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铜川市人民医院分裂样人格障碍专家

简介:

铜川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西北大学附属铜川医院。医院承担着全市紧急救治、援外、对口支援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是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在分裂型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医院配备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飞利浦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等,拥有市级重点专科14个,其中就包括心理科,对分裂型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团队。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智慧医院建设,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在疫情防控中,医院作为全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机构,积极加强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为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铜川市人民医院,您的健康守护者。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一般较孤独、沉默、隐匿,不爱人际交往,不合群。,可能与遗传、环境、疾病等因素有关。,脑,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可能对某些患者有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减少患者人际交往的敏感,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焦虑。,0,无,心理测试、精神检查、脑电图等。,。

兰肖肖 主治医师

精神卫生科住院医师,毕业于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目前为中华医学会精 神病学分会会员,陕西省心理学会会员,心理治疗师。曾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进修学习近2年余,从事精神卫生医疗工作,对精神卫生科常见疾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患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 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抑郁障碍,睡眠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 碍,恐惧症,精神分裂症,儿童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临床经验 丰富,解答思路清晰,能抓佳要点。

好评 -
接诊量 2
平均等待 -
擅长:精神卫生科住院医师,毕业于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目前为中华医学会精 神病学分会会员,陕西省心理学会会员,心理治疗师。曾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进修学习近2年余,从事精神卫生医疗工作,对精神卫生科常见疾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患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 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抑郁障碍,睡眠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 碍,恐惧症,精神分裂症,儿童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临床经验 丰富,解答思路清晰,能抓佳要点。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我有时候会忘记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担心自己是否有双重人格障碍,并且有内心的斗争,感觉像两个小人在打架。请问这是双重人格障碍的表现吗?患者女性25岁
25
2024-11-03 05:57:30
容易嫉妒,同时有两种感觉,觉得别人是朋友又想他死,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好,家人不知情。患者女性15岁
57
2024-11-03 05:57:30
癫痫、癔症及人格分裂患者,近期癔症频繁发作,寻求医疗咨询服务。患者女性31岁
23
2024-11-03 05:57:30
青年突然不认亲人,偶有暴力行为,躺床不起。患者男性18岁
57
2024-11-03 05:57:30
我总是感到孤独和情绪低落,很难与人建立联系,经常沉浸在幻想中,很少有愉快的活动能让我感兴趣。请问这是什么情况?患者男性27岁
38
2024-11-03 05:57:30
我曾经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用阿立哌唑后康复。最近在犯病时听见一个声音,做了一些事但没有记忆,想知道是否有可能患有人格分裂?患者男性22岁
47
2024-11-03 05:57:30
我和女朋友分手后,感到非常不舒服,经常幻想和她对话,模仿我们的对话,甚至有时候神神叨叨的,怀疑自己是否人格分裂了?患者男性22岁
35
2024-11-03 05:57:30
妻子患有精神分裂样障碍,目前病情稳定,考虑减量阿立哌唑。患者女性36岁
43
2024-11-03 05:57:30
我有精神分裂的确诊,经常在发病期间听见不像幻听的声音,怀疑自己可能有人格分裂。生病时我会失忆,做过什么事都是在病好后才想起来。有时候说出的话不像是我自己说的。请问这是否可能是人格分裂?患者男性22岁
19
2024-11-03 05:57:30
女儿性格大变,社交障碍,经常失眠,提到身体里有第二个人。有扁桃体炎病史,受过刺激。患者女性10岁
51
2024-11-03 05:57:30

科普文章

#分裂样人格障碍#精神病史
18

 

精神分裂症作为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的慢性病之一,目前尚无根治办法,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首选的重要治疗手段。服药依从性好坏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大意义,即使临床痊愈出院的患者仍需长期维持服药防止症状复发,坚持服药对保证近期及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规律服药率和间断服药率分别为 43%和17%。

 

