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邵阳市中医医院湿阻病专家

简介:

邵阳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邵阳市唯一一家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教学、科研、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国际交流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拥有700张编制病床,893名在岗职工,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43人,中级职称280余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达到80余人。医院肿瘤科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急诊科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培育项目,对恶性肿瘤治疗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医院设有肿瘤内一科、肿瘤内二科、肿瘤内三科、乳腺科、妇科(妇瘤)等针对肿瘤疾病的专科,配备有陀螺刀、热疗系统、中医药治疗系统等先进设备,治疗肿瘤的陀螺刀、热疗系统、中医药治疗系统已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邵阳市中医医院秉承“传承创新,济世苍生”的宗旨,致力于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其他,药物治疗,。

周玲玲 主治医师

本人主要擅长中医的亚健康调理,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高血脂症,失眠、妇科月经不调、产后调理、儿科感冒发烧咳嗽哮喘,肠胃功能失调,过敏性皮炎,耳科疾病,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各类结节,良恶性肿瘤调理等等各种疑难杂症。

好评 99%
接诊量 1.0万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本人主要擅长中医的亚健康调理,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高血脂症,失眠、妇科月经不调、产后调理、儿科感冒发烧咳嗽哮喘,肠胃功能失调,过敏性皮炎,耳科疾病,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各类结节,良恶性肿瘤调理等等各种疑难杂症。
更多服务
席婧 主任医师

中医全科,尤其汗病,乏力,肥胖,失眠,肾虚,大便不成型,腹胀,腹泻,舌苔白腻,亚健康,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新冠等

好评 99%
接诊量 1.2万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中医全科,尤其汗病,乏力,肥胖,失眠,肾虚,大便不成型,腹胀,腹泻,舌苔白腻,亚健康,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新冠等
更多服务
胡长军 副主任医师

擅长中医经方治疗内科疾病, 中医艾灸调理。

好评 100%
接诊量 49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中医经方治疗内科疾病, 中医艾灸调理。
更多服务
邓朋翼 副主任医师

从医十二年,擅长慢性肾脏病,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及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92
平均等待 -
擅长:从医十二年,擅长慢性肾脏病,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及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治疗。
更多服务
胡凌云 主治医师

胡凌云个人简介 擅长:脱发、疤痕增生、银屑病、痤疮、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等病的诊疗,痔疮、肛裂、习惯性便秘、慢性肠炎等中西结合治疗。熟练掌握各类皮肤肿物活检及切除术、伤口美容缝合、拔甲术、甲沟重建术、甲旁挂线术;二氧化碳激光、点阵激光、超皮秒激光、IPL光子等设备在皮肤领域的运用。

好评 99%
接诊量 1124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胡凌云个人简介 擅长:脱发、疤痕增生、银屑病、痤疮、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等病的诊疗,痔疮、肛裂、习惯性便秘、慢性肠炎等中西结合治疗。熟练掌握各类皮肤肿物活检及切除术、伤口美容缝合、拔甲术、甲沟重建术、甲旁挂线术;二氧化碳激光、点阵激光、超皮秒激光、IPL光子等设备在皮肤领域的运用。
更多服务
刘海涛 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质增生性疾病、关节炎、各种慢性肌肉损伤、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等疼痛类疾病,对骨伤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也颇有心得;尤其是能灵活运用中医中药、小针刀、各种微创技术解决疼痛。

好评 100%
接诊量 205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质增生性疾病、关节炎、各种慢性肌肉损伤、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等疼痛类疾病,对骨伤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也颇有心得;尤其是能灵活运用中医中药、小针刀、各种微创技术解决疼痛。
更多服务
陈梅英 副主任医师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心脏神经官能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颈动脉斑块,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肺气肿,支气管炎,慢性阻塞型肺病,支气管扩张,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腹胀,腹泻,胃痛,嗳气,呃逆,反酸,恶心,呕吐,胸闷,胸痛,心慌,心悸,气短,乏力,气促,呼吸困难,水肿,纳差,咳嗽,咳痰,发热,头晕,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口干,咽痛,多饮多尿,关节痛,腰背痛,肢体麻木等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心脏神经官能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颈动脉斑块,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肺气肿,支气管炎,慢性阻塞型肺病,支气管扩张,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腹胀,腹泻,胃痛,嗳气,呃逆,反酸,恶心,呕吐,胸闷,胸痛,心慌,心悸,气短,乏力,气促,呼吸困难,水肿,纳差,咳嗽,咳痰,发热,头晕,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口干,咽痛,多饮多尿,关节痛,腰背痛,肢体麻木等
更多服务
戴华卫 副主任医师

