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华山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专家

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前身为中国人自办的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为中国培养了最早一批现代医学人才。如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冠名医院。1992年,医院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是国内最著名、最具国际化特色的医教研中心之一。华山医院现有浦东、虹桥、北院等多个院区,共有核定床位2092张,拥有临床医技科室40个。医院共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0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4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1个,上海市临床质控中心8个,设有1个WHO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3个卫生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20个。在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医院有6个学科位于全国前三名,10个学科位于前十名。医院2019年总门急诊量逾380万人次(全国及世界各地患者占一半以上),出院病人近10万人次,手术6万余人次。华山声誉辐射全国,蜚声海外,是上海首家提供涉外医疗服务的单位,现为10国领事馆指定医疗机构,外籍病人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计超过60万人次。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著名专家云集。现有职工近4000余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专家近600人,拥有院士3名、长江学者7名、国家杰青5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终身教授22名;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近40名,上海市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60余名。在完成大量医疗任务的同时,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学科建设百花齐放。2016年,医院获批成为全国最高级别的科研平台--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是复旦大学第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近五年来,科研硕果累累,2014年、2015年、2017年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余项,发表论文4000余篇,被SCI收录2300余篇。其中,华山医院手外科团队首创“健侧颈神经移位治疗中枢损伤后上肢偏瘫”,研究成果以originalarticle发表于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影响因子为72.406分。华山医院作为学校最早的教学医院,目前以培养面向“双一流”的高质量医学人才为重点,每年承担2000余名学生(学员)的教学工作。近五年来,医院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2项,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2项,荣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学术论坛与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0余项,招收学员逾万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医院注重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每年主办一系列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并先后派出医教研及管理团队及个人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丹麦、日本、香港、台湾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访问学习、参会交流。同时,医院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合作,与捷克卫生部、勃罗夫卡医院开展双边合作,并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医院还与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梅奥医学中心、凯特琳医疗集团以及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UBC大学等知名学府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旨在建设成为中国最卓越的临床医学和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之一。在打造国际化优质医院的进程中,华山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进博会、奥运会、世博会、APEC会议、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五国首脑峰会以及美国总统访华等重要外事活动中承担了重要领导的医疗保障任务。医院凭借过硬的医疗实力和多年的保障经验,长期以来在F1、NBA季前赛、国际汽联世界耐力锦标赛、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花滑世锦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等国际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中表现出色,相关国际运动协会皆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赞扬。华山医院自1907年建院起始终秉承红十字精神,为社会各方提供医疗救助与紧急救援。医院分别在汶川抗震救灾(荣获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菲律宾台风灾后救援、尼泊尔地震救援、非洲埃博拉病毒救治、江苏盐城龙卷风灾区救援等国内外重大灾害期间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工作。2017年,医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派出医疗队赴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助力,投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需求的第一线,彰显红十字公益精神。1965年至今,医院共有38位医务人员与全国各地的医疗工作者一起,远赴索马里、阿尔及利亚、多哥、摩洛哥以及老挝等国家,秉承着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宗旨,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赢得了受援国人民的尊重。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华山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派遣4批273名医护人员赴湖北武汉增援,是全国330多支援鄂医疗队中派遣人员数最多的医院;除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支援外,还负责洪山体育场武昌方舱医院的建设,并且整建制接管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监护室,受到了孙春兰副总理的肯定。医院为上海新冠疫情防控组长所在单位,在疫情防控中的科普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华山医院15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并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对接国家战略和民生关切,始终是华山的责任与使命。医院继与摩洛哥、云南、新疆、西藏等地建立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后,还在国家卫健委的统一部署下,与海口、福建等地合作共建。按照国务院要求,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依托,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通过智慧医疗等模式,使优质服务得以内延外展,惠及20余省市、200多家医院。2018年4月,李克强总理亲自来华山考察互联网远程会诊系统,鼓励医院继续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医院将继续践行“厚德仁术、创新奉献”的院训,秉承“公益办院,质量立院,科教强院,文化兴院”的办院宗旨,发扬“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大医精诚、追求卓越”的医院精神,沿着公益性方向积极投身新一轮医改,坚持内涵建设与品牌拓展并重,向着国际化优质医院的目标大步奋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浦东院区(第二冠名:上海国际医院)坐落在上海浦东金桥地区,毗邻碧云国际社区,距浦东国际机场25公里,周边交通发达,多座浦江大桥和数条越江隧道直通中心城区,于2006年4月28日正式开业。华山医院浦东院区占地近50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除了拥有Cyberknife等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外,DSA、MRI、CT、彩色多普勒等医疗设施也一应俱全。拥有住院床位200余张,监护室床位40张,诊疗科目设有皮肤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射波刀治疗中心、普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运动医学科、感染科、心内科、呼吸科、中西医结合科、整形外科、静脉导管护理、妇科、普外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学科,并开设健康管理中心和名医工作室及国际部等;2010年8月始与和睦家合作开设的国际门诊有:全科、儿科、妇科、内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皮肤科、消化科、心理科。浦东院区作为碧云国际社区的配套医疗机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碧云国际社区及周边外籍人士的就医问题,是一所以特需服务为主的综合性国有公立医院,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名医工作室专家预约服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选址于虹桥国际交通枢纽,出入上海的民航、铁路、轨交、客运均汇聚于此,是连接长三角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和一千多个小城镇的交通要冲。虹桥院区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3万m2,建筑主体由门诊、急诊急救、医技、住院、科研办公五部分组成,拟形成影像检验中心、放化疗中心、手术中心、康复中心、信息中心五大功能区块,配套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设总床位数800张。虹桥院区的建成,不仅将有助于满足周边居民的就医需求、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患者,更可以在公益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华山医院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标志性医院,从而彰显部属医院的实力,体现医疗国家队的作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作为上海市政府“5+3+1”医疗服务实事工程,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上海北部城郊居民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华山北院坐落于宝山顾村地区,占地98490m²,核定床位600张,编制职工800名。设有内、外、妇、儿、中等临床与医技科室共38个。医院全新配置了MRI、CT、DSA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医疗质量、学科发展、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传承母院特色,华山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感染科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均在北院开设,且学科骨干、管理团队均由母院派遣。此外,还引进了资深妇产科团队、加入“复旦儿科医联体”,完善了学科设置与布局。华山北院作为上海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在医院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总会计师派遣制;执行药品“零加成”,实现医药分开;建章立制,以定期耗材点评、推行试剂管理平台等做好成本控制;与母院视频交班,各类质控管理与华山同步进行;移动医疗、护理工作站全面应用;急诊、ICU一体化管理、推进急诊分级分诊制度;通过适当延长门诊医生的接诊时间,以诊间预约、APP掌上医院等方式完善全预约制度等服务流程的改进,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使郊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大大缓解了上海市西北地区三级医院紧缺的现状,为完善市、区医疗卫生布局做出了贡献。。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硬度不够,勃起不坚,勃起困难,中途疲软,性欲低下,时间短,射精快)等性功能障碍疾病;前列腺炎、弱精症、男性备孕,不孕不育、前列腺增生、精索静脉曲张等微创治疗;对尿路感染、肾输尿管结石等有独到诊治经验;补肾,补肾壮阳,遗精,肾虚,阴囊潮湿,附睾炎,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等待,尿不尽,尿灼热,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无精子症,男性生殖健康,男科疾病,男性不孕不育症等。

