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中医外科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位于口岸河口县城内滨河路中段,座落在美丽的红河岸边,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全县的医疗救治中心,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担负着全县人民的基本医疗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任务,医疗服务辐射本县及国内外周边市县70余万人口。设有本地区的“血库”、“120”急救站及“远程医疗会诊站”。 医院规划用地6000余平米,现有业务用房面积4900平方米。全院在职职工1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5人,占总在职职工人数的84%。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31人,大专以上学历52人。编制床位120张,病床使用率达108%,设内儿、外、妇产、五官科、口腔、中医、麻醉、120急救站、注射室、检验、药剂、医学影像科等15个临床医技科室。07年全年门急诊10余万人次,住院近5000人次,手术1000余台次。 医院拥有飞利浦双层螺旋CT、西门子彩超、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C臂X光机、电子胃镜、腹腔镜、呼吸机、重症监护设备、纤维鼻咽喉镜等大中型医疗设备。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2007年12月25日获得了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扶贫办捐赠的高强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法国康强三维彩超、美国索诺彩超、经颅多普勒、亚健康检测系统、红外乳腺检查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儿童成人通用型心电监护仪、动态心电分析系统及心电工作站、双导联遥测监护仪、不孕不育诊断治疗系统、多功能电子宫腔镜、救护车、阴道镜等一批价值2628万元健康扶贫医疗设备。目前,医疗设备总值约3500余万元,使医院一跃成为了全州医疗设备的县级医院,其中部分设备为省内先进设备,为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障,为快速提高医疗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医院注重科技兴院,致力于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积极引进新技术。近两年来更是加大了此项工作的力度,先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远五十九医院结成定点协作医院,与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省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派出进修、短训及学术交流4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引进开展新技术项目10余个。现可开展除心脏以外的多种手术,具有抢救两个以上脏器功能不全危重病人的能力,特别是医院的外科微创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在边疆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如,外科的微型腔镜下电凝钩操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填补了州内空白,并获得了07年红河州科技成果三等奖;05年成功救治了一名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今年4月,成功抢救了一名银环蛇中毒致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州内尚属首例等,医院的医疗技术在本地走在了前列。 近几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开展、中越边贸旅游的发展,病人量急剧增多。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医疗需求,为了给国内外客商营造良好的旅游投资健康服务环境,提升河口的口岸形象,医院坚持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追求的服务、的质量、的技术、的管理、优美的环境为目标。07年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多方筹措,设计病床200张、面积 5459。4平方米的新住院楼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0月可竣工投入使用,届时医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的问题将得到缓解,患者的就医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医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以科学管理治院,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医院文化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方针,以“优质、高效、低耗”为总体目标,全院上下密切配合,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流程和环境,全面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医院先后被国家卫生部、省总工会、州委州政府等上级领导部门授予“爱婴医院”、“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青年文明号”、“省模范职工之家”、“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先进单位”、“省级模范职工小家”、“州级文明单位”、“州妇联巾帼文明示范岗”、“州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将继续秉承“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精神,竭诚为中越人民的健康提供服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