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分院产科破伤风专家

简介: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始建于清朝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历经了晚清、中华民国、伪满洲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个历史时期,是黑龙江省有史以来第一个官办医院。医院由黑龙江省卫生院、黑龙江省官医院、满铁医院、伪满市立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省二院等多次衍变,于1956年正式更名为“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医院秉承“厚德、仁爱、奉献、超越”的院训精神,提出“依法治院、从严治院”办院理念,坚持“保安全、强质量、促服务、抓运营”的治院方针,持续创新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内涵建设,以“家文化”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服务型班子”“服务型科室”“服务型医院”的服务型医院品牌。医院广纳优秀人才,不断开展高水平临床科研工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目前,医院已成为集医疗、急救、预防、科研、教学、康复等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疗机构,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区域医疗中心、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是全国第三批、全省首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特色文化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8年经审核通过成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齐齐哈尔医院,2019年成为美国田纳西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单位。医院北院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南院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部分在建中);职工总数4000余人,编制床位3400张;现拥有4个分病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家医联体单位,并托管市120急救中心,医疗服务范围扩大至内蒙古东部、吉林省西北部,辐射人口1000万。医院拥有省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1个;市级重点专科42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29个;高级卫生技术人员933人,博士42人(含在读)、硕士52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4人,博士后联合培养基地2个;现有国家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8人,国家级专委会委员177人,省级专委会主任委员4人,省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49人,市级专委会主任委员87人;同时,齐齐哈尔市医师协会、齐齐哈尔市医院协会、齐齐哈尔市护理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在医院挂靠。近年来,医院参与国家级课题项目6项,其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项目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幽门螺旋杆菌的鉴定与太赫兹无标记检测方法及标本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研究”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1项,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课题项目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循环肿瘤细胞拉曼光谱分析的临床应用研究”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症状性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复发进展预测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课题项目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省院合作项目1项;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67项;获省科学技术奖4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奖12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7项;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73项;省中医新技术应用奖5项,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奖20项;以医院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SCI文章53篇。医院曾首开省西部地区肝脏移植、肾脏移植、自体肺移植、角膜移植等脏器移植先河,并以此为基础,着力发展高、精、尖技术,全面开展腹腔镜、胸腔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新技术、新项目,多项成果填补省、市空白,达到省内地市级医院领先水平。医院现拥有国内一流的高端医疗设备炫速双源CT、3.0T核磁共振等百余台,同时,建立国际国内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个体化诊疗中心、“院士工作站”,推出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搭建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UTHSC)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等输送、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高水平国际化交流平台。“漫漫长路,惟有奋斗”,未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将不断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持续推动医院现代化、智慧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努力提升职工、患者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奋力书写百十年名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中毒性疾病,破伤风梭菌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后在缺氧环境下繁殖并分泌毒素,导致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肌肉僵硬到无法自主动作,重症患者可出现窒息和呼吸衰竭,甚至引起死亡,破伤风梭菌通过皮肤黏膜破口进入人体致病,全身,通过应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中和人体中的毒素,通过处理伤口消除破伤风梭菌,防止毒素进一步产生,在病情持续期间给予支持治疗。,脑膜炎,狂犬病,口腔及咽部感染,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子痫,癔病,士的宁中毒,药物诱导性肌张力障碍,僵人综合征,1.忌吃酱油。2.忌吃辛辣的食物。3.忌抽烟喝酒。4.忌吃发物。,视诊,破伤风梭菌培养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血清破伤风IgG抗体,。

冯乐恒 副主任医师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痛风等关节炎性疾病以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好评 99%
接诊量 2471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擅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痛风等关节炎性疾病以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更多服务
田微 副主任医师

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血管炎 骨关节炎 痛风 骨质疏松 干燥综合症 银屑病关节炎 硬皮病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等疾病的诊治 常见的症状有关节肿胀 关节疼痛 关节不适 关节酸痛 口腔溃疡 脱发 手指遇冷变色 肌肉疼痛 乏力 尿酸高(高尿酸)等

