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镇江市儿童医院急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性障碍专家

简介:

镇江市妇幼保健院(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镇江市儿童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由镇江市卫健委指定成立镇江市儿童医院。2017年6月,镇江市计划生育指导所整建制并入我院。医院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医疗用房4.9万平方米,核定床位500张,开放床位近600张,年门急诊量7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2万余人次。医院人才结构合理。现有职工948人,其中高级职称240人,硕博士研究生118人,江苏大学博硕士生导师14人。拥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5名,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5名,省、市医学领军和重点人才4名,镇江市“169”工程人才10名,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名,各级学会任职139名。医院专科体系完善。设有孕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及其他业务科室47个,拥有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1个,江苏省妇幼重点学科2个,镇江市临床重点专科和建设单位4个。医院是首批入选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是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0-6岁儿童残疾诊断定点机构和国家儿童营养监测定点指导机构,是江苏省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是江苏省儿童早期发展基地,是镇江市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是镇江市妇幼联盟、高危孕产妇救治专科联盟牵头单位,是镇江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肢体)定点机构。医院设施设备先进。拥有1.5T磁共振、64排螺旋CT、数字血管X射线摄影系统(DSA)、DR、乳腺钼钯机、口腔CBCT、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四维彩超、光子平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肠镜、高清腹腔镜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保证了临床工作的需要。医院学术科研成效显著。2016-2021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806篇,其中SCI论文101篇;获批各类课题8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批各类专利56项;获各类奖项15项,多次荣获市“科技进步”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医院优质服务体系完善。建成全市首家无红包医院,实施全院、全员标准化服务,实行患者院内就诊一码通,在全省率先上线医保移动支付和诊间结算服务,研发孕产妇专有平台“孕乐宝”APP,实现全市“孕妇-家庭-社区-医院”四级健康管理协同,满足孕产妇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咨询、宣教等服务需求。医院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医院被评为国家爱婴医院、母婴友好医院、国家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单位、江苏省健康促进医院、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江苏省节能示范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先后荣获江苏省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突出贡献集体二等功、中国CDC妇幼保健专科建设贡献奖、镇江市双美双优示范医院、镇江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医院始终秉持“团结、敬业、仁爱、创新”的院训,努力将医院打造成高水平的区域性妇幼保健中心和儿童诊疗中心。镇江市儿童医院是一所集儿童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科医院,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合作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技术合作医院。按照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标准新建的儿童大楼(内儿大楼)占地面积1601.3平方米,使用面积8216.68平方米,共有六层,功能布局合理、流程规范科学。医院目前开设小儿内科、小儿外科、新生儿科、小儿骨科、儿童眼科、儿童口腔科、儿童耳鼻咽喉科、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等临床医疗、保健等科室。小儿内科下设儿内科病房、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及专病门诊,每月南京市儿童医院专家定期坐诊。新生儿科被镇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定为“镇江市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与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双向转诊。下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普通病室、早产儿室和隔离室等,并在镇江地区率先开设新生儿日间光疗病房,解决了光疗患儿母婴分离的焦虑。小儿外科主要服务对象是0-16周岁患儿,下设小儿外科病房、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及专病门诊,每月南京市儿童医院专家定期坐诊。小儿骨科常规开展保守及手术的方式治疗各种小儿骨关节创伤、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骨关节病。开展微创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先天性关节畸形矫形术,先天性多、并指(趾)整形术。竭力为每一位儿童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儿童保健科是江苏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江苏省儿童早期发展基地、江苏省儿童眼病防治与近视防控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国家儿童营养监测定点指导机构、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儿童残疾诊断定点机构、全国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单位,是镇江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人才队伍最为雄厚的儿童健康管理与早期发展中心。儿童眼科年均接待各类儿童眼病患者2万余人次。在全市唯一采用国际领先的RetCam3眼底照相系统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儿童眼科多年来与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密切合作,邀请中华医学会儿童斜弱视及眼病学组副组长刘虎教授,开展儿童斜弱视等眼病会诊和手术。儿童口腔科服务项目包括:儿童口腔保健、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开展建立就诊患儿个人口腔管理档案,竭力为每一位儿童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儿童耳鼻喉科主要服务对象是0-14周岁患儿。科室配有耳鼻咽喉科综合手术动力系统、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等先进检查治疗设备。开展小儿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常见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在新生儿耳廓畸形矫正方面,率先采用非手术无创矫正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取得显著成效。全院职工满怀信心,努力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建成全市儿童医学中心,创建成为三级甲等儿童医院而不懈奋斗。急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某些不良因素刺激造成的急性的精神异常的症状和体征。病人可能会表现出行为怪异,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等方面的症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治疗,刺激源长时间存在,最终会造成病人发展为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等。,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通常30岁以后起病,可能与遗传、人格特征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有关,多数患者病前性格存在缺陷,如主观、固执、敏感、多疑、自尊心强、自我中心、好幻想、易激惹、拒绝接受批评、以及不安全感等。在个性缺陷基础上,社会环境(如恋爱失败、升职受挫等)作用下逐渐起病,将事实曲解而逐渐形成妄想,妄想影响下,患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冲突增加,从而进一步强化妄想内容。,脑,偏执性精神障碍治疗较为困难,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缓解患者的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针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可选择SSRIs类抗抑郁药和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心理治疗对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疗效一般。,通常需要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无,首先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可能。其次,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心理量表,。

