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大安市中医院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专家

简介:

大安市中医院是市内唯一的一家国家级(二级甲等)中医院。承担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寿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劳模、特困职工、公安创伤定点医院。现有职工217人,拥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96人,开设病床160张。医院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多年来坚持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办院方针,现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大安市中医院科室齐全,设有内、外、骨、妇、儿、急诊、皮肤、五官、口腔、眼科、针灸,十一个临床科室。其中糖尿病、肝病、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等专病诊室,均从北京、长春引进新法、新药,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好评。大安市中医院设有急救中心,开通了[222]急救电话,24小时有救护车,随时接患者来院就诊,[节假日不休息]。。

刘潇 副主任医师

各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有独到的治疗措施,妇科良恶性肿瘤都有独到见解。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各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有独到的治疗措施,妇科良恶性肿瘤都有独到见解。
更多服务
闫君华 主任医师

痛风、肾衰、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紫癜肾,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产后风湿,骨性关节病等风湿病,痛经,月经不调等的中医治疗,及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5146
平均等待 -
擅长:痛风、肾衰、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紫癜肾,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产后风湿,骨性关节病等风湿病,痛经,月经不调等的中医治疗,及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治疗
更多服务
闫华 主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100%
接诊量 3168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鼻炎二十多年,鼻塞闻不到气味,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间盘突出和坐骨神经痛。患者女性
47
2024-09-27 05:59:16
患者想了解利馬前列腺素片的信息,想知道中药和西药的区别,以及它们在治疗腰椎管狭窄方面的作用。患者女性
40
2024-09-27 05:59:16
腰部疼痛,下肢麻木,腰椎管狭窄症,用药咨询。患者女性
22
2024-09-27 05:59:16
患者咨询治疗腰椎管狭窄的药物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40
2024-09-27 05:59:16
我做了腰椎管狭窄手术,三个月后复查,仍有腰隐隐作痛,想了解手术效果和后续康复建议。患者信息:男性,45岁。
27
2024-09-27 05:59:16
患者因椎管狭窄手术六个月后尾椎酸痛咨询医生,寻求恢复建议。患者男性23岁
36
2024-09-27 05:59:16
77岁患者,患腰椎管狭窄,咨询药品使用及相关治疗效果,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和生活建议。患者女性
4
2024-09-27 05:59:16
患者因椎管狭窄手术寻求医疗咨询,询问甲钴胺维生素B16的使用情况。患者女性
49
2024-09-27 05:59:16
腰部和下肢疼痛及麻木感,怀疑为腰椎管狭窄症,求用药建议。患者女性
5
2024-09-27 05:59:16
患者因坐骨神经疼痛、肩周炎和腰椎管狭窄等问题咨询低频理疗仪的治疗效果。患者女性
13
2024-09-27 05:59:16

科普文章

#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椎管狭窄
6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

在临床中称为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椎管是由多个脊椎的椎孔连接形成的通道,对其间脊髓神经起保护作用,脊髓神经束(神经根)经椎间孔出椎管分布至躯体和四肢形成周围神经,从而支配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

      腰椎管狭窄症是因为腰椎管或椎间孔狭窄,压迫到马尾神经或神经根的一种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常伴有间歇性跛行症状

     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7%~8%,女性高于男性

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有哪些症状?

1 、腰背痛

     是大多数患者所具有的症状,患者往往腰痛多年,后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在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重

2 、间歇性跛行

     为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患者行走一定距离后,下肢出现酸、麻、胀或疼痛,如同灌铅一般,因而行走乏力,出现跛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而当患者坐下或蹲下休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又可行走,但行走一定距离后症状复现,再次引起跛行,如此反复,即为“间歇性跛行”。

3 、坐骨神经痛

     当椎管狭窄使神经根受到压迫时,将出现典型的坐骨神经痛,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下肢疼痛逐渐发生,具有放射性,疼痛由臀部向足背部放射。

4 、马尾综合征

     当椎管狭窄使马尾神经受压时,将出现会阴部麻木、鞍区感觉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大小便障碍及性功能障碍。

腰椎管狭窄症如何治疗?

