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骨折术后恢复期专家

简介:

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创建于1984年4月,是一家二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上坊社区陈陵路50号,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米。医院2013年全年门急诊工作量14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566人次。院内共设有7个临床病区,其中4个精神科病区、1个精神康复病区、1个内科病区、1个外科和妇产科病区,总床位250张,并设公共卫生、影像科、功能科、医学检验科和供应室等。全院职工35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7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20人,中级技术职称的84人。医院是市、区医保和区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设备较先进。拥有16排全身螺旋CT、数字化高频X射线摄影系统(DR)、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仪、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电子胃镜、经颅多谱勒、彩色脑电地形图机、数字彩超、14C尿素幽门螺杆菌监测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流变检测仪等先进诊疗设备。。

毛红军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常见病,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

好评 100%
接诊量 5
平均等待 -
擅长:精神科常见病,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
更多服务
邱晓蕾 主治医师

擅长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双向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失眠症,躯体形式障碍,癔症等。

好评 99%
接诊量 598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双向情感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失眠症,躯体形式障碍,癔症等。
更多服务
徐洋洋 主治医师

抑郁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失眠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以及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

好评 100%
接诊量 22
平均等待 -
擅长:抑郁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失眠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以及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
更多服务
齐鑫 副主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100%
接诊量 12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胡秀秀 副主任医师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应激障碍等轻中重精神疾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应激障碍等轻中重精神疾病
更多服务
张杰 主治医师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
更多服务
戴鹏 主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王彦爽 主治医师

从事精神心理科多年,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常见精神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擅长抑郁症、失眠、焦虑症、强迫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从事精神心理科多年,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常见精神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擅长抑郁症、失眠、焦虑症、强迫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更多服务
肖华 主治医师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疗,中美认知行为治疗第四期学员,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

好评 -
接诊量 6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疗,中美认知行为治疗第四期学员,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
更多服务
胡雪峰 主任医师

熟练掌握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治。

好评 100%
接诊量 20
平均等待 -
擅长:熟练掌握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骨折恢复期患者在空调风吹过后出现不适症状,持续80多天,询问是否需要用药或其他处理方法。患者女性
39
2024-09-19 20:49:12
72岁老年人骨折术后,正在打消炎针,出院时医生建议服用拜瑞妥15-21天,想了解用药安全和生活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39
2024-09-19 20:49:12
孕6个月骨折病人长期卧床,导致便秘严重,拉不出来,寻求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患者女性
43
2024-09-19 20:49:12
26岁男性,脚踝僵硬受限80多天,曾经有过根骨和胫骨骨折的经历,想知道有没有合适的药物可以缓解症状?患者女性
51
2024-09-19 20:49:12
骨折初期,患者询问是否适合使用放包式助行器外出旅行,关心设备的重量、防滑性以及对康复的影响。患者女性
20
2024-09-19 20:49:12
骨折恢复期,如何通过营养加速康复?患者女性
69
2024-09-19 20:49:12
患者骨折后想了解中药治疗方法,询问适用人群和用法用量。患者女性
65
2024-09-19 20:49:12
患者询问骨骼和韧带恢复的药物,担心与其他药物或食物有冲突,并问及小孩子是否适用。患者女性
51
2024-09-19 20:49:12
70岁骨折患者,腿不能用力有点痛,询问是否可以使用跌打丸并了解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32
2024-09-19 20:49:12
55岁骨折术后5个月,仍不能脱拐,询问用药问题和价格差异。患者女性
67
2024-09-19 20:49:12

科普文章

#骨折术后恢复期#髌骨骨折术后
2

小腿手术常规上半年左右会有点肿,有些时候如果没有感染的情况下,逐渐逐渐会缓解,这种情况是比较正常。因为肢体循环是靠运动来引起的,肢体的循环实际是靠肌肉的收缩来促进的。做完骨折的时候,因为前面是要固定,后面指定会限制活动,再加上旁边做了手术有切口,循环就会比较差。这个情况的肿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如果是红再加疼,还是要排除感染的可能。如果没有感染,没有特殊的骨骼不愈合等情况,其实可以通过肢腿抬高,伤口愈合之后晚上用热水泡泡脚,最关键的还是要穿上弹力袜。以上办法,都可以缓解手术后红、疼的情况,过了半年以后会逐渐改善的。