好评 99%
接诊量 1.8万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硬度不够,勃起不坚,勃起困难,中途疲软,性欲低下,时间短,射精快)等性功能障碍疾病;前列腺炎、弱精症、男性备孕,不孕不育、前列腺增生、精索静脉曲张等微创治疗;对尿路感染、肾输尿管结石等有独到诊治经验;补肾,补肾壮阳,遗精,肾虚,阴囊潮湿,附睾炎,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等待,尿不尽,尿灼热,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无精子症,男性生殖健康,男科疾病,男性不孕不育症等。
更多服务
胡云 主治医师

输尿管狭窄,压力性尿失禁,尿路上皮恶性肿瘤(膀胱癌、输尿管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102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输尿管狭窄,压力性尿失禁,尿路上皮恶性肿瘤(膀胱癌、输尿管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
更多服务
杨以萌 主治医师

肩肘膝

好评 100%
接诊量 111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肩肘膝
更多服务
陈功 主任医师

微创和微侵袭治疗脑脊髓血管病(如脑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脑动静脉畸形、各种血管瘘和烟雾病等);显微微侵袭手术治疗各类脑脊髓肿瘤(脑膜瘤、胶质瘤、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脑积水、垂体瘤、伽玛刀),特别是脊髓血管病和肿瘤(硬膜动静脉瘘、神经鞘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等)

好评 99%
接诊量 329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微创和微侵袭治疗脑脊髓血管病(如脑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脑动静脉畸形、各种血管瘘和烟雾病等);显微微侵袭手术治疗各类脑脊髓肿瘤(脑膜瘤、胶质瘤、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脑积水、垂体瘤、伽玛刀),特别是脊髓血管病和肿瘤(硬膜动静脉瘘、神经鞘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等)
更多服务
王剑虹 副主任医师

脑血管病,癫痫,头痛,头晕,神经痛,帕金森,痴呆等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450
平均等待 5小时
擅长:脑血管病,癫痫,头痛,头晕,神经痛,帕金森,痴呆等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更多服务
汤芦艳 主治医师

擅长白癜风、荨麻疹,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皮肤癣菌病,痤疮,脂溢性皮炎,硬皮病和白癜风等常见皮肤病的诊治

好评 100%
接诊量 33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擅长白癜风、荨麻疹,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皮肤癣菌病,痤疮,脂溢性皮炎,硬皮病和白癜风等常见皮肤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刘宇洲 副主任医师

外伤性臂丛损伤精准修复,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的损伤治疗,骨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多指并指屈指症等畸形诊治

好评 100%
接诊量 586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外伤性臂丛损伤精准修复,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的损伤治疗,骨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多指并指屈指症等畸形诊治
更多服务
刘文娟 主治医师

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异常、继发性高血压、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内分泌疾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异常、继发性高血压、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内分泌疾病。
更多服务
金尚霖 主治医师

色素性疾病(黄褐斑、白癜风、黑变病等)、痤疮(青春痘)、毛囊炎、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脱发、斑秃、真菌感染等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715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色素性疾病(黄褐斑、白癜风、黑变病等)、痤疮(青春痘)、毛囊炎、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脱发、斑秃、真菌感染等疾病
更多服务
赵俊 主治医师

皮肤科常见疾病脱发、痤疮、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皮肤科常见疾病脱发、痤疮、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科普文章

#膀胱癌#膀胱恶性肿瘤
10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10位。每年我国都会有大量的患者被确诊为膀胱癌,这常使我们认为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位居世界前列。然而统计数据提供的信息却截然相反,我国的膀胱癌发病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的发病率不到日本的一半,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不到德国或意大利的四分之一。然而,由于人口基数大,从发病的人数来看,我国仍存在较大的患病人群。此外,我国膀胱癌患者的死亡率与这些国家差异不大。对于肿瘤疾病,预防的作用远比治疗更为重要。因此,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膀胱癌的发生,以及膀胱癌患者在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显得更为重要。

