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北大六院,北医六院,北京六院异型麻疹专家

简介: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是北京大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的临床医疗、人才培训与科学研究基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精神卫生中心,是拥有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双中心医院。北京大学的精神病学专业创建于1942年,为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立的神经精神科。1951年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精神病院,1954年成立精神病学教研室。1954年建立脑电生理学研究室。1962年建立生物化学研究室。1966年迁址到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为该院精神科。1980年3月成立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1982年2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我院为国内第一家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1987年2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正式创刊出版发行,杂志编辑部挂靠在我院。1989年至1999年成立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系,共招收六届本科生。1992年10月6日迁入现址,增加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名称。1993年卫生部批准我院建立部属的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998年卫生部批准我院成立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1年12月被卫生部确认为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2002年2月教育部批准我院为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重点学科。2002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属精神卫生中心成立,挂靠在我院。2002年7月成立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挂靠在我院。2004年12月增加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名称。2006年成立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心。2007年成立记忆障碍诊疗与研究中心。2007年成立公共卫生事业部,作为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执行中央支持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2011年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4年3月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挂靠我院。2014年6月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落户我院。2014年10月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4年10月北京大学-Lieber转化神经精神医学联合研究所落地我院。2020年4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院完成竣工验收。历任行政领导:1942年至1953年,许英魁教授任主任1953年至1972年,伍正谊教授任主任1973年至1980年,沈渔邨教授任主任1980年至1997年,沈渔邨教授任所长1997年至2001年,崔玉华教授任所长、院长2001年3月,于欣副主任医师任副所长、副院长,主持工作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欣主任医师任所长、院长2013年7月至今,陆林教授任所长、院长历任党委领导1981年1月至1984年8月,沈渔邨教授任党委书记1984年8月至1986年3月,李从培教授任党委书记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陈二乔同志任党委书记(任期内病故)1987年12月至1994年6月,张津萼研究员任党委书记1995年4月至1998年4月,王玉凤教授任党委书记1998年4月至2003年4月,周东丰教授任党委书记2003年4月至2012年10月,黄悦勤教授任党委书记2012年10月至2020年12月,王向群主任医师任党委书记2020年12月至今,陈斌斌研究员任党委书记医疗服务我院始终秉承“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求实创新为动力,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临床服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综合实力卓越、亚专科齐备、诊疗病种鲜明的医院特色。设有综合病房两个,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急症、重症、难治的精神障碍患者;设有特需医疗病房一个,面向高端人群和国外使领馆的外交人士;设有老年、儿童、临床心理病房、睡眠医学科病房等亚专科病房以及酒药依赖和进食障碍等特色病种病房,为相关人群提供专科的精神卫生服务。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中西医结合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多专家会诊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问题患者的就诊需求;还设有进食障碍、成瘾行为、睡眠障碍、记忆障碍、行为分析治疗、精神疾病康复咨询、心理治疗、老年儿童等相关专业门诊,以满足就诊者对专科或特殊方向的咨询和治疗需求。我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精神科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自1997年以来,共完成了百余种精神科药物的新药临床试验和疗效验证。健康教育和自助团体在精神康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动患者和家属参与到精神疾病康复的全过程是我院的医疗特色之一。多年来我院定期举办戒酒互助会(AA)、痴呆患者家属联谊会、精神分裂症家属联谊会、老年期痴呆家属联谊会、抑郁症患者自助团体、进食康复联谊会、强迫症患者生活发现会等活动。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也挂靠我院,定期组织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班和家属联谊活动。以上团体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社会功能和社区再适应奠定基础。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麻疹病毒感染,未接种疫苗,全身,多喝水,保持营养,药物治疗,风疹,猩红热,幼儿急疹,无,血液麻疹抗体检测,咽拭子检查,尿液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

王力芳 主治医师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成人情感障碍

好评 99%
接诊量 2603
平均等待 10小时
擅长:孤独症(自闭症),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成人情感障碍
更多服务
杨莉 主任医师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注意障碍、ADHD)、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等儿童期起病及延续至成年的发育与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的临床诊断、评估与治疗、包括药物与心理行为治疗,有二十余年的临床和研究经验,特别是国内较早系统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专业医生。

好评 99%
接诊量 3941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注意障碍、ADHD)、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等儿童期起病及延续至成年的发育与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的临床诊断、评估与治疗、包括药物与心理行为治疗,有二十余年的临床和研究经验,特别是国内较早系统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专业医生。
更多服务
张五芳 主治医师