#骨折#骨折术后恢复期#骨折
3

1、忌盲目补充钙质

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 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骨折的愈合。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益处,还可能有害。

2、 忌多吃肉喝骨头汤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多喝骨头汤,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适量食用有益。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在饮食上要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欲。适当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 C 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

4、忌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对骨折愈合有影响,造成骨折延迟愈合。

#骨折术后#胫骨骨折术后#骨折术后恢复期
43
                      骨肽的作用与副作用是什么
 
        现在的医疗保健品广告比较多,就有一类关注到骨折术后的患者,比如说骨肽之类的帮助病人恢复的。广告的言辞大多是夸大其词,说的是吃了这些的保健品或者是补充钙质的药物,OK就可以快速的愈合和恢复。那我们今天就讲一下骨肽的作用以及副作用是什么。
 
       骨肽其实就是一种复合物,里面不仅仅含有能够促进骨质愈合的具有活性的肽类,而且还含有钙、铁、锌、硒等非常重要的无机矿物质。骨肽在实际临床中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病人使用后的总体反映效果比较好。骨肽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新陈代谢,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改善骨质代谢,促进新的骨痂形成等。另外,还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防止钙质过多流失,可以增强钙质的吸收沉积。骨肽能够起到作用的机制可能是:1,骨肽具有活性,可以抑制患处关节的炎性浸润和继续损伤,可以起到抗炎镇痛作用;2,骨肽可以加速关节退行性病变处的骨细胞代谢,增强修复;3,通过调节骨质的矿物质代谢,阻滞骨溶解,从而减少钙质的大量流失。总之在骨质修复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面说到了很多骨肽的优点与功效,接下来我们讲讲骨肽的副作用。因为骨肽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不良副作用发生比较少,主要就是集中在过敏反应。因为在纯化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患者的发热和荨麻疹,但一般比较轻微。
#骨折治疗后的随诊检查#康复治疗#骨折术后恢复期
6

孙子兵法云: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释:军事上的势,就是在战争中瞬息万变的情况中能够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恰当的应变行动。

例:骨伤科中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时有发生,这时手法复位一次解决两问题其实是很难办到的,所有我们要创造势,在臂丛麻醉下,先复位肩关节脱位,当脱位问题解决之后,剩下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就好解决的多了,无非是外展型和内收型。这就是创造有利时机和把握有利时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

按:在中医骨伤中,所谓“势”就是有利骨伤治疗的局势,进而凭借有利的局势,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及采取应变行动。在骨伤科诊疗中,骨科医师做出的权变之举也是针对局势而作的,他们会借此机会在患者骨伤病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创造有利自己实施骨伤治疗技法的局面。

#骨折治疗后的随诊检查#康复治疗#骨折术后恢复期#骨折
8

孙子兵法云: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释:在军事上,若敌方势力及其强大,我方有暂时不能与之抗衡,这是要先避敌锐气,待敌方空虚时寻机再战,且必须战之能胜。

例:中医骨伤医师在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时,想提高手法治疗效果,必须避实击虚。具体来讲,就是当骨折部位肿胀较重或合并有休克,建议暂不实施骨折的手法复位,必须休克纠正,骨折断端肿胀渐消时再施行骨折的手法复位。

按:骨折的复位固定治疗一定要把握其复位最好时机,患者骨伤发生后的 1-6 小时,多数学者认为这是骨折治疗的“黄金时间”,在其周围的神经末梢受到挫撞处于麻痹,肢体反应性水肿尚轻,此时手法复位成功率及疗效极高,是兵法中“击虚”。当骨折超过 2-3 周以上,手法复位效果会很差,此时也是兵法中的“避实”。

#踝关节骨折#股骨颈病理骨折#骨折术后恢复期
17

孙子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释: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例:俗话说“五口之家,必有腰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是中医骨伤科临床常见脊柱疾病,关于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颇多,各有利弊,众说不一。