生活习惯与饮食

吸烟

临床工作中,对于所有罹患膀胱癌或者肾盂癌的患者,我的第一句忠告就是戒烟。因为,吸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能导致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吸烟患者比普通人患膀胱癌的几率高4倍。每年新发的膀胱癌患者中超过65%的患者有吸烟史。然而,很多患者却拒绝承认吸烟致癌这一事实。甚至有些患者在就诊时会告诉医生“我就是因为今年戒烟所以才得了肿瘤”。从开始吸烟到被诊断为癌症,大概需要近30年的时间(当然,这还取决于每天吸烟的数量)。这段时间内,烟草燃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会逐渐破坏身体内的抑癌能力,等到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身体无法再对组织损伤进行正常修复时,离膀胱癌确诊也就指日可待了。戒烟确实可以预防肿瘤发生,但患者仍需要时间和耐心。通过临床医生和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发现戒烟4年,膀胱癌的发病风险能降低40%。但如果希望能降到普通人的发病水平,那么必须戒烟20年以上。此外,吸“二手烟”的人罹患膀胱癌的风险比普通人增加了20%以上。所以,戒烟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

饮酒

我们时常还会被患者问到饮酒是否会增加膀胱癌的风险。现有的证据只能提示饮酒会轻度升高膀胱癌的发病风险,但略显证据不足。但这并不表示饮酒无害。相反,饮酒会增加肝癌和结肠癌的风险,尤其对于已经罹患膀胱癌的患者,说明身体具有发生肿瘤的危险因素,所以我们主张戒酒。

关于“忌口”

在大家最关心的“忌口”方面,有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食用红肉(主要指牛肉、羊肉等)能将膀胱癌的发病率提高17%,食用加工后肉类(主要指腌制、熏制、烧烤等)则会使发病率提高10-22%。加工肉类已经被定为I类致癌物,尤其是加工肉类中含有的亚硝酸盐能促进膀胱癌的发生。红肉则被定为潜在致癌物。而食用非加工的鱼肉、禽肉和猪肉不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同时,保证饮食中充分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能降低膀胱癌的发生率。这些果蔬中富含硒、维生素A、D、E和叶酸等物质能降低肿瘤的发生。但这只是说明通过食物摄取这些微量元素或者维生素能帮助我们预防膀胱癌的发生。我们并不推荐通过服用药品的方式补充这些元素来预防肿瘤。此外,对于体重超重的人群,当体重每超出10%,罹患膀胱癌的风险就会增加7%。可见通过适当运动和合理健康的饮食结构减轻体重也能降低膀胱癌的发生率。

职业或环境暴露

除了烟草,另一类导致膀胱癌的重要致癌物质是各种化工原料,包括芳香胺、多环芳香烃和氯化碳氢化合物等,这些因素所导致的膀胱癌患者约占总人数的18%。上述致癌物常见于染料、油漆、金属、橡胶或石油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加工工业中。此外,消防员、理发师在工作中接触的部分化学品,农民所接触的部分农药都可能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只要接触这些化学品致癌物2年,就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但和吸烟一样,患者往往在多年后才能形成可以明确诊断的膀胱肿瘤。不过,还没有证据说明染发会增加膀胱癌或者肾癌的发病风险。另外,一些地区饮用水中砷含量超标也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因此,对于上述从事高危职业的工作者或肿瘤高发地区的患者,可以考虑在每年常规体检中加大膀胱癌的筛查力度,早诊断早治疗。

其它因素

性别和年龄

男性确实比女性更容易罹患膀胱癌,男女比例大概是1.25:1。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男性吸烟率更高,男性从事的工作中接触化学品等有害物品的几率更高。不过,国内外的调查也发现排除以上因素后,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仍高于女性,所以激素水平的差异也可能是导致发病率不同的影响因素。

超过90%的膀胱癌患者发病年龄在55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5到70岁之间。这主要是因为膀胱肿瘤的发病多数是由于长年累月暴露于各种致癌因素,导致抑癌基因突变,进而形成癌细胞。但是年轻人也可以发生膀胱癌,我们接诊过年龄最小的膀胱癌患者不到30岁。但年轻膀胱癌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一般不高,经过规范化诊疗后复发几率相对较低。

遗传

膀胱癌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是患者担忧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临床医生和科学家暂时还没有证据证实膀胱癌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是,如果患者被医生诊断为Lynch综合征(一种遗传相关的全身多发肿瘤疾病),那么发生结肠肿瘤和膀胱癌的风险就会升高。

总结

戒烟、戒酒,接触有害化学品时注意个人防护,饮食中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红肉”的摄入,适当运动保持合理的体重能帮助我们降低膀胱癌的发生率。对于已患膀胱癌的患者也能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进展。

因为希望每篇科普都是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的原创作品,而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或转载,所以请大家原谅更新较慢。如果病友有希望了解的科普知识,也请留言,我会详细解答。感谢您的信任!

今天我们来谈谈很多患者的困惑。“我到底是应该选择原位新膀胱,还是保留膀胱呢?”

