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阳虚寒凝证专家

简介: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俗称“祖研”),1995年加挂“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牌匾,是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和研究生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随着规模的发展和功能的不断健全,2013年我院正式更名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学科齐全,科研力量雄厚,下设5个研究所、1个医疗机构、1个研究生院、2个杂志社(《中国中医药科技》、《黑龙江省中医药》),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国家中药剂型改革基地和25个专病教研室。我院现有员工1503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77人,具有正、副高级职称专家427人,其中享受省政府和国务院特贴专家28人,省级名中医34人,拥有全国名中医张佩青教授、名中医王铁良教授等一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2020年国家权威中医药学术机构首次评估《基于中医特色优势与科技影响力评价100所中医医院》我院排名17位,2021年4月发布的“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我院排名全国13位,全省第一位,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同行业前列,我院先后三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授予“贡献奖”,是全省卫生系统唯一受表彰单位,2021年被授予“省直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中医药科学研究是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的主要任务,现拥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12个和省头雁团队。我院还下设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针灸研究所、中医临床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和中药所5个研究所。建院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409项,获得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23项,研制出“刺五加”、“满山红”、“双黄连粉针”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牌产品和“宁神灵”、“骨筋丹”、“丹王颗粒”、“葛根芩连微丸”、“芩百清肺浓缩丸”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产品47个,已开发医院制剂62个,并承担了全省大部分中药医院制剂的委托开发。近年来,为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大豆、玉米须等龙江农副产品、药食同源的北药、林下真菌及林果资源优势,中药所研发了具有辅助降血脂、预防血栓、降血糖、改善便秘、补钙、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状、预防酒精性肝损伤等60余款保健食品及药食同源食品,开发了一批大健康日化产品投放市场。我院还投资建立了我省唯一一个符合GMP标准的现代化中药制剂中心,能够生产膏方、胶囊、颗粒剂、片剂、口服液、等十余种剂型,同时,还承担着黑龙江省中药制剂中试基地、黑龙江省中药剂型改革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药剂型改革基地的中试生产及科研工作,为我省中药制剂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为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我院拥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16个。我院下设的医疗机构黑龙江省中医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现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为三辅、香安、南岗3个院区,医疗床位1808张,在肾病、脑病、心病、皮肤病、肺病、内分泌、肝胆脾胃病、肿瘤等疾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在国内有较高的声誉。2021年,争取到了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项目,同时依托学府院区、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公务员小区和长江路的干部保健诊室,建立起黑龙江省慢病防治平台,增设了学府院区和海南分院,不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范围不断拓展。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是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中医药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我院设有研究生院,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在校研究生512人。拥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9个,现正培养第七批学术继承人,加强对“祖研医派”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的整理,建立了学术传承、研究、推广应用新模式。我院中医药老专家医学著作馆藏正在筹建中。作为我省传统中医药的领军团队,我院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坚持“博精仁和”的祖研精神,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明确了“祖研大、大祖研”和“集团化管理、精品化学科、创新化研究、特色化教育、网格化责任”的发展战略,狠抓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为我省中医药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洪岩 副主任医师

有丰富的新冠病毒感染及新冠病毒肺炎的诊治经验,擅长针对新冠病毒药物咨询,擅长呼吸内科哮喘、慢阻肺、上呼吸道感染、慢阻肺、肺炎、间质性肺疾病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1445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有丰富的新冠病毒感染及新冠病毒肺炎的诊治经验,擅长针对新冠病毒药物咨询,擅长呼吸内科哮喘、慢阻肺、上呼吸道感染、慢阻肺、肺炎、间质性肺疾病等。
更多服务
侯凤艳 副主任医师

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各种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病的中.西医治疗。现兼任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身心分会青委会:副主委;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等。

好评 99%
接诊量 4859
平均等待 -
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各种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病的中.西医治疗。现兼任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身心分会青委会:副主委;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等。
更多服务
吕波 副主任医师

