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5月,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依托单位、国家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院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开放病床635张。规划占地面积218.7亩,建筑面积30.5万平方米,批准开放床位1400张。现有在职员工1222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35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人,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21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医院设立专业科室70余个,眼科、神经内科、心血管科、妇产科、肿瘤科、儿科、肾内科、骨科、麻醉科等被列为区级重点学科。2019年完成年诊疗量119万人次、出院病人4.6万例次、住院患者手术2.3万例次。开展复杂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严重创伤患者抢救,疑难危重病人综合治疗,新生儿危重症诊治,外科复杂重大手术及骨科多部位置换等骨病治疗,3D腹腔镜、胸腔镜、前列腺电切镜等微创手术,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我院积极推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危重症孕产妇、创伤等急危重症绿色通道建设,院前院内实现一体化救治。“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卒中防治中心”和“无痛分娩试点医院”先后挂牌,被市卫健委确定为“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和“新生儿抢救中心”。 医院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建有数字化的门急诊楼和住院病房楼。拥有PECT、直线加速器、能谱CT、3.0T核磁共振、双向数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双源碎石机钬激光碎石系统、四维彩超、3D腹腔镜、胸腔镜、椎间孔镜等腔镜系统、人工心肺机、全自动骨科手术床,为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医院秉承“求实、敬业、仁爱、奉献”的医院精神,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医院工作的每个方面,持续改进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完善服务措施,优化医疗环境,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服务。全院有24个专业192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入组人数占出院人数的比例达到56.44%。积极开展日间手术,125个病种进行单病种付费管理。药占比达到27.4%。百元医疗收入医用耗材占比达到19.9%。全院充分利用信息化开展多种预约诊疗服务,围绕“一老、一小、一急、一投诉”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老年人就医服务月”和“微笑服务”行动,设立了一站式门诊服务中心,20个病区100%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行业作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逐步深入,成为全市首批“无红包医院”,患者综合满意度达到98%以上,继续名列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前列。 医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帮扶指导区内一、二级医院的规范诊疗服务,先后选派多名医疗、护理及管理骨干参加援非、援藏、援疆和援甘工作。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和救治任务。 医院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广大患者、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及卫生界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中央和天津市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本院事迹。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及“天津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连续五届获得“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院”等荣誉称号。 院长:门学博 电话:022-29241553 网站:www.bddhospital.com 地址:天津市宝坻区广川路8号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emia)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或溶血性状态。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血液,溶血性贫血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治疗应因病因而异。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列是对某些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有病因可寻,去除病因后可望治愈。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停用药物后,病情可能很快恢复。感染所致溶血性贫血在控制感染后,溶血即可终止。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应避免食用蚕豆或服用氧化性药物;冷凝集综合征应注意防寒保暖;药物所致溶贫应立即停药;怀疑有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再进一步查明原因;感染亦可引起溶血或加重原有的溶血性缺陷,应注意防治 2.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 主要用于某些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糖皮质激素对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可应用于PNH有较好的疗效。环孢素和环磷酰胺对某些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少数免疫性溶贫有效。 3.输血或成分输血 输血可迅速改善贫血症状,但输血在某些溶血性贫血可造成严重的反应,故其指征应从严掌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输血后可能引起急性溶血发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高浓度自身抗体者可造成配型困难。此外,输血后且可能加重溶血。因此,溶血性贫血的输血应视为支持或挽救生命的措施。必要时采用红细胞悬液或洗涤红细胞。 4.脾切除 适用于红细胞破坏主要发生在脾脏的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绝对适应证)、对糖皮质激素反应不良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要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者及某些血红蛋白病(丙酮酸酶缺乏及海洋性贫血),切脾后虽不能治愈疾病,但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红细胞的破坏,缓解病情。 5.其他治疗 严重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可造成急性肾衰竭、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等致命并发症,应予积极处理。某些慢性溶血性贫血叶酸消耗增加,宜适当补充叶酸。慢性血管内溶血增加铁丢失,证实缺铁后可用铁剂治疗。长期依赖输血的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造成血色病,可采用铁螯合剂驱铁治疗。,贫血伴有骨髓红系造血旺盛和网织红细胞增生或贫血伴有黄疸的疾病可与溶血性贫血混淆,无,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传统上可分为三类: 1.红细胞破坏增加 检查是否存在血红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间接胆红素)、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尿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尿胆原排出增多;粪便检查有粪胆原排出增多。 2.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 检查是否存在网织红细胞增多,一般在5%以上,有时可达50%;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红细胞,主要为晚幼红,有时可出现晚幼粒骨髓幼红细胞增生,骨髓内幼红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主要为中、晚幼红,形态正常。 3.各种溶血性贫血的特殊检查 如红细胞形态是否改变(球形、椭圆形、口形、棘形、靶形、碎裂形、镰形)、吞噬红细胞现象及自身凝集现象、海因(Heinz)小体、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寿命检查,用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