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结肠穿孔专家

简介: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坐落于江西南部、赣江源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创办于1958年,是江西省唯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本科医学院——赣南医学院直属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也是赣州市唯一一家省直省管三级甲等医院,江西省第三周期医院评审首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六十余载风雨兼程春华秋实,医院现已发展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医疗、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医疗中心,全国医院百强院。2018年、2019年DRGs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三、全市第一。岁月的年轮承载着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医院的发展是赣南红土地医学事业进步的见证,为赣南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 医院现有黄金、章贡两大院区,编制床位3000张,2019年出院人数10.87万人次,门急诊人数130.32万人次。2019年5月正式全面启用的黄金院区坐落于交通便捷的赣州经开区金岭路西侧,占地面积165亩,设有主医疗区、康复保健区和教学科研区三大功能区。黄金院区主体建筑气势恢宏、环境优美、医疗功能布局合理、设施齐全。黄金院区建有直升机标准停机坪,是赣州市空地一体化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赣州市120急救直升机唯一固定起降点。黄金院区的正式全面启用为赣南及周边地区百姓提供了更舒适、更优质、更高端的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一院两区”犹如腾飞的双翼,正承载着全院职工共筑健康中国的梦想展翅翱翔。 医院大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00余人,博士及博士后70余人,硕士80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9名,硕士研究生生导师85名。有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入选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专家2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7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等。 医院拥有一批优势学科群和科研平台,区域内综合优势明显。临床医学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系江西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泌尿外科、疼痛医学科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入围科室、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泌尿外科为中华医学会县级医院人才培养计划泌尿外科腹腔镜培训基地、江西省尿路结石现代治疗中心;心血管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通外科、消化内科、骨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口腔科、儿科、急诊科为省医学学科省县共建计划项目援建学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骨科、眼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心脏介入学、超声科、心内科、妇科、皮肤科、病理科、临床检验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疼痛科被确定为赣州市医学领先学科。各学科努力探索国内外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创新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涌现出以享誉国内外的泌尿外科NOTES、LESS及重症医学ECMO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精、尖技术,填补了众多省市及国内、国际空白,吸引了众多同行敬佩的眼光。泌尿外科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医学学科影响力百强行列,名列江西第一。 医院拥有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赣南分中心、江西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西省结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脉管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赣南医学院院士工作站(程京院士)、江西省高校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赣州市人体音频信号智能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赣州市疼痛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众多国家、省、市级学科平台。 医院崇尚学术,不断强化科研理念,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取得了跨越式提升。近年来共获5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市、厅级课题20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3项;省卫生厅技术创新奖2项;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7项,赣州市政府科技进步奖47项。通过省、市级鉴定的成果100余项,验收的新技术项目200余项,在《European Ur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充分发挥培育功能,着力打造人才孵化高地。医院作为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设置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儿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为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位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儿科学等5个专业为一本批次招生;自2011年以来,由医院教师组成的教官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创造了江西省医学院校在该项重要赛事的历史最好成绩,获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华东分区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和三等奖3次。医院于2018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14年获批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共有专业基地25个。医院现为美国林肯纪念大学临床实习基地,同时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教育基地和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等,通过辛勤教学为全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医学人才,服务分级诊疗政策,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医院诊疗设备先进,拥有全国省会城市外第一台最新一代达芬奇Xi型手术机器人,高档磁共振仪5台、螺旋CT机 6台、DSA、ECT、直线加速器等大批先进医疗设备,整体配套齐全,达国内同类医院先进水平。单位注重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化、智慧型医院,以HIS、EMR、PACS、LIS、OA系统为主导的高效信息系统,构筑起达国内先进的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 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学装备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单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全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先进单位”、“江西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江西省省级群众满意医院”、“江西省平安医院”、“赣州市文明单位”、“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众多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新征途上,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体职工将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继续竭诚为病友提供最优质服务,谱写医院发展崭新篇章!肠穿孔典型症状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会出现压痛以及反跳痛,以及肛门坠胀感,严重时还会出现中毒性休克以及脓毒血症等,肠穿孔一般都是由于外伤导致的,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无,1、禁忌暴饮暴食、无规律饮食。 2、禁忌辛辣刺激、油腻饮食。,体格检查、血常规、病理检查、肠镜检查,。