运动疗法多采用腰背肌功能锻炼,例如易筋经、八段锦等等;也有推拿疗法、正骨疗法、针灸疗法等等;也有针刀疗法、椎间孔镜疗法、射频消融疗法等等;更有手术疗法如:椎板切除、髓核摘除、钉棒系统(钢板)固定等等。

该病的上兵之法应该是通过适度体育锻炼,增强韧带弹性和腰背肌的强度,进而达到“筋能束骨”防治椎间盘的突出或脱出。

按:目前全社会倡导“健康中国”,在传统中医伤科诊疗疾病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治疗的上兵是“预防”,其次是“无创”,其次是“微创”,其下是“手术”,但是伤科疾病所有诊疗方法的宗旨是“简、便、验、廉”。

发布时间:2024 年 9 月 3 日

技术手段: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技术。

研究背景: 心脏淀粉样变性(CA)是一种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淀粉样蛋白在心肌组织中沉积,从而导致心肌变得僵硬、增厚,进而导致心室充盈异常、收缩功能异常等。

通常,医生可以使用超声心动图来判断CA,但如果需要确诊,就离不开心脏MRI。通过心脏MRI,医生可以看到心肌肥厚、注射钆对比剂后心肌出现弥漫性强化、原生心肌T1值增加等情况。研究者想做这个研究的原因:心脏MRI常用,但结构参数(T1 和 ECV)与 FT 应变成分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以及这些参数在诊断CA 时各自诊断性能的研究比较少。

结果和结论

在诊断心脏淀粉样变性时,细胞外容积(ECV)比特征追踪(FT)应变更厉害。

  • ECV是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得到的一个参数,反映了心肌细胞外间隙的大小。在一些心脏疾病中由于病理改变,细胞外间隙会发生变化,导致ECV的数值改变。
  • FT应变是一种用于分析心脏磁共振图像的技术,它可以通过追踪心肌在心动周期中的运动来测量心肌的应变,可以反映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全局特征追踪整体周向应变(FT - GCS)、基底特征追踪整体径向应变(FT - GRS)和径向应变的顶点与基底的比值(GRS的AB比)的诊断性能和原生心肌T1差不多。而 GRS的AB比和基底原生心肌T1组成的组合参数,在诊断 CA 时的表现和 ECV 很相似。

FT 应变对于检测CA患者还是有一定作用,尤其是在没办法进行一些更复杂的参数成像时,FT - GRS 在心尖和基底水平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帮助医生发现 CA。

此外,ECV 在诊断 CA 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但当不能静脉注射钆对比剂,从而无法测量ECV 时,测量 GRS的AB比并结合原生 T1,可能是检测 CA 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全局 FT - GCS 和基底 FT - GRS 在诊断 CA 时也有一定的作用,它们的诊断性能和原生心肌T1差不多。

上图展示了一名 75 岁 CA 患者和一名 57 岁 NACH 患者的心脏在纵向、径向和周向应变值上的不同。CA 患者的心脏在注射钆后 15 分钟的四腔心视图中,可以看到有弥漫性心肌增强的情况(箭头指示的地方),而 NACH 患者的心脏则没有这种变化。

这张图就像是一个 诊断参数的“成绩单”,展示了基底细胞外容积(ECV)、全局 ECV、基底心肌 T1、心尖径向应变除以基底径向应变(AB 比的 GRS)以及 AB 比的 GRS + 基底心肌 T1 的关联在诊断 CA 时的表现。通过比较它们的曲线下面积,我们可以看出哪个指标在诊断 CA 时更优。

这张图有点像 “体检报告”,展示了原生心肌 T1、心肌 T2、细胞外容积(ECV)、特征追踪全局纵向应变(FT - GLS)、特征追踪全局周向应变(FT - GCS)和特征追踪全局径向应变(FT - GRS)的一致性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点都围绕在平均偏差线附近,说明这些指标的测量结果还是比较可靠的。

总的来说,这些发现对于医生诊断 CA 以及了解患者的心脏情况都非常有帮助,可以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Zaarour Y, Sifaoui I, Remili H, et al.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d relationships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strain components for the diagnosis of cardiac amyloidosis with MRI.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Imaging. 2024. ISSN 2211 - 5684.