肾虚诸证,肾虚、阳痿、早泄、阴囊潮湿、肾虚早衰、性功能减退、手淫后遗症、痛风、肾虚腰痛、失眠、腰痠、膝软、盗汗、健忘、耳鸣、神疲、乏力、肾炎、肾衰。

好评 100%
接诊量 19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肾虚诸证,肾虚、阳痿、早泄、阴囊潮湿、肾虚早衰、性功能减退、手淫后遗症、痛风、肾虚腰痛、失眠、腰痠、膝软、盗汗、健忘、耳鸣、神疲、乏力、肾炎、肾衰。
更多服务
尹继芳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脑出血,及相应后遗症,面神经炎,焦虑症,神经衰弱,失眠,颈肩腰腿疼等骨关节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脑出血,及相应后遗症,面神经炎,焦虑症,神经衰弱,失眠,颈肩腰腿疼等骨关节病
更多服务
汪军 主任医师

各种急、慢肾病,复杂性尿路感染、高血压肾损伤、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药物性肾损伤、前列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心肾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胃炎、溃疡病等病症。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各种急、慢肾病,复杂性尿路感染、高血压肾损伤、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药物性肾损伤、前列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心肾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胃炎、溃疡病等病症。
更多服务
潘学东 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脱发,银屑病(牛皮癣),湿疹,荨麻疹,痤疮,带状疱疹,激素依赖性皮炎,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扁平疣,脂溢性脱发,斑秃,手足真菌病等各种皮肤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39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脱发,银屑病(牛皮癣),湿疹,荨麻疹,痤疮,带状疱疹,激素依赖性皮炎,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扁平疣,脂溢性脱发,斑秃,手足真菌病等各种皮肤疾病。
更多服务
李喆 主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急慢性泌尿系感染等肾内科常见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急慢性泌尿系感染等肾内科常见病。
更多服务
徐耀华 副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893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
更多服务
金冠男 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常见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和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健康管理。

好评 99%
接诊量 1004
平均等待 7小时
擅长:擅长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常见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和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养生健康管理。
更多服务
张宇 副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小儿肾病、小儿风湿、小儿感冒、小儿腹泻、小儿积食、多动症、抽动症、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小儿发热、小儿鼻炎、小儿咳嗽、小儿肺炎、小儿哮喘、小儿过敏、小儿遗尿、小儿便秘,善于使用膏方进行小儿保健调理。

好评 99%
接诊量 2735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小儿肾病、小儿风湿、小儿感冒、小儿腹泻、小儿积食、多动症、抽动症、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小儿发热、小儿鼻炎、小儿咳嗽、小儿肺炎、小儿哮喘、小儿过敏、小儿遗尿、小儿便秘,善于使用膏方进行小儿保健调理。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肚子痛、恶心想吐,可能是寒凝腹痛。患者女性
4
2024-10-23 21:31:32
患者因例假疼痛和腰部疼痛就诊,经医生初步判断为阳虚寒凝血瘀。患者女性33岁
46
2024-10-23 21:31:32
患者有阳虚和肝郁,导致怕冷,喜欢吃辣味食物,身体偏瘦,偶尔有自汗盗汗现象,睡眠质量不太好,属相是鼠。请医生帮助诊断和治疗。
8
2024-10-23 21:31:32
患者因持续感到寒冷就诊中医科,症状已持续一年多,近期加重。医生初步诊断为阳虚寒凝。患者女性29岁
17
2024-10-23 21:31:32
我全身冰凉,特别是小腿和腰部,月经量少、颜色发黑,甚至有血块出现。小腹也有些冷痛。已经服用两天的药,感觉差不多。还伴有腰疼腰酸的症状。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34
2024-10-23 21:31:32
我最近晚上经常发作,持续了一个多月,平时口干口苦,压力不大但睡眠不好,最初的症状是两个膝盖冰凉,怎么热也不好,舌苔白色,像错似的,想知道这是什么病?
53
2024-10-23 21:31:32
我想了解肚脐贴的功效,尤其是艾草肚脐贴,是否适合所有人使用?我平时没有明显症状,但听说可以用来养生。另外,我的睡眠质量不太好,是否有安神的肚脐贴可以推荐?患者女性
25
2024-10-23 21:31:32
我最近总是感到很怕冷,特别是在月经期间,曾经流产过,月子也没有做好,想知道如何调理?
45
2024-10-23 21:31:32
头痛、心情烦躁、胃口不好,疑为肝经堵塞。患者男性35岁
30
2024-10-23 21:31:32
腹部两侧冒凉风,膝盖也一样,虽然不疼但很不舒服,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患者女性70岁
18
2024-10-23 21:31:32