非手术治疗

      腰椎管狭窄患者通常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当患者出现腰痛、下肢疼痛、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加以干预。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改善日常活动能力。

     非手术治疗为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非手术的侵入性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治疗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镇痛药、 血管扩张药、神经营养药等。镇痛药可用于腰椎管狭窄的疼痛控制,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和肌肉松弛剂;部分抗癫痫药(如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等)、抗抑郁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 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也可用于疼痛症状、睡眠和疲劳感的改善。血管扩张药(如利马前列素是目前临床唯一在说明书中明确适应症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的小分子化药)可通过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等机制改善椎管内软组织血液循环,增加神经组织血流量,减轻缺血性神经损伤,从而缓解疼痛、麻木等症状,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可减轻腰椎管狭窄患者症状,可能对提升行走距离有益。

 

手术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适应证包括:①中重度神经根痛或功能损伤;②间歇性跛行症状严重,行走距离短,严重影响生活者;③伴腰椎侧凸、滑脱者;④马尾神经损伤且出现症状者;⑤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继续加重者。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增生黄韧带、关节突等导致狭窄的致压物,以减轻神经组织的压迫,进而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手术治疗的原则是有效减压、保持力学稳定、减少创伤和加速康复。 疼痛科介入手术,神经射频消融术,黄韧带松解术,椎间盘消融术 椎间孔镜等,可有效缓解腰椎管狭窄,但并不能根本改善骨性腰椎管狭窄。外科开放手术:椎管减压术(分为开放性椎管减压术和微创椎管减压术)腰椎固定融合术等。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腰椎管狭窄
30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越来越多,许多老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躺着和坐着都可以,就是不能走路和久站,一走路或站着干活,就会出现腰部及两腿酸困、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就是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表现,以前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只有开刀手术,但是开刀手术损伤大、风险高,而且全身麻醉要求高,使许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只能“望术止步”,靠忍受痛苦度日。微创手术的出现,给了这类病人通过手术解决问题的希望,那么,微创手术到底能不能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病例看看效果。

病人老年女性,81岁,主诉:双下肢无力伴右下肢麻木6年,加重2年。现病史:6年多前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长距离行走,并伴有右下肢麻木感,症状于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明显缓解,一直未诊治。2年前病人症状加重,曾于外院就诊,当时外院建议病人行开刀手术治疗,病人拒绝,近日病人症状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跛行步态,腰椎无明显压痛、叩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下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

术前核磁:腰45狭窄。

术前CT:腰45狭窄。

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除外手术禁忌症后,于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微创脊柱内镜后方腰4/5椎板及黄韧带部分切除、椎管扩大减压术。

术中情况:

术后即刻患者自觉双下肢明显轻松,无腰痛、双下肢麻痛等不适, 手术效果良好,手术当晚即下床活动。病人术后第1天复查腰椎CT,对比术前CT,见减压充分,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术后无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术后1天安排出院回家。

术前术后CT对比:

这位81岁老人只是众多接受微创手术病人中的一个,微创手术使许多不能开刀手术解除的痛苦得到妥善解决,使许多不得不忍受痛苦的老人又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微创手术正在改变我们以前的手术观念,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

#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症术后
286
最近有患者问诊中询问腰椎管狭窄是否能微创手术治疗?手术后治疗效果怎么样呀?对于微创手术大家其实期待还是蛮高的,如果非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当然是越小越好,但是大家又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在这里我分享一个近期手术治疗的病例。
患者女性,59岁
主诉:腰痛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20天。
病史:患者既往长期的腰腿疼痛不适,症状间断发作,逐渐加重,20天前扭伤腰部后出现明显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偶有右下肢放射性麻木,不能久站,不能长距离行走。
查体:腰背部轻压痛,双下肢活动良好,并没有明显的椎间盘突出造成的根性症状,双下肢直腿抬高大致正常,病理征阴性。
 

术前X线片检查见腰椎退行性改变,没有明显滑脱。
 

术前MRI检查见腰椎多节段狭窄,腰4/5节段狭窄严重。
 

术前活动视频截图,不能正常站立,行走需拄拐辅助,十分痛苦。
 

术中定位,给予内镜下椎管扩大减压,椎间盘摘除,神经根松解手术治疗。
 

术中掏出的椎间盘和完整摘下的黄韧带。
 

术后活动视频截图,手术后当天下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能正常站立行走。
 

手术后复查CT,椎板减压满意,神经松解良好。患者术后第二天出院。
 
脊柱内镜手术虽然引入中国时间不长,但中国医生将这项技术在中国做到了发扬光大,目前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已经是首选术式,相对于其他的外科治疗优势明显。对于椎管狭窄、轻度的腰椎滑脱、颈椎病等也是效果良好。当然中国人口众多,微创手术的发展还不是很普及,很多医生手术条件有限,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用微创的方法为患友解决病痛。很多的医院仍以开放内固定融合手术为主。
 