14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好评 99%
接诊量 2557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14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更多服务
王向群 主任医师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躯体不适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好评 99%
接诊量 2021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躯体不适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更多服务
宋煜青 副主任医师

宋煜青,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 1、青少年的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以及情绪障碍等;青少年厌学。青少年精神疾病。2、成人的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成人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和医学硕士学位;香港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学位,师从于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精神科系主任Prof.Tang SW 和 Prof. Sham PC of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London;获得过香港大学郑裕彤奖学金,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精神科进修学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从事临床和研究工作,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发表国际和国内论文多篇。 目前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会委员。 系统接受北大六院的心理咨询资格的培训: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婚姻治疗,森田疗法等。

好评 99%
接诊量 1505
平均等待 -
擅长:宋煜青,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 1、青少年的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以及情绪障碍等;青少年厌学。青少年精神疾病。2、成人的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成人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和医学硕士学位;香港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学位,师从于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精神科系主任Prof.Tang SW 和 Prof. Sham PC of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London;获得过香港大学郑裕彤奖学金,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精神科进修学习。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从事临床和研究工作,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发表国际和国内论文多篇。 目前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会委员。 系统接受北大六院的心理咨询资格的培训: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婚姻治疗,森田疗法等。
更多服务
张鸿燕 主任医师

成人精神障碍,抑郁焦虑,新药临床

好评 99%
接诊量 2168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成人精神障碍,抑郁焦虑,新药临床
更多服务
张卫华 副主任医师

睡眠疾病,成年人精神疾病和少年(13岁及以上未成年人)精神卫生咨询。

好评 99%
接诊量 2844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睡眠疾病,成年人精神疾病和少年(13岁及以上未成年人)精神卫生咨询。
更多服务
司飞飞 主治医师

儿童成人焦虑症、抑郁症、多动症等常见精神疾病。重点提醒:线上咨询仅接收北大六院面诊过的复诊患者,不接受首诊患者。

好评 100%
接诊量 240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儿童成人焦虑症、抑郁症、多动症等常见精神疾病。重点提醒:线上咨询仅接收北大六院面诊过的复诊患者,不接受首诊患者。
更多服务
范肖冬 副主任医师

焦虑、抑郁、失眠、惊恐、躯体症状、疑病症

好评 99%
接诊量 1269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焦虑、抑郁、失眠、惊恐、躯体症状、疑病症
更多服务
刘琦 主任医师

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心理咨询,家庭治疗

好评 99%
接诊量 894
平均等待 5小时
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心理咨询,家庭治疗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孕期皮肤出现多形疹,请问如何治疗和护理?患者女性31岁
31
2024-11-17 13:56:20
我最近出现了皮肤瘙痒和红斑,尤其在夜间更严重,想请教一下这是什么原因?患者女性33岁
39
2024-11-17 13:56:20
患者在换季时出现手脚发麻,经检查发现缺钙,询问如何补充和是否需要再次检测微量元素。
60
2024-11-17 13:56:20
患者有大面积红疹伴瘙痒半年,尤其洗澡时更严重,吃中药无效,做了膝关节埋线,头上有痘痘,可能是毛囊炎,想知道虚麻疹的治疗方法。患者女性28岁
60
2024-11-17 13:56:20
我在吃小龙虾后手上长了痘,脸上也长了痘,已经用药两个月了但还没有好转,想知道如何治疗。患者男性19岁
50
2024-11-17 13:56:20
我有虚麻疹和湿疹,夜间非常痒,很多食物也会引起过敏,主要出现在腿弯、胳膊弯、手臂、肚脐和后背上,脖子上也有一些,想知道如何治疗和管理?患者女性5岁
66
2024-11-17 13:56:20
我有虚麻疹,想知道该如何治疗和用药?患者男性36岁
39
2024-11-17 13:56:20
宝宝发烧39度,出现红疹子,皮疹在第三天开始出现,可能接触过其他发烧长皮疹的孩子,想知道是否需要去医院?患者女性1岁3个月
39
2024-11-17 13:56:20
肠胃不适,消化不良,想了解益生菌治疗虚麻疹的效果及生活饮食建议。
69
2024-11-17 13:56:20
15岁儿童,湿疹和虚麻疹,皮肤瘙痒,起红疹,夏天加重。
56
2024-11-17 13:56:20

科普文章

麻疹是怎么传播的?