马晓霞 副主任医师

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擅长高危妊娠的诊治及产前诊断、产前筛查;妇科内分泌疾病、异常子宫出血、宫颈疾病及妇科肿瘤。

好评 99%
接诊量 1590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擅长高危妊娠的诊治及产前诊断、产前筛查;妇科内分泌疾病、异常子宫出血、宫颈疾病及妇科肿瘤。
更多服务
陈美花 主治医师

擅长女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排卵障碍、月经失调、异常子宫出血等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疗,擅长复发性流产保胎治疗,优生优育指导等;擅长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擅长女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囊肿,宫颈病变等女性妇科疾病。

好评 99%
接诊量 820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女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排卵障碍、月经失调、异常子宫出血等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疗,擅长复发性流产保胎治疗,优生优育指导等;擅长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擅长女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囊肿,宫颈病变等女性妇科疾病。
更多服务
钱彪 主任医师

1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疾病、勃起功能障碍(ED)、早泄、精索静脉曲张、隐匿性阴茎等。2 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

好评 99%
接诊量 1927
平均等待 -
擅长:1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疾病、勃起功能障碍(ED)、早泄、精索静脉曲张、隐匿性阴茎等。2 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
更多服务
黄走方 副主任医师

擅长淋巴系统疾病,骨髓瘤,白血病,出凝血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淋巴系统疾病,骨髓瘤,白血病,出凝血
更多服务
张小玲 主任医师

小儿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腹泻便血,牛奶蛋白过敏等过敏性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9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小儿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腹泻便血,牛奶蛋白过敏等过敏性疾病
更多服务
刘克华 主任医师

擅长牙齿缺失的修复,特别是种植修复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牙齿缺失的修复,特别是种植修复
更多服务
朱海兵 副主任医师

脑血管病 帕金森病 焦虑抑郁

好评 -
接诊量 58
平均等待 -
擅长:脑血管病 帕金森病 焦虑抑郁
更多服务
肖丽霞 副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甲亢,肾上腺及垂体疾病的诊治

好评 -
接诊量 15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糖尿病,甲亢,肾上腺及垂体疾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黄樱 主任医师

脑血管病,帕金森,癫痫,痴呆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癫痫,痴呆
更多服务
刘金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1.慢性胃炎、结肠炎、腹胀便秘、肝炎、消化不良等脾胃肝胆疾病,失眠、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脑梗塞、冠心病、面瘫、头晕、月经不调等内科常见病;2.胃癌、结肠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后副反应的中医中药治疗;3.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膝关节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关节肌肉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3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治疗:1.慢性胃炎、结肠炎、腹胀便秘、肝炎、消化不良等脾胃肝胆疾病,失眠、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脑梗塞、冠心病、面瘫、头晕、月经不调等内科常见病;2.胃癌、结肠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后副反应的中医中药治疗;3.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膝关节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关节肌肉疾病。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宝宝5个月大,早产32周+1天,去年10月底因肠穿孔做了造瘘手术,目前造瘘口没有问题,但担心后续关闭造瘘口的手术风险。患者男性4个月15天
2
2024-10-16 18:36:32
85岁老人肠穿孔结肠造口手术后6天,出现腹胀和不能进食的症状,如何处理?
66
2024-10-16 18:36:32
我亲戚肠穿孔住院7天,已无症状,想了解保守治疗的后续注意事项和是否需要用药?患者男性61岁
20
2024-10-16 18:36:32
经皮肾结石手术后出现肾出血,介入栓塞手术后又发生乙状结肠穿孔,乙状结肠收纳术后一个月出现肠瘘症状,想知道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并如何处理?患者男性69岁
56
2024-10-16 18:36:32
患者的父亲在工地被人用铁掀打伤,导致回肠穿孔4cm-5cm伤口,并有大量污染物流入腹腔。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48
2024-10-16 18:36:32
我肚子疼的厉害,已经住院7天了,医生说是细菌穿透肠壁,担心会反弹,需要多久才能康复?患者男性32岁
65
2024-10-16 18:36:32
结肠穿孔患者,呼吸机依赖三个月,肺部感染未得到控制,肺功能锻炼中。患者男性83岁
62
2024-10-16 18:36:32
我母亲近期出现失眠、心慌、坐立不安等症状,正在服用盐酸杜罗希丁(欣百达),每天半粒,是否正确?能否邀请您去海淀医院会诊?患者女性68岁
59
2024-10-16 18:36:32
横结肠穿孔修复术后,饮食正常,大便减少。患者男性30岁
31
2024-10-16 18:36:32
我想咨询一下,降结肠穿孔后能否走动?现在一走就疼,吃不进饭,已经开始输液了。患者女性78岁
22
2024-10-16 18:36:32