耳鼻喉头颈头颈外科常规疾病,特别在头颈部肿瘤、慢性及过敏性鼻炎、慢性喉炎,扁桃体炎。

好评 99%
接诊量 2195
平均等待 -
擅长:耳鼻喉头颈头颈外科常规疾病,特别在头颈部肿瘤、慢性及过敏性鼻炎、慢性喉炎,扁桃体炎。
更多服务
苏志新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工作10余年,熟悉呼吸道肿瘤、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等诊疗规范,曾在北京进修,在广州进修肿瘤临床营养治疗,擅长呼吸道肿瘤、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擅长中医配合减轻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毒副反应,肿瘤中医维持抗复发转移治疗,肿瘤营养支持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55
平均等待 -
擅长: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工作10余年,熟悉呼吸道肿瘤、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等诊疗规范,曾在北京进修,在广州进修肿瘤临床营养治疗,擅长呼吸道肿瘤、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擅长中医配合减轻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毒副反应,肿瘤中医维持抗复发转移治疗,肿瘤营养支持治疗。
更多服务
欧阳玉 副主任医师

擅长肿瘤内科诊治,尤其擅长诊治乳腺各种良恶性肿瘤及乳腺疾患。

好评 100%
接诊量 7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肿瘤内科诊治,尤其擅长诊治乳腺各种良恶性肿瘤及乳腺疾患。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脾虚气滞湿阻,寻求中医治疗建议及用药指导。患者男性31岁
24
2024-09-13 06:53:50
舌苔白腻有齿痕,怕热易出汗,口渴口干,大便糖稀不成形,小便发黄,大腿根部潮湿,有高尿酸血症。患者男性26岁
29
2024-09-13 06:53:50
70岁男性脚趾麻木,走路不稳像踏棉花,是否有相应的药物可以缓解?患者女性
62
2024-09-13 06:53:50
宝宝有湿症,想咨询能否使用氧化锌乳膏。患者女性
31
2024-09-13 06:53:50
50岁女性患者因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干涩,询问缓解方法,并提及自己有湿症,想知道是否可以服用鱼肝油乳。患者女性
30
2024-09-13 06:53:50
腹胀、舌苔黄、大便黏腻、口干、手足冷、睡眠多梦、夫妻生活时间短、掉头发、脸上出油患者男性34岁
39
2024-09-13 06:53:50
慢性湿诊7天,皮肤科检查确认。患者女性
4
2024-09-13 06:53:50
肢冷出汗,心悸,口干口渴,耳鸣腰酸,阴囊潮湿。患者男性28岁
50
2024-09-13 06:53:50
54岁患者手指湿症很痒,咨询卤米松乳膏用法及相关建议。患者女性
42
2024-09-13 06:53:50
脾虚藏湿,求用药建议患者女性
55
2024-09-13 06:53:50

科普文章

#阴虚火旺#湿阻病#阴虚
53

阴虚火旺与湿热症状在病因、表现、治疗方面均存在区别。

1.病因:阴虚火旺可能由热病伤阴、情志不调、房事不节等因素引起。湿热症状可能由外感邪气、脾胃失调等因素引起。

2.表现:阴虚火旺的患者常表现为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情绪暴躁、脉细数等症。湿热症状的患者常表现为身热、口苦、腹胀、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症。

3.治疗:阴虚火旺可使用滋阴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六味地黄丸。湿热症状可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龙胆泻肝丸。

患者如果需要进行治疗,建议到医院就诊。

#湿阻病
0

湿阻病是中医的一种病型,主要是由于湿邪阻滞中焦,也就是脾胃部位,导致气血运化出现严重的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困重、食欲减退、肚子胀满、大便溏泄等一系列症状。

