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和中西医结合优势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呈“两院区、三门诊”(顺峰总院区、新城院区和顺峰门诊、第一门诊部、第三门诊部)的格局,总院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900张,开放床位1117张。设职能科室16个,临床、医技科室34个。现有职工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24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19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1人,教授45人、副教授41人。医院配备了齐全先进的医疗设备,拥有瓦里安TrueBeam直线加速器、西门子3.0TMRI(Vida)、GESOMATOMForce双源CT、飞利浦1.5TMRI、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系统(DSA)、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种高清电子内镜系统、腹腔镜系统、高端彩超等,是全国较早开发和使用CT技术的县(区)级医院。医院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房颤中心(标准版)验收,共建国家区域中医血液诊疗中心,是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结直肠癌筛查基地、广东省第一批县级癌症防治中心。其中肿瘤诊疗中心(肿瘤科)对鼻咽癌治疗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是顺德地区一个颇具规模的肿瘤疾病防治基地。医院获批成为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设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首批佛山市中医药临床科技创新基地,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粤港澳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顺德分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引入了“湘湖五经配伍针推”和“南少林骨伤”两个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基地及多个国家级、省级专业技术团队。拥有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2个(肿瘤科,骨伤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脾胃病科、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学),佛山市“十四五”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5个(肿瘤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心血管科、临床药学),佛山市“十四五”培育医学重点专科1个(重症医学科),佛山市“十四五”中医重点专科5个(中医肿瘤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心血管科、中医康复科、中医治未病科),佛山市“十四五”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4个[中医脾胃病科、中医重症医学科、中医肿瘤护理特色专科、中药药剂(临床药学)],佛山市“十四五”中医专病建设项目3个[中医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乳岩(乳腺癌)、中医治疗肺胀病];佛山市“十四五”中医专病培育项目1个(中医治疗膝痹病),顺德区级临床(医学)重点专科12个[肿瘤科、骨伤科、中药药剂(临床药学)、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脑病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治未病科、康复科]。医院不断加强“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要内容的中医内涵建设,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队伍建设、临床科室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中药药事管理、中医护理、中医文化、医院服务等方面得到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医院易地新建项目于2020年10月15日正式动工,项目第一阶段规划床位1490张,建筑面积约25.6万平方米,力争2025年竣工。医院不但逐步改善硬件设施,更注重服务的软件建设,在不断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同时,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的、全方位、多元化的优质服务,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两个效益不断提高。医院将继续按“政府办、大学管”的模式,以优质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原则,秉承“和、仁、诚、精”的院训,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守正创新”发挥中医药特色,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将医院建设成为品质高、管理精、服务优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院。1980年,在香港顺德联谊总会大批港澳及海外乡亲的鼎力捐助和政府的支持下,在顺峰山麓动工兴建了新院,1983年竣工投入使用;2005年在肿瘤科的基础上成立了顺德区肿瘤诊疗中心;2009年创建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2017年2月,顺德区人民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正式签约,将医院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直属医院体系,医院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中西医结合先进单位”“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等荣誉称号。淋巴管炎是由致病原(包括微生物、寄生虫)经皮肤黏膜裂伤、手术切口或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疖、手部感染及足癣等),经组织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所致,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该病为淋巴系统常见疾病,多见于四肢,尤其好发于下肢,伤口近侧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局部硬肿并有压痛,伴有发热、恶寒、乏力等全身临床表现。,淋巴管炎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此外,在丝虫病流行的地区可见到由丝虫引起的淋巴管炎,在炎性乳腺癌时也可广泛累及皮下淋巴管。此外,也有被猫咬伤感染败血症性巴斯德式菌及在孢子丝菌病时由孢子丝菌造成淋巴管炎的报道。 致病原常沿淋巴管向近心端蔓延到该区淋巴结群,造成淋巴结炎,感染不能控制时,会进一步发展为菌血症甚至败血症,有的还会表现为脓毒血症。,淋巴管,1.治疗原发病灶 若有原发感染,比如疖、急性蜂窝织炎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未形成脓肿时,先行抗生素治疗,一般疗效较明显,可应用β-内酰胺类(常用的有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或磺胺类药物;如已形成脓肿,除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外还应行手术切开引流。丝虫病应根据丝虫的分类及疾病分期采取相应治疗。 2.局部治疗 局部可用硫酸镁湿敷或热敷及理疗等。 3.并发症治疗 患者可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有脓肿形成者也可发展为脓毒血症。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达到较好的疗效,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发生深部淋巴管炎时需与静脉炎相鉴别。静脉炎多表现为一侧下肢疼痛性肿胀,行走时加剧,周围皮肤可有发热、红肿的表现。与深部淋巴管炎不同的是,静脉炎沿静脉走行分布,可予以鉴别。,无,1.血常规 可见白细胞计数增多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2.脓液细菌培养 形成脓肿时,穿刺抽得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3.其他 如果需要排除丝虫感染,可做病原学及血清学抗体检测。前者包括从外周血液、乳糜尿、抽出液中查微丝蚴和成虫;后者为检测血清中的丝虫抗体和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