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北大六院,北医六院,北京六院降糖灵药物反应专家

简介: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是北京大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的临床医疗、人才培训与科学研究基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精神卫生中心,是拥有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双中心医院。北京大学的精神病学专业创建于1942年,为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立的神经精神科。1951年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精神病院,1954年成立精神病学教研室。1954年建立脑电生理学研究室。1962年建立生物化学研究室。1966年迁址到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为该院精神科。1980年3月成立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1982年2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我院为国内第一家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1987年2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正式创刊出版发行,杂志编辑部挂靠在我院。1989年至1999年成立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系,共招收六届本科生。1992年10月6日迁入现址,增加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名称。1993年卫生部批准我院建立部属的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998年卫生部批准我院成立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1年12月被卫生部确认为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2002年2月教育部批准我院为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重点学科。2002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属精神卫生中心成立,挂靠在我院。2002年7月成立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挂靠在我院。2004年12月增加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名称。2006年成立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心。2007年成立记忆障碍诊疗与研究中心。2007年成立公共卫生事业部,作为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执行中央支持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2011年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4年3月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挂靠我院。2014年6月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落户我院。2014年10月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4年10月北京大学-Lieber转化神经精神医学联合研究所落地我院。2020年4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院完成竣工验收。历任行政领导:1942年至1953年,许英魁教授任主任1953年至1972年,伍正谊教授任主任1973年至1980年,沈渔邨教授任主任1980年至1997年,沈渔邨教授任所长1997年至2001年,崔玉华教授任所长、院长2001年3月,于欣副主任医师任副所长、副院长,主持工作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欣主任医师任所长、院长2013年7月至今,陆林教授任所长、院长历任党委领导1981年1月至1984年8月,沈渔邨教授任党委书记1984年8月至1986年3月,李从培教授任党委书记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陈二乔同志任党委书记(任期内病故)1987年12月至1994年6月,张津萼研究员任党委书记1995年4月至1998年4月,王玉凤教授任党委书记1998年4月至2003年4月,周东丰教授任党委书记2003年4月至2012年10月,黄悦勤教授任党委书记2012年10月至2020年12月,王向群主任医师任党委书记2020年12月至今,陈斌斌研究员任党委书记医疗服务我院始终秉承“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求实创新为动力,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临床服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综合实力卓越、亚专科齐备、诊疗病种鲜明的医院特色。设有综合病房两个,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急症、重症、难治的精神障碍患者;设有特需医疗病房一个,面向高端人群和国外使领馆的外交人士;设有老年、儿童、临床心理病房、睡眠医学科病房等亚专科病房以及酒药依赖和进食障碍等特色病种病房,为相关人群提供专科的精神卫生服务。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中西医结合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多专家会诊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问题患者的就诊需求;还设有进食障碍、成瘾行为、睡眠障碍、记忆障碍、行为分析治疗、精神疾病康复咨询、心理治疗、老年儿童等相关专业门诊,以满足就诊者对专科或特殊方向的咨询和治疗需求。我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精神科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自1997年以来,共完成了百余种精神科药物的新药临床试验和疗效验证。健康教育和自助团体在精神康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动患者和家属参与到精神疾病康复的全过程是我院的医疗特色之一。多年来我院定期举办戒酒互助会(AA)、痴呆患者家属联谊会、精神分裂症家属联谊会、老年期痴呆家属联谊会、抑郁症患者自助团体、进食康复联谊会、强迫症患者生活发现会等活动。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也挂靠我院,定期组织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班和家属联谊活动。以上团体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社会功能和社区再适应奠定基础。。

王力芳 主治医师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成人情感障碍

好评 99%
接诊量 2603
平均等待 10小时
擅长:孤独症(自闭症),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成人情感障碍
更多服务
杨莉 主任医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注意障碍、ADHD)、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等儿童期起病及延续至成年的发育与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的临床诊断、评估与治疗、包括药物与心理行为治疗,有二十余年的临床和研究经验,特别是国内较早系统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专业医生。

好评 99%
接诊量 3941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注意障碍、ADHD)、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等儿童期起病及延续至成年的发育与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的临床诊断、评估与治疗、包括药物与心理行为治疗,有二十余年的临床和研究经验,特别是国内较早系统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专业医生。
更多服务
张五芳 主治医师

14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好评 99%
接诊量 2557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14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更多服务
王向群 主任医师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躯体不适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好评 99%
接诊量 2021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躯体不适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更多服务
宋煜青 副主任医师

宋煜青,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 1、青少年的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以及情绪障碍等;青少年厌学。青少年精神疾病。2、成人的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成人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和医学硕士学位;香港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学位,师从于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精神科系主任Prof.Tang SW 和 Prof. Sham PC of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London;获得过香港大学郑裕彤奖学金,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精神科进修学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从事临床和研究工作,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发表国际和国内论文多篇。 目前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会委员。 系统接受北大六院的心理咨询资格的培训: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婚姻治疗,森田疗法等。