湿阻病常见于南方潮湿环境的人群,或是脾胃虚弱、饮食不健康的人。湿阻病的症状包括脘腹满闷、肢体困重、食欲减退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对于湿阻病的治疗,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如参苓白术散、四妙丸、归脾丸等。

日常生活中,患者也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以免导致脾胃虚弱,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如果确诊了湿阻病,应积极遵医嘱治疗,避免加重病情。

#湿阻病
161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古代又称为“湿证”、“湿病”、“伤湿”。湿阻之病,在江南、沿海等潮湿地区,尤其是在夏令梅雨季节更为常见,临床常分为湿热,寒湿等等,也常常夹杂其他病机,比如脾肾两虚等等,中医药对湿阻病的治疗有较强优势,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湿阻之为病,可见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湿邪阻滞的部位不同,临床的病理反应亦不一致,如有湿阻经络、湿阻三焦、湿阻募原、湿阻气分、湿阻脾胃等。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不同,药物治疗也不一样。
病因:
1.外湿:感受湿邪,长期阴雨天气,空气潮湿,或久居潮湿之地,或涉水作业,或工作于潮湿之处,或冒雨露雾湿,湿邪则易袭人而病。我国长江流域,沿海等地,每到夏令梅雨季节,雨量集中、空气潮湿,持续时间亦较长,这段时期稍有不慎,容易感受湿邪而发病。
2.内湿,脾虚生湿生活不节,如嗜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饥饱失常,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津液不得运化转输,停聚而生湿。或者怒气伤肝,横逆乘脾,影响脾胃运化,导致湿邪停聚而发病。
因此,病因有外湿与内湿之分,湿邪侵人人体的途径,就外感而言,是从体表、肌肤而入。“其伤人也,或从上,或从下,或遍体皆受,此论外感之湿邪,著于肌躯者也”(《临证指南医案•湿》)。至于内生湿邪,是因脾胃功能失职,运化失常而生。外湿与内湿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外湿发病,多犯脾胃,致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而脾失健运,又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湿阻的病位在脾,因脾为湿土,不论外湿、内湿伤人,必同气相求,故湿必归脾而害脾。湿阻的基本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运化障碍。脾为湿土,其性喜燥恶湿,湿为阴邪,其性粘腻重浊,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则脾为湿困,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运化失职。水谷既不能运化,则脘痞纳呆,腹胀,大便不爽等;水津亦不能转输,脾主肌肉,湿困肌肤则头身困重。湿性粘腻,故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不论外湿、内湿,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湿邪从寒而化,亦有从热而化的病理变化趋向。形成湿邪寒化和热化的不同病理变化的主要条件:(1)感邪性质或环境:如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或天暑地蒸,或嗜食酒酪所致,湿邪多从热化;或居于阴冷寒湿之地,或嗜食生冷所致,湿邪多从寒化;(2)体质差异:凡面白阳虚之人,一旦感受湿邪,湿易从寒化,成为寒湿之证;面赤阴虚之人,一旦感受湿邪,易从热化,成为湿热证;(3)脾胃状态。素体脾胃虚弱者,感湿易从寒而化;平素胃中积热火盛者,感受湿邪易于热化;(4)治疗用药,若过用寒凉之品,湿邪易于寒化;妄用燥热之剂,湿邪易于热化。湿从寒化,多易损伤脾阳;湿从热化,多易损伤胃阴,这又是湿邪寒化或热化后的病理发展趋势。但湿为阴邪,性粘滞重浊,湿胜则阳微,湿从寒化,乃是湿邪致病的主要发展趋势,故湿阻在临床表现上,寒化者多于热化。

女性体内湿气过重,是一个非常让人焦虑的事情,体内湿气过重,身体的各项指标也会随之变得异常。有很多女性认为,体内湿气太重与本身的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的话,也是会导致湿气的来临。

 

对于湿气重的人来说,不仅仅需要在饮食上面改善,并且还需要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让体内的湿气加重。也有很多女性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没有注意体内湿气的去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到来。

 

 

其实去湿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中药治疗,如果体内湿气不是特别严重,我们也可以进行生活习惯上的调理。生活中的雨水以及饮食上的辛辣等等,都是湿气的主要来源。所以想要去除体内湿气,我们需要对自己的饮食进行一些调整。体内湿气重的女性,一般会有这3种异常表现,及时改善体质,或可健康长寿!