好评 99%
接诊量 5618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血管炎 骨关节炎 痛风 骨质疏松 干燥综合症 银屑病关节炎 硬皮病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等疾病的诊治 常见的症状有关节肿胀 关节疼痛 关节不适 关节酸痛 口腔溃疡 脱发 手指遇冷变色 肌肉疼痛 乏力 尿酸高(高尿酸)等
更多服务
雷淑芝 主任医师

高血压病,冠心病,风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炎等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1494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风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炎等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更多服务
高辉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口苦,纳差,食欲不佳,睡眠差,口臭、舌苔白厚、多汗,有齿痕、早泄、大便不成型、大便黏、脾虚(健脾补气、温肾健脾)、肾虚(阳虚、阳虚体质、四肢厥冷、温补肾阳、滋阴潜阳、补阳益气、散寒止痛、温阳行气、温阳活血、温阳散寒、温肾散寒、补肾固冲),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酒精肝,乙肝(乙型肝炎)、丙肝(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蜘蛛痣、门静脉高压、腹水)、脂肪肝、药肝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中医调理治疗。

好评 99%
接诊量 2868
平均等待 7小时
擅长:中西医结合口苦,纳差,食欲不佳,睡眠差,口臭、舌苔白厚、多汗,有齿痕、早泄、大便不成型、大便黏、脾虚(健脾补气、温肾健脾)、肾虚(阳虚、阳虚体质、四肢厥冷、温补肾阳、滋阴潜阳、补阳益气、散寒止痛、温阳行气、温阳活血、温阳散寒、温肾散寒、补肾固冲),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酒精肝,乙肝(乙型肝炎)、丙肝(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蜘蛛痣、门静脉高压、腹水)、脂肪肝、药肝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中医调理治疗。
更多服务
魏烨平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常见病,多见病,感染性皮肤病,红斑性皮肤病,大疱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性病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14
平均等待 7小时
擅长:皮肤性病科常见病,多见病,感染性皮肤病,红斑性皮肤病,大疱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性病等
更多服务
朱辉 副主任医师

擅长风湿免疫科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550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风湿免疫科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
更多服务
姜秀峰 主任医师

专科特长: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肿瘤晚期支持治疗,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便秘的微创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微创治疗(LIFT手术),肛周脓肿(TROPIS),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前突,混合痔TST微创治疗,藏毛窦(Limberg,bascom手术)微创治疗,直肠脱垂(Altemeier、Delorme手术),肛门瘙痒、肛周湿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便秘的综合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141
平均等待 -
擅长:专科特长: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肿瘤晚期支持治疗,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便秘的微创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微创治疗(LIFT手术),肛周脓肿(TROPIS),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前突,混合痔TST微创治疗,藏毛窦(Limberg,bascom手术)微创治疗,直肠脱垂(Altemeier、Delorme手术),肛门瘙痒、肛周湿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便秘的综合治疗!
更多服务
赵凯 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脑出血,脑外伤,颅内动脉瘤,神经重症诊治,脑膜瘤,听神经瘤,脊髓肿瘤

好评 99%
接诊量 1405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医生擅长,脑出血,脑外伤,颅内动脉瘤,神经重症诊治,脑膜瘤,听神经瘤,脊髓肿瘤
更多服务
许晶 主任医师

消化内镜的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许晶,主任医师,吉大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第二届龙江名医,齐齐哈尔市医学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消化道早癌学科带头人,擅长胃肠镜检查,胃肠道息肉治疗,胃肠道早癌内镜下检查和治疗,超声内镜胃肠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及治疗,超声胃镜检查及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肠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规药物及生物制剂治疗,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结石,腹水,等消化科疾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消化内镜的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许晶,主任医师,吉大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第二届龙江名医,齐齐哈尔市医学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消化道早癌学科带头人,擅长胃肠镜检查,胃肠道息肉治疗,胃肠道早癌内镜下检查和治疗,超声内镜胃肠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及治疗,超声胃镜检查及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肠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规药物及生物制剂治疗,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结石,腹水,等消化科疾病。
更多服务
刘晓冬 副主任医师