  • 不服药的原因


1. 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患者经过住院治疗痊愈出院后,精神症状控制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想当然地认为所患疾病类似于感冒、发烧等疾病,既然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消失了,那就不用服药了。殊不知,停药几天或者几周后,又出现了精神症状,甚至比以前的更多。

 

 

2. 药物副作用。正所谓“是药三分毒”,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后也会出现药物副作用,例如老是想睡觉、手抖、口水增多、便秘、发胖等等影响生活与外貌。久而久之,不经医生同意,擅自减药,甚至停药。

 

 

3. 经济压力。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繁多,疗效好,副作用少,伴随的就是价格高,从以前几毛钱一粒的氯氮平,到现在十几块钱一粒的奥氮平,价格天壤之别。由于痊愈患者仍需长期服药,因此,经济能力差的家庭,负担不起药费,出现减药或者停药。

 

 

4. 对治疗缺乏信心。对于初次发病的患者,如果出院后坚持服药,疾病还是有机会治愈的。由于对疾病缺乏相关知识,导致多次发病住院治疗,对自己康复之路感到希望渺茫,干脆破罐子破摔。

 

 

5. 缺乏家庭支持。家庭关系越亲密,越能够显著提高精神分离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实施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测评得分显著上升,复发率显著下降。但是部分患者出院后独居,家庭关系差,导致无人监督患者服药,从而引起疾病的复发。

 

 

6. 重大生活事件。例如很疼爱自己的亲人去世、失恋、被辞退等,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从而出现失眠、情绪低落、不服药等,导致疾病的复发。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明确,类似于高血压,高血压也需要坚持服药,若停药,也许会导致血压的急剧升高或者出现脑血管意外,精神分裂症也是如此。

 

坚持服药,道理都懂,但是持之以恒的又有多少人呢?愿疾病远离你,还你原来的自己。

 

#精神病史#分裂样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
26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有家属问道:“我们家人三代都没有得过精神病,我小孩大学毕业工作后就得了精神分裂症;上学时突然像变了一个人,经常自言自语,脾气暴躁......”。有的人说是教养不当才得病,也有的人说中邪了,请神婆驱下魔就会好起来。可是我们认真思考,真的是这样吗?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得病呢?难道真的是我们教育、鬼神的问题吗?

 

 

就目前来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清楚,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主要从生物学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入手。

 

在生物学方面,遗传因素最容易被患者家属所注意。精神分裂症是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患病的人数越多,则患病的风险度越大。学者通过家谱调查发现,家族中有精神病史的,其精神病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 6 倍;父母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其子女发病率比正常人的子女高几十倍。然而精神分裂症并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所谓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方式和遗传物质(基因)都十分明确,如色盲、白化病,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并不清楚。精神分裂症不是遗传性疾病的另一个理由是,有相当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家族史。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是发病所必需的。其实精神分裂症和心脏病、肾脏病相似,不是想得就得上的,想躲就能躲过去。如果孩子患的是心脏病、肾脏病,也许家属就不会这么追根溯源。由于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异常,许多人认为患者有思想问题,有人会对患者进行一些道德评价。作为父母也难免从众,下意识地对自己做出一些反省。和其他患者一样,精神分裂症患者所需要的也是同情、照顾和支持。作为家属没必要为疾病发生做无谓的责难和自责。

 

 

附录: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素质应激模式( stress-diathesis mode)

 

精神分裂症确切的病因学模式不明,而素质应激模式则为大多数学者认可。该模式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个体的易感素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易患性因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遗传易感素质 由多个基因控制,暂时尚无法改变。

 

2、神经发育易感素质 可以通过产前、产后保健及各种治疗来减少。

 

3、生活应激易患性 可通过帮助高危个体应付应激、获得自信和自尊,提高生活技能等措施来降低。

 

4、躯体易患性 如脑外伤、物质滥用、中毒等,这些因素也可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减少。

 

如个体具有遗传和/或神经发育的易感素质,又遇到生活应激和/或躯体等易感因素,就极有可能发病。

 