刘凤国 副主任医师

擅长头晕、脑梗死、帕金森病、脑血管病、头痛、眩晕、睡眠障碍、癫痫、脑炎、失眠、脑血栓、脑出血、面瘫等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238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头晕、脑梗死、帕金森病、脑血管病、头痛、眩晕、睡眠障碍、癫痫、脑炎、失眠、脑血栓、脑出血、面瘫等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更多服务
刘子重 主任医师

疑难皮肤病诊断,皮肤美容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5
平均等待 -
擅长:疑难皮肤病诊断,皮肤美容治疗
更多服务
祝美琴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硕士、擅长各种流感,支原体,新冠感染及肺炎治疗,各种咳嗽哮喘

好评 99%
接诊量 7.5万
平均等待 -
擅长:副主任医师、硕士、擅长各种流感,支原体,新冠感染及肺炎治疗,各种咳嗽哮喘
更多服务
钱进军 主任医师

脑梗,帕金森,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眩晕

好评 100%
接诊量 3
平均等待 -
擅长:脑梗,帕金森,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眩晕
更多服务
王列 副主任医师

擅长急慢性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常见神经系统肿瘤,神经康复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急慢性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常见神经系统肿瘤,神经康复等
更多服务
朱峰 副主任医师

四肢以及脊柱常见的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诊治。也熟练开展髋、膝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294
平均等待 -
擅长:四肢以及脊柱常见的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诊治。也熟练开展髋、膝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
更多服务
杨惠祥 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生殖男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工作,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熟悉辅助生殖技术流程,擅长男性不育症(少弱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精液液化异常、精子 DFI 异常等),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早泄、逆行射精、性欲下降),男方生育能力评估,男性不育的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睾丸和附睾手术取精等),女方反复流产、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失败的男方因素的诊治,熟练掌握男性更年期、前列腺疾病、生殖系统感染、外生殖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等,特别是对无精症、勃起功能障碍等疑难病例有独到见解。

好评 100%
接诊量 7
平均等待 -
擅长:长期从事生殖男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工作,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熟悉辅助生殖技术流程,擅长男性不育症(少弱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精液液化异常、精子 DFI 异常等),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早泄、逆行射精、性欲下降),男方生育能力评估,男性不育的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睾丸和附睾手术取精等),女方反复流产、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失败的男方因素的诊治,熟练掌握男性更年期、前列腺疾病、生殖系统感染、外生殖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等,特别是对无精症、勃起功能障碍等疑难病例有独到见解。
更多服务
刘云龙 主治医师