说到维生素D,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想到补钙。

而24年4月Am J Clin Nutr发表的一篇文章却将维生素D和阿尔茨海默病(AD)关联在一起。缺维生素D会导致AD?补充真的有预防效果?来看研究者怎么说

研究背景

说起AD和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维生素D可能参与AD两个假说,一个是可能参与了Aβ淀粉样斑块的调节,另外可能对Aβ 诱导的 tau 过度磷酸化过程提供神经保护作用。

其实既往关于维生素 D 补充剂的临床试验有很多,但是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显示补维生素 D 后患者认知功能能得到改善,有的则没有发现显著的益处。研究者认为这些“众说纷纭”可能是因为不同研究选择的剂量不同,且可能样本量小不具有代表性,研究者还提到了一点,各个研究的随访时间不一致。这些因素就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因此,研究者在设计试验的时候很重视随访时间,中位随访时间长达 13.6 年[1],利用英国生物银行队列研究的数据,来旨在评估维生素D、补充剂和AD的关联。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对预防痴呆具有潜在益处,但扔需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确定。

研究结果

1.研究人群特点

研究共包括 269229 名参与者,其平均年龄为62.1岁,有趣的是,该研究中有很多人的人属于超重(BMI:25 至 < 30 kg/m²;44.1%)或肥胖(BMI:≥ 30 kg/m²;25.2%);近1/5的参与者报告身体活动水平低;高血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 35.5%、6.3% 和 8.3%[1]

2.维生素D缺乏和AD患病

大多数研究参与者维生素 D 缺乏(18.3%)或不足(34.0%)。共有 7087 名参与者(2.6%)在中位随访期 13.6 年(IQR:12.7 - 14.3 年)内确诊了全因痴呆;其中,3616 名参与者被诊断为 AD,而 1815 名被诊断为 血管性痴呆(VD)。

调整后的Cox回归模型表明,维生素D缺乏的人患所有三种痴呆(全因痴呆、AD、VD)结果的风险增加 19%-25%[风险比(HR)95% 置信区间(CI)],维生素 D 不足的人患风险增加 10%-15%[HR(95% CI)。定期使用维生素D/多种维生素的人,患AD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7%和[HR(95% CI):0.83(0.71,0.98)] ,患VD的风险降低14% [HR(95% CI):0.86(0.75,0.98)]。

疾病: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认知障碍疾病类型,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以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活动及生活能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AD 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简称 AD 源性 MCI,是 AD 连续疾病谱的早期阶段。2020年流行病学调查指出,中国60岁以上人群MCI约3877万人,痴呆患者约 1507 万,其中 AD 患者约 983 万人[2]

期刊:Am J Clin Nutr

参考文献:

[1]Chen LJ, Sha S, Stocker H, Brenner H, Schöttker B. The associations of serum vitamin D status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s use with all-cause dementia,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 a UK Biobank 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m J Clin Nutr. 2024 Apr;119(4):1052-1064. doi: 10.1016/j.ajcnut.2024.01.020. Epub 2024 Jan 29. PMID: 38296029; PMCID: PMC11007746.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4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4,57(7):715-737.

到周末啦,你的周末状态是怎样的?

是呼朋唤友的city walk

还是不定闹钟的酣睡一整天?

当被人吐槽“怎么这个点了还在睡啊”,你可以大大方方地甩几篇文献告诉他,周末补觉真的很重要!