 

#精神病史#分裂样人格障碍
11

 

服药如何变成一名“胖子”


临床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7年,有的患者入院前几天不进食,体型消瘦,甚至营养不良。在经过药物的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控制好了,食欲好了,于是体重也往上涨了,出院时,殊不知已成为了一名“胖子”。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需要社交、恋爱、个人形象,然而,继续服药会导致体重不断上升,个人形象没了,甚至病耻感更强了。于是乎,自行停药至入院治疗两者不断循环,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能力下降。

 

 

 

服药?不服药


治疗精神障碍患者,最重要的的规律服药,然而,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不是很理想。有研究表明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服药率为51.8%,规律服药率为32.7%。目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治疗方法,如服用奥氮平、利培酮、帕利哌酮等药物,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这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会引起体质量增加或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甚至代谢综合征。

 

抗精神病药物是控制精神症状的主要手段,而抗精神病药物则会对病人的体重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所引起的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具备血糖升高、中心性肥胖、三酰甘油升高、血压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的特点。抗精神病药物可使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糖代谢发生紊乱,如血糖升高、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等表现。

 

 

 

如何做好体重管理呢


1. 营养干预。饮食遵循营养均衡、低脂少油、低能少糖的原则。增加芹菜、黑色食物(比如黑枣、黑芝麻、黑米等)以及碱性食物(比如西兰花、西红柿、山芋等)的摄入。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控制在1200~1600kcal间,记录额外能量摄入。

 

 

2. 改变原有不良生活习惯: 主要包括生活起居、饮食起居以及生活方式等,如减少油炸、高糖、巧克力、啤酒、肉类等食物的摄入,改变多食少动、暴饮暴食、进餐速度较快、嗜烟等不良习惯。

 

 

3. 运动干预。挑选与自己相适应的有氧运动,如身体强壮的中青年人应选择运动强度较大类项目,如跑步、游泳等,中老年人应选择运动强度较小类项目,如做操、步行等,同时慢跑、快步、骑自行车、太极拳、健美操等均可消耗能量和脂肪。合理安排运动次数、强度以及时间。运动强度应根据主观感受设定。

 

 

4. 学会记录。每日记录下饮食摄入量和运动量,并大致计算出能量摄入和消耗值,记录体重变化和饮食情况。

 

5. 规律生活。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起居规律,保证每日睡眠时间在 7-8h,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避免焦虑、生气等不良情绪,将机体生理和心理功能维持在正常状态。

 

规律服药,没有体重升高的烦恼,享受健康生活,你可以做到吗?

 

 

#分裂样人格障碍
6


春风拂柳,万物复苏,春季的到来结束了寂寥的深冬,迎来了百花相争的生机,似乎一切显得生机勃勃。然而,春季的到来,相伴而来的是阴天延绵,细雨纷纷。晾的衣服不干、低气压让人烦躁、地面潮湿让人心烦、终日不见阳光让人压抑……稍不注意,也许会患上感冒等疾病。

 

 

然而,更严重的是,春季的到来,由于季节的特征,气温忽高忽低,气压低沉、空气湿度大,引起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失常,使精神疾病患者内分泌活动发生改变,从而诱发精神疾病的复发。有研究表明,在北欧,每到冬天至春天期间,抑郁症的发病率会非常高,由于光照时间可影响情绪,在冬日缺乏光照的环境下,感觉情绪略低或有波动,从而出现先兆症状。另外,有大量临床医学资料显示,每年3-5月为精神病复发高峰期,因此,在这期间如何做好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察觉自身情绪。由于春节的特点,容易让人感到焦虑、情绪波动大,要意识到这是人体季节性的情绪波动。如果出现情绪波动,可通过适量运动、干自己喜欢的事,减少工作强度,合理休息。

 

2.做好口服药物的自我监控。在疾病高发期,更要严格监控服药情况,确保不私自减药、停药,做好规律服药。

 

