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东肿,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科学院肿瘤医院特异反应专家

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日坛医院。1963年增设肿瘤研究所,此后又相继建立了河南林州、江苏启东等肿瘤高发防治现场。1983 年迁至北京市东南龙潭湖畔,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1996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是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国家药物临床研究中心所在地,集医教研防于一体,全方位开展肿瘤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的国家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 医院高层次人才荟萃、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拥有包括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一流的专家团队,多名专家在70余个全国性专业学术组织中担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职务。医院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年门诊量84万余人次,年出院量5.3万余人次,年手术量2万余台次。拥有多台能完成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和旋转调强放疗的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与核磁共振模拟定位机、肿瘤射频热疗设备、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第二代宝石能谱CT、3T高场强功能成像 MRI、PET-CT、全院级PACS-RIS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医院能够全面开展手术(含微创和内镜下治疗)、化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含挽救手术)、下咽颈段食管癌、喉癌(含保留功能手术)、口咽癌、鼻腔副鼻窦癌、颅脑肿瘤(含颅底沟通肿瘤)、髓内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含保肢手术)、恶性黑色素瘤、骨转移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多种肿瘤的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位居国内前列,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院还设置有专门的科室开展癌症筛查和早诊工作。 医院注重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还设有4个基础研究室、2个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心、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动物室。建院以来,共获科研成果220余项,其中60%为省部级以上奖励,包括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医院是首批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基地,美国NIH指定的双边国际学生“肿瘤流行病”联合培养站点,是全国肿瘤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承担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及进修生的教学任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12个,以及博士生导师82人、硕士生导师 117人。 医院是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和信息交流的中心。我院作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国家肿瘤学临床医师考试中心、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华肿瘤学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及《抗癌之窗》杂志等的依托单位,承担着全国肿瘤登记、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及遍布全国的肿瘤高发现场等的工作,定期出版全国肿瘤登记年报和专业学术期刊。 医院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誉满海内外。我院先后与WHO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美国 MD Anderson癌症中心、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al)、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英国癌症研究院(CRUK)等国际知名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院还与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蒙古、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的国家癌症中心建立了联盟关系,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全院职工将继续秉持“团结、奉献、敬业、创新”的院训,全心全意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开拓进取,造福社会,为新世纪攻克癌症、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孔祥溢 副主任医师

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学研究。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病、乳腺叶状肿瘤、乳头溢液、乳腺结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原位癌、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Paget病、乳房畸形等各类乳腺疾病的诊断、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和科学研究。

好评 99%
接诊量 505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学研究。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病、乳腺叶状肿瘤、乳头溢液、乳腺结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原位癌、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Paget病、乳房畸形等各类乳腺疾病的诊断、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和科学研究。
更多服务
王延风 主任医师

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脑转移、骨转移、肝转移等多脏器转移综合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23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脑转移、骨转移、肝转移等多脏器转移综合治疗。
更多服务
惠周光 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肿瘤大数据应用研究。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精准放疗和综合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长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肿瘤大数据应用研究。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精准放疗和综合治疗。
更多服务
徐海燕 主任医师

晚期肺癌合并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引流处理及脑膜转移的综合治疗、肿瘤合并感染性发热以及肿瘤内科合并症、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并发症处理等,有多年危重病人抢救的经历,临床知识扎实、经验丰富。

好评 100%
接诊量 6
平均等待 -
擅长:晚期肺癌合并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引流处理及脑膜转移的综合治疗、肿瘤合并感染性发热以及肿瘤内科合并症、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并发症处理等,有多年危重病人抢救的经历,临床知识扎实、经验丰富。
更多服务
王鑫 副主任医师

肺癌,胸膜间皮瘤,食管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的靶向,免疫治疗和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

好评 99%
接诊量 293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肺癌,胸膜间皮瘤,食管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的靶向,免疫治疗和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
更多服务
周生余 主任医师

肺癌、恶性淋巴瘤、头颈部癌及脑转移癌的化疗或靶向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5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肺癌、恶性淋巴瘤、头颈部癌及脑转移癌的化疗或靶向治疗
更多服务
刘恒昌 主治医师

