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专家

简介: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99年(光绪25年),是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经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加挂“广州消化疾病中心”。1997年挂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2017年挂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排名100强榜单”,并在“中国医院竞争力•省会市属医院100强榜单”位列前三,在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进入华南地区前20,2021年获得全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新锐医院称号,2022年获得全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公立医院10强)称号。医院现由院本部、南沙医院和鹤洞分院三个院区组成,现有编制床位共2970张,2022年全年门急诊总诊疗230.82万人次,全年出院病人8.83万人次。2022年底职工人数43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607人,高级职称87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优秀青年人才2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其他省市级人才97人次。医院学科齐全,共有专业学科73个(其中临床专业学科56个,医技专业学科17个),其中消化内科、老年病科和泌尿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病学为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普外科、骨科、麻醉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儿科、烧伤科、肾内科、医学影像、肿瘤科、临床护理、检验科、急诊科等19个专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分子医学及分子诊断实验室为广东省医学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消毒供应培训基地,拥有24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个国家试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专业设备总值超9亿元,拥有双源CT、3.0TMRI、PET-CT、达芬奇手术机器人、DSA等。医院新建医学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科研平台已正式投入使用。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一期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设立公共基础、细胞培养、光学影像、脑科学、免疫学、纳米科学、病理学和质谱影像等功能平台。共购置100多种、300多台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耗资逾亿元。其中单价百万元以上设备19台,包括超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全自动高通量智能玻片扫描仪、双光子共聚焦活体成像显微镜、超高速分选型流式细胞仪、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等。生物岛科研平台按照统筹规划、开放共享、集约管理、有偿使用的工作理念,以科研项目为基础,以科研业绩为导向,实现所有设备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我院进驻广州国际生物岛还可与其他研发平台产生协同效应,开放合作、共建共享,为医院科研项目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医院作为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的公共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工程转化中心等科研平台对医院完全开放共享。近五年来,医院获各级课题立项700余项,资助经费近1.5亿元。共获得国家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2项,共发表SCI论文543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10分论文38篇。科研成果方面,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广州市科普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医学会第三届广东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和广东省护理学会第四届科技奖三等奖1项。学科建设方面,消化病学、医学影像与实验室设诊断学、老年医学科获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医院与国外著名医疗机构和学术机构开展协作和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和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医院讲学及开展技术项目合作研究,主办、协办各类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医院还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培养,每年选送中青年技术骨干出国研修培训1-3年,至今学成归来的优秀人才近百名。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医院客座教授。近年来,医院进入高水平建设新征程,人才队伍素质大步提高,医疗指标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对外交流和社会影响日益扩大。2019年医院获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授牌,医院检验科顺利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评审,多学科诊疗工作案例获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总决赛银奖。医院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西藏、新疆、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7省共20余家医疗机构结成对口帮扶关系。2021年医院获评“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医院以广州消化疾病中心为龙头,构建了具有引领效应的一批高水平专科群如广州老年疾病诊疗中心、广州心脏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广州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中心、广州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广州老年骨科微创诊疗中心、广州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广州血液净化中心、广州分子诊断中心等。多方发力,团结一致,孜孜以求,按照省市各级领导的要求,保持战略定力,依据高水平医院建设目标及进度,着力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集聚拔尖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医学学科、率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全面发力,强劲发展,将市一医院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研究型综合医院,助力百年名院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省一起勇攀高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与南沙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兴建,是南沙区目前唯一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于2008年开业,纳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体化管理。医院总占地面积10.05万平方米,开设床位1000张。目前医院配备价值超9亿元的先进医疗设备和精密仪器。南沙医院的开设完善了南沙地区的医疗服务配置,立足珠三角,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鹤洞分院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首家直属分院,是芳村地区一所以五官科为主的专科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与总院共享CT、MR等大型医疗设备;全院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并利用光纤与总院联网,可实现各项诊疗数据共享和远程会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血液血管,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0,1、忌吃过甜、过咸类的食物2、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3、忌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相关检查:心脏血管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灌注显像动态心电图心电图,。

崔文帅 主治医师

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布鲁氏菌病、细菌性感染腹泻、恙虫病、水痘、艾滋病、扁桃体炎、柯萨奇病毒感染、脂肪肝、肝炎、流行性感冒、荨麻疹、结核病、败血症、狂犬病、登革热、破伤风、真菌感染、厌氧菌感染、念珠菌病、疟疾、蛔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华支睾吸虫病、肠炎、梅毒、淋菌性尿道炎,发热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泌尿道感染性疾病,急性丙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急性甲型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多重肺部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各种传染病等疾病的诊治。