科普文章

常年吹空调

本来夏天天热,人体就应该发汗,但是现在有了空调,长期在空调环境工作的人,不但出汗少,而且寒气不只从脚部,还从头部、四肢侵入身体。很多人晚上也是开着空调睡觉,这样常年下来,就会成为寒性体质。

常喝冷饮

自从有了冷冻设备,喝冷饮已是很普遍了,有的人甚至不仅夏天喝,冬天也喝。这样又大伤阳气,大伤脾胃,又很容易上虚火,恶性循环。

寒凉太多

这里说的寒凉食物包括食物和药物。现代人大多是虚火内盛,实质体内是寒凉的。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自己上火了,经常喝去火的饮料,服用寒凉去火的食物和药物等,由于不少人阴盛格阳,这样就会使体内的寒气更盛,阳气大损,往往就造成下寒上热。

滥用西药

传统中医讲解整体调理,但现代人求快,生病了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习惯服用西药治病,却不知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很大,损伤人体的阳气。

吃肉太多

现在的食品安全很难得到保证,很多动物的饲料里往往都加有激素等添加剂。长期肉食造成人体内的毒素堆积,严重损伤人体经络,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疾病、怪病。

营养过剩

现代人吃得太多,太好,增加肠胃和身体的负担,消化吸收不了,体内垃圾聚集,阻塞经络气血的运行。

睡眠不足

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持和大自然同步的作息规律。而现代人夜生活太丰富,往往晚上睡得很迟,有的甚至通宵熬夜工作或娱乐,白天却又可以睡上一整天。长此以往,造成人体血气严重不足,经络更加不通。

美丽冻人

十个女子九个寒。女人本来就属阴,却又为了追求美丽而穿很少的衣服,有的一年四季露肚脐,甚至冬天也不愿意穿太多,寒气就更容易侵入。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现代人又寒、又湿、又毒、又堵……导致 80%以上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阳虚寒凝证#阳虚寒痰证#发烧
13

正常人的手脚一般是温暖的,即使是在冬天也不会很冰凉的。手脚是否冰凉,对判断阳气是否充足,推断疾病的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如果在夏天或者天气缓和的时候,手脚是温暖的,而只有冬天的时候手脚才会冰凉,说明体质阳虚,但阳气尚存,还不算很严重。这种情况,冬天要多穿衣服,要注意保暖,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少吃生冷、冰凉的食物,即使在夏天也要约束自己。这种人,本身体质相对阳气不足,就不要再耗伤自身的阳气了,还应提升自身的正气。

如果在夏天或者天气缓和的时候,手脚多是冰凉的,说明体内阳气亏虚的比较严重了,为阳虚寒凝,属于寒证。这种手脚冰凉,多只局限于腕部和踝部以下,一般不过肘部和膝部,超过了就更加严重了。在冬天的时候,还可能会生冻疮。另外,还多会伴有腰膝酸软、精神不振、怕冷、容易感冒、大便稀烂等阳虚的表现。这种情况,最好是服用中药调理了,肾气丸、右归丸等药丸都有很好的补肾温阳的效果。如果在冬天冻疮比较严重时,还可以服用药方:当归四逆汤。在平时还可以多吃牛肉、羊肉等温性的食物。

除此之外,还有在发烧的时候,尤其是小孩子,手脚是否冰凉对判断发烧的程度以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发烧,体温很高,但小孩子的手脚是温暖的,说明病情还算轻,也很容易退烧。但是,如果发着烧,手脚很冰凉,说明体温还可能继续升,还可能体温很难退下来,这时候家长就要重视了。

以上三种就是手脚冰凉的常见的原因了,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能有所了解,有所收获。

#太阳虚寒——心阳虚证#阳虚寒凝证#阳虚寒痰证
19

概述:阳虚多因素体阳气虚弱;或外感阴寒之邪,阳气受损;或年老阳衰;或房室过度,损伤肾阳。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

症状体征:

  •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 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

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 精神不振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 舌淡而胖,或有齿痕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5、脉象沉细 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怎么办呢?