解答:由于麻疹病毒主要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因此,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麻疹能否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

解答:不能,人为麻疹病毒的唯一宿主,因此病人是唯一传染源。急性患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无症状带病毒者和隐性感染者较少,传染性也较低。病人发病前 2 天至出诊后 5 天内均具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出诊后逐渐降低,疹消退时已无传染性。传染期患者口、鼻、咽、眼结膜分泌物均含有病毒,恢复期不带病毒。

如何科学预防麻疹?

  • 控制传染源: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晾晒被褥。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平衡饮食,增强免疫力。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尽量不要到人口拥挤、空气流通比较差的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加强对 8 月龄以内的、还未到疫苗接种年龄的婴幼儿的保护,如果不得不去,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等,以减少感染麻疹的机会。
  •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

儿童得了麻疹怎么办?

目前,治疗麻疹没有特效药。儿童得了麻疹,主要是对症治疗,加强护理。为此,儿童患麻疹后,要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同时,家长在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卧床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室内宜安静、温暖。患儿应注意保暖,衣被穿盖要适宜。
  • 保持空气新鲜。室内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空气不宜过于干燥,保持一定的湿度。
  • 隔离。禁止患儿与其它儿童接触。出疹 5 天后即无传染性,不必再行隔离,如并发肺炎,应延长隔离期至疹后第 14 天,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 21 天。
  • 皮肤护理。患儿忌捂汗,出汗后及时擦干更换衣被。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勤换内衣,勤剪指甲,防止患儿指甲抓痒引起继发感染。
  • 饮食护理。饮食以易消化富含营养为原则,少食多餐。多给孩子喝热水,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排毒、退热、透疹。

麻疹高发期,如果你家有 6~8 个月的婴儿,要注意预防,满 8 个月还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宝宝,要及时接种疫苗。

此外,随着人体内麻疹抗体水平下降,成年人也有被传染的风险,切不可掉以轻心。

那么,麻疹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又该怎么预防呢?

Q1.麻疹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解答: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等,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口腔黏膜上可有麻疹黏膜斑。

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麻疹疫苗的地区容易流行。

该种疾病的传染性比较强,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其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从感染了病毒到发病,患者的口、鼻、咽及咽部黏膜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病毒。

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麻疹病毒都可以借助飞沫小滴散布到周围空气中,通过鼻咽部或眼结膜入侵到我们体内。

此外,该病毒也可以经过污染病毒的手进行传播,所以与患者密切接触者需要格外注意。

Q2.得了麻疹有哪些症状?

解答:目前,感染麻疹的人群主要集中在 1-5 岁儿童。发病后,典型的症状为烧三天、出三天、退三天。早期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及皮肤斑丘疹。

1.潜伏期

约 10 天(7-21 天)

2.前驱期

一般 2-4 天。主要表现:发热,体温可达 38℃甚至更高;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 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在发疹前 24~48 小时,在口腔颊黏膜周围出现麻疹黏膜斑,为直径约 1.0mm 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是麻疹早期诊断的标志。

3.出疹期

发热 2-5 天后可出现特征性皮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为玫瑰色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全身症状加重。

4.恢复期

若无并发症,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进入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 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随之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Q3.麻疹的症状看起来与感冒“相似”,为什么让人如此恐慌?

解答:普通感冒一般合并症较少,而且即使有合并症也比较轻,但麻疹病情本身就比普通感冒要重,且病程时间长。

麻疹常见于儿童,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人体内麻疹抗体水平下降,成年人发病率也在增高。

接触传染病患者后是否发病,主要与我们接触到病原体的量和病原体的致病力有关。

成年人麻疹合并症较小儿少见,但是一旦出现合并症,就属于重症。

通常儿童患麻疹后容易出现以下合并症:

  • 肺炎。并发肺炎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持续升高。严重肺炎是婴幼儿麻疹死亡的重要原因。
  • 喉炎。麻疹患儿常伴有喉炎,出现声音嘶哑、刺激性干咳。病情发展迅速的患儿,可以进展为严重喉梗阻引发窒息,需要气管插管,危及生命。
  • 心肌炎或心功能不全。
  • 脑炎。麻疹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较其它出疹性疾病多,病情大多危重,可留有强直性瘫痪、智力障碍、失明等后遗症。

Q4.还有很多疾病也有出疹的症状,该如何区分呢?