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娴熟的诊疗技能。擅长泌尿男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及利用前列腺电切镜、膀胱镜、输尿管镜,对前列腺、膀胱及输尿管疾病微创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娴熟的诊疗技能。擅长泌尿男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及利用前列腺电切镜、膀胱镜、输尿管镜,对前列腺、膀胱及输尿管疾病微创治疗。
更多服务
阮曼利 主治医师

从事口腔全科数年,擅长各种成年人及儿童牙病的诊断和治疗,智齿发炎,口臭,舌苔厚白,嘴唇干裂,各种牙体缺失和口腔正畸的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553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从事口腔全科数年,擅长各种成年人及儿童牙病的诊断和治疗,智齿发炎,口臭,舌苔厚白,嘴唇干裂,各种牙体缺失和口腔正畸的治疗。
更多服务
李翔 主治医师

普外科常见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胃肠道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炎、阑尾炎、腹股沟疝、静脉曲张、肛肠疾病等; 胸外科肺部结节、气胸的诊断治疗; 泌尿外科泌尿系结石、感染的常规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普外科常见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胃肠道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炎、阑尾炎、腹股沟疝、静脉曲张、肛肠疾病等; 胸外科肺部结节、气胸的诊断治疗; 泌尿外科泌尿系结石、感染的常规治疗。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患者患有轻微精神分裂症数月,夜晚易惊醒,寻求药物治疗。在药店购买的药无效。
66
2024-11-24 14:08:57
患者咨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组织管理内容,包括组织管理的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患者女性35岁
60
2024-11-24 14:08:57
患者咨询急性精神分裂症相关问题,想了解病情严重性及当前服用药物的效果。患者男性23岁
54
2024-11-24 14:08:57
我被诊断为轻度强迫和中度焦虑症,服用盐酸曲唑酮一个月后能睡,但多梦,担心是否是精神分裂前驱期,想了解如何改善生活方式。患者女性17岁
30
2024-11-24 14:08:57
患者患有轻度精神分裂,需要在线开具处方和用药建议。患者男性55岁
51
2024-11-24 14:08:57
我老了,仍然带着幻听和妄想生活,不能分清事实和虚幻,所有药物都用完了,仍然有幻听和妄想,能否消除?患者女性60岁
3
2024-11-24 14:08:57
孩子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症状包括不爱交流、抑郁、幻听等已持续多年。一直在服用利培酮和奥氮平但效果不佳。考虑尝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男性32岁
26
2024-11-24 14:08:57
慢性精分伴随抑郁症状,目前药物治疗稳定,欲咨询是否合并抑郁药。患者女性31岁
35
2024-11-24 14:08:57
患者有重型精神障碍,表现为自言自语,询问妄想症是否属于重型精神障碍。患者男性22岁
34
2024-11-24 14:08:57
患者因官场刺激、饮酒和饮茶引发急性精神分裂,服用利培酮等药物治疗,询问治疗过程和药物使用问题。患者男性30岁
26
2024-11-24 14:08:57

科普文章

#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性障碍
110

我们经常听到 一些抑郁症患者,说自己抑郁几年后 “变成了双相障碍”。 我在医院做心理治疗,有不少双相患者,他们很担心 自己某一天 会不会“失控”、“ 发 疯 ”, 变成精神分裂。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最近, 一位抑郁症青少年的家长找到我,她的孩子从高一开始有抑郁表现,包括没有学习动力,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经常动不动哭泣,容易发脾气 ,还会有割手腕的自伤行为。 (上述 都是抑郁症的常见 症状) 孩子在当地精神科医院,已经被诊断为抑郁症,目前在服药,没有做心理治疗(孩子拒绝),目前已经有两年。在家长看来,两年时间孩子的问题并没有被解决:孩子仍然情绪低落,不愿意去学校,并且仍然偶尔割手腕。
家长最近听别人说:如果不干预,抑郁症长期发展会变成双相,双相长期发展会成为精神分裂。

于是,他们很紧张。很担心孩子未来会不会有躁狂、精神分裂的表现。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需要注意哪些?