  1. 保持情绪舒畅,减少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2. 多晒太阳,不直接吹风扇,不过低调节空调温度,避免长时间呆在树荫等水汽较大处;
  3. 多进行体育锻炼,如瑜伽、慢跑、快走;
  4. 适当吃一些壮阳食物,比如羊肉、海参,韭菜等;
  5. 按摩相关穴位,如气海穴。
#阳虚寒痰证#阳虚寒凝证#阳虚寒盛证
743

拔罐颜色的深浅代表了疾病的轻重,比如拔罐的颜色偏浅就代表体寒、阳虚,甚至出现气虚,一般提示患者体质比较虚弱;如果拔罐的颜色偏深,发黑、发暗,多提示患者有明显的血瘀或者是气滞,以及肝火比较盛,一些阳性的体征。

临床上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阳虚寒痰证#阳虚寒凝证
61

阳虚体质是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阳气不足、阳虚生里寒的表现,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体倦嗜卧,畏寒肢冷,全身无力或有肢体浮肿,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寒邪外侵或过食寒凉之品、忧思过极、房事不节、久病所致。

标准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如何调理“阳虚体质”

艾灸前来打头阵

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以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叶味苦、辛、温,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功,艾灸疗法可使热气内达而温通气血,透达经络。艾灸扶阳是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推荐几个常用穴位

穴位选择:

气海: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关元: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这便是传说中的“丹田”,是人体真气、元气、肾气生发的地方。

神阙:在脐中央。此处虽禁针,但艾灸的作用却是棒棒哒。

命门: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饮食药膳一线牵

1、饮食上多吃以下食物,暖暖的很贴心:

粮食类:糯米、黍米、高粱、南瓜等;

肉类:羊肉、牛肉、狗肉、猪肝、鹅肉、鳝鱼、草鱼等;

菜类:韭菜、芥菜、香菜、山药、生姜等;

干果类:核桃、松子、腰果、花生、板栗;

水果类:荔枝、龙眼、桃子、大枣、樱桃、芒果、木瓜等。

也要适当吃些萝卜、白菜、芹菜等,以免上火。做菜时可加点热性调料,如:生姜、大蒜、胡椒等。黄芪、枸杞可以作为炖菜煲汤的配料。

养成养阳好习惯

1、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重点部位的保暖,如腰部、肩部、腹部、膝部。

2、喜欢睡前洗澡的朋友,记得吹干头发再睡哦。

3、做到这些手脚冰凉就会有很大改善哟。

#太阳虚寒——心阳虚证#脾阳虚衰证#阳虚寒凝证
6
  阳虚可以有多种表现,如脾肾阳虚:表现一般有畏寒肢凉,喜热饮,小便清长,夜尿多,男子可以有阳痿,勃起不坚,早泄,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阳虚一般合并有尿频、尿急等,大便稀薄,或者大便不成型,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舌头胖大,有齿痕,脉沉迟、细弱、无力,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血虚的表现;心阳虚证:表现心慌,易汗出,精神疲惫,喜欢躺卧,胸闷,心前区疼痛,怕冷,四肢温度低,面色苍白,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沉迟等;脾阳虚证:怕冷,水肿,腹中疼痛,发凉,温物或用手捂则疼痛减轻,口水多,四肢不温,喜欢温暖的食物、环境及物品。
 