首选,解释一下这两种选择。

原位新膀胱是指,病人首先接受根治性的膀胱切除,然后将肠道等器官做成类似膀胱外形的圆球形囊袋,并用来储存尿液替代膀胱的部分功能。与常用的回肠输出道或输尿管皮肤造口相比,这种手术方式从外观上更接近术前患者的情况,不用佩戴造口袋。但“新膀胱”并不是真正的膀胱,它具有储存尿液的功能,但没有感觉尿液形成和收缩排出尿液的功能。尿液的排出需要利用腹部的压力(类似于便秘时用力排便,有时需要借助手按压腹部)将尿液挤出。因而如果患者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会造成尿液储存在“新膀胱”内,继而引起许多并发症。

 

保留膀胱是指,病人不切除膀胱,而通过尽可能多的局部切除肿瘤,然后配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达到保留器官的目的。这种方法,病人的膀胱功能、性功能得以保留。只要肿瘤控制满意,生活质量最高。但由于膀胱被保留,因而患者仍存在肿瘤复发、进展的风险。

 

原位新膀胱的适应症包括:

(1) 预期寿命较长,身体一般情况良好,能耐受复杂手术;

(2) 双侧肾功能良好;

(3) 无上尿路感染;

(4) 肠道无病变;

(5) 具有较好的自我控制和学习、训练能力

手术禁忌症:

(1) 肾功能失代偿;

(2) 重度肝功能不全;

(3) 胃肠功能障碍,尤其是肠道感染性疾病;

(4) 肿瘤侵犯前列腺、尿道;膀胱全切不能完整切除肿瘤;膀胱多发原位癌;尿道肿瘤行尿道切除;

(5) 尿道狭窄;

(6) 高剂量术前放疗;

(7) 体质较差不能耐受复杂手术或不能忍受长期尿失禁

 

对于后者来说,理论上讲,只要患者有强烈保留膀胱意愿的,都可以尝试保留膀胱。

但目前认为保留膀胱患者最好具备以下条件:

(1) 单发、初发、体积较小的肿瘤

(2) 肿瘤位于膀胱顶壁或前壁远离膀胱颈部

(3) 切除面基底及边缘活检阴性

(4) 临床分期T2-T3期

(5) 除外膀胱原位癌和非肌层浸润肿瘤病史,没有上尿路(肾盂、输尿管)相关肿瘤的患者

这样来看,如果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很高,而肿瘤分期和恶性程度不高(T1-T3a期),都可以先向医生咨询并提出保留膀胱的要求。通过医患双方的充分沟通,平衡生存时间和复发的风险后,在不严重缩短患者寿命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出个体化的保留膀胱预案,同时也要提出如果该方案失败,后续补救(包括膀胱切除等手段)的方案。

非常抱歉,因工作繁忙,很久没有更新了。应许多病人的要求,我们今天来谈谈有关膀胱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药物组合”或者说“联合用药”的问题。

前几次的话题中,我们提到了目前已有多种新型药物用于膀胱癌的治疗。为什么需要设计这么多新药呢?简单来说,就是并非所有患者对化疗药物有效。即便如此,目前来看,含铂化疗药物仍是膀胱癌药物治疗的首选和基础。而新型的药物也不是对所有患者都能发挥作用。往往受到了患者自身差异的限制。所以,医生开始尝试将各种药物组合在一起使用,希望获得更好的效果。

 

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开始使用或正在进行临床药物研究的有以下几种:

 

化疗药物 + 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抑制剂/ CTLA-4抑制剂)

抗体偶联药物(ADC) + 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抑制剂/ CTLA-4抑制剂)

抗体偶联药物(ADC) + 靶向药物

免疫药物(PD-1/PD-L1抑制剂) + 免疫药物(CTLA-4抑制剂)

免疫药物(PD-1/PD-L1抑制剂) + 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 + 靶向药物

化疗 + 靶向药物

 

这有点像数学中的排列组合,选择不同的两种药物相加,期望获得比一种药物更好的疗效。目前,上述联合治疗方案主要应用于局部晚期或者转移性的尿路上皮癌(膀胱癌或者肾盂输尿管癌)的患者。确实有研究证明联合药物治疗能为患者的疗效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疗效增加的同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所以,肿瘤科和泌尿外科的医生一定会在治疗前对药物的“风险和获益”进行充分的评估。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更好的肿瘤杀伤效果。

门诊接诊患者时最常见的问题是,大家对“化疗、免疫、靶向”三种治疗方式分不清。今天希望通过简短的文字向大家解释。

1、化疗:化疗顾名思义就是化学药物治疗,是膀胱癌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在膀胱癌中化疗的方式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静脉内注射化疗药物,药物通过血管广泛进入身体内。比较常见的药物包括吉西他滨、顺铂等等。这也是患者和家属在术后经常提出的问题——“手术后需要化疗么?”这时患者和家属询问的意思是“术后是否需要住院打化疗针”。这种治疗方式适合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和要求保留膀胱的患者综合治疗)。由于药物进入了全身每个器官,导致全身的毒副反应比较重,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等不良反应。

第二种: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这种方式在膀胱癌的辅助治疗中更常见。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这些患者经过肿瘤局部切除后,术后将化疗药物灌注到膀胱内,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减少膀胱癌复发。由于药物只存在膀胱内,不进入血液内,也不进入其它器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以局部的刺激症状为主,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等等。

第三种:是上一专题中我们提到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有兴趣的读者参阅以下链接 “秒懂膀胱癌”系列之三:治疗膀胱癌的最新药品“ADC”是什么?

 

2、免疫治疗:“免疫”这个词用医学术语解释太复杂。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的身体对有害的病原体产生的抵抗能力。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肿瘤细胞,免疫力正常的人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其实就是通过药物调动我们体内产生杀灭肿瘤的细胞。膀胱肿瘤的免疫治疗也分为两种。

第一种:也是静脉内给药,这种药物以PD-1抑制剂作为代表,还包括CTLA-4抑制剂等。关注我们这个专题的读者,应该已经对这些药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药物主要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也包括一部分其它治疗失败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有兴趣的读者参阅以下链接 “秒懂膀胱癌”系列之二:目前最热门的“膀胱癌免疫治疗”是什么?