好评 99%
接诊量 459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布鲁氏菌病、细菌性感染腹泻、恙虫病、水痘、艾滋病、扁桃体炎、柯萨奇病毒感染、脂肪肝、肝炎、流行性感冒、荨麻疹、结核病、败血症、狂犬病、登革热、破伤风、真菌感染、厌氧菌感染、念珠菌病、疟疾、蛔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华支睾吸虫病、肠炎、梅毒、淋菌性尿道炎,发热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泌尿道感染性疾病,急性丙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急性甲型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多重肺部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各种传染病等疾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徐利敏 副主任医师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睡眠障碍、记忆力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药物与心理治疗、精神康复。

好评 99%
接诊量 628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睡眠障碍、记忆力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药物与心理治疗、精神康复。
更多服务
侯敬涛 副主任医师

肾炎,肾衰竭,高尿酸血症,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管炎,药物性肾损害,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并发症,尿路感染、结石,痛风等的诊治有较多心得。

好评 99%
接诊量 4606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肾炎,肾衰竭,高尿酸血症,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管炎,药物性肾损害,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并发症,尿路感染、结石,痛风等的诊治有较多心得。
更多服务
贾淑青 副主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容婵 主治医师

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高尿酸血症、痛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及长期管理。制定老年常见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随访计划。健康体检项目制定及体检报告解读。

好评 100%
接诊量 112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高尿酸血症、痛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及长期管理。制定老年常见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随访计划。健康体检项目制定及体检报告解读。
更多服务
魏易琼 副主任医师

师从于全国著名神经电生理专家卢祖能教授,参与取得多项各级课题,在全国核心杂志及全国神经病学年会发表多篇文章,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及多发疾病有丰富经验。获得省市级科学进步奖。

好评 100%
接诊量 13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师从于全国著名神经电生理专家卢祖能教授,参与取得多项各级课题,在全国核心杂志及全国神经病学年会发表多篇文章,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及多发疾病有丰富经验。获得省市级科学进步奖。
更多服务
杨丽 住院医师

擅长各种内科疾病,呼吸科(各种发热,咳嗽,咳痰)心血管内科(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消化系统(腹痛,腹胀,腹泻)及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帮助开具用药建议,可以分析解读体检报告

好评 99%
接诊量 1123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擅长各种内科疾病,呼吸科(各种发热,咳嗽,咳痰)心血管内科(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消化系统(腹痛,腹胀,腹泻)及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帮助开具用药建议,可以分析解读体检报告
更多服务
陈丽萍 副主任医师

常见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临床诊治及心理治疗,睡眠障碍的诊治、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1.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2.神经症、 焦虑症、恐惧症、疑病性神经症 强迫市神经衰弱、躯体化障碍、分离转换性障碍。 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4.睡眠障碍。

好评 100%
接诊量 93
平均等待 -
擅长:常见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临床诊治及心理治疗,睡眠障碍的诊治、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1.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2.神经症、 焦虑症、恐惧症、疑病性神经症 强迫市神经衰弱、躯体化障碍、分离转换性障碍。 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4.睡眠障碍。
更多服务
张颖 副主任医师

老年病 心脑血管 呼吸 内分泌 消化 骨质疏松等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16
平均等待 -
擅长:老年病 心脑血管 呼吸 内分泌 消化 骨质疏松等疾病
更多服务
蔡艺美 主治医师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后遗症,高脂血症,痛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肺疾病,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62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后遗症,高脂血症,痛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肺疾病,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35岁女性,心痛症状,询问速效救心丸的适用性和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63
2024-09-14 08:18:47
我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经常出现心绞痛,想了解如何治疗和管理,是否需要处方购买药物?患者女性
63
2024-09-14 08:18:47
69岁女性患者,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冠心病和高血压,询问是否可以吃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患者女性
33
2024-09-14 08:18:47
60岁老年人患有冠心病,询问用药合理性和生活方式建议。患者女性
5
2024-09-14 08:18:47
28岁男性冠心病患者,长期失眠,最近失眠加重,询问是否可以使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缓解失眠。患者女性
26
2024-09-14 08:18:47
我想咨询冠心病的用药问题,是否可以服用丹参片?患者女性
41
2024-09-14 08:18:47
我有冠心病室性早搏,想知道参松养心胶囊是否适合我,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患者女性
33
2024-09-14 08:18:47
65岁男性患者,患有冠心病、心脏支架和乙肝,血压一百五左右,想了解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用药情况和剂量问题。患者女性
48
2024-09-14 08:18:47
我有冠心病和高血压,想了解硝酸异山梨酯片的用途和注意事项,特别是肝功能可能有些问题的情况下。患者女性
66
2024-09-14 08:18:47
74岁男性冠心病患者,身体虚弱,想了解如何用药和改善生活方式。患者男性73岁
28
2024-09-14 08:18:47