科普文章

 

26岁的小荷是一名白领,但她绝对没有想到,生日这天,她会经历一场生死浩劫。

 

按照小荷的诉说,刚和家人吃完晚饭,还没来得及吹生日蜡烛,整个人突然腹痛难忍,连路都走不了了,情急之下,家人赶紧拨打了120求助。

 

十五分钟后,救护车载着小荷返回医院,急诊医生在体格检查的时候,发现小荷腹痛的部位位于右下腹,医生皱起眉头,一个念头出现在脑海。

 

这不正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吗?

 

右下腹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体温升高,抽血检查提示白细胞明显升高。

 

但是一个诊断的完全成立,则需要术中的观察,术后往往才会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手术是毋庸置疑的,小荷起病还很早,如果再拖下去,一旦到了坏疽期可就麻烦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阑尾炎不但会坏疽穿孔,还有可能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小荷腹痛难忍,本人和家属都对医生的谈话认同,签字同意手术。

 

可是推进手术室,全麻之后,医生起初准备用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因为这样能保证创伤小,恢复快,但很快医生发现,小荷的阑尾看起来并没有明显的化脓,甚至连充血水肿都没有。

 

但是这个区域的整个肠子却有明显的缺血坏死,因为炎症全部包裹在了一起。

 

医生试着用腹腔镜分离,但显然非常困难,没办法,只能中转开腹。

 

相对于腹腔镜来说,开腹的创伤就要大一些,因为要在肚子上留下一条蜈蚣一样的疤痕。

 

通过近三个小时的紧张手术,最终医生终于明确病因,导致腹痛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根鱼刺,鱼刺刺穿了回盲部,导致了穿孔,医生分析,肯定有一些时间了,所以肠管周围的炎症水肿非常严重,导致了肠粘连。

 

如果再晚一些发现,腹膜炎的表现就会更加明显,到时候还会出现败血症,连命都保不住。

 

可是,谁又会想到,一根鱼刺竟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手术之后,医生将鱼刺拿给家属过目,小荷的丈夫回忆一周前的确吃过鱼,还有被卡的现象,当时小荷用饭将鱼刺吞进去了,便没当回事,谁知竟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

 

按说捡回一条命,应该庆幸,但全麻苏醒后的小荷却大吵大闹,因为她得知医生并没有使用腹腔镜,她是个特别爱美的女人,生孩子的时候怕肚子上留疤,即便难产也坚持顺产,现在,一个小小的阑尾炎竟然要开一条大口子,她怎么都想不通。

 

小荷一边哭一边骂医生没有医德,医生只能如实向她解释,第一,在术前谈话的时候已经告知有中转开腹的可能,这是任何一台手术都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第二,在术中发现腹腔镜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再次与小荷的丈夫沟通,丈夫同意按医生的意思办;第三,为了拯救生命,有时不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关键时刻,只能先保命。

 

医生这样说完,小荷才渐渐冷静下来。

 

不过她嘴里还是说着一句话,一根鱼刺就挨了一刀,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糖尿病#糖尿病性单神经病#神经系统病变
0

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的话,通常不会影响工作和寿命;但若控制不当,就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等。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发病7~10年后,会逐渐感到手指和脚趾麻木,甚至对冷热的感知也变得异常,这表明他们的神经已经出现病变。

 

为什么会发生手足麻木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若长期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神经系统在高血糖的环境下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人体的神经在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时,也会逐渐失去正常结构和功能,出现了明显的退行性病变。这正是糖尿病患者出现手足麻木的主要原因。

 

那么,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了末梢神经病变,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控制好血糖。有些患者可能会疑问:“我已经出现了并发症,控制血糖还有意义吗?”其实,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防止并发症进一步恶化的基础。只有血糖控制得当,其他药物治疗才会更有效。

其次,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它们可以口服或肌肉注射。此外,还可以结合一些中药,用于预防血液黏稠和活血通脉。但由于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最根本的措施还是在于控制好血糖,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才能“防病于未然”呢?