 

对于很多女性朋友来说,如果头一天晚上睡眠质量不好,那么在第二天会感觉到身体疲劳,精神状态也变得非常差。如果本身睡眠质量比较好,但是在第二天依然感觉到自己的精神状态非常差,那么这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湿气所导致的体内湿气过重,患者会明显感觉到精神恍惚,甚至疲惫。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除体内湿气呢?我们应该在饮食上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可以吃一些营养比较丰富的食物,这样去除体内的湿气,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女性体内湿气重,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舌头。湿气重不重,看舌头我们就可以一眼知道,如果自己的舌头有一个很明显的齿痕,那么说明女性体内湿气过重。

 

因为体内湿气很重会牵连到舌头,很有可能患者在吃食物的时候都尝不出食物的味道。在舌头与牙齿结合的地方会出现明显的齿痕,这就是湿气重的表现之一。

 

 

湿气重也会明显影响到女性的身材,如果有些女性身材看起来比较臃肿,那么可能这并不是脂肪的堆积,而是湿气重的表现。很多湿气重的女性身体都是比较虚胖的,体内的水分堆积比较多,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盲目去减肥,像控制饮食、及时运动等等,这些都是没有用的,需要根据自身的一些特点来调整,若是没有对症下药,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

 

我们都知道薏米是可以有效祛湿气的,将赤小豆、薏苡仁、大枣、桑葚、大麦、枸杞子等等,用来泡水喝,对祛除体内湿气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湿阻病#暑湿类
53
第一部:劳逸结合、避免外湿伤身
 
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 尽量避免待在潮湿的地方,保持室内湿度适中。
 
第二部:按摩穴位祛湿

 

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承山穴就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一般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经常揉按承山穴,有祛湿的作用。
 
 
 
第三部:食疗祛湿
 
1、苦笋

苦笋含丰富的纤维素、维生素、生物碱等,具有除湿利水、清热除烦、清凉解暑、促进消化的功能,非常适合夏季食用。
 
2、苦瓜

苦瓜具有清热解毒、养血益气、消暑解乏、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症有一定的功效。需要提醒的是,苦瓜性寒,大便溏泻、脾胃虚寒者应少食。
 
3、苦菜

苦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够清热、凉血、解毒,对疖肿、鼻出血、便秘、感冒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除此之外,经常食用,还可防治糖尿病、宫颈癌、直肠癌等。
4、莴笋
中医认为,莴笋味苦,性微寒,有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明眼目、利小便、解毒等功效,可用于血尿、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症状。莴笋还具有镇静作用,经常食用有助于消除紧张,帮助睡眠。
 
#湿热中阻证#湿阻病#湿热中阻证
28
      有朋友问湿热中阻是什么意思?湿热中阻的病因又是什么呢?怎么会出现湿热中阻的症状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湿热中阻的话题。
 
      湿热是中医的治病的因素,而中在这里指的是中焦的脾胃,中医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 心肺属于上焦,脾胃属于中焦,而肾则属于下焦。阻有着阻挡,阻碍的意思,阻碍了气血运行。阻碍了脾胃正常功能的运转。所以湿热中阻主要是脾胃的湿热。
 
        引起湿热中阻的病因有内外之分,外感的湿热,主要和环境、气候有关,处于湿热的环境或者近来气候湿热,就容易外感湿热,出现湿热中阻的症状。内伤的湿热,主要和饮食物有关。饮食不节制,过多的摄入辛辣上火的食物会出现湿热中阻,肥甘厚基的食物阻碍了正常气机的运化,食积日久,化生湿热,就会出项湿热中阻的症状。
 
      以上是湿热中阻的主要病因,希望会对你们有所帮助。也有朋友有疑问,都是处于一样的环境, 或者都是吃的-样的食物,为什么有人湿热中阻,而有人没事呢,这就和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关,意思就是人体的抵抗力强,就不容易生病。所以如果有些朋友脾胃比较虚弱的,就容易出现湿热中阻的症状,日常生活饮食中就要特别的留意。也可以适当的条例脾胃,增强脾胃功能,就不容易出现脾胃系统的疾病了。
#湿阻病#湿证
2