好评 99%
接诊量 1505
平均等待 -
擅长:宋煜青,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 1、青少年的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以及情绪障碍等;青少年厌学。青少年精神疾病。2、成人的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成人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和医学硕士学位;香港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学位,师从于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精神科系主任Prof.Tang SW 和 Prof. Sham PC of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London;获得过香港大学郑裕彤奖学金,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精神科进修学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从事临床和研究工作,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发表国际和国内论文多篇。 目前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会委员。 系统接受北大六院的心理咨询资格的培训: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婚姻治疗,森田疗法等。
更多服务
张鸿燕 主任医师

成人精神障碍,抑郁焦虑,新药临床

好评 99%
接诊量 2168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成人精神障碍,抑郁焦虑,新药临床
更多服务
张卫华 副主任医师

睡眠疾病,成年人精神疾病和少年(13岁及以上未成年人)精神卫生咨询。

好评 99%
接诊量 2844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睡眠疾病,成年人精神疾病和少年(13岁及以上未成年人)精神卫生咨询。
更多服务
司飞飞 主治医师

儿童成人焦虑症、抑郁症、多动症等常见精神疾病。重点提醒:线上咨询仅接收北大六院面诊过的复诊患者,不接受首诊患者。

好评 100%
接诊量 240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儿童成人焦虑症、抑郁症、多动症等常见精神疾病。重点提醒:线上咨询仅接收北大六院面诊过的复诊患者,不接受首诊患者。
更多服务
范肖冬 副主任医师

焦虑、抑郁、失眠、惊恐、躯体症状、疑病症

好评 99%
接诊量 1269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焦虑、抑郁、失眠、惊恐、躯体症状、疑病症
更多服务
刘琦 主任医师

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心理咨询,家庭治疗

好评 99%
接诊量 894
平均等待 5小时
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心理咨询,家庭治疗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患者想咨询司美格鲁肽是否可以用于减肥。
22
2024-11-16 21:33:07
血糖偏高,正在服用降糖药,咨询饮食调整。
39
2024-11-16 21:33:07
血糖正常,但对蛋白质过敏,询问适合的降糖药物。
32
2024-11-16 21:33:07
糖尿病,使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治疗,对药物使用有疑问。
16
2024-11-16 21:33:07
糖尿病患者咨询饮食和降糖药使用,血糖控制情况良好,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粗粮。
16
2024-11-16 21:33:07
34岁,身高166cm,体重66kg,想咨询司美格鲁肽是否可用于减肥。
27
2024-11-16 21:33:07
血糖经常20多,询问无糖降糖药物
38
2024-11-16 21:33:07
糖尿病,想了解能否用不同品牌的降糖药替换当前使用的欧唐宁。
50
2024-11-16 21:33:07
孕期血糖偏高,有胰岛素抵抗,寻求饮食控制和降糖药使用建议。
15
2024-11-16 21:33:07
44岁男性,糖尿病,血糖6.7,服用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
49
2024-11-16 21:33:07

科普文章

#降糖灵药物反应
8

降糖治疗的目标值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

制定 2 型糖尿病患者综合调控目标的首要原则是个体化。

HbA1c 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的 HbA1c 控制目标为<7%。

更严格的 HbA1c 控制目标(如<6.5%,甚或尽可能接近正常)适合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其前提是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

相对宽松的 HbA1c 目标(如<8.0%)可能更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有严重合并症、糖尿病病程很长,尽管进行了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适当的血糖监测、接受有效剂量的多种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治疗,仍很难达到常规治疗目标的患者。

#降糖灵药物反应
18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降糖药物,可以说是目前临床上对于 2 型糖尿病的治疗首选的药物,常常联合其他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进行治疗,对于二甲双胍降糖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糖异生、改善胰岛素抵抗等。那么,今天就来为大家仔细解读一下二甲双胍是什么?

第一,二甲双胍的作用主要是在于肝脏,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原输出,主要是改善胰岛素抵抗而起到降糖的作用,并且能够作用于外周组织,其中包括肌肉和脂肪,能良好的改善肌糖原合成,从而降低游离的脂肪酸,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大大的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与摄取。

第二,二甲双胍片能作用于肠道,改善抑制肠壁细胞对于葡萄糖的摄取,从而提高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也就是我们临床上所说的(GLP-1)的水平,从而起到了较好的降糖作用。

第三,二甲双胍不仅仅能够降糖,随着近些年的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有很多好的作用,比如二甲双胍可以调节血脂的水平,改善体内脂肪的分布,并且能够减轻体重,同时还能够调节肠道的菌群,另外,也有抗癌的作用,延缓衰老,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心血管发病的风险,并且能对抗雾霾等等。