1、三种疾病不是“自然发展”的关系
这三种精神健康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它们是独立的诊断类别,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治疗方式。 简而言之,并不能简单地说“抑郁的尽头是双相,双相的尽头是精分”。 抑郁症 :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长期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乐趣、精力下降等。抑郁症通常不会演变成其他精神疾病,虽然严重抑郁可能会伴随一些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或幻觉),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自然发展成双相或精神分裂。 双相情感障碍 : 双相是一种情绪波动较大的疾病,患者会经历抑郁发作和躁狂或轻躁发作。 一些人之前是重性抑郁,后来因为有了躁狂或轻躁狂行为,被重新诊断为双相障碍。这可能是一些人以为“抑郁会发展为双相”的理由。其实,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是两个概念,并不意味着抑郁症会自然发展为双相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与遗传因素和大脑化学物质的变化相关,治疗主要集中在情绪稳定和预防复发。 精神分裂症 : 精神分裂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与情感障碍有很大不同。 精神分裂症的起因与神经生物学、遗传等复杂因素有关。虽然有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或抑郁发作时可能会有精神病性症状,但同样,这不等于双相障碍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2、三种疾病会有症状上的重叠 这三种精神健康问题可能会在症状上有所重叠,尤其是在严重发作时。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下面我列了一个图表,展示了这三种障碍之间的一些症状重叠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症状在不同疾病间有重叠,但每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例如,双相障碍的治疗会侧重于情绪稳定剂的使用,而精神分裂症则可能需要抗精神病药物。此外,精神病性症状在重性抑郁和双相障碍中可能作为次要症状出现,而在精神分裂症中则是核心症状。

对于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应由专业的医生根据患者的详细症状和病史进行评估。

3、误解的原因来自于诊断变更 在我看来,更多时候并不是抑郁发展成双相、双相发展成精神分裂,而是诊断上的变更。 核心原因是,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针对症状学,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医生可能会根据症状的不同理解和定义,给出不同的诊断。有的医生甚至会误诊。 例如,我的一位来访最近反应,他当地医院的医生就认为,只有躁狂发作但没有重性抑郁不算是双相障碍。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诊断。无论是ICD-11还是DSM-5,双相I型的核心症状就是有躁狂发作,但不需要有抑郁发作。

此外,患者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这可能导致诊断的变更。 例如,一个长期抑郁的患者,他在和医生讲述自己病情的过程中,并没有讲到自己有轻躁狂的经历,从而漏诊双相II型;但在后来因为轻躁狂看病,就被诊断为双相障碍了。

总之,重性抑郁 、 双相障碍、 精神分裂并不是递进发展的关系。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精神健康问题可能很复杂,症状可能会随时间变化,而且不同的精神健康状况可能有共同的症状。

#精神病#体感异常性精神分裂症
11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acute and transient psychotic disorders)是指一组起病急骤,持续时间比较短暂的一组妄想症状占突出地位的精神病性障碍,多数病人不经治疗能缓解或基本缓解。起病多在数小时至1个月内。患者日常生活、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给他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一是分裂样精神病。出现的症状符合分裂症各项诊断标准,症状持续不到1个月。


二是旅途性精神病。该病在司法鉴定实践较常见,患者突然出现片段的妄想、幻觉,或行为紊乱。因为有不安全感而表现紧张、恐惧。患者或躲于卫生间不敢出来,或有跳车的意向及行为,或有攻击他人(多见陌生人)行为。


三是妄想阵发。该病一般无诱因,起病急,多在1周内症状达到高峰,以妄想为主,可有情感及行为障碍。多见于青壮年,不发生于儿童,50岁以上罕见。部分病例病程可长达3个月。


四其他或待分类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不易分类,又符合急短的标准。总之该病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急”(起病急);一个是“短”(病程短)。

#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急性精神分裂样精神病性障碍
15

大多数精神疾病病因不明,研究显示还没有彻底根治多数精神疾病的方法,但经过系统治疗后往往能达到临床痊愈。多数患者如果没有后续的维持治疗及康复心理治疗均会面临复发。现我们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为例来聊一聊复发那些事以及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或预防复发。