第二种:膀胱灌注的免疫药物,主要代表就是卡介苗(BCG)。其实所有人对这个药物应该都很熟悉,出生后我们都会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卡介苗的作用原理是通过灌注到膀胱内,引起膀胱内大量的炎症反应杀伤细胞杀灭肿瘤,还能引起膀胱粘膜脱落,导致肿瘤细胞无法在膀胱内种植。

 

3、靶向治疗:与其它癌种相比,膀胱癌的靶向药物相对比较少见。少数膀胱癌患者肿瘤细胞表面存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促进膀胱癌的生长。我们将这些蛋白作为药物射击的“靶子”,针对这些靶点设计出的药物称为靶向药物。靶向药物代表为FGFR受体抑制剂——厄达替尼。目前,因为体内存在这些“靶点”的患者有限,所以药物的受益人群也不多。

我们在上一个专题中提到的抗体偶联药物(ADC)也具有靶向药物的特点,但实质上如上文所述,它是一种化疗药物。

总结一下:

化疗是“毒药”,直接杀死膀胱癌。

免疫药物是“扶正驱邪”,调动自身免疫细胞杀死膀胱癌。

靶向药物是精准治疗,有没有效要看是否有这个“靶点”。

关注膀胱癌治疗进展的患者一定会发现最近有一种新型的药物叫“ADC”。这个药物的中文名叫“抗体偶联药物”。今天帮大家解释一下。

膀胱癌细胞和人体正常细胞是不一样的,其中的一个差别是:膀胱癌细胞的表面存在许多不一样的蛋白质,被称为“抗原”。我们可以将“抗原”理解为“锁”。针对这些“锁”我们能生产出相应的“钥匙”。这些“钥匙”被称为“抗体”。其实我们对抗原和抗体一点也不陌生。每次流感病毒感染后,我们的身体针对病毒表面的抗原会产生抗体,这样保证我们在感染后一段时间内不会二次感染。

ADC就是针对膀胱癌细胞表面的“锁”生产出“钥匙”然后再将化疗药物挂在这个“钥匙环”上。这样,当我们针对膀胱癌使用这些药物的时候,相当于“钥匙和锁”一一对应,把化疗药物有选择的输送到肿瘤细胞,从而有针对性的杀伤肿瘤细胞。这就像导弹预先锁定目标,然后定点清除一样。

这样看来ADC本质上是一种化疗,您也可以把它理解为“靶向化疗”。与以往的化疗相比,ADC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好选择性,对肿瘤的针对性更强,理论上效果更佳,副作用更少,可以说是未来化疗的发展方向。如果我已经让您大概了解了ADC的工作原理,您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膀胱癌细胞表面是否存在与正常细胞不一样的抗原呢?是否每个膀胱癌患者都有这种抗原呢?

这正是目前ADC治疗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只存在膀胱癌表面而不存在于其它细胞表面的抗原,也就是说膀胱癌还没有一个特殊的肿瘤标记物。因此,膀胱癌没有绝对特异性的ADC治疗靶点,我们也不能通过在尿液或者血液中检测这种标记物来诊断膀胱癌。但是,我们可以使用在膀胱癌细胞表面分布比较多,而正常细胞分布比较少的抗原,暂时作为我们的抗原靶点。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患者都存在这些靶点。这就导致了不同的膀胱癌患者使用ADC的治疗效果不一样,采用不同的ADC治疗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当膀胱癌患者切除病灶后获取到肿瘤组织,可以通过病理科医生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检测,了解病人是否存在这样一些特殊的抗原靶点,从而为后续是否适合ADC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不过,ADC药物种类很多。我们在选择药物时也可以挑选那些即存在于膀胱癌细胞表面,又存在于其它细胞表面的抗原作为ADC药物的靶点。这些药物的适用人群会更多,整体有效性会上升,但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会更常见。所以,患者是否适合ADC治疗,还需要医生在治疗前进行充分的评估。

感谢您持续关注武汉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李凡医生的“秒懂膀胱癌”系列。我将尝试避免使用医学术语,用简单易懂的只言片语让您全面了解膀胱癌这个疾病。我一直相信让我们恐惧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未知的恐惧。希望我的介绍能帮您拨云见日,让我们一起勇敢面对膀胱癌这只“纸老虎”!

无论是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在过去30年里,膀胱癌的治疗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近两年来,“膀胱癌免疫治疗”备受医生和患者关注。其实免疫治疗范围非常广泛,我们今天所说的是特指最近新出现的一类药物,这些免疫治疗的药物被称为PD-1抑制剂。药物常见的中文名往往称为“某某丽珠单抗”。

简单来说,免疫治疗属于内科治疗,药物治疗的一种。方法是将一种特殊的药物从静脉输入到身体内。通常每三周一次,总治疗时间可长达1到2年。最开始,这种药物以治愈了某国前总统卡特的黑色素瘤而一战成名,一夜之间成了“明星药”。后来逐渐被应用于肺癌、胃肠道肿瘤、膀胱癌等等。

这个药物怎么起作用呢?我们所有人,包括我正在科普写作的过程中,身体都不断产生肿瘤细胞。但是由于我们有强大的免疫力,体内的免疫细胞(比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能像猎人一样,有效的杀灭肿瘤细胞,这样人体暂时就不会真正形成肿瘤。但是肿瘤细胞很聪明,能伪装成正常细胞,好比狼披上羊皮。我们自身的免疫细胞“猎人”就没有办法识别肿瘤细胞。这种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能将“狼”身上的“羊皮”脱下,这样我们的免疫细胞“猎人”就又可以识别肿瘤细胞了,肿瘤这匹“狼”无处遁形,就被消灭掉了!这样来看,免疫治疗其实是依靠我们天然的免疫力杀灭肿瘤。而外界的药物为我们提供帮助。