1.周末多补觉,护心还护脑

一项24年发表的研究表明,周末补觉不仅能降低心血管风险,还能降低中风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还圈出了睡眠时间的重点:当工作日每天睡眠时间 <6h,周末补觉2h及以上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降低相关。

这项研究一共纳入了3400名20岁及以上参与者。研究结果显示,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确实比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的周末补觉时间短(P <0.01)。关键的是,周末补觉时长与心绞痛(P =0.04)、中风(P <0.01)和冠心病(P =0.01)的患病率显著相关。当工作日睡眠时间 < 6h时,周末补觉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降低相关(P <0.01)。

在工作日睡眠时间 < 6 小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周末补觉时长(>2 小时)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降低相关(P =0.01)[1]

2.周末多补觉,好心情不抑郁

一项24年7月刚出炉的研究实锤,周末多睡觉可以降低抑郁风险。这个研究共有5510名参与者,其中非抑郁组5501人,而抑郁组有459人。结果显示,与没有周末补觉的人相比,周末补觉的人患抑郁的风险显著降低(OR = 0.81,P = 0.048)[2]。所以周末有个好睡眠很重要。

然而正当我们为周末补觉开心时,研究还画了个重点,补了一刀。研究者进一步将人群进行细分,想观察不同人群中是不是也能看到这种“抑郁降低”,发现这种降低效应仅在下列人群中观测到:

  • 男性(OR = 0.70,95% CI 0.05 至 0.99,P = 0.04)
  • 中年(>40 岁,≤60 岁)(OR: 0.57,95% CI: 0.40 至 0.81,P = 0.002)
  • 已婚或与父母同住(OR: 0.61,95% CI: 0.44 至 0.86,P = 0.004)
  • 家庭成员为三人或以上的群体(OR: 0.69,95% CI: 0.52 至 0.93,P = 0.01)
  • 不饮酒的个体(OR: 0.24,95% CI: 0.09 至 0.67,P = 0.006)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3.周末多补觉,牙口会更好

除了对心血管、抑郁的影响,一项研究睡眠障碍和口腔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一共纳入6161人数据。

发现与没有睡眠障碍的人相比,有睡眠障碍的人更有可能报告牙痛(19.79% vs 11.8%)、牙周问题(19.5% vs 12.25%)。与没有睡眠障碍的人相比,有睡眠障碍的人经历口腔疼痛的可能性显著更高 [调整后的优势比(aOR)= 1.58(1.22 - 2.22)]。

看完好好睡一觉,每天都有好睡眠。如果周内压力太大,不妨周末补一觉。

参考文献

1.Zhu H, Qin S, Wu M. Association between weekend catch-up sleep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 2017-2018. Sleep Health. 2024 Feb;10(1):98-103. doi: 10.1016/j.sleh.2023.09.006. Epub 2023 Nov 23. PMID: 38000943.

2.Zheng Y, Bao J, Tang L, Chen C, Guo W, Li K, Zhang R, Wu J. Association between weekend catch-up sleep and depres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from 2017 to 2018: A cross-sectional study. Sleep Med. 2024 Jul;119:9-16. doi: 10.1016/j.sleep.2024.04.012. Epub 2024 Apr 11. PMID: 38631161.

3.Movahed E, Moradi S, Mortezagholi B, Shafiee A, Moltazemi H, Hajishah H, Siahvoshi S, Monfared AB, Amini MJ, Safari F, Bakhtiyari M. Investigating oral health among US adults with sleep disorder: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Oral Health. 2023 Dec 13;23(1):996. doi: 10.1186/s12903-023-03686-5. PMID: 38093226; PMCID: PMC10720045.

很多糖尿病患者来咨询时,问到很多的一个问题是,我胰岛素能解决的问题,为啥还有输干细胞?干细胞安全吗?

通过一个经典研究,我们来回答这些问题。

研究目的/背景:

1型糖尿病(T1D)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系统对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进行自体攻击,患者由于胰岛素相对缺乏,导致患者高血糖[1]。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预估2030年全球约有5.78亿患糖尿病,2045年或将达到7亿[2]。糖尿病患者还可能患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导致不可逆的多器官损伤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在确诊糖尿病的成年人中,大约又有5.2%–5.6%的人患有T1D[3]。T1D患者的生存取决于每天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来平衡血糖水平。

尽管常用的指南推荐的疗法,但其并不能改善生理反应,不能阻止胰岛β细胞的进行性退化。此外,长期使用胰岛素还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看到这里,就知道长期胰岛素可能的影响了。