3.避免不良刺激,保持平和的心态。

 

4.识别先兆症状。若出现心情烦躁无法自控、失眠、焦虑、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等,家属及时一起到门诊复诊,通过医生的药物调整,调节出现的问题。

 

5.多出去走走。外面的世界多精彩,老是呆在家里会感觉十分压抑,可以去公园散步,感受春季的鸟语花香、悠然自得。

 

6.若出现严重精神症状,例如攻击行为、自杀行为、行为紊乱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一拖再拖,导致病情的加重。

 

 

携手共进,一起度过满园春色的美好季节,祝安好!

 

 

#分裂样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
56

 

  • 电影原型:数学天才约翰·纳什


纳什说过:你要明白,我......是疯的。我服用最新的药物,但我仍然看得见那些不存在的东西。我只是选择了不去理睬他们。就好像一顿心理快餐,我选择不去纵容某些食欲。比如说我的症状的食欲,还有我虚构和想象的食欲。


一部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电影《美丽心灵》,在20多岁时就有惊人的数学发现,在经济学博弈论中享有国际声誉;30岁时,罹患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在天才与狂乱中历经痛苦。最终,因爱的力量与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使自己不至于沉入深渊。他就是“博弈论”大师、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

 

 

电影《美丽心灵》在纳什就读大学时就已经出现精神症状了。第一个出现的对象是他的室友,实际上他一直是一个人住。这个幻想中的来自葡萄牙的室友填补了他的寂寞,分担了他的困惑,在任何他需要的时候会马上出现在他的身边。第二个出现的对象是一个小女孩,是室友的外甥女,最开始出现在室友的口中,后来他真的见到了她,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失去了父母的可爱漂亮的小女孩。第三个对象是一个军方的人,他要求他为军方破译俄国的密码,后来又受到俄国人的追杀,这直接导致了他的精神崩溃。

 

三个对象代表了他需要的三种实现。一种是永不背叛的友谊,最知心的朋友。一种是依赖感,就像需要保护的小孩。一种是事业上的自我实现。

 

前妻艾里西亚在纳什生病期间精心照料他30年。到1970年的时候,他已经辗转了几家精神病医院,病情逐渐稳定下来。这位天才数学家,与前妻和自身毅力战斗了30年,他努力地去辨别现实和幻听,摒除对自己有坏处的幻听,日复一日,终于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 体验幻听


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幻听:坐在安静的房间里,然后叫上几个人在自己耳边不断说话,可以说是赞扬的、批评的、骂你的、命令的或者仅仅是说话,维持5分钟,再察觉自己的情绪是否出现波动。

 

 

  • 幻听的是与非


幻听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50%~70%的精神分裂症患 者。 然而,临床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听症状即使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仍有20%~30%口残存下来,甚至长期存在发展为顽固性幻听。幻听造成了患者严 重的社会功能受损和主观痛苦体验。

 

 

当出现顽固性幻听,药物治疗无效、物理治疗无效时,关键是靠自己,学会如何自我护理策略。我曾听说过一名有几十年病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当医护团队积极治疗他的幻听,幻听症状消失后,他反倒不乐意了,要起诉治疗他的医护人员。在我们看来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然而,在他看来,被精神分裂症折磨了几十年了,身边也没朋友,家人也仅仅是起到照顾的角色。幻听,是他的一位知心朋友,他们可以自由交流。由此可见,幻听已经成为了他身体的一部分。如今幻听消失了,意味着他的朋友不见了,倾诉的对象没了,身体残缺了。这个案例在某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策略:与其痛苦,不如和平相处。

 

 

  • 自我护理策略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过系统治理后,自知力部分恢复,部分患者能够分清现实与幻听的区别,但是又无法脱离,甚是痛苦。

 

当自己能辨别幻听时,可积极应对幻听。时刻认为自己比幻听强大,忽视幻听 的能力也更强,只听幻听积极的内容。增加社会交往(如与人聊天、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和调整感光输入(如阅读、听音乐)。