结直肠常见恶性肿瘤

好评 100%
接诊量 417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结直肠常见恶性肿瘤
更多服务
倪晓光 主任医师

(1)鼻咽癌的诊疗和筛查。 (2)咽喉部乳头状瘤的微创治疗。 (3)声带息肉和声带白斑的诊断和治疗。 (4)声带粘连的治疗。 (5)颈部包块、原发灶不明颈部转移癌诊断。 (6)下咽癌和喉癌的诊疗和筛查。 (7)胃肠道息肉的诊断和筛查。 (8)食管癌的诊疗和筛查。 (9)胃癌的诊疗和筛查。 (10)结直肠癌的诊疗和筛查。

好评 100%
接诊量 1731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1)鼻咽癌的诊疗和筛查。 (2)咽喉部乳头状瘤的微创治疗。 (3)声带息肉和声带白斑的诊断和治疗。 (4)声带粘连的治疗。 (5)颈部包块、原发灶不明颈部转移癌诊断。 (6)下咽癌和喉癌的诊疗和筛查。 (7)胃肠道息肉的诊断和筛查。 (8)食管癌的诊疗和筛查。 (9)胃癌的诊疗和筛查。 (10)结直肠癌的诊疗和筛查。
更多服务
齐立强 副主任医师

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精通乳腺癌以锐剥离精准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微小肿瘤及可疑恶性钙化)的诊治;擅长乳腺癌保乳手术。利用乳腺癌基因检测结果评估有家族史个体患癌风险,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及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好评 97%
接诊量 79
平均等待 -
擅长: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精通乳腺癌以锐剥离精准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微小肿瘤及可疑恶性钙化)的诊治;擅长乳腺癌保乳手术。利用乳腺癌基因检测结果评估有家族史个体患癌风险,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及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更多服务
杜永星 主治医师

擅长胰腺良恶性肿瘤、胃肠间质瘤、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微创手术和综合治疗。

好评 96%
接诊量 77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擅长胰腺良恶性肿瘤、胃肠间质瘤、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微创手术和综合治疗。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我想知道这款耳塞是否适合我在睡觉时使用,因为我经常失眠。并且我在使用过程中有时候会感到耳朵不适,想了解如何处理。患者女性
52
2024-10-10 03:32:17
患者询问某产品的使用说明,并咨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的处理方法。患者女性
50
2024-10-10 03:32:17
我想了解艾灸对身体的影响,是否适合长期使用?如果在艾灸后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应该怎么办?我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感到疲劳和肩颈酸痛,艾灸是否能帮助缓解这些症状?患者女性
4
2024-10-10 03:32:17
患者咨询营养补充的正确用量和用法,以及出现乏力症状是否和营养补充有关。患者女性
18
2024-10-10 03:32:17
护肝片服用后出现不适,咨询如何处理。患者女性
46
2024-10-10 03:32:17
患者咨询止咳糖浆问题,服用后出现头疼、胃痛等症状,询问是否可以继续服用。患者女性
47
2024-10-10 03:32:17
头晕、恶心,高血压病史,寻求改善症状的方法。患者女性
39
2024-10-10 03:32:17
头晕、恶心,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稳定患者女性
39
2024-10-10 03:32:17
患者最近两天出现喝水后尿液发黄,询问医生是否需要特别注意。患者女性
11
2024-10-10 03:32:17
眩晕、不想出门,药物副作用处理及心理调适问题。患者女性30岁
60
2024-10-10 03:32:17

科普文章

#特异反应#异位性皮炎
15

如果是中重度的特异性皮炎患者,目前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治疗方案就是尽早使用。对中重度的儿童,可以使用生物制剂,对白介素4和13的抑制剂,这个抑制剂目前的效果还不错。第二个特效药,一个小分子的靶向药物,就是 jak抑制剂。包括巴瑞替尼、托法替布或者是乌帕替尼,目前对特异性皮炎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系统性治疗