1. 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每餐主食的摄入量,每顿饭主食应保持在一两到二两之间,可选择米饭、馒头或窝头等。副食中虽然含有蛋白质和脂肪,但摄入过多同样会升高血糖。应避免饮用高糖饮料,如可乐和酸奶,可以选择白开水、茶水或矿泉水。若想吃水果,应在饭后两个小时后适量食用,避免在血糖高峰期进一步升高血糖。

2. 调整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运动,尤其是肥胖患者。同时,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和熬夜,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肝肾功能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药物并无优劣之分,但选择适合的药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4. 定期监测血糖:在控制饮食、运动和用药的同时,糖尿病患者还应定期检测血糖,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以确保血糖长期保持在理想水平。

通过以上方法,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预防手足麻木等神经病变,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体内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血糖升高所引起的。通常情况下,患者通过服用降糖药即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然而,当口服药物无法充分控制血糖时,便需要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那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从服用降糖药安全过渡到胰岛素治疗呢?

第一个阶段——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当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的情况下仍无法理想地控制血糖时,可以在现有治疗基础上,增加晚餐前或临睡前一次中效胰岛素或长效基础胰岛素的注射。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基础胰岛素水平,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尽管该方案只需要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但它能帮助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控制血糖水平。

第二个阶段——每天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对于采用第一个阶段方案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治疗。在此阶段,患者需停止口服降糖药,转而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70/30或50/50的预混胰岛素。此方案有助于平衡三餐后的血糖水平,同时控制夜间血糖。

第三个阶段——每天注射四次胰岛素:该阶段属于胰岛素强化治疗阶段,是为血糖控制依然不理想的患者设计的。治疗方案包括:早餐、中餐和晚餐前各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临睡前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虽然每天的注射次数较多,但这种方法更贴近人体自然胰岛素分泌的规律。餐前短效胰岛素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则可维持基础胰岛素水平,从而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当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后仍无法控制血糖时,完全可以考虑改用胰岛素治疗。通过短期的胰岛素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稳定病情,还能加快其他并发症的恢复。在血糖得到控制后,部分患者可以逐渐减少甚至停用胰岛素,重新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进行维持治疗。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不少糖友在疾病过程中除了血糖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外,饱受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的折磨。紧绷的神经与升高的血糖狼狈为奸,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共同蚕食糖友们的健康。

那么糖友们该如何缓解这些不良情绪呢?让我们细细看来~

一、学会自我接纳与和解:成为糖友又如何?我依旧是最绚丽的烟火!

不少糖友会因为罹患糖尿病,需要家人花费财力精力照顾而陷入自责,亦或因为被贴上糖尿病这一“终生标签”而生出病耻感。

但是,糖友们首先需要明白,糖尿病并不是我们的错,勿需自责。学会接受自己的状况,并积极应对挑战,才是正道。

糖尿病并不会妨碍我们精彩的人生,有许多的名人,如香港影星周润发,美国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等虽患糖尿病,但依旧能逐梦成功。成为糖友又如何?我依旧是我,是最绚丽的烟火!

所以,糖友们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糖尿病,是缓解糖尿病不良情绪的第一步。

二、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知己知彼,无所畏惧!

多数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均源于未知。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手段已经非常成熟。

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科学管理。多了解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定期专科复诊,严格遵行医嘱。做到对糖尿病知己知彼,则可控糖无忧!

当你真正掌握了这个疾病对应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并发症预防等等科普知识后,就可“轻舟已过万重山”式地说一句:小小糖尿病,拿捏!!!

三、寻找他人的支持和帮助:难过就别憋着!

糖尿病摊上了,就是一辈子,搁在谁心里都不会好过,有焦虑的情绪很正常。但是别把不良的情绪一直憋在心里——咋们可不能做“忍者神龟”!

