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中医医院建于1979年,2008年更名为太仓市中医医院,2014年建成南京中医药大学太仓附属医院,2018年建成江苏省健康促进医院,2022年创建为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医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江苏省中医院协作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实习基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就业实习基地,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太仓中医临床学院。截至2022年12月,医院核定编制697人,在岗职工828人,其中高级职称186人、中级职称344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99人(含在读18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江苏省名中医2人(沈炳章、高红勤),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第一批卫生拔尖人才1人,第二批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研修项目培养对象1人,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名中医2人(葛友庆、杨志强),太仓市首届“娄东英才”1人,太仓市名(中)医4人(许鹤龄2005、万伟祖2003、杨志强2017、龚建明2017),苏州市卫生青年骨干人才“全国导师制”培训人才10人。医院目前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1600平方米;资产总值3.95亿元,医疗设备总值2.09亿元;核定床位700张,实际开放床位727张。2022年6月医院启动门急诊楼改扩建工程,将新增建筑面积8920平方米,总投资约1.4亿元,拟于2024年10月投用。医院设29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23个护理单元。其中针灸推拿科是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肛肠科是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皮肤科、肺病科是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心病科是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心病科、肺病科、皮肤科、脑病科、眼科是苏州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脑病科连续两年被评为艾力彼中国中医医院优秀区县临床专科,肾病科、骨伤科分别被评为2020届、2021届中国中医医院优秀区县临床专科。医院于2019年通过中国胸痛中心基层版、CSCA综合卒中中心认证,同时也是苏州市“531”工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医院年门急诊80余万人次,年住院2.5余万人次,拥有西门子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飞利浦IQon光谱探测CT、飞利浦UNIQFD20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腹腔镜系统、椎间孔镜系统、关节镜系统、DR数字摄影机、彩色多普勒B超、奥林巴斯内窥镜系列、ICU急诊重危监护系列、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能满足各医疗层次的不同需求。2013年4月1日起,医院作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全面推进医改工作。40多年来,医院凭借优质的医疗质量和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01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通过了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认证,2012年至2020年连续9年被评为“苏州市文明单位”,2016年至2021年连续6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今后,医院将继续依托人才技术、设备、服务等优势,继续本着“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院训,“以病人为中心”,体大思精、独具创辟、强化管理,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弘扬中医药文化,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把中医医院的品牌做细、做精、做强、做大,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太仓医疗卫生事业谱写新的篇章。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障碍,曾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症。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分离性症状,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躯体症状,其症状和体征不符合神经系统生理解剖特点,缺乏相应的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转换。,1.心理因素 个体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幼年的创伤性经历也可能是成年后发生分离转换障碍的重要原因。此症患者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包括:具有暗示性、表演性、自我中心、情绪化、幻想性等。 2.社会文化因素 此症患者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多生活在封闭性的同源文化环境中。因此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分离转换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3.生物学因素 目前分离转换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同病率较高。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有学者认为本病为多因素遗传疾病。,脑,对分离性障碍的患者应尽快完善相关必要检查以确定其无器质性损害,在治疗中建立良好的医患联盟,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 1.心理治疗 (1)个别心理治疗几乎适用于所有分离性障碍患者。在建立良好医患联盟的基础上了解和理解患者的个人成长史、家庭关系、人格特征等,共情患者的情绪,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患者共同探索其患病的原因与过程。切忌一味挖掘患者的童年创伤而不予以相应的共情和支持,以至于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2)暗示治疗可用于急性发作而暗示性又高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向患者简单解释其疾病是一种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通过即将实施的治疗即可逐渐恢复甚至痊愈。针对运动和感觉障碍的患者可以使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配合言语暗示进行治疗。也可以运用催眠治疗使患者进入催眠状态,结合语言暗示以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3)系统脱敏治疗先让患者倾诉与发病有关的精神因素,然后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逐步让患者暴露于诱发症状的精神因素中,患者渐渐体验到能够承受这些精神因素带来的紧张不安情绪而不发病,之后逐步增加暴露剂量。 2.药物治疗 临床中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常有焦虑、抑郁、失眠、疼痛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针对这些症状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躯体不适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改善情绪,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减轻焦虑及改善睡眠。,1.急性应激障碍 本病的发生发展和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关,在强烈应激事件后立即发病,症状内容与应激事件相关,无反复发作病史,故可鉴别。 2.精神分裂症 分离性障碍的情感爆发和行为紊乱与急性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易混淆,但精神分裂症常表现为不协调性情感障碍、感知觉障碍和思维障碍,因此可以鉴别。 3.癫痫发作 分离性抽搐与癫痫发作临床表现有近似的方面,但癫痫发作有意识丧失,常有跌倒受伤、咬伤舌头、大小便失禁、脑电图异常等。 4.器质性疾病 器质性疾病如失明、失聪、感觉障碍等可依据相关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发现其症状符合躯体解剖学特征并加以解释。 5.诈病 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主观故意“没病装病”或“夸大原有的病情”,常突然产生,由主观愿望决定症状的消失与否。分离性障碍的症状一旦发生,是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无,1.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影像学显示分离遗忘患者颖叶中部和基底节前部的脑灌注降低。 2.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后结果显示分离性遗忘患者右侧前额叶的葡萄糖代谢率减低。 3.事件相关电位(ERP)对脑功能和神经认知科学的探究也给分离障碍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