1. 抗微生物治疗:①抗细菌治疗,在没有明显继发感染征象时口服抗生素无效,在有明确细菌感染时,短期使用系统性抗生素治疗有效;TCS或TCI能减少AD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率;长期外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和过敏的发生;②抗病毒治疗,重症未控制的AD、血清IgE水平升高和AD早期发病是发生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而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不是发生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生疱疹性湿疹时应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2. 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在儿童AD的治疗中,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风险效益比高,儿童应格外慎重和反复评估。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硫唑嘌呤、霉酚酸酯以及甲氨蝶呤等治疗儿童或青少年AD均属于超药物适应证范围,因此要反复评估风险效益比,慎重使用。

外用治疗

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TCI):是治疗和控制各期 AD 的二线药物,是其他治疗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时的选择,但在某些特殊部位,如面部、皱褶处,也可考虑作为一线治疗。

目前主要的药物有 1%吡美莫司乳膏和 0.03%及 0.1%他克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多用于轻中度 AD,他克莫司乳膏多用于中重度 AD。Meta 分析显示,1%吡美莫司乳膏与 0.03%及 0.1%他克莫司乳膏相比,治疗 AD 的整体疗效没有差别。

TCI 不导致皮肤萎缩,可上调皮肤屏障相关基因表达,增加皮肤含水量,减少经皮水分丢失,发挥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

①AD 是一种慢性和反复发作性疾病,缓解期和复发期交替出现,70%的患儿在儿童期后期症状会显著改善,但是发病特别早和严重、有 AD 家族史和早期变应原致敏的患儿更可能病情迁延;

②目前国际上公认的 AD 治疗策略为“阶梯式”分级治疗,AD 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减轻瘙痒和改善生活质量;

③在基础治疗中,保湿润肤被认为是 AD 治疗的基础,需要长期坚持;

④尽可能避免生活中的一些诱发因素,如温度、湿度的剧烈改变、粗糙的衣服材质、使用有刺激性的沐浴露等;

⑤关于饮食:尊重客观临床表现,强调过敏史,需要对过敏原检测结果有正确的解读,避免过度饮食回避;已经明确存在食物过敏的婴幼儿患者应该回避过敏食物,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进行饮食指导;

⑥不能滥用或过分恐惧糖皮质激素。

#特异反应
31

1. 实验室检查评估:AD 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仅提供参考依据,可表明患儿处于特应性状态,提示病情活动,或是给予存在相关疾病的提示。常用项目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特异性 IgE(放射变应原吸附法、免疫荧光法或 ELISA 方法)、皮肤点刺试验、特应性斑贴试验、免疫状态指标(T 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血清中 Th2 细胞趋化因子即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水平能反映 AD 短期内的状况,是评价 AD 严重程度非常有效和敏感的辅助指标[33]。

2. 疾病严重程度评估:评估 AD 的严重程度,已有的评估方式包括 SCORAD 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研究者整体评分、瘙痒程度视觉模拟尺评分、皮炎生活质量指数问卷(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等。

#特异反应#刺激性皮炎
33
临床表现
(一)临床分期:根据年龄将AD分为婴儿期(0 ~ 2岁)、儿童期(2 ~ 12岁)和青少年及成人期(≥ 12岁)。
(二)典型临床表现:①皮疹分布,婴儿期主要位于面颊部、额部和头皮,逐渐发展至躯干和四肢伸侧;儿童期主要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伸侧,并逐渐转至屈侧,如肘窝、腘窝等部位;②瘙痒和干皮症,几乎是所有AD患者的共同临床特征;③抓痕、炎性皮损(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和脱屑)、苔藓样变,是最主要的皮疹类型,且往往共存。但AD患者临床表现可以不典型,应注意防止误诊漏诊。
(三)不典型临床表现:表1中列出的部分表现在AD患儿中并不少见,因此在对患儿做全面的皮肤科检查时不应遗漏,避免临床误诊或漏诊。

(四)特应性标志:干皮症、Hertoghe征、掌纹征、白色划痕等可作为儿童期AD特应性标志。

 

 

