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医院始建于一九七八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是政府确定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医院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371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28人,中级职称414人,硕士以上105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医药传承指导老师1人,全国中医优秀人才2人,全国中医特色技术传承人才2人,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2人,全国西学骨干人才1人,河南省各专业副主任委员13人,河南省中医药青苗人才指导老师8人,河南省名中医1人,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9人,市管优秀专家16人,市拔尖人才13人,周口市名中医22人,市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3人,市中医药学会主任委员3人,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5人。当前,医院拥有临床医技科室52个,31个病区,开放床位1200张。中原学者韩新巍教授工作站,国家杰出青年鞠振宇教授工作站成功揭牌,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标准化过敏性疾病诊疗中心落户该院。周口市中医院下设附属肝病医院和纺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口市传统中医康复诊疗研究中心、皮肤病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设在该院。医院以专科齐全,特色突出,设备先进,环境优美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医疗优势周口市中医院专科建设受历届领导重视。经近40多年来的努力已形成国家、省、市、院重点专科建设梯队。肝病专科是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中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单位、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肾病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康复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专科。脑病科、肿瘤科是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脑病科、肝胆脾胃病科是河南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骨伤科、妇产科、皮肤科为市重点专科。医院牵头成立了一级学会6个,各专业委员会26个,有13名专家任省级各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了医院科教平台,开通了中医理论学习课程,搭建技术交流平台,邀请了国家、省专家来院授课,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我们的一些学科带头人,成为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都优秀的学术型专家,不断提高我院的竞争力。至今我院获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5项。科研促进了临床多项技术达到省市先进水平。诊疗设备医院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中医现代化建设,先后引进德国西门子双源CT机和能呈现25μm、7000万像素的PCM相位对比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美国GE1.5T光纤磁共振、美国GE3100IQ全数字平板大型血管造影仪、美国原装多功能容积DR、荷兰飞利浦原装数字双板DR系统、意大利GMM公司生产的平板DR胃肠机、美国GE公司E8彩色电脑声像仪、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U22彩色电脑声像仪、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发光仪、德国莱卡手术显微镜、关节镜、腹腔镜、骨密度检查仪、美国原装赛诺秀激光皮肤治疗仪、胶囊胃镜、瑞典医科达直线加速器、沃森人工智能机器人、中能创新加速器SPACOOMX6i等一大批医疗设备,并设有装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手术室、介入治疗室、ICU、NICU病房。所获荣誉周口市中医院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院、服务立院战略,取得了长足发展,整体实力、医技水平、管理水平、医护质量在河南省中医系统处于领先水平,医院先后荣获“三级甲等中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国家慢性丙型肝炎规范化诊疗分中心”、“河南省群众满意医院”、“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医药科普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河南省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推广基地”、“全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审计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扶贫济困一日捐”先进单位、“全市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十佳优质服务单位”“全市卫生健康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发展前景2022年,新建一栋20层内科病房综合楼项目已成功投入使用。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一期198亩地项目已开工建设。届时,周口市中医院将建成规模庞大,专科齐全,特色突出,设备先进,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周口市中医院全体职工秉承厚德、精术、传承、创新的办院理念,依靠优质的服务,着力打造“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质量保障健全,服务功能完善,名医名科辈出,服务质量优良,设施设备先进”的现代化中医院,肩负着健康的责任与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周口1000多万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血液内凝血机制被弥散性激活,促发小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着,导致组织和器官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全身性出血倾向。两种矛盾的表现在DIC疾病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并构成特有临床表现。在DIC已被启动的患者中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将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尚无发病率的报道。DIC病死率高达31%~80%。,DIC的病因来自于基础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约占2/3,产科灾难和外伤也是DIC的主要病因。 诱发DIC的基础疾病包括:①全身感染/严重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等。②外伤,包括多发性创伤、大面积的灼伤、脂肪栓塞等。③器官损害,见重症胰腺炎等。④恶性肿瘤,包括各种实体瘤、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⑤产科灾难,包括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综合征等。⑥其他,如严重肝衰竭、严重中毒或蛇咬伤、输血反应、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等等。,骨髓,血液血管,1.基础疾病治疗 加强基础疾病治疗是消减DIC促发因素,增加患者存活的首要措施。 2.血液制品的应用 应用血液制品实际是一种替代性治疗。包括浓缩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新鲜全血、凝血酶原复合物等等。 3.肝素应用 肝素治疗可使某些慢性DIC患者受益。也用于急性DIC患者,应用时需审慎。 4.纤溶抑制剂 应用时需慎重。,1、重症肝病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原发性纤溶亢进,1.避免油腻食物;2.避免油炸食物;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1.常用的快速简易的实验室筛选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 2.DIC特殊的检查适用于筛选检查后仍不能确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