  阳虚一般用健脾祛湿,补肾壮阳,温中散寒等方法治疗。可以根据具体症状辨证论治治疗。不同证型,其治疗原则不同,肾阳虚证的治疗原则为温补肾阳,一般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或者用右归丸补肾壮阳治疗,或者吃汤药治疗,如右归丸加减,常用中药有附子、肉桂、鹿角胶、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菟丝子、仙灵脾蛇床子等;心阳虚一般用保元汤加减,常用中药有人参、黄芪、肉桂、瓜蒌、薤白.黄芪等;脾阳虚一般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或者用补脾益肠丸等。
 
    有阳虚的病人, 首先注意保暖,不注意保暖会损耗阳气,加重病情;其次,需要注意饮食起居,不要吃生冷食物,可以多吃羊肉、牛肉、大枣、桂圆、栗子等。不要熬夜劳累过度,适当控制性生活,减少肾气的损耗。
#太阳虚寒——心阳虚证#脾阳虚衰证#阳虚寒凝证
4
怕冷是很常见的一个症状,尤其是女性多见,通常表现为手脚发凉或全身怕冷,穿的衣服常常比身边的人多,甚至差出一个季度。提高怕冷,多数人认知里面是阳虚,那么怕冷一定是阳虚吗?下面结合我在临床中治疗的怕冷的病例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案例一:一患者,女性,34岁,10月初就诊,怕冷,手脚发凉,来诊时穿毛衣,看来是真的怕冷。自诉失眠,入睡困难,心烦,口苦。查舌尖红,舌面有瘀点,脉寸滑迟弱,辨证心肾不交,心火亢盛,不能下交肾水,则怕冷,手脚冰凉。治疗与黄连阿胶汤加减,泻心火,滋肾水,7剂后复诊,入睡较前好转,已不怕冷,手脚开始转温,原方继服7继,诸证好转。
按:黄连阿胶汤,以黄连、黄芩苦寒泻心火,阿胶、鸡子黄、白芍补肝肾之阴,使心火下交肾水,心肾相交,则怕冷自行缓解。
案例二:一患者,男性,37岁,以失眠来诊,自诉失眠,脱发,乏力,发冷,四肢发凉,穿衣服比身边人厚。查舌苔黄厚腻,脉弦滑,尺脉尤甚,辨证湿热下注。治疗与龙胆泻肝汤加减,清泄肝胆湿热,7剂后复诊,失眠较前好转,尤其是怕冷症状,3剂后就较前大幅改善,遂原方加减继续调理失眠、脱发。
按:本例患者怕冷乃是因为阳气被湿热所郁结,不能达于四末,故怕冷,手脚冰凉。龙胆泻肝汤清肝胆湿热,湿热去则阳气达于四肢,怕冷症状好转。
案例三:一女性,64岁,同样以失眠多年来诊,烦躁不能入睡,现服三种安眠药每晚只能睡3个小时左右,10月初来诊时穿毛衣加羽绒马甲,自诉怕冷的厉害。来诊时查面色萎黄,两眼黑眼圈,语声连珠,舌红苔薄黄,脉弦弱。辨证上热下寒证,与乌梅丸加减治疗。两周后复诊,服药期间有两晚可睡整晚觉,仍服用西药安眠药,但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自诉身体感觉从为有过的发热,患者惊喜的说,终于觉得自己和身边人一样正常了。上方加减继续调理失眠。
按:本例患者乃厥阴寒热错杂证,上热下寒,治疗需要寒热同调,乌梅丸乃治疗厥阴寒热错杂的名方,方中以黄连,黄柏苦寒泻火,与干姜、花椒、桂枝、附子温下焦阳气,阴阳调和,则怕冷症状自然缓解。本例患者如果以单纯阳虚看待,纯温阳的话患者会很容易上火,无法依从治疗。
案例四:一女性,23岁,手脚冰凉来诊。自诉手脚冰凉多年,身上怕冷反不明显,每晚入睡后脚久久不能变暖,月经量少,其余无明显不适。查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涩。辨证血虚寒厥证。治疗与当归四逆汤原方,治疗7日后,手脚怕冷较前明显改善,连续服药一月余,手脚冰凉基本好转,月经量也较前明显变多。
按:本例患者辨证血虚寒厥证,与阳虚有明显区别。因女子本体多血虚,容易受寒邪侵袭,导致手脚发凉,这种症状青年女性很常见。当归四逆汤是治疗血虚寒厥证的专方,方中当归、白芍补血,桂枝、细辛温阳散寒,通草通行经脉,甘草调和诸药,治疗血虚寒厥引起的手脚冰凉效果显著。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同样一个怕冷的症状,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病机,而阳虚仅仅是其中之一,临床上见到怕冷的患者,一定要辨证准确,才能取得显著的疗效。