那么是否所有的膀胱癌患者都可以使用这类药物呢?目前来说,我们国家只批准了对化疗失败的晚期膀胱癌患者或者是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作为二线治疗药物使用。原因在于医生需要对药物带来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充分的评价和平衡。每一种新药的适应症在写入说明书前,需要对它的安全性进行充分的评价,在确保病人安全和有效的前提下才会推荐大家使用。这就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尚处于逐渐扩大适应症的过程中。但是包含我院在内,全国一些较大型的医院已经开展了各种临床药物研究,膀胱癌患者免疫治疗进程正在不断加快。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高级别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卡介苗灌注失败、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拒绝根治手术希望保留膀胱、根治手术前新辅助治疗、根治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化疗不可耐受、局部晚期或者转移性膀胱癌的患者都已经尝试采用“免疫治疗”并获得了一定的疗效。

与传统的化疗相比,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出现的慢,但是长久。也就是说,化疗可能药物一进入体内,病人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脱发、发热等症状,但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很多患者症状就逐渐缓解了。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就显得比较温和。病人一般不会在输注药物当时出现症状,但不良反应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出现,甚至在停药后出现。这导致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医生患者都容易忽视免疫治疗确实存在不良反应的事实;二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不适不会马上消失,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三是不容易将不良反应和免疫药物联系起来;四是一些医生面对免疫药物的不良反应缺乏相应处理思路,关注了患者症状的处理,忽视了全身免疫反应的处理;五是一些重要脏器(如肺、心脏)出现免疫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可能比化疗更严重,更难处理。所以,我对待每个免疫治疗的病人像对待化疗病人一样常谨慎,每次使用药物前会进行血液、心脏、肺部等多项检查,争取在病人感到不适前,从这些检查中早期发现苗头,提前预防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并尽早进行治疗。

总结一下,“膀胱癌免疫治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武器,如果我们在时间上用的好,患者选择上用的对,不良反应发现处理的早,就会给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

如果您在膀胱癌免疫治疗方面有问题,欢迎给我留言交流。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囊袋。和高级的储水壶一样,这个囊袋可以简单分为三层,最内层的“内胆”是膀胱粘膜,也是肿瘤发生、生长的部位;中间层的“夹层”是肌肉层,一方面用于保护这个器官,一方面为膀胱的伸缩提供了弹性;最外层的“外壳”也叫浆膜层,可以将膀胱与周围其它器官隔开,同时也起到加强保护的作用。

肿瘤生长在粘膜这一层,往往凸向膀胱腔内,当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如果不侵犯肌肉这一层,我们就将他成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英文缩写NMIBC)”;如果肿瘤生长突破了粘膜层,进入了肌肉层,就转为“肌层浸润性肿瘤(英文缩写MIBC)”。我经常这样和患者打比方,膀胱好比我们这个房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就像墙壁上浅浅的长的草或者苔藓,拿刮刀可以斩草除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就不一样了,肿瘤树大根深,把墙挖开,砖敲掉,有时也难以把所有的“树根”清除干净。

为什么医生需要这样分类呢?因为膀胱肌肉层里含有很多血管和淋巴管,一旦肿瘤侵犯到了这一层后,肿瘤细胞可能经过这些细微的管道向周围淋巴结和远处的肺、肝脏等器官转移。此外,肿瘤侵犯到肌层后,通过经尿道局部切除手术也不容易切干净肿瘤组织(注意:并不是医生技术水平差,有意或无意中残留了肿瘤组织,而是现有技术手段有限,肉眼无法精确判断肿瘤的边界,所以,手术中肉眼可见的肿瘤可能已经切除干净,但仍然有可能残留了肿瘤组织,为今后肿瘤复发转移埋下了隐患)。

所以,将膀胱癌分为两组的目的是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当然,并不是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必须接受膀胱全切。我们目前有办法采用各种综合治疗措施,尽可能帮助患者保留膀胱,或者至少延缓切除膀胱的时间,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这些综合治疗的手段我会在后续详细为大家解读。

最近73岁的李大伯可谓烦心事连连,一个月前反复出现胸口疼痛,心慌气短,在家人劝说下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出现了严重的狭窄,狭窄程度达到了95%,已经严重影响了心脏的供血,在医生的建议下立即行了心脏支架置入术。做完了手术的李大伯刚松了口气,结果又一桩烦心事让大伯再次苦恼了起来...

 
原来,做完心脏支架置入术后十余天的李大伯早起解手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小便颜色呈红色,当时还心想是不是跟自己吃的一大堆药有关,所以就再度去医院查了B超,发现了膀胱里长了块东西,小便带血都是因为这个。李大伯一开始也没当回事,但反反复复的血尿让他十分不安,就慕名来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家门诊找邓刚主任就诊。
 
邓主任详细了解了他血尿的症状,看到他的B超检查报告后,当即判断李大伯发生膀胱肿瘤,遂安排了李大伯住院接受治疗。住院后的李大伯又完善了一部分检查,泌尿系CT考虑是膀胱恶性肿瘤,随后又做了膀胱镜检查,膀胱镜下可以发现膀胱内有很大块新生组织,取了组织活检,活检的病理结果显示这是高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这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膀胱癌。这一结果顿时让李大伯很不安,心沉入了谷底,当即向邓刚主任寻求建议。
 