1.坚持服药--为什么我的病好了,还需要吃药?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临床痊愈后至少维持 3 年以上药物治疗,第二次发作临床痊愈后就至少需要维持 5 年以上药物治疗,三次以上发作往往需要终身服药。按照严格的专家建议坚持维持期服抗精神病西药治疗,对未来病人康复是至关重要的。也有部分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停药后不再复发的了,从统计学数字看,有百分之十几的病人是这样的。所以部分患者是有停药希望的。但对多数患者而言,自行停药意味着复发,病情稳定也需医生指导下减药停药。

2.谈谈饮食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首先不要饮酒吸烟,因为可能影响药物代谢,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咖啡浓茶等影响睡眠的饮料也尽量少用;尽量低糖低脂肪饮食:简言之,少吃甜食少吃肥猪肉;至于能不能吃辣的,能不能吃“上火”等食物,没有特殊禁忌,基本上可以遵照患者的饮食习惯饮食。

3.减少心理应激--患者出院后能否上学,能否工作?

患者出院后家属往往会问患者能不能工作,能不能继续上学,能否出去交朋友,如果病情康复良好,患者自身能力可以胜任,可以参与社交、继续学习、参与社会工作,我们鼓励患者尽量尽快回归社会。但需要说明的是患者不适合从事压力太大的学习与工作,也不适合置身于复杂的人际关系,虽然压力大,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精神分裂症这一疾病并无因果关系,但因罹患这一疾病患者对心理压力应激更易感,容易引起病情波动。

4.高情感表达与社会支持的影响--如何与患者相处?

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家庭环境对患者病情康复,预防复发是有帮助的,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但也不能对患者过度保护,高情感表达对患者康复是不利的,具体来说,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保护过多;过分关心、关注,过多地参与、介入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甚至凡事包办代替;过多的批评、指责,吝于给出肯定性评价、温暖与支持等,这些都 属于“高情感表达”范畴。

双向情感障碍,也称为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健康疾病,其特征是患者会经历极端的情绪波动,包括躁狂期和抑郁期。在躁狂期,患者可能会感到异常兴奋、精力过剩、易怒或冲动,而抑郁期则表现为持续的悲伤、绝望和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这种情绪波动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需要通过药物、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治疗手段来管理。

#过敏反应
0

卫生巾塌房,塌得太彻底了——这年头,“连卫生巾都不能信”成了网友最扎心的吐槽。曾几何时,卫生巾作为女性最贴身、最私密的生活用品,简直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安全感”。可如今,一场席卷网络的“卫生巾质量黑幕”风暴,瞬间将这份信任击得粉碎。更讽刺的是,卫生巾这种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的必需品,问题暴露后,最常见的借口竟然是“国家标准”。问题是,这所谓的“国家标准”根本跟不上市场的脚步。一个随便拿窗帘pH值都能挂合格的检测标准,如何保护女性最娇弱的肌肤?更不用提什么细菌含量、“透气性”这种更玄学的东西——你上报的检测结果或许漂亮得能进博物馆,可消费者用着为什么那么多过敏、瘙痒,甚至是感染?
到底有多丧良心,才会生产这种黑心卫生巾?

年龄只是数字,50岁也要保持年轻的状态,人生短暂,及时行乐,保持热爱

#癫痫#症状性癫痫[继发性癫痫]
0

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这是一个涉及药物治疗方案选择、患者个体差异以及疾病管理策略的重要问题。丙戊酸钠作为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包括全面性癫痫和部分性癫痫,同时也被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验证。

首先,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来看,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需求。对于需要长期控制癫痫发作的患者来说,丙戊酸钠是一个有效的选择。它能够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从而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长期服用丙戊酸钠,以达到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然而,长期用药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丙戊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嗜睡、头晕、震颤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在决定长期用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

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影响丙戊酸钠长期使用的重要因素。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无法耐受丙戊酸钠的副作用,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在长期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治疗方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任何药物的长期使用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丙戊酸钠也不例外。患者在使用丙戊酸钠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治疗需求以及个体差异。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长期服用丙戊酸钠,但需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和个体差异,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癫痫#顶叶癫痫#额叶癫痫
0

抽搐,这一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所引起,是身体肌肉不自主、快速、重复地收缩或放松的表现。抽搐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各异,从轻微的眼皮跳动到全身性的强直-阵挛发作,都可能成为患者及其家属担忧的焦点。那么抽搐的原因都有什么呢?