这时,寻求家人、朋友的关心、倾听和帮助有助于我们更快走出疾病的阴霾。也可以建立或加入糖尿病患友群,大家相互鼓励和支持,一起重拾“驯服”糖尿病的信心。

四、充实自己,转移注意力:生命不只有糖尿病!

部分糖友终日在糖尿病的阴影中不可自拔,但其实糖尿病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插曲而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是有氧运动、瑜伽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将自己的过度集中于疾病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生活的一个个小目标上,那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快感定将糖尿病的阴霾一扫而空!

 

最后,如果糖友们确实感到“压力山大”、情绪不可控制,应该及时到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就诊,接受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专业的医疗帮助~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控制。患者除了接受医生建议的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和生活习惯。那么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家属,有哪些我们可以帮助监督、鼓励患者去做的呢?

首先就是饮食方面的护理,毕竟一日三餐是患者所必需的。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在饮食方面,应该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做到食物多样、主食定量、少油、少盐和少糖。

应使患者每天的三餐时间规律,定时定量,每餐不能吃的太多,七八分饱就够了。主食应避免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食、饼干等)和含糖饮料,以全谷物或杂豆类替代1/3精白米、面等主食,给患者提供低血糖负荷的食品。此外,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及各类维生素,多准备些蔬菜给患者吃,有助于维持血糖的平稳;水果则应该遵循适当原则,每次提供小分量给患者进食,并且要选择甜度较低的水果。

其次,适当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来说至关重要。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研究结果显示,坚持规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那么应该如何陪同患者有效的运动呢?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2]推荐成年患者每周至少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健步走、太极拳、骑车、羽毛球乒乓球等都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家属可以陪同一起进行以上运动。此外,即使每次运动时间较短,但是每天的总运动时长达到30分钟,也是对患者有益的。

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点,就是帮患者日常的血糖监测。患者内的血糖值会受到食物的摄入量、运动量的增减以及情绪和睡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只有通过日常血糖的监测,才能知道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严重程度,进而了解当前的饮食和运动模式是否适合患者,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日常血糖监测需要包括餐前和睡前血糖的监测,特别是针对空腹血糖较高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其它时间段的血糖监测则需要视患者情况而定,例如剧烈运动后和发生低血糖症状时的血糖监测等。

 

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是依靠药物,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也是同样的重要,只有二者齐头并进,才能使治疗效果最大化,早日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糖尿病患者有时会不小心漏服降糖药(包括胰岛素)。遇到这种情况,如何补救呢?

其实,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漏服降糖药物的种类

漏服降糖药物的时间和次数

当时的血糖控制水平高低

针对不同类型降糖药物,补救方法各有不同,具体补救方法可以参考下表: 

药物类型

代表药物

补救处理

磺脲类药物

短效: 美吡达、糖适平、达美康

中长效:瑞易宁、达美康缓释片、亚莫利

短效药物常于饭前 30 分钟服用,如果在饭前时漏服,可将饭点推迟半个小时。如果无法推迟,可以偶尔一次减量 补服 ,防止下一次服药时发生低血糖。

 

长效药物常于早餐前 30 分钟服用。根据血糖情况,早午餐之间发现漏服时,可按原剂量补服。午餐后发现漏服时,可按原剂量的一半进行补服。对于 年龄较大或者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允许漏服一天,以免造成夜间低血糖。

餐时血糖调节剂

诺和龙、唐力

如果两餐之间想起前一餐漏服,视血糖情况决定是否减量补服;如果马上下一餐则无需补服,但需测餐前血糖,若血糖升高不明显无须改变用药和进餐量,若升高明显可适当减少进餐量,防止餐后血糖过高。

α- 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餐中想起漏服时药可补服,饭后不推荐补药。

双胍类

二甲双胍

如果每日服用剂量较小,漏服后可通过增加活动量来降低血糖而无需补服。联合用药的患者也可仅仅增加活动量,或者在明确血糖水平确实高以后才补服。如果到了下一次服药时间无需再补服。

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漏服后当日可随时原剂量补服。

DPP-4 抑制剂

捷诺维

漏服后当日可随时原剂量补服。

SGLT-2 抑制剂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

 

晚餐前发现漏服,随时按原药量补服。因为本类药物有利尿作用,晚餐后不建议补服,增加运动量即可。

 