此时的邓刚主任也陷入了两难之际,原因是高级别膀胱癌理应行膀胱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可是李大伯本身有严重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且刚做完心脏支架置入术,目前在口服两种强效抗凝药:阿司匹林和氢氯吡格雷,手术中和手术后大出血、血管栓塞的风险很大,而且术中李大伯脆弱的心脏耐受能力也是个未知数。当即邓刚主任也将这些高危风险告诉了李大伯及家属,李大伯非常信任邓主任,坚决要求根治性膀胱肿瘤手术。邓刚主任当机立断,立刻组织了多学科科室MDT,心内科、麻醉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进行多学科会诊,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由于风险极大,有关科室甚至给出的意见是暂缓手术,一年后再行手术治疗。邓刚主任团队却认为病人病情等不起这么长时间,对于这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急需及早治疗。立即组织全科室和医疗组成员进行了多次讨论,研究患者的手术方案。最终,邓刚主任顶着围手术期可能出现严重出血,心肺功能衰竭,静脉栓塞等一系列不可估的状况的严重并发症压力,在医院医务科的主持下,与患者及其家属行政谈话并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
 
来到手术当天,麻醉起效后,邓刚主任以及他的医疗组成员立即行动了起来,精准熟练地手术,忙碌了大半天时间,成功给李大伯做了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回肠膀胱术+肠粘连松解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邓主任可谓步步为营,将出血的可能降到了最低,手术可谓相当成功。术后,李大伯恢复的也很快,没过多少天就开心的出院了,毕竟这颗膀胱里的“定时炸弹”已经被邓刚主任安全的拆除了。
 
膀胱恶性肿瘤作为泌尿外科最高发的泌尿系肿瘤,近些年来发病率也日益增加。低级别、单发肿瘤可以通过微创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以及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进行治疗,但高级别的膀胱肿瘤则需要行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尿流改道手术。随着医疗的进步,一般的全膀胱切除术已经成了比较常规的手术,但像李大伯这种合并多种的严重病症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极大增加了手术难度,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杭州市一医院泌尿外科团队总能找到一套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案。
也许你也有认识的病人,那么不妨来杭州市一医院,来找邓刚主任及其团队。
 
膀胱癌相关资料: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第1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9位,在男性排第7位,女性排在第10位之后,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13位。膀胱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甚至儿童也可能发生。膀胱癌的年龄发病率在4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自45岁开始逐渐升高,农村地区发病高峰岀现在80岁。膀胱癌的年龄死亡率在60岁以上组逐渐增高,85岁以上组死亡率最高。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膀胱癌发病水平中等。但近10年间,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也不论城市或农村,膀胱癌发病率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应引起重视。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80%-90%的患者以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血尿程度可由淡红色至深褐色不等,多为洗肉水色,可形成血凝块。有些也可表现为初始血尿或终末血尿,前者常提示膀胱颈部病变,后者提示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或后尿道。少数患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血尿持续的时间、严重程度和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和形态并不一致。膀胱癌患者亦有以尿频、尿急和尿痛,即膀胱刺激征为首发症状,此为膀胱癌另一类常见的症状,常与弥漫性原位癌或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关。其他症状还包括:输尿管梗阻导致的腰部疼痛,膀胱出口梗阻导致的尿潴留,营养不良或静脉、淋巴管堵塞导致的下肢水肿,巨大肿瘤导致的盆腔包块。晚期患者可表现为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少部分患者是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例行检查时偶然发现膀胱肿瘤。膀胱癌患者一般无临床体征,体检触及盆腔包块是局部进展性肿瘤的证据国,因此查体对早期患

您一定听说过心脏起搏器吧?一听名字,你会想到,它是用来拯救心脏的武器。那么,骶神经刺激器,就是俗称的膀胱起搏器,就是用来拯救患者排尿、排便功能的,它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的适合于所有患者,但却能给相当一部分排尿费力,尿频尿急尿潴留以及尿失禁患者带来福音,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邓刚主任医师专业医疗团队目前正在开展骶神经刺激器手术,为您重新获得排尿的畅快!

 
现年88岁的浙大退休老教授李大伯从10年前就开始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的症状,晚上也要起来解多次小便,一天要上15-20次厕所,对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进行了前列腺的切除术,本以为症状能有所缓解,可1年前突发脑梗后,李大伯排尿症状不断地加重,有多次肚子都涨大了却只能滴出几滴尿液,有时候却不自觉地尿裤子,老爷子说“我的小便完全不受我的控制”这让老爷子急坏了连忙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邓刚主任医师的门诊,经过仔细的病史询问,邓主任让李大伯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经残余尿超声提示,李大伯的残余尿竟有256ml,联合其他的相关检查,邓主任诊断李大伯为神经源性膀胱,建议做一个微创骶神经刺激器置入手术来解决问题,该手术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之一。
 
骶神经调控术是指利用介入手段将一种短脉冲的刺激电流连续施加于特定的骶神经,以此剥夺神经细胞本身的电生理特性、以便人为地激活兴奋或抑制神经通路、干扰异常的骶神经反射弧,进而影响与调节膀胱、尿道括约肌及盆底等骶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官的行为,起到“神经调控”的作用,用于下尿路功能障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适用于急迫性尿失禁,尿急-尿频综合症,非梗阻性尿潴留,二便失禁以及部分神经源性膀胱。
 