解答:发热伴有出疹的疾病很多。

鉴别上主要是依靠发热多长时间开始出皮疹以及皮疹的特点。

  • 风疹:风疹是与麻疹最为接近的一种疾病,风疹一般是发热 1 天内即出皮疹,风疹的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较轻,无口腔黏膜斑,皮疹散在,成年人较多。
  • 如果是孕妇就比较严重,主要担心会影响到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后遗症比较多。
  • 幼儿急疹:多见于婴幼儿,突然高热 3~4 天,热退后出疹是其特点。
  • 猩红热:发热当天即可出皮疹,伴有咽痛,全身皮肤发红,出现猩红色针尖大小鸡皮样皮疹,疹子消退时出现大片脱皮,大部分病人伴有化脓性扁桃体炎。

亲爱的京东健康全体员工、医药界同仁们:

今年4月以来,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展了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工作,有效遏制了医保药品“倒卖”“串换”等违规行为,维护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推动了医药行业健康发展。我国目前药品种类繁多,以零售药店销售情况为例,近一个月全国所有零售药店实际销售药品种类多达21.33万种。采集药品耗材追溯码能够有效防范假药、回流药,显著提升医院、药店发药的准确性,大大促进用药安全。

今年年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扫码支付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此,我们向所有京东健康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医药界同仁发出倡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理解药品追溯码医保监管应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贯彻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规定,积极响应推进药品追溯码的全链条覆盖;

二、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每盒药品在销售时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数据直接上传至医保信息平台,使每一盒药品都拥有唯一的“身份证”,确保药品可追溯;

三、我们要做到对药品追溯码“应扫尽扫”,探索京东平台内医保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一物一码、物码同溯”的药品全过程信息化追溯链条。

我们承诺,京东健康将始终坚持“值得托付的、以用户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经营理念,在医保品种支付时若发现重码等异常情况,将立即报告医保、药监部门,并拒绝追溯码异常药品流出。

让我们携手共建、形成合力,积极推进药品追溯码的全面应用,为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以及医保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强有力开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共同落实药品追溯码的全链条覆盖。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一起为公众安全用药保驾护航,一起为国家医保基金安全贡献力量,坚定做健康规范的医药市场秩序的践行者、维护者、推广者和受益者!

北京京东健康有限公司

2024年11月16日

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基因疗法KEBILIDI用于治疗AADC缺陷。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批准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基因疗法。AADC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这个病挺严重,还会缩短患者寿命。近年来,大家关注到我们大脑中含有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对运动功能极其重要的物质,这种病会导致我们脑中无法合成多巴胺。

这种疗法是一种基因替代疗法,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直接把药物注射到大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进行基因治疗后的12个月内,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就有了快速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时间可以达到5年。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神经递质分析也证实了患者体内多巴胺的产生增加。改善源头后,患者的各种症状(比如情绪、出汗、体温和眼动危象等方面)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回到这个神奇的基因疗法,KEBILIDI是一种基于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2(rAAV2)的基因疗法,里面包含了人的功能基因。

注入大脑后,这种功能基因可以增加AADC酶的含量,从而恢复多巴胺的产生,以此来纠正潜在的遗传缺陷。但还需要注意的是,KEBILIDI禁用于通过神经影像学评估还没有达到颅骨成熟度的患者。

参考来源:

1.PTC Therapeutics Announces FDA Approval of AADC Deficiency Gene Therapy.

2.Tai CH, Lee NC, Chien YH, Byrne BJ, Muramatsu SI, Tseng SH, Hwu W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adocagene exuparvovec in patients with AADC deficiency. Mol Ther. 2022 Feb 2;30(2):509-518. doi: 10.1016/j.ymthe.2021.11.005. Epub 2021 Nov 8. PMID: 34763085; PMCID: PMC8822132.

当地时间11月13日,两款心电图相关的设备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一款是可佩戴的贴片,可连续14天来监测我们的心电图,当发生心律失常的时便于直接通知医生。

另一款是心电图监护仪,也能直接佩戴在胸部,能及时识别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1-2]。这两款设备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

未来心电图监护仪还将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心电图以更早诊断不同类型的心脏病。这台心电图监护仪还可以生成24小时连续心电图,可以在锻炼的时候使用,还能检测心率等数据。而可佩戴的贴片由有7个心电图导联,在检测心律失常方面准确性高。

1.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有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毫无征兆,这两个设备的获批有助于更早发现;有时会出现心悸或黑矇,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陆的年猝死人数可达54.4万[3]。且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盯上了年轻人,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心律失常等疾病,保护好你的“小心脏”。

2.心律失常检查包括哪些?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