GLP-1 受体激活剂

艾塞那肽

 

漏打当日可随时按原药量皮下注射。但建议:每天同一时间皮下注射。

 

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 或短效胰岛素如果餐前忘打了,可于餐后立即补注。

 

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患者,早餐前忘打,可于餐后立即补打,期间要注意监测血糖,必要时中间加餐;若快到中午才记起忘打时,应先查血糖,当超过10mmol/L 时,可以在午餐前临时注射一次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禁忌把早晚两次预混胰岛素合成一次在晚餐前注射。

 

长效胰岛素,漏打一次尽快补上即可,下次注射如在相同时间需注意低血糖反应,因为两次注射间隔时间很可能小于24小时。

糖尿病患者养成按时、规律服用降糖药的习惯对于平稳控制血糖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少漏服药的频率。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漏服降糖药的补救措施都属于非常规手段不可长期使用,规律用药,才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糖尿病管理不仅关乎患者自身的健康,也牵动着整个家庭的心。家属是患者最坚实的后盾,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些小妙招,帮助你和家人更好地应对糖尿病。

一、饮食管理

选择低糖食品:监督、帮助患者减少饮食中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食、饼干等)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以全谷物或杂豆类替代1/3精白米、面等主食。

均衡膳食营养:家属应确保饮食满足患者对营养素的需求,如消瘦者可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达到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确保患者适量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过多加工肉类,控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选择鱼油、坚果等健康脂肪来源。

控制热量摄入:可监督患者按时进食,使用小盘子和小碗,控制食量,避免患者暴饮暴食。帮助超重、肥胖患者控制体重,建议 3~6个月减轻5%~10%的体重。

烹饪技巧升级:家属可学习健康的烹饪方法,如蒸、煮、烤等,减少油炸和煎炒。限制糖尿病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在5g以内,如可以用香料和香草替代部分盐,用柠檬汁增加食物风味等让食物更美味。

二、运动管理

制定运动计划:家属可帮助患者选择喜欢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打太极拳等,和患者制定计划,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让运动成为一种乐趣。

陪伴和监督:陪同患者一起运动,确保安全的同时,可以监督患者的运动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血糖波动。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应采取运动治疗。

鼓励和支持:不断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增强他们坚持运动的信心,当患者取得进步时,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如一起享用健康的美食或购买小礼物等。

三、贴心小建议

定期监测血糖:鼓励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如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

携带急救卡:为患者准备一张急救卡,写明病情、药物和紧急联系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助。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同时,家属也要保持乐观心态,为患者树立榜样。

戒烟戒酒:患者和家属均应科学戒烟,避免患者吸到二手烟、三手烟。同时,督促糖尿病患者戒酒。

 

家属的关爱和支持是糖尿病患者战胜疾病的重要力量。通过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安排运动,家属也可以共同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在血糖控制的长期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种时候,家属的支持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当糖友们的血糖“闹脾气”时,作为家属应该如何帮忙调整血糖呢?让我们细细看来~

 一、了解糖尿病知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家属首先要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并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血糖的稳定。这样,当糖友的血糖无论过高还是过低,家属就能心中有数,不会手忙脚乱。 

二、控制糖友的饮食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血糖不稳时,家属尤其要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

首先,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家属要帮助糖友选择低糖、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同时,要控制患者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过多摄入导致血糖升高。

其次,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糖尿病血糖有益。家属要鼓励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绿叶蔬菜和低糖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苹果、柚子等。

此外,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高脂肪饮食会增加体重,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家属要帮助患者选择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鱼类。同时,要避免患者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

最后,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家属要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时间,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三、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

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家属要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运动的方式和强度。

家属可以和糖友们一起参与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消耗体内多余能量,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周应该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同时,每周也可以进行2~3 次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这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控制体重和血糖。

但是,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血糖过低或过高。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根据糖友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选择适合的运动强度。一般来说,运动心率应该控制在(220-年龄)×60%~70%之间。

四、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监测血糖

糖友家属们要变成 “用药小闹钟”,督促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误服药物。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此外,血糖监测就像是糖友的 “健康晴雨表”,家属们要当起 “监测小助手”,督促患者按时监测血糖和规范记录血糖值。同时,要注意糖友血糖监测的操作规范,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血糖管理。当血糖不佳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给予糖友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糖友血糖 “闹脾气”,家属协助施妙计。携手并肩同控糖,幸福之路甜如蜜!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疾病,作为糖友的家属,我们需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并定期复查,来帮助家人更好地控制血糖。那么,如何做才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呢?