手术采用一期患者体验,二期永久植入的方法,从而可将治疗的不可靠性和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患者获益率高,本就是知识分子李大伯听完介绍,决定同意这项新技术,于是邓主任团队着手对李大伯的一期手术进行了仔细地准备,手术由邓刚主任医师带领谢玺副主任医师,杨向南医师顺利进行,邓刚主任医师在术中通过介入手段精确定位,反复调试,最终将测试电极置入体内,术后2周李大伯的排尿症状明显改善,李大伯备受鼓舞,在术后4周植入了永久的电极,术后实现了完全自主排尿,极大的提高了生活质量。
 
同样在这项技术中获益的还有来自青海的张大伯,张大伯自从4年前行椎管囊肿手术后便再也不能自主排尿了,反复的药物治疗也没有效果,需要长期导尿,总是挂着袋子极大的影响了生活,甚至都不敢出门,在新闻中看到邓刚主任的报道后便立即不远万里赶到杭州,只希望能够解决排尿的问题,在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并了解患者手术意愿后,邓刚主任决定采用骶神经调控的方法治疗张大伯的排尿问题,经过1,2期手术,张大伯的残余尿从475ml降低至50ml,也恢复了正常的排尿,丢掉了尿袋,坐上了回家的列车。
 
骶神经刺激器置入术是当代微创治疗尿路膀胱功能障碍的重要技术,当保守治疗尿路膀胱功能障碍无效或患者本身因某种原因无法承受时,骶神经电刺激术是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截止到2018年,骶神经电刺激术临床使用已长达30年,全球受益人数超过27万。骶神经电刺激术治疗尿路膀胱功能障碍有效率约90%,其在尿路膀胱功能障碍的应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此技术的引入完整了我院在尿路膀胱功能障碍领域的治疗手段, 同时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邓刚主任医师专业医疗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设备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已经为脑出血、脑梗赛后遗症尿失禁尿潴留、宫颈卵巢恶性肿瘤手术后尿潴留、糖尿病性、大脑和脊椎神经病变性尿潴留尿失禁、顽固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等众多疑难慢性病例进行了骶神经调控手术,取得满意疗效。邓刚主任团队在手术前进行详尽的评估和检查,确保手术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手术过程中全程监护,确保舒适和安全。术后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关怀,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让每个患者的排尿不再是生活的负担,邓刚主任团队骶神经调控手术将带来痛苦的终结,重返畅快自由之路,如果对骶神经刺激器置入手术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联系我们。邓刚主任医师专家团队将为您提供全面的咨询和解答。

84岁的王爷爷50多年每天两包烟、2两白酒,耳不鸣眼不花,简直过得跟个神仙似的。可是,最近王爷爷总说自己的好日子感觉是要到头了。“小便像酱油色,一天得解几十次;大便次数也多而且老拉稀,实在太痛苦了!”说起自己的近况王爷爷真可谓生不如死。在朋友的推荐下,王爷爷找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志坚主任医师,膀胱镜检查提示王爷爷的膀胱里长了一个巨大肿瘤,几乎占据了一大半的膀胱,病理分析后提示肿块为高级别泌尿上皮癌。


收治入院后,膀胱磁共振检查除了发现膀胱有恶性肿瘤之外,还发现在王爷爷的直肠里有个6*4cm大小的肿块,考虑肿瘤可能。邓刚主任医师紧急联系了肠镜检查,发现王爷爷结肠多发息肉,直肠占位,活检病理提示直肠恶性肿瘤。这也就是说在王爷爷的盆腔里居然一下子长了两个肿瘤,还都长到了鸡蛋大小。邓刚主任医师说,这也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王爷爷会产生尿频(膀胱容量变小),酱油色尿(膀胱癌出血)以及反复腹泻(结直肠肿瘤所致)。如果放任不管,两个肿瘤继续增大,王爷爷将出现更加频繁及严重的尿频、血尿、腹泻,甚至肠梗阻等症状,而贫血加剧、肿瘤侵犯转移,最终会危及生命。
 

于志坚主任医师、邓刚主任医师、陈超主治医生等对王爷爷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并且将王爷爷的病情多次提交全科讨论,并请来胃肠外科单毓强主任医师会诊,共同研究制定王爷爷的后续治疗方案。最后,经过泌尿外科全科反复研究讨论,以及结合胃肠外科单毓强主任医师的会诊意见,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两科决定联合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输尿管皮层造口术+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上半场由于志坚主任医师、邓刚主任医师为主的泌尿外科团队顺利地游离膀胱,前列腺组织,完整地切除了膀胱和前列腺,清扫了腹主动脉及双侧髂血管周围的盆腔淋巴结。手术下半场由单毓强主任医师、朱阿考医师组成的胃肠外科团队继续进行手术,两位胃肠外科医生配合娴熟,顺利地进行肠系膜淋巴结清扫,并成功切除了直肠肿瘤。随后由泌尿外科陈超主治医生行输尿管皮层造口。切下的组织术中冰冻病理提示直肠和输尿管切缘阴性,直肠肿瘤局灶原位腺癌。手术历时8个多小时,尽管患者年纪较大、切除范围广(手术切除涉及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肿瘤恶性程度高、难度系数大等等,但是经过两个科室紧密地配合手术非常顺利。目前,王爷爷身体正在逐渐恢复。


邓刚主任医师说,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膀胱癌的诊断有赖于膀胱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明确病理,通常还行膀胱磁共振明确肿瘤侵犯深度和范围(按照侵犯深度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泌尿上皮癌和肌层浸润性泌尿上皮癌)。大多数膀胱癌都是非肌层浸润性,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剜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恢复快。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则考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相应的尿流改道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手术切除范围广、手术时间长、难度系数高,是泌尿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常规开展此类手术,手术量位于省内前列。但和其他科室联合行腹腔镜下多系统肿瘤切除尚不多见,联合切除手术风险及难度又远高于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