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复杂外阴疾病、反复发作的阴道炎、宫颈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病变、异常子宫出血、妇科内分泌疾病、围绝经期管理、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4
平均等待 -
擅长: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复杂外阴疾病、反复发作的阴道炎、宫颈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病变、异常子宫出血、妇科内分泌疾病、围绝经期管理、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等。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我在承德附近受了伤,需要打破伤风针,想知道哪些医院可以接种?
15
2024-11-07 02:30:17
患者割伤手指,伤口小于一厘米,出血了一点,询问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
21
2024-11-07 02:30:17
宝宝被黄鳝勾子勾到手,伤口深度不确定,担心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
50
2024-11-07 02:30:17
患者被钉子扎穿皮肤,询问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如何处理伤口以及挂哪个科室。
62
2024-11-07 02:30:17
我最近受了伤,伤口比较深,医生说不用打破伤风针,但我还是有些担心,想知道是否需要打针?
21
2024-11-07 02:30:17
我上周六被扎伤,伤口已经好了,但很担心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预防针,时间过去一周了,是否还来得及?
11
2024-11-07 02:30:17
我想了解南城医院晚上是否可以接种破伤风疫苗,因为我之前受过伤,担心疫苗接种会有副作用,希望医生能给出专业的建议。患者信息:无过敏史,之前受过伤。
69
2024-11-07 02:30:17
一个月大的孕妇被猫抓伤后接种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担心对胎儿有影响,询问医生是否安全并寻求生活建议。
59
2024-11-07 02:30:17
患者在升学前接种过破伤风疫苗,近日进行针灸时针头刺入肚脐,担心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
3
2024-11-07 02:30:17
哺乳期妇女意外受伤,伤口肉翻,需接种破伤风疫苗。患者女性35岁
28
2024-11-07 02:30:17

科普文章

#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产后(产褥期)(分娩)破伤风#破伤风
20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中毒性疾病。破伤风梭菌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后在缺氧环境下繁殖并分泌毒素,导致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简单来说就是肌肉僵硬到无法自主动作,重症患者可出现窒息和呼吸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破伤风感染后不会马上出现症状,会有一段无典型症状的潜伏期。潜伏期与原发感染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有关,一般为 3~21 天,多数在 10 天左右。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为出生后 5~7 天(潜伏期的范围 3~24 天不等)。一般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通过应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中和人体中的毒素;通过处理伤口消除破伤风梭菌,防止毒素进一步产生;在病情持续期间给予支持治疗。

#破伤风#破伤风伴有流产或异位妊娠#产后(产褥期)(分娩)破伤风
36

人人往往受伤了,问需要不需要打破伤风疫苗,我现在说一下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因此本病以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的为临床特征,主要波及的肌群包括咬肌、背棘肌、腹肌、四肢肌等。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 7~8 天,可短至 24 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约 90%的患者在受伤后 2 周内发病,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人群普遍易感,且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被含有破伤风梭菌的土壤或污泥污染,但只有少数患者会发病。在户外活动多的温暖季节,受伤患病者更为常见。患病后无持久免疫力,故可再次感染。

#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产后(产褥期)(分娩)破伤风
6

3. 污染伤口

被黏土或粪便污染,或者已经感染的伤口,包括被污物、有机泥土(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污染(如动物或人咬伤)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坏死或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破伤风防治,关键在于按照正确的途径进行预防。目前,我国普遍开展破伤风疫苗接种,但青少年、成年人、孕妇等人群体内的破伤风抗体血清浓度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不正确地注射破伤风针,不仅预防效果差,而且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让患者及医生承担巨大的医疗风险。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并掌握破伤风的预防方法,从而避免掉进误区。

