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始建于1937年,位于十三朝古都西安市灞桥区纺东街167号,与著名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相毗邻。医院“八易其名,三迁院址”,于2008年4月更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示范中心、国家脑防委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全国跨省异地医保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省市区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白内障复明工程指定单位、西安市急救中心纺织城分站,同时也是陕西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陕西省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基地、西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灞桥区卫生健康人才培育孵化基地。先后获“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100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医院”“全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是灞桥区内唯一一所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为西安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设有临床医学系和麻醉医学系,下设院办、党办、教学科、学生科(兼团委)、教学质量评价办公室、实训中心6个教学管理部门和内、外、妇产、儿科、五官、医技、护理、麻醉、全科、诊断等10个教研室。承担了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3+2助理全科医生的理论学习、实习见习等教学任务,近年来在专业与课程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护理技能竞赛等方面屡获佳绩。医院占地109亩,建筑面积17.7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1170张,设置临床医技科室50个,其中神经外科、眼科、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科、妇科、麻醉学、护理学为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眼科学为省级优势学科、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光明中心,心血管内科、眼科为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中心实验室为陕西省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眼科学、心血管内科学、神经外科学、呼吸内科学、妇产科学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儿科学、内分泌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泌尿外科学为校级重点扶持学科,体检科和医学美容部为特色学科。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815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12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259人,博士硕士337人。2022年门诊量67.6万人次,出院患者3.98万人次,平均住院日7.1天,手术1.2万例。全年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106篇,其中SCI收录31篇;授权专利37项,主编专著2部;立项课题13项,获批经费122.5万元;获批西安市重点实验室、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各1项。医院配备有GE1.5T核磁共振、飞利浦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机、全身DR数字成像系统、KARLSTORZ宫腔镜、奥林巴斯治疗型支气管镜、LivaNova人工心肺机系统、富士电子胃肠镜及超声系统、全自动生化仪、贝克曼化学发光分析仪及血凝全自动分析仪、全套德国蔡氏眼科手术及检查设备等30万元以上设备118台(件)。医院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与美国、韩国、日本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选派多名专家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意大利萨萨里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修学习。积极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近年来先后主办了首届国际医学整形美容高峰论坛暨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陕西省分会成立发起大会、第三届中国眼健康大会、第一届东长安重症医学高峰论坛等学术会议,连续9年主办陕西省青光眼论坛,多位专家当选省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等职务。医院坚持“仁爱、奉献、求实、创新”的院训和“安全、责任、品质、爱心”的服务理念,始终坚持公益性,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医院积极响应上级行政部门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健康扶贫,每年选派医生赴西藏阿里地区、非洲开展援藏援外任务,圆满完成各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工作及“十四运”、中国-中亚峰会等医疗保障任务。医院持续落实分级诊疗政策,是灞桥区医联体牵头单位,发起组建了首个“西北眼免疫联盟”,组建灞桥区医疗集团,全面托管灞桥区人民医院作为灞桥院区,全面接管西安医学院校医院作为未央院区,建成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微医互联网医院。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医院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医院将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扎实落实“七个一”工程,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牵引,以医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落实为抓手,以“七个发展”为支撑,以“四新”举措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十四五”期间,医院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进医疗、教学、科研协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要求、新期盼,坚持依法依规治院,主动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新趋势,着力提升百姓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推动医院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成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和区域性医学中心奠定坚实基础。肝炎肝硬化(viralhepatitiscirrhosis)目前认为是由慢性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乙肝,肝,1、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HBeAg阳性者的治疗指征为HBVDNA≥104拷贝/ml,HBeAg阴性者为HBVDNA≥103拷贝/ml,ALT正常或升高。治疗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HCC的发生。因需要较长期治疗,最好选用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可选择: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恩替卡韦0.5mg(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为1mg),每日1次口服;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口服。干扰素因其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可能,应十分慎重。如认为有必要,宜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到预定的治疗剂量。 2、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只要能检出HBVDNA,不论ALT或AST是否升高,建议在其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及时开始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以改善肝功能并延缓或减少肝移植的需求。因需要长期治疗,最好选用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不能随意停药,一旦发生耐药变异,应及时加用其他已批准的能治疗耐药变异的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治疗可导致肝衰竭,因此,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属禁忌证。,1、酒精性肝硬化:既往有长期较大量嗜酒史,有酒精性肝炎史,病原学指标均阴性。病理变化:广泛脂肪变性及肝细胞内可含有酒精性Mallory氏玻璃样变。 2、血吸虫性肝硬化:既往有去过疫区及血吸虫感染史,肝炎病毒学指标阴性。病理变化:肝组织呈特异性血吸虫病性干线型纤维化,汇管区出现以嗜酸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亦可见到虫卵结节及钙化虫卵。 3、充血性肝硬化:有较长时间心衰史,尤其是三尖瓣关闭不全及缩窄性心包炎引起的心力衰竭更易出现充血性肝硬化。 4、其他肝硬化:阻塞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遗传病及化学药物性肝硬化。 5、与引起腹水或腹部胀大的疾病鉴别:如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等。 结核性腹膜炎有结核病史,腹痛、腹胀、腹水或(和)腹部肿块。腹水检查为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有助于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肾衰有呼吸困难,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伴乏力、腹胀。查体有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心浊音界不大,心音减低,可闻及心包叩击音。X线、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导管检查有助于诊断。 6、与肝硬化并发症的鉴别:①上消化道出血:应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鉴别。可行胃镜检查以确诊。②肝性脑病:应与低血糖昏迷、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鉴别。详细询问肝病病史、检查肝脾大小、肝功能、血氨、脑电图等检查有助于诊断。③肝肾综合征:应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鉴别。有肝硬化病史、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但肾脏无重要病理改变有助于诊断肝肾综合征。,禁忌喝酒、吃辛辣食物,1.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2)血清学检查 (3)其他相关检查 2.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部超声、CT、磁共振检查等 3.肝穿刺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