在我看来,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可以通过微创方法解决问题的,看病也讲缘分,如果脊柱疾病不想开大刀手术,不妨让我们看看你的资料,张西峰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展微创脊柱内镜手术的专家,我们团队致力于微创方法服务脊柱患者,多看几个专家、多听听其他人的建议总没有坏处。

 

2024年9月2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奥希替尼(阿斯利康制药生产)新适应证[1],用于患有局部晚期、无法切除的(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人患者。这些患者需要满足在同步进行或者先后进行铂类放化疗期间以及之后,病情没有进一步进展,且检测出肿瘤具有EGFR外显子19缺失或者外显子 21 L858R 突变。

奥希替尼是一个肺癌常用药,除了这个新适应证,它还可以用于EGFR突变阳性NSCLC的辅助治疗、EGFR 突变阳性转移性 NSCLC的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一线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 EGFR T790M 突变阳性转移性 NSCLC[2]。

奥希替尼这次获批是基于LAURA试验[3],这是一项Ⅲ期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评估放化疗后奥希替尼对于Ⅲ期不可切除的 EGFR 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包括最常见的EGFR突变(Ex19Del 和 L858R)。在该研究中,放化疗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序贯进行。

对于放化疗后疾病未进展的患者,将在放化疗完成后6周内以 2:1 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奥希替尼或安慰剂进行治疗,且治疗会持续到满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者其他停药标准为止。主要结果包括常见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总生存期 (OS)。

根据FDA公布的有效性数据,与安慰剂相比,奥希替尼的PFS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为 0.16(95% CI:0.10, 0.24,p值 <0.001)。奥希替尼组的中位PFS为39.1个月 (95% CI:31.5),安慰剂组为 5.6个月 (95% CI: 3.7)[1]。

奥希替尼的客观缓解率为 57% (95% CI, 49%-66%),而安慰剂组为33% (95%CI, 22%-4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9% (95% CI, 83%-94%) 和79% (95%CI, 68%-88%)。奥希替尼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36.9个月 (95%CI,30.1-NC),安慰剂为6.5个月 (95%CI,3.6-8.3)。

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淋巴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肺病/肺炎、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皮疹、腹泻、指甲毒性、肌肉骨骼疼痛、咳嗽等。

根据既往用药经验和说明书,用药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2]:

1.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间质性肺炎、心肌病、角膜炎、皮肤血管炎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QT间期延长: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心率校正QT间期延长。

3.根据动物研究的数据及其作用机制,孕妇服用奥希替尼可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具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奥希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6周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建议有生殖潜力女性伴侣的男性在最后一次给药后4个月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参考文献:
1.FDA approves osimertinib for locally advanced, unresectable (stage II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following chemoradiation therapy.https://www.fda.gov/drugs/resources-information-approved-drugs/fda-approves-osimertinib-locally-advanced-unresectable-stage-iii-non-small-cell-lung-cancer
2.Product information:TAGRISSO- osimertinib tablet, film coated.
3.A Global Study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Osimertinib Following Chemoradi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Un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AURA) (LAURA).

2024年9月25日,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一篇干细胞治疗的论文,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来治疗1型糖尿病的案例。

期刊截图

这篇文章的参与者是一位25岁的女性,但她却已经有11年的1型糖尿病病史,患者体重75公斤,BMI27.3 kg/m²。患者2014年和2016年因隐源性肝硬化分别接受了两次肝移植。又在2017年由于血糖控制不稳定接受了全胰腺移植,但一年后因严重血栓并发症,移植的胰腺被移除。这样一位患者,干细胞是如何改善她的病情的?一起来看。

1.干细胞是怎么打进患者体内?

先从患者的腹部皮下脂肪中提取了约30ml的脂肪组织,在通过系列方法得到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s),然后再用化学诱导得到多能干细胞(CiPSCs),细胞培养和分化成胰岛样细胞(CiPSC-islets),冷冻保存后等待干细胞注射。

干细胞培养到注射

在患者全身麻醉下,在超声引导下,通过注射将CiPSC-胰岛细胞注射到患者腹直肌前鞘下,剂量为每公斤19,843个胰岛当量(IEQ),总计1,488,283 IEQ。这里的IEQ常用于描述胰岛细胞移植中所植入的细胞量,一个IEQ通常指的是一个具有正常分泌功能的胰岛β细胞的数量。

2.注射后改善了哪些指标?降糖效果和效率都给力

在移植后的两周内,患者每日所需的外源性胰岛素剂量开始从基线54±0.9单位/天减少。从患者在注射第75天达到了完全不需要胰岛素的状态。在此后的1年随访期间,患者一直保持着不需要胰岛素的状态。