基于细胞疗法可能提供更好的血糖控制来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用于T1D细胞疗法包括细胞替代、细胞再生和细胞重编程。已经测试的细胞疗法中的各种干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H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研究者考虑MSCs的特点,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试验研究目的:来源自体骨髓的MSCs治疗T1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起往下看。

研究结论:

自体MSC移植是安全和有效的,早期移植对于新近确诊的T1D儿童来说,特别是那些经历低血糖事件的患者,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然而,MSCs在T1D中的临床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优化MSCs的来源和剂量、理解其作用的精确机制以及确保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入组情况

研究共筛选了212名患者,其中21名符合入组标准,11人干细胞治疗组,10人安慰剂组。

有效性

有效性方面,该研究主要包括了低血糖发生率、代谢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等方面。

低血糖发生率

低血糖指的是患者血糖水平低于70 mg/dl,这个指标不仅可评估疗效,也是一个安全参数。根据低血糖严重程度分为I-V级,低血糖是本研究中的主要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MSC移植组的I级(P=0.0457)和II级(P<0.001)低血糖事件以及低血糖事件总数(P=0.0164)显著减少。与晚期移植MSC相比,早期移植MSC显著减少了II级低血糖事件数(P=0.008,图2b)。

代谢相关指标

  • 在空腹血糖(FBS)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P)方面,MSC组和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 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MSC组在移植12个月后显著降低了HbA1c的百分比(P=0.043),在第9个月时,HbA1c的平均变化也显示出显著的趋势(P=0.061)。
  • 两组之间C肽水平的平均差异显示,MSC移植有更高但不显著的变化。EI和LI的数量没有显著变化。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主要用DQOL和SF-36量表来评估,SF-36包括总体健康(GH)和生理职能(RP)。6个月后,MSC组患者报告了DQOL中的担忧显著减少(P=0.012)。在六个月的随访中,MSC组报告了生理职能(RP)的显著改善(P=0.020),在12个月的随访中,总体健康(GH)也显著改善(P=0.037)。

移植时间点选择

确诊为1型糖尿病(T1D)的第一年内接受MSC移植组(早移植组)和在诊断至少一年后接受移植的患者(晚移植组)。结果显示,与晚期移植相比,早期移植的MSC在移植后3个月(P<0.001)、6个月(P=0.015)和12个月(P=0.041)显著降低了HbA1c的百分比。

早期移植组的血清C肽水平在随访的3个月(P=0.003)、6个月(P=0.023)和9个月(P=0.016)显著高于晚期移植组。

安全性

在两组中均未观察到主要的移植相关不良反应事件。两个组各有1名患者,在接受注射后出现轻微输注反应,但与MSC移植无关。

在第一次注射过程中,1号患者出现了3级荨麻疹,症状通过使用轻度抗炎药物缓解;MSC组有两名患者在注射12个月后出现和治疗过程无关的不良反应事件:2号患者出现了轻度淋巴细胞增多,4号患者出现了轻度高钾血症。

两组报告的其他不良事件均可忽略,主要不需要任何医疗干预。

期刊:Stem Cell Res Ther

参考文献

1.Izadi M, Sadr Hashemi Nejad A, Moazenchi M, Masoumi S, Rabbani A, Kompani F, Hedayati Asl AA, Abbasi Kakroodi F, Jaroughi N, Mohseni Meybodi MA, Setoodeh A, Abbasi F, Hosseini SE, Moeini Nia F, Salman Yazdi R, Navabi R, Hajizadeh-Saffar E, Baharvand H.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newly diagnosed type-1 diabetes patients: a phase I/II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Stem Cell Res Ther. 2022 Jun 20;13(1):264. doi: 10.1186/s13287-022-02941-w. PMID: 35725652; PMCID: PMC9208234.

2.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9th ed. Brussels, Belgium: 2019.

3.Xu G, Liu B, Sun Y, Du Y, Snetselaar LG, Hu FB, et al. Prevalence of diagnosed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among US adults in 2016 and 2017: population based study.BMJ (Clin Res Ed)2018;362:k1497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