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口腔医院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安徽省牙病防治所,1982年更名为合肥市口腔医院,2008年成为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2014年晋升为省内首家三级口腔专科医院,同时也是国家级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口腔专业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国家级“敬老文明号”单位、全国消毒供应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哨点医院、安徽省口腔质控中心副主委单位、安徽省口腔学会副会长单位、安徽省健康促进单位、安徽省干保基地医院、合肥市口腔医学会会长单位、合肥市口腔科医疗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合肥市改善医疗服务优秀单位等。医院按照“广辐射、多布点,努力打造20分钟就诊圈”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一院、两区、三部”格局,总占地面积13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设置牙椅300张,病床60张。门、急诊量达61.97万人次。目前,医院正在加快建设滨湖新院和新站分院,努力打造“一体四翼”发展格局。滨湖新院项目占地26.5亩,地面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设置牙椅200张、病床100张。新站分院项目占地2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设置牙椅100张、病床50张。两所新院建成后,医院总牙椅数达550张,床位数达200床,医院在规模和体量上将位居国内口腔专科医院前列。医院现有职工536人,其中,硕博研究生234人,高级职称80名。医院现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省卫生健康杰出人才培养对象1人,省卫生健康骨干人才培养对象2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名,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名。10人入选市“名医工作室”领衔人,1人荣获市政府特殊津贴,5位专家被聘为省委保健委员会第三届保健会诊专家。拥有省级专委会主任委员5人、副主任委员4人,在国家和省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务理事、理事、委员有70余人。开设有牙体牙髓科、颌面外科、正畸科、牙周粘膜科、儿童牙科、修复科、种植科、VIP特需诊疗中心、技工中心、麻醉科、病理科、消毒供应中心等20多个临床及辅助科室。开设牙龈出血专科门诊、冷光美白专科门诊、特色微创拔牙外科、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专科门诊、儿童咬合诱导专科门诊等多种口腔特色专科门诊。近年来,医院大力实施“科教兴院”战略。共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其中2016年、2017年连续两次荣获合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合肥市卫生系统近年来唯有的两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4项课题成功申报合肥市“借转补”项目,获批科研经费455万元。获批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5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举办各级各类继教学习班78期,累计培训学员万余人。医院作为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学院、皖南医学院和蚌埠医学院硕士生培养点,目前拥有口腔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1名,兼职教授、副教授23名。医院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示范引领和技术辐射作用,努力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局面,培育和塑造品牌优势。口腔正畸科获评2022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牙周黏膜科跃升合肥市第七周期临床重点专科;种植科、儿童口腔科、牙体牙髓科跃升合肥市第七周期临床重点培育专科;正畸科、牙体牙髓科在安徽省十三五特色专科建设终期绩效评估中获评“优秀”,专家称赞“口腔医院专科建设特色明显,省内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儿童口腔科、种植科分别获批成立“合肥市儿童口腔疾病研究中心”和“合肥市口腔种植研究中心”;成为安徽省医师协会种植专委会主委单位、安徽省口腔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主委单位、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主委单位、口腔正畸学专委会主委单位、安徽省护理学会口腔护理专委会主委单位;相继挂牌上海九院集团牙颌面畸形诊治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口腔正畸专科联盟副主委单位、口腔全科联盟成员单位、儿童口腔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种植临床研究联盟单位、护理联盟合作单位以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集团牙周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武汉大学口腔互联网医院成员单位,医院辐射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医院为无假日医院,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实行预约诊疗服务,推行全程导诊、延时服务、错峰服务,开设午、夜诊,满足不同患者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各级媒体密切合作,拓宽宣传渠道,发挥医院的公益职能。合肥市口腔医院秉承“团结奉献严谨创新”的办院宗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开展微创化、数字化、无痛化口腔诊疗新业务、新技术,以提高群众口腔健康水平为根本,以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技能培养为基础,以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为手段,以完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为支撑,不断提高优质口腔医疗资源供给,推动口腔健康服务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以更高超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守护人民口腔健康,助力健康合肥、健康安徽、健康口腔建设!淋巴结炎是由淋巴结所属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累及淋巴结所引起的炎症,以颈部、颌下、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常见。,主要由病原体侵入淋巴结引起。,颌下,慢性淋巴结炎一般不需要治疗。 急性淋巴结炎主要通过药物(抗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处理原发病灶(脓肿时切开引流)。如处理不及时可形成脓肿,因此及时治疗原发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该病的关键。,颈淋巴结结核 相似点:淋巴结肿大、初期无压痛,中后期可有压痛,未及时治疗可有脓肿。 不同点:颈淋巴结结核原发病灶多位于扁桃体,少数在牙龈,主要累及颌下及颈前三角沿胸锁乳突肌前缘,有时也累及锁骨上淋巴结。PPD皮试阳性,支持淋巴结结核的诊断,脓液病原体检查可确定诊断。 恶性淋巴瘤 相似点:淋巴结肿大,病情进展迅速、淋巴结增大过快时可有自发痛和压痛。 不同点:恶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常发生于一组淋巴结(颈部多见),然后向他处转移,也可一发病即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通常淋巴结无坏死破溃,少数例外。多数情况下,恶性淋巴瘤只有通过淋巴结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才能确诊。 淋巴结转移癌 相似点:淋巴结肿大。 不同点:常可找到原发癌病灶。淋巴结转移癌有一种特殊的硬实感,从触诊结果:硬实、无压痛,表面皮肤正常,常多个互相粘连并与基底部粘着而不能移动,常可作出初步诊断。 白血病 相似点:淋巴结肿大。 不同点:白血病尤其是淋巴细胞白血病常伴有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从3方面进行鉴别诊断。①淋巴结肿大部位广泛。②肿大淋巴结常无压痛,无互相粘连,无破溃倾向。③常伴有肝、脾大。 结节病 相似点:淋巴结肿大。 不同点:本病临床表现除淋巴结肿大外,还有咳嗽、胸闷、胸痛、咳血、气促等。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可达核桃大,质硬,永不软化,与皮肤无粘连,淋巴结互相之间也不粘连,而是形成个别游离的小肿物,双侧肺门、气管旁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为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淋巴结活检是确诊本病的金标准。,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食海鲜,忌酒。,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淋巴细胞异常分布,提示患者感染。 病原菌培养有助于确定致病菌,帮助明确特异性淋巴结炎的病因。 影像学检查 主要包括胸部X线、超声、CT检查,可确定体内是否存在原发感染灶。 淋巴结活检 存在以下特征之一,患者应接受早期活检: 全身淋巴结肿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异常增大的淋巴结直径>1.5厘米、淋巴结群总直径大于3厘米。 疑似淋巴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纵隔肿块的儿童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帮助确认疾病类型。 在就医后的4周内,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取最异常的淋巴结进行活检:任意淋巴结增大;淋巴结直径大于2厘米且4周后诊断情况仍不明确或在初始治疗后无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