曾经被认为是大毒药物的“附子”被火神派中医及其他流派中医广泛使用,疗效斐然,这要得益于现代药理学对“附子”毒性的透彻研究。与含PAs植物不同,附子的毒性是可以通过特殊炮制与煎法消除的。

 

 

附子毒性成分乌头碱,会“遇热水解”

 

附子是毛莨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子根)。辛甘,热,有毒。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是中医四大主药(人参,石膏,大黄,附子)之一,被认为是禀地中火土燥烈之性,得天地之热气所生,如果用之得当,疗效显著。但是,生附子有剧毒,其毒性成分是乌头碱。

 

乌头碱有很强的心脏毒性,它能直接损伤心肌,也会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口服纯乌头碱0.2mg可以中毒,3—5mg可致死。但是,乌头碱有一个奇妙的特性,就是遇热水解。

 

附子中主要的毒性成分为乌头碱 、次乌头碱 、新乌头碱三种双酯型生物碱(DAs),在沸水中会被水解为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 甲酰新乌头原碱三种单酯型生物碱( MAs)。MAs的毒性仅仅是DAs的1/64至1/180。MAs的毒性大大减弱了,但是却有着抑制凝血,抗血栓,抗炎,镇痛,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一系列作用,是附子的有效成分之一。中医的炮制和煎熬法,就是匠心独运地利用了乌头碱的这种特性,将剧毒的附子改造为救命良药。

 

探寻附子最佳的炮制和煎煮工艺

把乌头挖出,筛选出子根,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此时的附子叫泥附子。饮片泡制品常见的有黑顺片,盐附片,白附片,泡附片。四者都有回阳之力,在临床应用中区别不大。黑顺片镇痛、抗炎的力量均很强;盐附片长于镇痛;白附片两者之力则要弱一些。泡附子。泡附片属于火制法,镇痛,抗炎的效果不亚于黑顺片,但是由于传统沙烫技艺,火候很难掌握,所以效果不稳定。

 

现在我们谈谈临床上最常用的黑顺片的制作工艺:

 

1、取泥胆子,洗干净,浸入食物级盐卤水中泡数日,并与盐卤水同时煮沸。

 

 

 

2、将附片捞出,水漂,切成厚片,再浸入盐卤水中,加入黄糖与植物油制成的调色剂,让附片染成浓茶色。

 

3、再次将附片取出,蒸至出现油面,接着烘至半干,再晒干。

 

这是个去毒存性的过程。现在有一些研究认为,高温、高压、微波等新型炮制方法,能更好地保留有效成分,减少盐卤水带来的无机杂质,日本用的就是这种工艺。

 

黑顺片煎煮试验

 

附子究竟要煎熬多久,效果既好又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朱良春的建议是,附子必须先煎半小时,煎熬时放生姜三、五片,再加入蜂蜜一匙同煎,中途不要换水。李可则爱用100克以上附子,配伍炙甘草60克,武火急煎1小时,用来救治心衰。

 

彻底解决了附子煎煮安全性问题的,是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的一次科学试验。研究者们用45克黑顺片水煎。1小时后,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DAs)就完全消失了,有效成分单酯型生物碱( MAs)的溶出率为52.18%,1.5小时后,MAs的溶出率为41.38%,2小时后,为32.59%,2.5小时后,为20.26%,3.5小时后为5.2%,再继续煎下去,黑顺片的有效成分也检测不出来了。

 