#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产后(产褥期)(分娩)破伤风
8

如何预防破伤风

 

外伤后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这主要与伤口情况和既往破伤风免疫情况相关(如下图所示)。

 

伤口主要分为三类:

 

1. 清洁伤口

 

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并且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2. 不洁伤口

 

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或超过 6 小时未处理的简单伤口(感染机会增加)。

#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产后(产褥期)(分娩)破伤风
25

误区四: 注射抗体后就不会患破伤风

TAT 能中和破伤风杆菌释放的外毒素,但对该菌的生长繁殖及释放毒素均无影响。TAT 作用时间较短,反复注射则消失得更快,最多 2~3 天就失去作用,而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 1~2 周,故在潜伏期内 TAT 已失去有效浓度。

破伤风抗体给体内带来的抗体一般只能持续 2~3 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一次 TAT 或 HTIG 的应用,并不能给人体带来对破伤风杆菌的持久免疫力,而是主要依靠主动免疫,可长期保持体内较高的破伤风外毒素抗体滴度水平。

#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产后(产褥期)(分娩)破伤风
18

其实,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为 1~2 周,伤后 24 小时之内甚至稍晚一些注射 TAT 或 HTIG,一般都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但强调应尽早注射,其疗效更佳。

 

误区三: 非外伤性伤口不必注射破伤风抗体

 

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人们很少会考虑破伤风感染的可能。事实上,大量破伤风杆菌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故肠穿孔等可造成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机会大大增加。若病史较长、污染严重,术后可能发生切口的破伤风杆菌感染。因此,若该患者未曾接种破伤风疫苗或年老体弱并罹患该类疾病,建议适当注射破伤风抗体。

#破伤风#破伤风伴有流产或异位妊娠#产后(产褥期)(分娩)破伤风
22
三、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
 
HTIG是预防破伤风的新型免疫制品,其效价高、有效期长,并且过敏反应少,可用于对 TAT 过敏者。目前,国际上已普遍采用 HTIG 替代TAT。HTIG适用于过敏体质、TAT皮试阳性及年老体弱患者,但因其制备工艺要求高、售价贵,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常见四大误区
 
误区一: 创伤后一律注射破伤风针
 
有些人认为,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轻微擦伤,无论其是否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一律注射 TAT 或 TIG 。
 

B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超过2.5亿人。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因HBV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约为82万,这一数字反映出HBV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尤其是肝癌,作为HB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死亡原因。

然而,尽管已有多种HBV治疗药物问世,这些药物仍无法完全消除癌变的风险,且HBV引发癌变的具体机制仍未得到充分揭示。

HBV与肝癌的发病机制

在HBV感染过程中,病毒会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产生多种病毒蛋白。其中,病毒蛋白HBx被认为在HBV的致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Bx通过降解宿主蛋白Smc5/6来促进病毒复制。Smc5/6是宿主细胞中与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其功能的损害可能导致DNA损伤的积累,进而增加癌变的风险。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研究小组,包括关场一磨特任临床医师、大塚基之讲师和小池和彦教授等,针对HBx对Smc5/6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HBV产生的HBx不仅促进病毒复制,还可能通过降解Smc5/6来抑制宿主的DNA损伤修复能力。

研究方法与发现

研究团队通过使用人类样本、小鼠模型和HBx过表达细胞进行实验,发现当宿主蛋白Smc5/6被HBx降解时,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显著降低。DNA损伤的积累被广泛认为是癌变的主要促进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Smc5/6被降解的细胞中,肿瘤形成能力得到了增强。

此外,研究还发现,使用化合物尼塔佐克仑(Nitazoxanide)抑制HBx的功能,可以有效阻止Smc5/6的降解,从而恢复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这一发现为HBV相关肝癌的预防提供了新的策略,表明通过抑制Smc5/6的降解,可能能够降低癌变风险。

