¥200
更多服务
程志强主任医师
中医肿瘤科

程志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社会任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技术推广特聘专家;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预防与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精准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慢性病防治管理委员会常委;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中医消化道肿瘤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中医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世界冷冻治疗学会会员; 中国冷冻治疗学会会员; 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中医药薪火传承人才培养工程”指导老师。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首席师。 担任研究生导师情况: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博士后合作导师。

专家
好评100%
接诊量12
平均等待-
擅长:1.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肝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 2.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并发症; 3.使用氩氦刀微创冷冻消融治疗晚期肿瘤。 4.中医药及针灸治疗内科疑难病杂病及妇科常见疾病。
图文¥300
电话¥300
更多服务
陈壮忠主治医师
中医肿瘤科

2009年至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工作。

专家
好评98%
接诊量53
平均等待-
擅长: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防治及康复调理。
图文¥49
电话¥49
更多服务
李佳殷副主任医师
中医肿瘤科

医学博士,师从国内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林丽珠教授。

知名专家
好评98%
接诊量172
平均等待15分钟
擅长:肺癌、肠癌、肝癌、鼻咽癌、胃癌、淋巴瘤、食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中医及西医诊治,并擅长癌痛的综合治疗。
图文¥99
私人医生¥20000
更多服务
倪磊副主任医师
中医肿瘤科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国家公派留学中美联合培养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国务院政府津贴孔光一教授学术传承人。数年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深受患者的好评。

专家
好评67%
接诊量3
平均等待-
擅长:擅长治疗淋巴瘤、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乳腺良恶性肿瘤、宫颈癌及HPV感染癌前病变、贫血、血小板减少、月经不调、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男女不孕不育等内分泌生殖系统疾病,另外对高血压、糖尿病、飞蚊症、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也有较好疗效。
血精 1例血瘀症 1例淋巴结炎 1例
图文¥150
更多服务
卢芙蓉副主任医师
中医肿瘤科

现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老年学学会中医药基础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英文编辑。 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与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十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院内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以及其他省部级课题10余项。对恶性肿瘤与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参与编写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金匮要略讲义》。

专家
好评100%
接诊量5
平均等待21小时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与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等)等老年性疾病。
图文¥100
电话¥100
更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