科普文章

#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3

小王最近有点烦恼。他爸爸王大爷今年68岁,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多年,一直在服用降压药和抗血小板药物。最近因为胆结石需要做手术,但小王听说手术前要停用一些药物,可又担心停药会引起爸爸的基础疾病反复。到底该怎么办呢?

其实,小王的烦恼不是个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66.3%的人需要长期服用5种以上的药物。而在所有接受手术的患者中,至少有50%的人需要长期或短期服用药物。

那么,这些长期服药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应该如何管理用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手术前停药还是继续用药?这是个问题!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医生,面对一位需要接受手术的慢性病患者,你会如何权衡用药的利弊呢?

继续用药的风险:

  1. 某些药物可能会增加手术出血的风险,比如抗血小板药物。

  2. 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麻醉药的代谢,增加麻醉并发症的风险。

  3.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停药的风险:

  1. 突然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停药综合征,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2. 停药可能会导致原有疾病加重,如心血管疾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可以看到,无论是继续用药还是停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二、围术期用药管理的"三步曲"

第一步:全面了解患者用药史

就像侦探破案需要收集线索一样,医生和药师首先需要获得患者完整的用药史。这不仅包括处方药,还包括非处方药、保健品等。

小贴士:患者在就诊时,最好能带上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或者准备一份详细的用药清单,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和药师更全面地了解你的用药情况。

第二步:评估用药风险

医生和药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每种药物在围术期使用的风险和获益。他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这种药物对手术有什么影响?

  2. 这种药物与围术期其他用药有什么相互作用?

  3. 手术对这种药物的吸收、代谢有什么影响?

第三步: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基于上述评估,医疗团队会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围术期用药方案。这个方案可能包括:

  1. 继续使用某些药物

  2. 暂时停用某些药物

  3. 调整某些药物的剂量

  4. 更换给药途径(如从口服改为静脉给药)

  5. 增加新的药物

三、常见慢性病药物的围术期管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常见慢性病药物在围术期的管理原则。

  1. 心血管系统用药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这类药物是个"两难"的选择。继续使用可能增加手术出血风险,但停用又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一般原则:

  • 低血栓风险患者:建议在手术前5-7天停用。

  • 高血栓风险患者(如近期放置过支架):可能需要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并与手术医生、心脏科医生共同讨论。

案例:李大爷今年72岁,3个月前因心绞痛做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一直在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最近因为胆囊结石需要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考虑到李大爷属于高血栓风险,医生建议继续使用阿司匹林,但在手术前5天停用氯吡格雷。

(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导致心率和血压反弹,增加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一般原则:建议继续使用,直到手术当天早晨。如果无法口服,可考虑改为静脉给药。

(3)ACEI/ARB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缬沙坦)

这类药物可能会增加麻醉期间低血压的风险。

一般原则:建议在手术前24小时停用。如果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可以考虑使用其他类型的降压药。

  1. 糖尿病用药

(1)二甲双胍

由于担心发生乳酸酸中毒,很多指南建议在使用碘造影剂的手术前48小时停用二甲双胍。

(2)胰岛素

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需要根据手术时间和禁食时间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

案例:张阿姨今年65岁,患有2型糖尿病10年,平时使用二甲双胍和长效胰岛素控制血糖。她最近需要做膝关节置换术。医生建议她在手术前48小时停用二甲双胍,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1. 精神系统用药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

突然停用SSRI可能会导致停药综合征,如头晕、恶心、焦虑等。

一般原则:建议继续使用,除非有明确的停药指征。

(2)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

长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的患者如果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

一般原则:建议继续使用,但需要告知麻醉医生,因为可能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

2.抗肿瘤药物

对于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建议在化疗周期结束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进行手术。

案例:王女士今年58岁,正在接受乳腺癌的辅助化疗。她最近发现有胆囊结石,需要做胆囊切除术。医生建议她在化疗结束后3-4周,等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手术。

四、围术期用药管理的注意事项

  1. 沟通很重要

医生、药师、护士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患者应该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

2.不要自行停药

有些患者可能会担心药物影响手术,擅自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任何用药调整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术后及时恢复用药

很多患者在出院后忘记恢复原有的药物治疗,这可能会导致原有疾病加重。因此,在出院时,医生和药师应该详细交代药物恢复的时间和方法。

4.特殊情况需个性化处理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可能存在多种慢性病并存、多种药物联用的情况。这就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讨论,制定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方案。

 

围术期用药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医生、药师、护士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对于像小王爸爸这样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做好围术期的用药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记住,在围术期用药方面,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最重要的是,要与您的医疗团队保持良好的沟通,遵医嘱用药,这样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快速康复。

最后,祝愿所有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都能平安度过手术期,早日康复!