总结,二甲双胍是临床上首选的降糖药物,一般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但是和胰岛素以及磺脲类药物应用时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二甲双胍主要副作用就是胃肠道的反应,对于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该禁止使用二甲双胍,以免造成药物的蓄积而加重肝脏和肾脏的损伤。

#降糖灵药物反应#糖尿病
5

一、降糖灵(苯乙双胍)属口服降糖药的双胍类。双胍揽磕降糖药经由过程促进脂肪摄取葡萄糖,增添肌肉内糖的无氧酵解和故障葡萄糖在肠道接收等感导降低血糖。降糖灵历久服用可引起接收不良,易导致维生素 B12 和叶酸缺乏;除夜剂量可导致乳酸血症、酮血症及电解质混乱,一旦发生酸中毒和电解质混乱,灭亡率高达 50%,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归并多种疾病,如心、肝、肾等疾患,服用后其危险性更除夜。

二、优降糖。在各类口服降糖药物中,优降糖的降血糖感导快而强,适合于轻中度的糖尿病患者。 60 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该当慎用优降糖。老年人因为心理功能减退,胰岛素拮抗激素削减,糖异生功能降低,加之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并发肝肾功能不全,对药物及胰岛素没落能力下降,使优降糖在体内蓄积,持续感导极易诱发低血糖症,严重时泛起低血糖晕厥甚至灭亡。

糖尿病治疗专家建议老年糖尿病患者可选择甲磺宁、降糖灵等感导缓和、蓄积较少的药物。但是,在服用药物的时候,要注意一下的事情:

  • 谨防出现低血糖,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并发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低血糖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压上升,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所以要提高警惕。
  • 注意老年人代谢率低,故在服用一些长效磺脲类如优降糖时,易发生晚间低血糖。因此,对这些药即使要用,也应避免 1 日 3 次用药。
  • 要注意药物对肝肾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应先查肝肾功能,在肝功能异常时不能用双胍类,否则易产生肝功能衰竭,所以在肝肾功能不良时应慎重选药。
  • 单种药剂量不宜过大。许多降糖药,剂量过大并不明显,反而易产生副作用,如每日格列齐特大于 320 毫克,格列吡嗪大于 30 毫克,二甲双胍大于 2 克,罗格列酮大于 8 毫克,格列美脲大于 4 毫克等,降糖效果并不更佳,且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低血糖。

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基因疗法KEBILIDI用于治疗AADC缺陷。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批准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基因疗法。AADC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这个病挺严重,还会缩短患者寿命。近年来,大家关注到我们大脑中含有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对运动功能极其重要的物质,这种病会导致我们脑中无法合成多巴胺。

这种疗法是一种基因替代疗法,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直接把药物注射到大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进行基因治疗后的12个月内,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就有了快速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时间可以达到5年。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神经递质分析也证实了患者体内多巴胺的产生增加。改善源头后,患者的各种症状(比如情绪、出汗、体温和眼动危象等方面)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回到这个神奇的基因疗法,KEBILIDI是一种基于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2(rAAV2)的基因疗法,里面包含了人的功能基因。

注入大脑后,这种功能基因可以增加AADC酶的含量,从而恢复多巴胺的产生,以此来纠正潜在的遗传缺陷。但还需要注意的是,KEBILIDI禁用于通过神经影像学评估还没有达到颅骨成熟度的患者。

参考来源:

1.PTC Therapeutics Announces FDA Approval of AADC Deficiency Gene Therapy.

2.Tai CH, Lee NC, Chien YH, Byrne BJ, Muramatsu SI, Tseng SH, Hwu W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adocagene exuparvovec in patients with AADC deficiency. Mol Ther. 2022 Feb 2;30(2):509-518. doi: 10.1016/j.ymthe.2021.11.005. Epub 2021 Nov 8. PMID: 34763085; PMCID: PMC8822132.

当地时间11月13日,两款心电图相关的设备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一款是可佩戴的贴片,可连续14天来监测我们的心电图,当发生心律失常的时便于直接通知医生。

另一款是心电图监护仪,也能直接佩戴在胸部,能及时识别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1-2]。这两款设备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

未来心电图监护仪还将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心电图以更早诊断不同类型的心脏病。这台心电图监护仪还可以生成24小时连续心电图,可以在锻炼的时候使用,还能检测心率等数据。而可佩戴的贴片由有7个心电图导联,在检测心律失常方面准确性高。

1.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有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毫无征兆,这两个设备的获批有助于更早发现;有时会出现心悸或黑矇,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陆的年猝死人数可达54.4万[3]。且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盯上了年轻人,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心律失常等疾病,保护好你的“小心脏”。

2.心律失常检查包括哪些?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