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8月,是一所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0年成为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2011年设立湖北医药学院第四临床学院。医院被授予全国百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湖北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际爱婴医院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誉为汉江流域“医学明珠”。医院规模医院现运营一院三区(东院区、西院区、康复院区),高新院区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东津院区拟于2023年底建成,医院正朝若“一院五区”多院区发展布局迈进。五个院区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开放床位3000余张。开设47个专科,75个病区,资产总额约28亿元。人才队伍医院现有在职职工3350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92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08人,博士后3人、博士60人、硕士8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1人,正副教授41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和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人,襄阳“降中名医”19人,襄阳“中医名师”1人。学科建设医院有29个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级胸痛中心、中国心衰中心、中国房颤中心、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国家4星级高级卒中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筛查防治中心、湖北省帕金森病临床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国家临床药物试验(GCP)机构、国家康复试点工作体系医院、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科培训基地、人工关节3D打印基地、国家级新生儿专培基地、全省综合医院唯一一家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鄂西北尿石症防治基地、直肠癌流行病普查培训基地等挂牌医院。医学科研医院建有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湖北省帕金森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胎儿复杂畸形精准诊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转化医学中心(中心实验室)、湖北省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研发与共享平台、人类疾病斑马鱼模型新药筛选襄阳市重点实验室、运动障碍疾病襄阳市重点实验室、胎儿先心病母胎医学研究襄阳市重点实验室、脑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准麻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乳腺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慢病护理技术研发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儿童心血管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大神经精神疾病保护中药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219篇,其中SCI论文292篇,专利164项:获批省级项目74项,市级项目91项,承接GCP项目192项。医学教育医院作为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第四临床学院,坚持走科教兴院、医教相长之路,是襄阳市首个能授予研究生和留学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医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医院。医院目前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和药学五个本科专业,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教学任务,其中临床医学、护理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硕士生导师91人,已毕业本科生2000余人,在院本科生1100余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14人,已毕业研究生176人(含留学生12人):获国家级规培专业基地22个,目前在培学员359人:近五年,规培医师累计结业439人,接收院校实习生逾2700人,接收进修人员527人:获批国继教89项,省继教177项。诊疗设备医院配置有国内领先的高端医疗设备,拥有320排CT、3.0T磁共振、高能直线加速器、PET-CT、128排双源CT、ECT、DSA、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仪、电子超声内窥镜、3D腹腔镜、后装机、高压氧舱等大型高精尖诊断治疗仪器。对外交流医院与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建立专科联盟24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建由11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医疗集团,并与58家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协作关系,通过技术帮扶、业务培训、远程会诊、资源共享等方式,带动基层医院技术水平提升。积极开展医疗对口支援,承担西藏琼结县人民医院等医院的帮扶工作。医院文化医院坚持党建领航护航,始终高举公益旗帜,秉承“团结、守信、创新、争先”的院训,坚持“科技兴院、质量强院、文化建院、诚信立院”办院理念,牢固树立“人民医院、服务人民”的宗旨,大力实施基础建设、人才建设、学科建设、技术建设、文化建设“五大工程”,构建“全院全员、全心全意、全面全程”的服务体系,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提质增效。以医院“1235”奋斗目标为引领,以一院五区的建设发展为抓手,蹲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韶华,将医院建成政府放心、百姓满意、社会认可、职工幸福、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地市级综合性三甲医院,为服务赛阳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做出积极贡献。因各种原因引起腹主动脉直径扩张至正常直径的1.5倍以上称为腹主动脉瘤(一般认为腹主动脉直径超过3厘米)。,动脉退行性变 动脉壁内的支持和弹性结构可发生退行性变,血管正常结构发生变化,承受血流冲击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动脉瘤。 动脉退行性变是动脉瘤发生的重要结构基础。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主要促发因素,与脂质沉积引发的血管炎症反应等有关,可造成血管壁内膜撕裂、变性、局部萎缩,容易形成血管瘤。 创伤 火器、刀刺等直接暴力可直接损伤动脉壁,造成动脉壁部分或完全破裂,从而引发动脉瘤。 爆炸等间接暴力可造成动脉壁撕裂,进而发生动脉瘤。 长期反复挫伤、血管移植、动脉穿刺等均可造成血管壁损伤而产生动脉瘤。 感染 脓毒性栓塞:脓毒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可形成感染性栓子,栓塞管壁的营养血管,进而造成感染。 血管邻近组织感染:可通过淋巴管、营养血管等波及大血管,是主要病因。 局部噬血管细菌感染:如猪霍乱杆菌、布鲁杆菌感染等。 血管损伤和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等容易发生感染。 先天因素 先天发育异常可导致动脉壁薄弱,从而容易发生动脉瘤。比如马方综合征,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良可引起全身弹力纤维断裂,患者可发生各种类型的动脉瘤。先天性疾病还有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等。 其他 免疫相关炎症、动脉中层囊性变性等可以导致动脉瘤,相关疾病有白塞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及血管炎等。 吸烟、创伤、高血压、高龄和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是动脉瘤的易患因素。,腹主动脉,动脉瘤切除及动脉对端吻合术 主要用于较大的肢体主干动脉。 切除动脉瘤后,将两端动脉进行吻合。 动脉瘤切除和血管移植术 适用于动脉瘤较大,切除后动脉缺损较长,无法进行吻合的情况。 可用人工血管或自体静脉移植术。 动脉瘤切除和动脉结扎术 主要用于非主要动脉的动脉瘤,并且动脉结扎后不影响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应。 主要方法为切除瘤体,结扎两断端动脉。 囊状动脉瘤切线切除及动脉修补术 适用于囊状膨出的动脉瘤。 呈切线状将膨出的瘤体切除后,有足够的动脉壁进行修补以恢复血流。 动脉瘤腔内修补术 适用于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粘连紧密而分界不清楚的假性动脉瘤。 阻断瘤体两端血流,切开瘤壁,找到动脉裂口,行单纯缝合修补或用补片修补。 如修补会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而影响血流通畅时,可加用补片。 腔内修复术 用于治疗周围动脉瘤以及降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尤其适用于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等高危患者。 通过介入技术,在扩张的腹主动脉内放置血管支架,将动脉瘤壁与血流隔绝,从中间重建血管通道,预防瘤体继续增大。 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可降低心、肺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缺点是技术难度高,目前开展的医院较少,费用较高昂。 动脉瘤加固包裹术 当无法进行动脉瘤夹闭或修复时,可采用此方法,主要防止动脉瘤进一步增大。 包裹的材料包括肌肉、软布、Gore-Tex、聚四氟乙烯、橡胶板、棉布等。,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特别是发现肿块具有膨胀性搏动时,大多可以明确诊断。 部分动脉瘤因位置或症状不典型,需要同其他疾病相鉴别。如位于动脉表面的肿瘤,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扭曲,血供丰富的恶性肿瘤以及脓肿等。一般需要借助辅助检查,才可鉴别诊断。,减少肥肉、油炸食品、零食的摄入,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CTA)、动脉血管造影(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