(本文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或真实病例撰写,仅供参考。如有健康问题,请遵医嘱。)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
3

炎热的夏天就要过去,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最近的急诊病人也是越来越多,在这些病人中,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一类特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因为这类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出现所谓的 “心灰意冷”症状,即心率、血压不稳定,意识淡漠。那么如何早发现和早预防心肌梗死呢?

心肌梗死的早发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往往都存在各种危险因素,比如: 1. 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2.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油脂重口味的饮食,久坐,长期熬夜等; 3. 长期大量吸烟史; 4. 肥胖; 5. 冠心病家族史。对于本身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就应该提高警惕。

除了危险因素,发生心肌梗死前往往存在一些早期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劳力性心绞痛。也就是活动后出现胸痛症状,持续数分钟不等,休息后会自行缓解。但是不同人的心绞痛症状也可能千差万别,比如疼痛的部位不一定局限于胸部,也可能表现为牙痛,肩膀痛,背痛等;也可能并不出现明显胸痛,比如糖尿病患者,或者是表现为胸闷气促、憋闷感等症状。

心肌梗死的早预防

刚才提到了心梗患者的危险因素和早期症状,那么做好预防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水平; 2. 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 3. 戒烟; 4. 控制体重; 5. 定期体检; 6. 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一旦出现了活动后胸闷胸痛不适,及时到心内科门诊就诊。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20
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冠脉CT检查时,确实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并避免潜在风险。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科普最重要的两点。
 
首先,冠脉CT与普通CT不同,它需要在体内注射一种名为造影剂或对比剂的药物。这种药物富含碘成分,对于帮助医生清晰观察冠状动脉情况至关重要。然而,正因为其特殊性,患者需警惕过敏风险。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红斑,甚至水肿和呼吸困难。若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抗过敏治疗。同时,也需留意迟发性过敏反应,即检查完成后数日出现的症状,同样应及时就医。
 
其次,关于造影剂的代谢问题,它并不会被人体分解用于能量供应,而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在排出过程中,有可能对肾脏造成轻微损伤。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而言,多喝水通常能有效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减少对肾脏的影响。然而,对于肾功能不佳或对造影剂特别敏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肌酐轻微升高的情况,即肾功能轻微下降。此时,通过适当饮水和利尿措施,大多数患者的肾功能能逐渐恢复。但最严重的情况是急性肾损伤,这虽然发生概率极低,但一旦出现,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脉CT检查时,务必牢记这两方面的注意事项。一是警惕过敏风险,无论是急性还是迟发性过敏反应,都应及时就医处理。二是关注肾脏健康,检查后多喝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只要遵循这些建议,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完成检查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16

中国目前的冠心病患者数量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数据。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的推算,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具体数量有一定的变化,但近年来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冠心病患者数量达到了1139万。这一数字反映了冠心病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中的高发病率,也提醒我们需要对冠心病进行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数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据,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医疗技术进步等。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相关数据的变化,以便更好地了解冠心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控需求。

此外,冠心病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预防和治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同时,加强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冠心病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冠心病作为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其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如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如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本文将重点讲解药物治疗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并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一、冠心病的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旨在缓解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预防并发症。
介入治疗:如PCI,适用于冠状动脉狭窄较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来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
外科手术治疗:如CABG,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等复杂情况,通过绕过狭窄的冠状动脉来恢复心肌供血。
二、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
 
作用机制: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
用法用量:通常需每天按时服用,避免漏服。
注意事项: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注意出血倾向。
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胃肠道不适、出血等。
 
降脂药(如他汀类药物):
 
作用机制: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
用法用量:根据血脂水平调整剂量,需长期服用。
注意事项: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水平,注意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常见肌肉疼痛或无力,严重时需就医。
 
降压药(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作用机制: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
用法用量:根据血压水平调整剂量,需规律服用。
注意事项:监测血压变化,避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能包括咳嗽(ACE抑制剂特有)、头痛、心悸等。
 