第一、小米

小米是一种能起到不错养胃效果的食物,除了能够帮助养胃以外,它的除湿效果也是不错的,女性可以经常用小米来煮成小米粥或者是煮成小米饭来吃,这样自然也就能够达到祛湿排毒的效果。

第二、冬瓜

冬瓜的祛湿效果一直都是公认的,如果能够在夏天来服用一点冬瓜汤的话,那么,不仅可以起到生津解毒的效果,也能起到消除水肿和清热的效果。

第三、薏仁

薏仁在除湿的食物里面算得上是比较受欢迎的,女性可以用它做成薏仁红豆水服用,当然,也可以直接用薏仁泡水来服用,这样能够帮助服用者身体的水分更好的代谢,也能够帮助消除在人身体里面多余的水分,改善水肿的效果比较明显。

第五、红薯

红薯无论是烤着吃还是做成粥来吃,味道都是很不错的,它不仅有好的口感,而且,排毒和祛湿的效果也很不错,加上它有帮助肠道蠕动的效果,所以,可以让身体里面的垃圾更好排出体外。

第四、燕麦

燕麦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润肠和通便,也有祛湿和排毒的效果,它也被成为是牛奶的伴侣,如果能够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服用一杯,这样既可以达到营养和美容的效果,也能够改善水肿和便秘。

第六、红豆

红豆本身有缓解压力的效果,如果女性想要祛湿和排毒的话,服用一些红豆是不错的,而且,它里面也有丰富的营养,可以利尿和缓解便秘。

#湿阻病#副伤寒#暑湿类#肝热脾湿
224

        我们都知道脾喜燥而恶湿。所以湿邪和脾的关系非常密切。现代人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常常导致脾湿问题的存在。脾湿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大便不成形,常常粘马桶。身体会感觉疲劳乏力。看舌话常常见到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有齿痕。那么治疗脾虚脾湿的话,有什么中成药呢?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健脾化湿非常好的中成药。里面有人参,白术,茯苓来健脾,扁豆薏仁等来除湿。对于肺脾气虚夹湿的人来说是比较对症的。由于湿邪和脾虚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健脾和祛湿要放到同等的地位。我们可以选择六君子丸。六君子丸是在四君子的基础上加上了陈皮和半夏。四君子主要是健脾的,而陈皮和半夏主要是化痰祛湿的。整个房子可以起到健脾化痰祛湿的作用。如果真有怕冷的症状的话,或者手脚冰凉的话。我们还可以选择附子理中丸。在理中丸温中阳的基础上加上温阳的附子。治疗脾胃虚寒的症状效果是很好的。

 

           小结:由于湿邪重浊粘滞比较难以去除。所以除了用药以外,生活上还必须要重视调解。包括生冷的寒凉的冷饮都尽量的少吃。喝一些啤酒,碳酸饮料等也要少喝。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山药一米红豆。长期坚持的话,食疗祛湿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最后的话就是通过规律的生活和健康锻炼来调理了。

#湿阻病#脾虚湿阻证#湿热
12

湿气重,是很多疾病的诱发因素。咱们怎么来祛除体内的湿气呢?相信大家能说出很多种方法,比如艾灸,吃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或者健脾丸,还可以喝点薏米粥等。今天咱们来探讨一下,足贴是否能袪湿气,足贴袪湿气的机理是什么,足贴袪湿气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现在咱们就分别展开论述。

 

足贴,是通过刺激穴位,调理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排泄作用,达到通络行气的效果,进而达到祛湿的效果。足贴的药物,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患者体质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药物,常见的药物包括,生姜足贴,吴茱萸足贴等。

 

那足贴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呢?一般足贴之后 24 小时内不要洗澡,尤其是不要泡脚,以免影响疗效。

 

足贴祛湿,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不要神话其祛湿作用,需要理性看待。在这里多说几句,祛除湿气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中药调理,我给大家推荐个小方子,效果不错,方子如下:生薏米 30g,炒白术 20g,苍术 10g,郁金 15g,陈皮 15g,石菖蒲 15g,白芷 15g,白蔻仁 15g,枳壳 10g,青皮 10g,大枣 15g,炙甘草 15g。7 剂,水煎 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海鲜。