患者注射干细胞后胰岛素用药剂量

再看患者血糖水平,在移植前3个月,患者空腹血糖(FBG)平均值为210 ± 59 mg/dL。移植后,空腹血糖逐渐降低,后续患维持在糖尿病诊断阈值以下(126 mg/dL)。

患者血糖控制情况

降糖效果较好,那么干细胞疗法降糖效率如何?血糖范围内的时间(TIR)代表在目标血糖范围内所花费的时间(通常为70-180mg/dL),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TIR目标是70%。患者在移植后第2个月达到了87.18%的TIR,到第4个月增加到96.21%。

在停用胰岛素期间(第3个月),观察到低于目标范围(TBR)的时间有所增加,但这种情况在两周后逐渐缓解。在一年时,患者的TIR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98%,与基线TIR的43.18%相比有了显著提高。

患者TIR指标

3.干细胞注射安全吗?

研究者考虑到安全性,通过T2W-FS和T1W-FS图像观察,结果发现在1年的随访期间移植部位并没有畸胎瘤形成。且检测了一系列肿瘤标志物,如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和糖类抗原199(CA19-9)。结果发现指标都正常。

随访期间患者肿瘤标志物情况

在整个1年的随访期间,记录并列出所有不良事件(AEs)和严重不良事件(SAEs)。治疗引发的AEs仅限于移植周围期间,如穿刺部位的疼痛、全身麻醉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未观察到治疗引发的SAEs。在整个随访期间,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一次,5天后出院。在整个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随访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另外,研究团队也提到了移植细胞的安全可控性,为了保证安全可控,研究团队创新性将胰岛移植到腹直肌前鞘下部位,相对于传统的胰岛移植策略,该移植方案创伤小、操作简便、移植物易于长期追踪观察,并且必要时可进行移除。本研究首次在临床上实现了通过超声和核磁手段对移植物的有效监测,极大地提高了干细胞临床治疗研究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胰岛细胞腹直肌前鞘下移植的示意图

参考来源:

Transplantation of chemically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derived islets under abdominal anterior rectus sheath in a type 1 diabetes patient.

#妊娠合并轮状胎盘
0

轮状胎盘是指胎盘 形似车轮,指胎盘的胎儿面中心内凹,周围环绕增厚的灰白色环,环是由于双折的羊膜和绒毛膜构成。卷起增厚的羊膜绒毛组织常合并胎盘出血和梗死。轮状胎盘可分为完全型(形成一完整的胎盘组织环)与部分型(形成不完整的胎盘组织环) , 部分性的轮状胎盘一般是不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影响,但若是完全性轮状胎盘,可能与胎盘早剥、胎儿发育迟缓等有一定关系, 增加 围 产 期胎儿死亡 率 。

超声检查时见胎盘边缘是呈环状,或是片状向羊膜腔内突起,突起部分的回声与胎盘实质部分相似,若有胎盘出血或是梗塞,会看见无回声区。

若 B超提示产妇有轮状胎盘可能, 孕期 应做胎心监护检查,数胎动 , 动态监测彩超情况 。若有胎动减少,胎心监护明显异常,则考虑胎儿缺氧、胎儿宫内窘迫,应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孕期间要注意 适当 休息, 避免劳累,避免 重体力劳动,不 做 大幅度 运动 。 有 异常情况,随时就诊。  

#银屑病#过敏反应
0

一、 皮肤干燥瘙痒症

注意事项:
1. 忍住别挠!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过度搔抓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不仅会让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还会让瘙痒感愈演愈烈。实在痒得不行,就轻轻拍打或者用冷敷来解解馋吧。
2. 护肤品得选对。秋季就像一个干燥的大魔王,这时候得用滋润度超高、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来对抗它。含有甘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乳液或霜就是你的得力助手。那些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沐浴露赶紧打入冷宫。
3. 饮食也有讲究。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水分,让你的皮肤从内而外水润起来。

预防重点:
1. 清洁适度。别过度清洁皮肤,洗澡次数不宜过多,水温也别太高。不然,皮肤的保护屏障可就被你破坏啦。
2. 保湿不停。每天都要涂抹保湿护肤品,洗完澡后更是要立刻行动,锁住皮肤水分,让干燥无机可乘。
3. 室内加湿。用加湿器给室内空气加点“湿”,让你的皮肤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秋天。