降糖药(如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
 
作用机制: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用法用量: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需个体化治疗。
注意事项:监测血糖变化,避免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低血糖是主要风险,需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万一。
 
三、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确保疗效:合理用药是控制冠心病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减少不良反应:遵循医嘱用药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与监测有助于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四、患者与医生的沟通
及时反馈:患者应主动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咨询建议:对于用药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健康教育:患者应接受冠心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总之,合理用药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一环。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与监测,并与医生保持沟通,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急性发作往往伴随着极高的风险。为了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患者及其家属必须了解并掌握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的应对措施。以下是一份详尽的指南,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紧急情况。
 
一、识别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征兆
 
心绞痛加剧: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胸部压迫感、紧缩感或疼痛感,可放射至颈部、下颌、手臂等部位。当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或疼痛程度加重时,应高度警惕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可能。
 
持续不缓解的胸痛:与以往心绞痛不同的是,急性发作时胸痛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且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无法有效缓解。
 
伴随症状:除胸痛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晕厥等伴随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预示着病情的严重性。
 
二、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立即停止活动:一旦发现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征兆,患者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保持安静并尽量平躺,以减少心脏负担。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于已知患有冠心病且医生已开具硝酸甘油的患者,在胸痛发作时,应立即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注意,若含服后胸痛未缓解,应每隔5分钟再含服一片,但最多不超过3次。若胸痛仍持续不缓解,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时间就是心肌,冠心病急性发作时,每延迟一分钟救治,都可能对心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一旦发现上述症状且无法自行缓解,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120),并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所在位置。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家属或旁观者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等堵塞气道。
 
情绪安抚:冠心病急性发作时,患者往往情绪紧张、恐惧。此时,家属应给予患者适当的情绪安抚,保持其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加重心脏负担。
 
三、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冠心病急性发作时,快速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因此,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都应充分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在发现症状时立即采取行动,避免延误救治时机。
 
总之,通过教育患者及其家属识别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征兆并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从而有效降低冠心病急性发作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内容概要:
 
冠心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其预防与控制对于维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本概要旨在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展或复发。以下是具体策略:
 
一、均衡饮食
 
1. 低盐饮食: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血压水平,从而降低冠心病风险。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并减少腌制、加工食品的摄入。
 
2. 低脂饮食: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低脂肪的肉类和乳制品,如瘦肉、低脂酸奶等。同时,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3. 高纤维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控制血糖、血脂,并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二、适量运动
 
1.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冠心病风险。
 
2.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造成心脏负担。
 
三、戒烟限酒
 
1. 戒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风险。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
 
2. 限酒: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处,但过量饮酒则会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等问题,增加冠心病风险。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四、保持理想体重
 
1.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理想的体重范围,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
 
2. 定期监测体重: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避免体重反弹。
 
五、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1.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
 
2. 控制血糖: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另一个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3. 控制血脂: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都会增加冠心病风险。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
 
六、心理健康
 
1. 保持良好心态: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健身、放松技巧、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
 
2.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维持心脏健康。
 
综上所述,《预防为先:日常生活中的冠心病防控策略》强调了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等多方面措施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展或复发。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个人的长期坚持和医生的指导监督。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本文旨在为患者详细解析冠心病的基本概念,帮助大家建立对冠心病的正确认识,从而更有效地守护心脏健康。
 
一、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负责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这种病变通常伴随着血管内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等过程,形成斑块,最终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二、发病原因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脂质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高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状态,这些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冠心病史的人群,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三、常见症状
 
冠心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胸痛:即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迫感、紧缩感或烧灼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等部位。
心悸:患者常感到心跳加速、不规律或有力跳动。
呼吸困难:特别是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患者可能感到气不够用。
其他症状:如乏力、头晕、出汗、恶心等,也可能出现在冠心病患者中。
 
四、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冠心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它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此外,冠心病还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采取防治措施至关重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合理用药以及定期复查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应对冠心病的挑战。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5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表现是什么样的?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胸闷、胸痛。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患者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或紧绷感,尤其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心悸、心慌。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跳不规律的感觉,如心悸、心慌等。容易疲劳和出虚汗。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可能会感到异常疲劳,并且容易出汗。放射性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受到疼痛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无名指和小指等处。其他可能的症状还包括牙痛(尤其是无红肿或龋齿的情况下)、头晕、昏厥以及耳鸣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地指向冠心病,也可能与其他心脏疾病或非心脏问题有关。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与诊断。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预防和管理冠心病也至关重要。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4

冠心病患者不能忽视的10个细节!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