 

可通过运动缓解幻听症,因为运动会令大脑产生多巴胺,而多巴胺是能让人愉悦,可消除幻听带来的不良情绪,在运动的同时,注意力集中在运动当中,幻听就会减少或者消失,这种方法不但简单,也能增强患者的体质。

 

 

#分裂样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
3

 

幻听=折磨


幻听是指患者凭空听到并不真实存在的声音,可见于50%-7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分为非言语性幻听和言语性幻听,非言语性幻听如鸟叫声、潮水声等。言语性幻听包括争论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争论性幻听表现为有两个及以上声音在就某事争论;评论性幻听表现为声音就患者的言行进行评论;命令性幻听表现为声音命令患者做某事,其中65%带有伤害性质,可支配半数以上的患者出现伤人或者自伤行为。

 

 

此外,研究表明,55%-9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经历诋毁等恶意性质的幻听。恶意幻听可引起患者抑郁、绝望等情感反应,甚至诱发攻击和自杀行为。频繁的幻听也可引起患者抑郁,研究显示49%-70%的患者每天都能听到幻听,有的幻听甚至持续不断,导致患者工作能力的下降及人际关系的破坏。由此可见,幻听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其周围的人都具有严重危害性。然而,常规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彻底消除幻听,仍有20%-30%的幻听残留下来,甚至发展为顽固性幻听。

 

 

大部分患者出现幻听时,坚信不疑地认为幻听正是现实中出现的,导致难以辨认。最后,可能患者被幻听牵着走,导致病情的复发,甚至发生意外事件。幻听的自我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症状的能力,使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

 

 

幻听自我管理方法


1、录音

 

准备好录音机和笔记本,当患者表述自己正在听到一些声音时,打开录音机录音,同时要求患者描述听到的声音。幻听结束后让患者听录音回放和看自己记录的内容,然后进行录音与记录是否一致的辨别。

 

 

2、询问

 

首先患者要选择信任的、合适的声音辨认人选,包括家属、朋友等,最好2名以上。当患者出现幻听时,让其询问现场选定的人是否同样听到声音,通过现实检验,帮助患者进一步识别幻听,重新建立自己的信心。

 

 

3、定位声音(地理位置)

 

通过变换自己的位置,检验声音有没有变化。如果自己认为没有变化,可以让自己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4、记录

 

记录单包括幻听症状自我描述(包括幻听内容、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幻听诱因、不良影响评价)、幻听自我应对技巧以及幻听变化情况(情绪变化、行为变化),每次给自己打分(0-10分表示没有改善至完全改善)。

 

 

当幻听出现时,确实让自己感到崩溃,幻听的自我管理需要自己和家人的长期共同参与。幻听消失了,皆大欢喜;尽管幻听顽固地不能消失,起码能够客观、准确地识别---这是幻听!

 

#分裂样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
18

 

本期内容:疾病康复后能喝酒吗?

 

在临床中不难看出,有部分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合并饮酒史,精神分裂症患者饮酒会,增加中枢系统的多巴胺水平,用以改善患者自身的感觉症状,缓解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感受愉悦水平的几率,从而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饮酒。

#分裂样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
47

 

本期内容:《向阳而生》第一集

 

精神分裂症会让人产生幻听,疲倦,出现妄想,幻觉,思维混乱,入睡困难,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非常敏感,总觉得大家都是在背后说自己的不好,看什么东西都是黑暗的,甚至会觉得周围的人都是恶意的,要来害自己,过度恐惧或者担忧,甚至会有自杀的倾向,

#分裂样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
4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致残率高,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一半以上,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致残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呢?


