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投资建设的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具有医疗、教学、科研、防保、急救、康复六位一体功能和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医院于2009年7月开工建设,两期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5亿元,占地438亩、净用地355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2011年11月投入使用。医院为副厅级建制的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加挂“山西医学科学院”牌子,内设21个行政职能部门,55个临床医技科室以及3个研究所。 2019年8月,山西省和湖北省签署协议,合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这个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山西白求恩医院与国内医学界前十名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式合作,由同济医院以全面托管的形式共同建设山西白求恩医院。2019年12月,省委组织部宣布省委任免决定,同济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吴华同志担任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2020年1月,吴华同志兼任院长职务。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抓住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下决心借船出海、借梯登高,选择国内一流医院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直接引进一流医院高层次人才和前沿技术,快速提升山西白求恩医院的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和辐射带动山西省整体医疗水平提升的区域医疗中心,来满足山西3700万老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一定要把山西卫生健康事业搞上去的坚定决心。 医院拥有华北最大的门诊区,日可接待门诊逾万人。住院部开设床位2222张,中心手术部拥有各类手术室32间,建有国内先进的复合手术室,日开手术可达上百台。配置目前最先进的PET-CT、双源C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以及全套进口的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检验设备和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等医疗检查检测设备。现有院士工作站4个,“136”兴医工程领军临床专科1个,山西省重点学科10个,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山西省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15个。医院职工总数3000余人,其中,卫技人员2700余人。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12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157人,山西名医13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3人,“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人选高端领军人才8人,“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人选拔尖骨干人才35人,“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人选青年优秀人才74人。各科室学科带头人及骨干70%具有博士学位,医生硕士率100%,博士率14%。累计发表各级学术论文共250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承担863子课题1项,省级科研项目375项,国家、省级横向课题27项,科研经费总数2800余万元,获得专利30余项,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自然科学奖1项。医院现已开展有肌骨超声精准靶向诊疗技术、各种起搏器置入术(包括ICD、CRT)、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减重代谢手术等,组建23个亚专业MDT学组,成立全省首个帕金森病评测中心、程控中心。医院致力于打造区域领先的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在省内率先实现检验项目自助登记,提供自助挂号、自助查询、在线支付、清单推送等便民服务,建成电子病历辅助决策、医疗质控监管系统、集成平台等应用信息体系,实现OA移动办公精细化管理。 医院把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作为奋斗目标,把博学创新作为前进动力,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价值追求,主动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积极营造一流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通过发挥优质卫生资源和特色医护服务的优势,吸纳全国各地的高级专业人才,促进高端前沿医疗技术集聚,成为山西省医疗卫生事业崛起的先导,引领和带动全省医疗机构加快发展,给全省医疗卫生工作注入活力,为促进健康山西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分离性身份障碍既往又称多重人格障碍,指患者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明显。每一种人格都是完整的,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自我体验,有独特的与自身、他人和世界的关系模式。 在患者日常生活中,至少有两种分离的身份能够发挥作用,并反复对患者的意识和心理进行控制。,在应对创伤事件时,部分人先天性地更倾向于表现出分离反应,这种倾向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多种基因被证明与此特征有关,包括多巴胺代谢相关基因、神经元生长和修复相关基因、创伤引起糖皮质激素反应相关基因以及5-羟色胺转运相关基因。 海马及杏仁核体积偏小也可能与分离性身份障碍有关。,脑,针对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心理治疗一般而言是长程治疗,需3~6年甚至更长时间。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各人格的整合;如患者无法或不愿完成整合,则将治疗目标下调至实现不同人格之间的协调和互助,以此减轻患者症状。,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核心症状是身份的分离或瓦解,同时伴有反复的遗忘或意识功能和自我感的破坏。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通常未表现出明显的上述特征,可据此与分离性身份障碍相鉴别。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也可能出现感官方面的幻觉体验,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或某种精神病性症状。 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幻觉症状通常是高度人格化的,与特定人格状态有关,且通常是由不同人格发生转换引起的;也可能与创伤引起的其他分离性症状有关,如闪回。这些症状均不能用妄想来解释,可据此与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常见拟人化的、内部的、交流式的幻听,且幻听症状通常起病于儿童期,病程随时间波动。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通常与其他精神病性症状(如思维混乱、情感平淡)在同期表现,即20岁左右开始的功能普遍退化。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分离性身份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率很高,但也存在仅患一种障碍的情况。仅患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个体可能表现出如下特征症状,可据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鉴别: 遗忘反复发作,且遗忘的是许多日常事件(而非仅遗忘创伤性事件)。 不同的人格状态之间的不频繁的、完全的改变。 出现分离性闪回,随后可能遗忘闪回的内容。 个体的自我感和自我控制感因身份状态的转变而被破坏,与创伤性事件无关。 重性抑郁障碍 有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个体经常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抑郁症状,符合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因而可能发生混淆。 在仅患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个体中,其伴随的抑郁表现通常有此重要特征:其抑郁心境和相关认知是波动的,这是由于他们只能在某些人格状态中体验到抑郁心境,但是在其他人格状态中体验不到。 双相情感障碍 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也常因人格状态转换而出现心境转变,表现出抑郁或躁狂特征,例如性欲亢进或攻击性,由此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相混淆。 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心境转变通常是快速的,发生于数分钟甚至数秒内,并且心境转变与身份转变直接相关。可据此与双相情感障碍相鉴别。 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也常有童年期创伤暴露史,常与分离性身份障碍共同发生。 分离性身份障碍在身份瓦解上的特异性表现,如在多个人格转换期间发生的遗忘,可作为二者的鉴别要点。 做作性障碍与诈病 做作性障碍患者会故意装出躯体或精神症状,包括表示自己有多重人格,以满足某种心理需求(如为了得到关注、同情或照顾)。诈病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还需求一些特定的外部利益,如获得失能收入或逃避工作责任。 二者可根据以下要点与分离性身份障碍相鉴别: 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的个体通常会过度报告分离性身份障碍广为人知的症状(如有限的、刻板化的人格转换和分离性遗忘),较少报告不为人知的症状,如其他分离性症状及负性心境。 其所描述的症状可能与其获益性目的密切相关,如报告存在“好的人格”和“坏的人格”以逃避罪责等。 其通常看起来并不为症状所困扰,缺乏对症状的回避、否认、羞耻和痛苦感。 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 酒精或苯二氮䓬类中毒可致遗忘发作;大麻、致幻药等可诱发人格解体。 全面评估患者的物质使用、滥用及依赖史有助于鉴别这些因素所致分离性症状与分离性身份障碍。 一般性躯体疾病 遗忘及感觉丧失等症状也可能由躯体疾病引起,可根据详细、全面的病史采集和查体(可能涉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来排除器质性疾病。,无,医生在进行诊断前通常会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患者个人和家庭的躯体疾病史、精神疾病史。除此之外,还可能涉及精神检查、躯体检查(用于评估身体状况、排除躯体疾病)、影像学检查(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脑功能受损的情况)等。 对于儿童患者,还需针对可能存在的性虐待和躯体虐待进行针对性的病史收集、躯体检查以及患者、家属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