一、神经系统疾病是抽搐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癫痫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它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疾病。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单次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脑膜炎、脑炎、脑肿瘤等脑部疾病,以及脊髓损伤或病变,也可能导致抽搐症状的出现。这些疾病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干扰了大脑对肌肉运动的控制,从而引发抽搐。

二、代谢性疾病也是抽搐的一个重要病因。例如,低血糖、低钙血症、高钾血症等电解质失衡状态,都可能引起肌肉抽搐。这些疾病通过影响体内电解质的平衡,进而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抽搐症状的发生。此外,一些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肌阵挛、遗传性癫痫等,也可能导致抽搐症状的出现,这些疾病通常与基因突变有关,具有家族聚集性。

三、药物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抽搐病因之一。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在服用过程中可能引发或加重抽搐症状。这通常与药物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有关,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抽搐症状的出现,如高热、缺氧、中毒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大脑的功能或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进而引发抽搐。

综上所述,抽搐可能由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所引起,其病因复杂多样。在面对抽搐症状时,患者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必要的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抽搐的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遗尿#遗尿病#非器质性遗尿症
0

孩子白天不自觉遗尿,这一现象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可能是一个令人困扰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遗尿,即尿失禁,通常指的是无法控制排尿,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在孩子身上,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生理发育尚未完善、心理因素、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首先,从生理角度来看,孩子的泌尿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在幼儿期,由于膀胱容量较小且控制排尿的肌肉尚未发育完全,孩子可能会出现白天不自觉遗尿的情况。这通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孩子会逐渐学会更好地控制排尿。然而,如果孩子在年龄较大时仍然频繁出现遗尿问题,那么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评估。

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孩子白天不自觉遗尿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焦虑、紧张或压力等情绪状态可能会干扰孩子对排尿的控制。这种情况下,遗尿往往成为孩子表达内心不安的一种方式。因此,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尝试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此外,泌尿系统感染也是导致孩子遗尿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孩子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伴随遗尿现象,那么很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除了生理和心理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孩子白天不自觉遗尿。例如,脊柱裂、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都可能对孩子的排尿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面对孩子遗尿问题时,家长应保持警惕,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处理孩子白天不自觉遗尿的问题时,家长需要耐心和细心。首先,要尽量避免指责或批评孩子,以免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其次,要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如定时排尿、避免过度憋尿等。同时,家长还可以尝试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膀胱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等,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排尿。如果这些方法效果不佳,或者孩子遗尿问题持续加重,那么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抽动障碍[抽动症]
0

抽动症最简单消失方法无疑是一个极为关注的焦点。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抽动症作为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治疗并非一蹴而就,也没有一种绝对“最简单”的方法能够确保症状立即消失。不过,通过综合治疗与科学管理,可以显著改善症状,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达到近乎“消失”的效果。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为有助于抽动症管理的策略,它们虽非一劳永逸,但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心理治疗是抽动症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认知行为疗法(CBT)能够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教育患者及其家人关于抽动症的本质,减少因误解而产生的焦虑和压力,有助于症状的缓解。此外,家庭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旨在改善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创造一个更加理解和支持的环境,这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以减轻抽动症状,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特定类型的抗癫痫药物。然而,药物治疗需谨慎,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药物可能伴随副作用,且每个患者的反应不同。

除了心理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也是关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对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D和镁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神经传导,减少抽动发作。此外,适度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释放压力,改善情绪状态,对抽动症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抽动症的个体差异极大,每个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及对治疗的反应都不尽相同。因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这要求医生、患者及其家庭共同参与,通过持续的观察、评估和调整,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抽动症最简单消失方法并不存在,但通过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的策略,可以显著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和信心,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最适合个体的治疗路径。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