由此可见,黑顺片煎熬一个小时,最安全,也最有效,李可是对的。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证明了科学有助于推动中医稳健地发展下去,一味复古,是要不得的。

#阳虚寒凝证#皮肤湿冷#局部多汗症
121

手足冰冷中医叫做手足逆冷。

手足逆冷又称四肢逆冷、手足厥冷。

《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四逆」者,四肢逆冷也。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凡肾阳衰微,阴寒内盛,或寒邪直中于三阴,以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皆可发为四逆之证。本方用附子、干姜回阳救逆,温中袪寒;甘草和中益气,补中安中。专治肾阳衰微,阴寒内盛阳气衰微之四肢厥逆证,用之可达回阳救逆,使四逆而愈,故称「四逆汤」。《伤寒论》另有一方名「四逆散」,由炙甘草、枳实、柴胡、白芍药四味组成。用于治热厥阳郁证。功能透解郁邪,调和肝脾。剂型功效不一,临证应用当予细察。

临床表现有两种

  • 手腕与脚踝以下的冰凉(四末不温);
  • 肘关节与膝关节以下全部冰凉(手足逆冷,冷过肘膝)。

手足逆冷的原因,总归有两个

  • 阳虚,阳气有温煦全身机体、脏腑、经络、精血津液的作用;维持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阳气虚,温煦作用减弱;冬天外界大气寒冷,阳气进入到体内温煦脏腑,体表相对较低,而手足距离人体中心心脏较远,属于末端,手足得不到阳气的温煦,就会冰凉。
  • 阳郁,阳气有激发、推动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使人体处于兴奋状态。阳气郁滞,推动力量不足,无法运行到四肢末端,因此手脚冰凉。

怎样缓解手足逆冷

  • 注意保暖:四季都要保暖,尤其是膝盖、脚踝的位置,切忌穿露膝盖的破洞牛仔裤、露脚踝。
  • 不用冷水:平时洗漱时多用温水,少用凉水,女性经期时一定要注意。
  • 泡脚: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洗脚水要淹没三阴交的位置,也可用艾叶、干姜、透骨草等煮水泡脚,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
  • 饮食:切忌贪凉饮冷。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 30g,生姜 50g,羊肉 500g,葱白 30g,盐适量

  • 艾灸:每日上午早饭后 1 小时,用艾条灸涌泉、关元,每次持续 30 分钟,长期坚持艾灸,可起到温经散寒、升发阳气的作用。
  • 敲胆经:
  • 及时就医:若除了手脚冰凉,你还有腰冷、全身怕冷、怕风、易感冒(痛经)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针灸或中药的治疗。

    关注吴医生,了解更多中医小知识,拥有健康体魄。

    #阳虚寒凝证#肾气亏虚——阴虚证#气血不足证
    113
    看舌诊病 简易可信
    看看舌头就能了解一个人的健状况,甚至能诊断疾病。中医称舌诊、望舌。这种方式简单、方便、容易且可信度非常高。
    近年来,我们通过视频或图片进行舌诊,可以轻松解决不少人就医问题,深受大家好评。
     