1、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或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物;

2、怀疑别人要伤害他,不敢喝水、吃饭、睡觉;

3、自说自笑;

4、伤人、自伤或毁坏物品;

5、发呆、发愣、害怕与人交往;

6、看身边的人都觉得不怀好意等。

 

 

如果您的家人、朋友有上述表现,那就要高度重视了。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呢?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许多种,每个人的症状可能不一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阳性症状


幻觉,会听到、看到或感觉到一些实际上不存在的事情;妄想,会有各种奇特怪异的想法或不真实的信念,常会怀疑别人要伤害他。

 

2、阴性症状


变得懒散、不想做事、不想活动;情绪变得平淡、没有表情、经常郁郁寡欢;社交能力减退、不想与任何人相处。


3、抑郁症状


心情忧郁、感觉没有希望;焦虑不安;有罪恶感;有自杀的倾向与念头。


4、躁狂症状


易怒、无法控制某些冲动;精力旺盛、活动增加。


5、精神运动性症状


坐立不安、乱动、无法坐或者站着不动;紧握双手、机械重复、扮鬼脸;紧张性姿势、蜡样屈曲、缄默。


6、认知症状


无法专心或集中注意力;记忆力衰退或丧失;无法思考或执行复杂的工作。

 

 

如有上述症状,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早治疗,早康复!

 

前一秒是孔武有力、行事活泼的“肌肉男”,下一秒变成沉默寡言、思维缜密的“笔记专家”,再下一秒又变成只有十几岁心智的少年———近日,电视剧《刑侦日记》热播,男主角的“人格分裂”引起观众热议。现实中的“人格分裂”真是这样的吗?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仙岳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骆遥特与厦门“爱恩”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辅导师吴痕,请他们从专业角度给出解读。

多重人格现实中确实存在

“在描述‘人格分裂’时,绝大多数专业医生用的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这一词汇”,骆遥特副主任表示,“人格分裂”并不是严格的医学术语,电视剧中的“人格解离障碍”,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失调的表现。

门诊中,骆遥特曾遇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年轻漂亮的女患者,在频繁更换男友后十分痛苦。因为她很难控制情绪,总觉得会被抛弃,于是每次都“先下手为强”地抛弃别人。“她平常看起来很开朗,但情绪来了便控制不住地摔东西、自残。”骆遥特解读说,但她又不是真的想轻生,只是用这种方式宣泄压力,寻找存在感。在外人看来,她很“作”。专业检查发现,她就是典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

骆遥特解读说,这类人的性格是分裂成碎片状的。举例说,就是你不同时间去见她,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人。不同人跟她交往,评价也是不一样的。也许大家以为认识的是不同的人,但实际是同一个,即我们所说的多重人格。

童年动荡或为发病主因

骆遥特表示,此类患者大多有一个动荡的童年,或频繁更换抚养者,或婴幼儿时期有被抛弃的经历。骆遥特认为,对于这样的患者,除了必要的药物干预,还需专业心理辅导配合治疗。对此,厦门“爱恩”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辅导师吴痕表示认同。

吴痕告诉记者,他曾接诊过一个厦门女患者丽丽(化名)。丽丽是一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进入一家国企工作后,发现自己嫉妒心特别强。看到哪个同事业绩好或表现好,就会想尽办法破坏,之后非常痛苦,但下次又不受控制……后来经确诊,丽丽患上了“双重人格”这样的边缘型人格障碍。介入心理辅导后,吴痕发现,这与她的原生家庭关系密不可分。“她同父异母的哥哥非常受宠,还经常会欺负她。丽丽整个童年都过得小心翼翼。她心里憎恨哥哥,又觉得这样很不对,便一直压抑和隐藏。”吴痕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丽丽终于压抑不住,于是情绪爆发。

两位专业人士均表示,与电视剧中所说的不同,“不受控”是此类精神疾病的主要表现,但也并不是当事人或身边人“召唤”一下,另一人格就会出现。电视剧中的男主角从事警察一职,两位医生都表示,如果此类患者情况严重,不建议再进行压力较大的工作,尤其是任职于职能部门的,需先考虑稳定病情。

作者:房舒

本文来源:光明网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