首先,我们可以与家人一起学习糖尿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认识到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糖尿病的治疗通常涉及多种药物的长期使用,按时、按量服药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可能由于生活繁忙或者偶尔遗忘,错过某次服药,这对控制血糖有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糖友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糖友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为糖友制定一个每日的用药时间表。例如,将服药时间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固定环节绑定,如早晨起床后、饭前饭后等,把服药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手环等各种智能设备可以帮助患者按时服药。我们可以设置手机闹钟,或者使用专门的用药提醒App。我们也可以时不时提醒糖友,确保按时服用药物。

如果糖友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如口服降糖药以及其他可能的伴随疾病药物(如降压药或降脂药),药物种类太多可能会导致服药的混乱。我们可以帮助糖友整理药物,比如使用带有分隔的药盒,将每天的药物按时段分装好,并做好标记,减少因为记混药物而漏服、多服或错服。

此外,根据糖友的情况,用药方案可能会进行调整。我们要督促糖友定期复查,让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我们可以帮助糖友确定复查时间,提前预约门诊,最好能陪伴糖友一起前往就诊,协助记录医生的建议和新的治疗方案。可以鼓励患者在每次复查后,主动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血糖控制的情况,听取医生关于饮食、运动、以及药物调整的意见。

作为糖友的家人,我们的关爱与支持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是战胜糖尿病的重要力量。家属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小小的提醒,还是一次陪同就医,都会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力量与温暖。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对于糖友来说,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的重要环节。家属的支持在日常用药管理中非常关键,按时按量服药能保证药效,并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在这里我们会详细告诉大家如何做好用药提醒和记录,让你在照顾糖友的过程中更得心应手。

糖尿病药物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用遵循医生的处方要求,才能在血糖控制中发挥最佳效果。

首先,用药时间的管理非常重要,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需要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以确保药物的最佳吸收和作用。某些药物要求在餐前服用以控制餐后血糖,而其他药物则可能需要在用餐时服用。如果错过了服用时间,可能会使血糖波动影响病情控制。

其次,药物一定要遵医嘱按量服用。糖尿病的用药方案通常因人而异,根据糖友的血糖监测数据、体重、合并疾病等多种因素制定。家属要做好就诊记录,确保患者严格遵循医生给定的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为了确保糖友能够按时按量服药,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提醒用药的方法。比如,可以设置固定的闹钟或通过手机的提醒用药,避免糖友因为忙碌或重视度不够而忘记服药。此外,可以准备好带有时间标记的分药盒,将药物按照医嘱分装在药盒中,这样可以减少服药时找药的麻烦,还能避免漏服或重复服药。用药时一定要避免自行调整剂量,不能因为短期血糖波动就想要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一些特殊情况,如糖友外出旅行或处于急性病期,应更加重视用药。外出时,家属应提前为患者准备足够的药物并妥善保存,特别是对温度敏感的胰岛素要做好保温,避免阳光直射和与热饮等热源放到一起,乘坐飞机时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物应让糖友随身携带(需要出示医疗证明),到达目的地后放到冰箱冷藏。当糖友因其他疾病住院或处于急性病期时,家属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药物在急性病期可能需要减量或停药,我们应密切关注糖友的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

除了提醒糖友用药之外,我们也要协助糖友做用药记录,记录每天的用药时间、药物名称和剂量,血糖数据可以也一起记下来。有了这些记录,在复诊时就可以更有效地与医生沟通。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发现糖友出现异常症状或不适,必须记录下来症状、药物种类并立即咨询医生,避免导致严重后果。

在用药提醒和记录的过程中,作为家属,我们要跟糖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感受。同时,我们可以鼓励糖友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运动。家庭的力量不仅能帮助糖友实现更好的血糖管理,还能增强他们的信心,更好地应对抗糖之路上的各种挑战。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