新的癌变预防概念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HBV相关肝癌发生机制的一部分,还提出了“通过Smc5/6分解抑制药物来预防癌变”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可能为未来的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团队的成果已于9月1日在《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版上发表,标志着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

研究支持与未来方向

本研究得到了日本医疗研究开发机构(AMED)和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等多个机构的支持。AMED的肝炎等克服实用化研究事业中,研究团队围绕HBV cccDNA维持相关宿主因子的全面鉴定和控制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HBV的生物学特性,也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基础。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入探讨HBx的功能:进一步研究HBx在HBV感染及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其对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2. 开发新型药物:基于Smc5/6分解抑制的概念,开发新型抗HBV药物,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3. 临床试验: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通过临床试验验证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公众健康教育:加强对HBV感染和肝癌风险的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促进早期筛查和治疗。

结论

B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不仅是基础医学的挑战,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随着对HBV及其相关癌变机制的深入了解,未来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减少HBV感染者的癌变风险,最终改善全球范围内的肝病防治状况。

通过科学研究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战胜HBV及其引发的肝癌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https://www.h.u-tokyo.ac.jp/participants/research/saishinkenkyu/20210901.html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1年9月 来源:u-tokyo

ChatGPT的基础技术,Transformer提高了精度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检验部的讲师佐藤雅哉(消化内科医师)、消化内科的助教中塚拓马、副教授建石良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小池和彦、教授藤城光弘等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基于射频消融术(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后的肝癌预后预测模型,并首次证明了使用Transformer模型的预测模型比传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RFA作为肝癌有效的根治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然而,肝癌的复发率较高,且存在预后不良的肝癌,因此治疗仍面临挑战。准确了解RFA治疗后肝癌的预后对于实施个体化的知情同意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017年,Google Brain研究团队开发的AI模型Transformer,作为ChatGPT(生成预训练Transformer)的基础,已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展现出超越传统深度学习技术的高性能。通过使用Transformer模型,有望更准确地评估RFA后肝癌患者的预后,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使用Transformer模型进行肝癌预后估计的报告。

使用Transformer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的预测,除了肝癌之外,还可以应用于医疗的多个领域,未来的其他领域应用也备受期待。本研究成果于2023年9月9日(当地时间)在美国学术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在线版上发表。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8月 来源: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理化学研究所(RIKEN)脑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神经动态医科学联合研究团队的高级研究员岛康之(研究时),团队负责人中冨浩文(杏林大学医学部脑神经外科学教授),客座研究员太田仲郎,脑神经医科学联合部门的冈部繁男(东京大学医学系研究科神经细胞生物学教授),生命医学研究中心癌症基因组研究团队的研究员笹川翔太,团队负责人中川英刀,东京大学医学系研究科脑神经医学专业的脑神经外科学教授齐藤延人,以及山梨大学医学部生化学讲座的特任助教金然正和教授大塚稔久等国际合作研究小组,首次从人类脑动脉瘤样本中鉴定出与脑动脉瘤发生相关的重要体细胞基因突变,并建立了基因导入的小鼠脑动脉瘤新生与抑制模型。

本研究成果有望为目前仅有开颅手术或血管内导管治疗的脑动脉瘤治疗提供药物治疗这一第三选择的可能性。

此次,国际合作研究小组分析了外科手术中切除的脑动脉瘤的基因,鉴定出405个基因的体细胞突变。在这些基因中,90%以上的样本中确认突变的16个基因与炎症反应和肿瘤形成相关的“NF-κB信号通路”有关,且发现其中6个基因的突变在囊状动脉瘤和纺锤状动脉瘤中均有共通之处。

此外,在这6个基因中,最常见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的基因突变被导入小鼠,证明了PDGFRβ基因的突变确实会导致纺锤状动脉瘤样的扩张,并且通过全身施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这种动脉瘤化。

参考来源:https://www.h.u-tokyo.ac.jp/participants/research/saishinkenkyu/20230615.html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6月 来源:h.u-tokyo.ac

本文在2024年11月进行了内容更新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