二、 银屑病

注意事项:
1. 听医生的话。银屑病患者在秋季可不能任性,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别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不然,银屑病这个小恶魔可能会更加猖狂哦。
2. 保护好皮肤。秋季皮肤容易干燥,要小心避免皮肤受到外伤、摩擦等刺激。这些小伤口可能会成为银屑病发作的导火索。
3. 心态要好。银屑病容易反复发作,可别让它影响了你的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才能战胜这个顽固的敌人。
预防重点:
1. 预防感染。秋季是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预防感染,别给银屑病可乘之机。
2. 适度运动。运动起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别过度劳累,不然身体会吃不消哦。
3. 注意保暖。秋季气温变化大,别让寒冷刺激诱发银屑病。把自己裹得暖暖的,让银屑病无从下手。

三、 过敏性皮炎

注意事项:
1. 找出过敏原。一旦出现过敏性皮炎,赶紧行动起来,找出过敏原是当务之急。去医院做个过敏原检测,远离那些让你过敏的“小坏蛋”。
2. 远离刺激。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和护肤品统统扔掉,也别搔抓、摩擦皮肤。不然,过敏会越来越严重,让你苦不堪言。
3. 及时治疗。如果过敏症状严重,别犹豫,赶紧去看医生。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让过敏快快退散。
预防重点:
1. 饮食小心。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像海鲜、牛奶、鸡蛋等。管住嘴,才能远离过敏的烦恼。
2. 环境清洁。秋季空气中的花粉、灰尘等过敏原较多,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经常通风换气,让过敏原无处藏身。
3. 增强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增强免疫力,降低过敏的风险。让自己的身体成为一座坚固的堡垒,抵御过敏的侵袭。

四、 带状疱疹

注意事项:
1. 别劳累过度。秋季人容易疲惫,可别让自己太累了。过度劳累会降低免疫力,让带状疱疹病毒有可乘之机。一旦发病,要多休息,给身体恢复的时间。
2. 注意饮食清淡。辛辣、油腻食物会刺激病情加重,所以饮食要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帮助身体恢复。
3. 避免摩擦患处。带状疱疹发作时,患处疼痛敏感,要避免衣物等摩擦,防止水疱破裂引发感染。

预防重点:
1. 增强免疫力。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等方式提高免疫力,让带状疱疹病毒不敢靠近。
2. 预防感染。秋季也是其他病毒活跃的季节,要注意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以免降低身体抵抗力。
3. 接种疫苗。对于中老年人等高发人群,推荐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提前做好防护,主动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
小伙伴们,秋季虽然美丽,但也别让这几个皮肤科疾病破坏了你的好心情。记住这些注意事项和预防重点,让你的皮肤在秋天依然光彩照人。一起享受这个美好的季节吧!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生理因素
 
1. 激素水平差异:
- 女性在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雌激素对骨代谢有重要调节作用,它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增加骨形成。雌激素缺乏会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从而导致骨量快速丢失,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 男性虽然随着年龄增长雄激素水平也会下降,但雄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下降速度较为缓慢。
2. 骨峰值较低:
- 女性的骨峰值一般比男性低。骨峰值是指人在生命过程中获得的最高骨量,通常在 30 岁左右达到。女性的骨峰值相对较低,意味着其在老年时骨量减少的空间相对较小,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 男性由于骨骼较大、骨密度较高,骨峰值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二、生活方式因素
 
1. 饮食习惯:
- 部分女性为了保持身材,可能会过度节食,导致钙、维生素 D 等营养素摄入不足。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维生素 D 则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影响骨代谢,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 男性在饮食方面相对较为随意,一般较少出现过度节食的情况,营养素的摄入相对较为充足。
2. 运动量:
- 总体而言,男性的运动量相对较大,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或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男性较多。运动可以刺激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 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和社会角色等原因,运动量相对较少,尤其是在绝经后,很多女性的活动量明显减少,这也增加了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三、其他因素
 
1. 妊娠和哺乳:
- 女性在妊娠和哺乳期间,胎儿和婴儿会从母体获取大量的钙,这会导致母体的钙流失增加。如果在此期间未能及时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 D,就会影响母体的骨健康,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 男性没有妊娠和哺乳这一生理过程,不会出现因孕育后代而导致的钙流失。
2. 寿命因素:
- 目前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比男性长。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会逐渐丢失,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女性在老年阶段患骨质疏松的几率相对较高。

得了乳腺癌,全乳房切除吡保留乳房更安全吗?

门诊实录……点视频,听洪医生给大家科普……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