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富有专科特色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以老年医学、精神医学、康复医学为主,以神经科、呼吸科、消化科、心血管科、风湿免疫科、记忆中心、睡眠中心、学习障碍科和成瘾医学科等特色专科为辅的“脑科老年科为主,多科协调发展”医院。是丽水市老年病防治中心、丽水市精神卫生中心、丽水市记忆障碍诊治技术指导中心、丽水市睡眠医学技术指导中心、丽水市心身疾病防治中心、丽水市自愿戒毒中心、丽水市司法鉴定中心和丽水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浙江省首家“全国老年友善医院”。医院坐落于市区北环路69号,用地面积90亩,开放床位1200张,开设36个临床专科,1个县级分院(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遂昌院区),一个城西院区,即将开设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庆元院区;在建工程老年康复大楼已竣工,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医院现有在职职工853人,其中卫技人员693人,高级职称118人,中级职称221人,浙江省医坛新秀、浙江省优秀精神科医师、丽水市首席专家、138人才等60余人。近年来,医院在“立足精神科发展精神科,跳出精神科发展精神科”的办院理念指引下,综合实力逐年提升,各项工作得到跨越式发展。2020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级,全国排名第15名,2021年再获A级,全国排名第10名。2022年9月荣获浙江省“院科两优德医双强”公立医院称号。2022年11月初,医院高质量通过浙江省第四轮等级医院复评。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医院老年医学、康复医学、精神医学三大特色学科迅猛发展,记忆医学、睡眠医学、心身医学等亚学科实现了差异化跨越式发展。老年医学、精神医学为丽水市首席专家岗。老年医学、精神医学、康复医学、心身医学、专科护理学为市级重点(扶持)学科,临床营养学为市医学创新学科。医院还是丽水市心理卫生协会、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市医学会物理治疗与康复学专委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市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市护理学会精神护理分会等学术组织的挂靠单位。高度重视招才引智工作,积极做好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现有博士4名,硕士64名,研究生导师8人。坚持科教协同发展,作为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附属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丽水二院、丽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山东济宁医学院教学医院,承担康复医学、精神医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丽水市脑健康与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交大贺林院士工作站、宋伟宏院士工作室、赵靖平名医工作室、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消化病专家委员会丽水工作站。近3年获得丽水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承担各类课题79项,其中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303篇,其中SCI收录33篇;授权各类专利49项,计算机软著作6项。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1.5T科研型磁共振MagnetomAeraXJ、美国GE螺旋CT和西门子螺旋CT各1台、日本东芝DR机、美国GEX线骨密度仪,西门子移动DR机,高清电子胃肠镜(日本奥林巴斯CV-290、日本富士VP-7000)4台、飞利浦EPIQ5彩超、GELOGIQE9彩超、智能下肢机器人、上肢机器人、虚拟现实心理健康训练系统(VR),近红外脑功能定量成像装置、电痉挛治疗仪(MECT)、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脑涨落仪、经颅磁刺激仪、多导睡眠仪、日立大型生化仪、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呼吸机、麻醉机、心电监护仪、动态血压仪、动态心电图仪等高精尖先进诊疗设备。医疗服务覆盖丽水九县(市、区),辐射金华、衢州、温州、福建等地区,历年均有大批海内外华侨慕名前来就诊。2022年门诊就诊人数22.49万人次,住院人次14892人次。医院充分发挥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牵头成立丽水市老年医学专科联盟、精神医学专科联盟,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同质化管理,为区域内老年医学和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援非、援藏、援疆、援川、疫情防控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各项任务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医院“益心”志愿服务团队荣获“浙江省卫生计生系统首届最美志愿者团队”“浙江省卫生计生系统第四届最美天使提名奖”“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一等功2人次、二等功3人次、三等功8人次。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以促进市民的身心健康为根本任务,秉承“仁爱精诚卓越”的医院精神,为“全面建成国内一流的富有专科特色的三甲医院,全面打造全国地市级三甲专科医院的标杆”而努力奋斗。抑郁状态,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指没有明确奋斗目标,精神颓废的状态。心中极其压抑,时常感到十分烦躁不安。会走极端。,不明,脑,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27.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通常需要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无,首先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可能。其次,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