    舌诊顺序:舌尖-舌中-舌根-舌侧。先看舌体再看舌苔。
     
    下面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舌的不同部位能反映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舌尖候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肾;舌两侧候肝胆。
    正常舌象: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淡白舌多见于阳虚寒盛、气虚血少之证。
    枯白舌  舌色及龈、唇皆无血色,称为“枯白”。提示精气衰败,病情危重。
    红舌  见于外感热盛或阴虚火旺之证。
    舌尖红  多见于心火上炎,上焦有热之证。
    红绛舌  舌色深红,称为“绛舌”,为热盛之象。
    青紫舌  舌色青紫,由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淡紫舌  淡紫舌多见于阳虚阴盛之证。
    紫红舌  舌红少苔,舌色紫而偏红,提示邪热内盛,气血壅滞
    绛紫舌  舌色红绛而紫,舌尖起刺,提示痰热壅滞。
    瘀斑舌  舌有瘀斑或瘀点,均为血瘀之征。
    舌苔
    正常舌苔是由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生成,病理性舌苔则是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
    薄白润苔是正常舌苔。苔质滋润,干湿舌中,透过舌苔能见到淡红舌质,称为“薄白润苔”。提示胃气旺盛,津液充盈。
    薄白滑苔  舌苔上水湿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则伸舌涎液欲滴,称为“滑苔”,多为水湿、痰饮内停。
    白腻苔  苔质颗粒细腻致密,紧贴于舌面,刮之不脱,多因湿浊、痰饮、食滞所致。
    白滑腻苔  舌苔白腻,舌上水湿过多,舌色淡紫,舌尖部有瘀点。提示阳气不足,痰饮停积。
    白粘腻苔  腻苔上复盖一层垢浊滑腻的粘涎,称为“粘腻苔”。提示湿浊之邪较盛,脾胃阳气被遏。
    白厚腻苔  舌色淡紫,舌苔白腻,中部较厚,提示体内阳虚阴盛,水湿停聚,血行凝滞不畅。
    白厚松苔  舌苔由腻逐渐变松,颗粒变粗,浮堆于舌面,刮之能去,提示阳气来复,渐化寒湿阴邪。
    白腻苔化燥  舌上大部分白腻苔化燥,苔质干裂,舌中有一块苔剥落,边缘白苔尚未化燥。提示痰饮郁而化热,胃气、津液渐伤。
    黄腻苔化燥  黄腻苔满布舌面,舌苔的中前部腻苔正逐渐化燥,提示内热炽盛,湿邪化燥。
    薄黄苔  舌质稍红,舌苔薄黄,提示表邪入里,气分热盛。
    黄腻苔  多见于湿热、痰热、食滞化热、暑温、湿温、腑气不利等。
    黄腻苔  提示肝胆有湿热蕴结。
    黄腻苔  提示湿邪与郁热交阻。
    黄粘腻苔  因腑气不通,湿浊之邪上泛于舌所致。
    黄滑苔  可见于寒湿证,其特征是苔黄而湿润多津,舌质胖嫩,舌色多淡白,或兼见舌边齿痕。提示阳虚,痰饮或寒湿内停。
    黄燥苔  提示疾病由寒湿化热、化燥,津液已伤。
    黄燥苔  舌面十分干燥,舌苔黄厚干裂,颗粒粗糙,舌前部有裂纹。提示邪热炽盛,津液耗伤。
    黄瓣苔  舌苔燥裂成瓣,色焦黄,舌质红,有浅裂纹,是热盛伤津之征。
    灰白腻苔  多见于阳虚寒湿、痰饮等阴邪蕴结中焦,日久不化的病证。
    灰黄腻苔  提示湿浊痰饮化热,气血运行不畅。
    垢腻灰苔  提示湿浊之邪较盛。
    黑腻苔  提示湿浊之邪入里化火,内热炽盛,呈寒包火之势。
    焦黑苔  提示邪热亢盛,湿浊化燥伤津。
    黑燥苔  提示阴液耗竭,内热极盛。
    剥苔  提示胃阴、胃气已虚,或气血不足,不通续生新苔。
    腻苔中剥  提示痰热交阻,气血不畅,胃气已虚。
    腻苔中剥  提示痰湿未化,胃气已伤,病属虚实夹杂。
    类剥苔  舌苔多处剥落,剥落处舌面仍有新生乳头,称为“类剥苔”。提示气阴不足,舌苔复生较慢。
    地图舌  地图舌是剥苔的一种,因剥落呈地图样,形态不规则,边缘稍凸起,部位时时转移而得名,亦是胃气、胃阴不足所致。多见于体质过敏者。
    镜面苔  舌粘腻乳头萎缩,舌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滑如镜,称为“镜面舌”提示胃气、胃阴枯涸。多见于热病伤阴后期,内伤阴虚、气血两虚等证。
    无根苔  舌苔浮于舌面,刮之即去,其下不能续生新苔,是由胃气、胃阴大伤,舌苔失养所致。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