#脚湿气病#湿阻病#暑湿类
125

小王可谓是年轻有为,年纪轻轻就当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进入行政岗位,成为了国家机器上一个“光荣的零部件”,为国家机器的顺利运作提供自己的力量。进入了行政岗位,长久的伏案工作无疑是常态,并且与忙碌的工作一同而来的,是下班后的疲惫不堪和倒头就睡。

 

在经历了快两年这样的工作生活后,小王觉得自己的身体开始不对劲了。不仅每天浑浑噩噩,头部昏昏沉沉的,有种总是睡不醒的感觉。并且会阴部总是湿漉漉黏糊糊的,小便也不太顺畅。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于是专程来医院向我寻求帮助。

 

小王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个例,事实上,在临床接诊中,不少长期久坐久卧的朋友总会提出有类似“头部昏沉”、“睡不醒”、“大便溏稀难冲”、“小便频数”的问题。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中,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就与“湿气”的出现还有作用有关。

 

湿气的特征和影响

“湿气”是现今各路养生达人们非常经常提到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和使用。那么,“湿气”到底是什么呢?

 

从自然特征上说,湿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湿邪为患,四季均可发病,且其伤人的速度缓慢,难以察觉。

 

将湿的概念引申到疾病中,有几个关于湿的概念我们需要理解。首先是湿为阴邪,可以阻碍气机,容易损伤人的阳气。这是因为湿性类水,水属于阴,故湿为阴邪。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

 

其次是湿性重浊粘滞: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所谓“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故湿邪致病,其临床症状有沉重的特性,如头重身困、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湿浊困遏,清阳不能伸展,则头昏沉重,状如裹束。所谓“浊”,即秽浊垢腻之意。故湿邪为患,就容易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的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大便粘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同时也反映出湿气为病病程长难以短期内驱邪外出的特点。

 

久坐久卧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说久坐久卧久卧容易生湿呢?早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就有这样的论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古人将久卧久坐都视作对于身体的损伤,认为不只是过劳伤人,过度安逸同样可以致病。前文中所提到的“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即指过度安逸而言。古人有这样的观点:“久卧则阳气不伸,故伤气;久坐则血脉滞于四体,故伤肉”。缺乏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易引起气机不畅,升降出入失常。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运动变化,无不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贪图安逸过度,不进行适当的活动,气机的升降出入就会呆滞不畅。

 

湿气的排除方法

有这样一句话:“食失节,温凉失度,久坐久卧,大饱大饥,脾为之病矣”。我们知道,“脾”作为中医学的“五脏”之一,主司运化和水湿的代谢,气机的运作呆滞不畅往往就会导致脾脏的功能受损。脾主运化水湿,且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对湿邪又有特殊的易感性,所以脾具有运湿而恶湿的特性。脾脏受损,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则水湿停聚,这就是“生湿”。湿困脾胃,使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故现纳谷不香、不思饮食、脘痞腹胀、便溏不爽、小便短涩病症。病机十九条中“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正是对这一病理表现的高度概括。

 

那么湿气要怎么才能去除呢?这就必须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了足够多的好东西。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组成的二陈汤还有以二陈汤为底方加减化裁而来的各种方剂无疑是健脾祛湿的主要方剂。而对于临床常见下体的湿邪甚至湿郁而化热,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 柴胡、甘草、当归、生地的龙胆泻肝汤往往都有不错的疗效。此外,中医的针刺艾灸和推拿拔罐等都是清除体内湿气的有效手段。

 

当然除了利用药物和针灸,适度饮食和运动,即我们常说的“闭上嘴、迈开腿”无疑是针对湿气最“釜底抽薪”的方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久卧久坐其实是对于人体内脏的损伤,而久坐久卧之后出现的“湿”虽然是不健康生活习惯下产生的病理产物,但也不妨视作是人体对于我们的警告。就像一个“纯天然但有害”的闹钟,不停的督促我们站起身,动起来,到户外去跑跑跳跳。这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好良药。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