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儿童医院前身为希天医院,始建于1924年,1954年改为吉林市儿童医院,是吉林地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吉林市新生儿救治中心,吉林市儿内科质量控制中心,吉林市儿科医联体核心医院,国家、省、市脑瘫定点医院,国家、省、市孤独症定点医院,吉林地区唯一专业诊治儿童重大感染性疾病的定点医院,吉林市新农合、城镇医疗定点医院,承担了全国流感样病例、省食源性疾病、市级痢疾的哨点检测工作、吉林市市级残疾人的治理测评工作,担负着吉林地区18周岁以下约六十万儿童的预防、医疗、保健任务,危急重患儿的医疗救护工作,残疾儿童预防康复工作及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疗、隔离及救治任务。医院位于吉林大街208号,占地面积11065平方米,建筑面积19140平方米;编制病床400张,实际开放床位550张。现有职工653人,其中在编职工370人,合同制职工283人。专业技术人员520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03人。日平均门诊量1000余人次,年住院患儿2万余人次。吉林市儿童医院科系齐全,涵盖儿童医疗多个领域。主要开设儿内、儿外、中医科、保健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16个临床科室,腔镜室、支气管镜室、电诊科、放射科、检验科、肺功能室、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室9个辅助科室。住院部设10个疗区,1个儿外科、五官科综合疗区,9个儿内科疗区:一疗区(小儿神经康复科、残疾儿童希望家园);二疗区(小儿消化、神经、呼吸综合疗区);三疗区(小儿心血管循环、呼吸综合疗区);四疗区(新生儿、NICU市级重点专科,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疗区(小儿呼吸、哮喘、PICU专科,儿童哮喘特色专科);六疗区(小儿呼吸、血液、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综合性疗区);七疗区(小儿肾病、风湿免疫综合疗区);九疗区(小儿感染性疾病疗区);十疗区(特训康复室—小儿自闭症康复疗区)。吉林市儿童医院突出“以专为本、重点突出、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专中求精,精中求尖”的发展方向,把培育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作为工作之重。长期以来,凭借特色专科满足不同孩子的保健诊疗需求,享誉全省以及周边地区。全力打造新生儿、NICU综合疗区、小儿外科、哮喘重症专科、感染性疾病科、神经康复中心、特训康复室等市级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吉林市儿童医院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集团医院、吉林医药学院教学医院、盛京医院儿科医疗联盟成员医院、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作医院、吉林省基因检测联盟理事医院、辽东半岛儿科医联体成员医院、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辽东半岛妇儿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吉林省急救协作平台协作医院(以上排名按时间排序)。先后与首都儿科疾病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哈尔滨儿童医院、长春儿童医院等开展协作,真正实现了疑难及危重患儿双向转诊,推动吉林及周边地区儿科事业协同发展。精术,才能救死扶伤;立德,方能杏林春满。长久以来,吉林市儿童医院始终不忘肩负社会责任,坚持做好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努力担起为儿童健康服好务的重托,发扬助残、爱残精神,推动吉林地区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发展。先后被评为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吉林市“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吉林市“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示范单位、全市卫生工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吉林市“三八”红旗集体标兵、市直卫生计生系统中的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吉林市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吉林市卫生系统绩效考核达标单位、吉林市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先进单位、船营区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新世纪,新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乘着医改的强劲东风,把握发展机遇,强化优势特色,在团结奋进、魄力创新的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秉承着“唯爱、唯信、唯德”的医院人文理念,以打造“儿科事业平台、儿童健康港湾”为己任,以精湛的诊疗技术,一流的专业品质,一流的环境设施,一流的服务质量回馈于社会,为江城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吉林市儿童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同心同德、砺言砺行,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共同谱写吉林市儿童医院辉煌的新篇章。抑郁状态,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指没有明确奋斗目标,精神颓废的状态。心中极其压抑,时常感到十分烦躁不安。会走极端。,不明,脑,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27.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通常需要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无,首先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可能。其次,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