#特异反应
6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损害为主要特征,好发于儿童,大多数婴儿期发病,患儿往往有特应性体质。

特应性体质主要是指个人或家属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和(或)AD 史以及 IgE 显著升高。

AD、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被称为儿童特应性三联征,三联征中 AD 发病年龄最早,因此在儿童期的发病率要远高于成年期。与成人期 AD 相比,婴幼儿期 AD 无论在皮损分布、皮损类型、用药选择、护理与预防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

为规范我国儿童 AD 的临床诊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儿童 AD 诊疗专家依据国内外 AD 指南以及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针对我国临床诊疗特点制定中国 0 ~ 18 岁儿童 AD 的诊疗共识。

#特异反应
9

分布:婴儿期主要位于面颊部、额部和头皮,逐渐发展至躯干和四肢伸侧,儿童期主要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伸侧,并逐渐转至屈侧,如肘窝、腘窝等部位。

 

特点:瘙痒和干皮症,几乎是特应性皮炎的共同临床特征,如抓痕、炎性皮损(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和脱屑)、苔藓样变,是最主要的皮疹类型。

 

治疗:1. 食物:需要详细询问病史、过敏原检测,饮食回避和激发试验来回避过敏原;2. 汗液刺激,是重要的诱发因素;3. 情绪:缓解压力等不良情绪,避免搔抓的恶性循环;4. 尽可能选择中、弱效的糖皮质激素,尤其是 薄嫩部位应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面部易吸收糖皮质激素,故应短期使用;5. 1% 吡美莫司乳膏多用于轻中度特应性皮炎,他克莫司乳膏多用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症状,也是儿科门诊特别是急诊最常见的主诉。
 
发热的定义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义为发热。体温的异常应视为疾病的一种表现。
 
 
发热分类:以腋温为准,
 
37.5~38.0℃为低热;38.1~38.9℃为中度发热;
 
39.0~40.9℃为高热;>41℃为超高热。
 
评估发热儿童患有严重疾病的危险性(交通信号灯标准)

 

“红灯区”为高危,发热儿童只要存在该区任何一个症状或体征,即属于高危;
 
“黄灯区”为中危,存在该区任一症状或体征,而无“红灯区”任一表现;
 
“绿灯区”为低危,具有该区的症状或体征,而无“黄灯区”及“红灯区”任一表现者。
 
处于“绿灯区”的发热儿童可在家中护理,但需了解何时需要进一步就诊。如果发热儿童存在“黄灯区”的临床表现,应尽快就诊;如果发热儿童存在“红灯区”的临床特征,应立即就诊。
#用药的问题
0

一、你都知道哪些退热药呢?

 
首先临床常用且安全的退热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不推荐、慎用或者禁用的退热药,都有哪些呢?
 
1.阿司匹林与赖氨匹林阿司匹林在儿科不用于发热的处理,只用于一些特殊的疾病,如川崎病等的治疗。赖氨匹林《关于修订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11号)》,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慎用(特殊情况下医生根据病情,权衡利弊可以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2.尼美舒利尼美舒利,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严重肝损害甚至致死的病例报道。201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通告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只作为12岁以上抗炎镇痛的二线用药。
 
3.其他安乃近由于存在严重过敏反应、粒细胞A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目前我国已注销安乃近注射液品种,安乃近片剂18岁以下儿童禁用。贝诺酯(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产物)、氨基比林等药物均不推荐用于儿童发热的治疗。
 
二、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见下图。

 

 
 
三、剂量、频次的正确使用
 
给予患儿正确的药物剂量,以保证治疗效果。需要根据年龄、体质量调整剂量。当年龄和体质量的推荐剂量出现矛盾时,优先按照体质量计算给药剂量。解热镇痛药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应关注用药间隔,如持续发热使用不宜过频,对乙酰氨基酚最短间隔时间为4h。布洛芬最短间隔6~8 h,24 h内用药不超过4次。日剂量,每日用量不能超过最大限制剂量,超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出血等。

 

 
 
下节课崔小胖医生会分享退热药开瓶后有效期的相关知识。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