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福建省肝胆医学中心、原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以强迫思维或穷思竭虑为主的强迫性障碍专家

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新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大专科小综合三甲专科医院,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以肝胆胰等疾病与感染病为主要防治和研究任务的医疗综合体,也是国内唯一一所以吴孟超院士名字命名的公立医院。医院始建于1947年,长期承担各种肝病、肝癌、肾脏(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和感染病的诊治、培训、会诊和教学任务。现有2个院区,西洪院区占地47亩,金山院区占地171亩。拥有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福建分中心、国家肝病与肝癌协同创新中心、中科院物构所转化医学中心、国家中医药防治感染病重点研究室、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7个国家级平台和省肝胆医学中心、省肝胆胰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省肝病防治新技术重大研发平台、东南肝胆健康大数据研究所、省肝病医疗联合体、省肝胆疾病防治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省细胞治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平台落户建设,在肝癌及胆胰肿瘤综合治疗、肝胆胰微创治疗、三镜联合复杂肝胆管结石诊疗、病毒性和非病毒性肝病综合治疗、肝病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肝病、肾脏(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内科治疗及内镜下微创治疗、肝肾移植、新发输入型感染病等防治方面形成特色,具备与国内先进单位同步开展新技术的能力,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并辐射我国东南部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及地区。近年来先后获评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省模范职工之家、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医院文化医院院训:团结严谨求新奋进医院精神:敬佑生命精勤不倦行稳致远追求卓越办院宗旨: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文化树院医院使命:修医德,行仁术,精研疫病,情怀肝胆,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医院愿景:建成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样板,打造有温度、有厚度的人文医院、智慧医院和现代化研究型医院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脑,虽然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发病不仅与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着莫大的联系。因而不论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对缓解患者病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无,完成相关体格、精神及辅助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林勇 副主任医师

各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疑难肝病诊治

好评 100%
接诊量 5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各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疑难肝病诊治
更多服务
刘宝荣 主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陈磊 副主任医师

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如肺部结节、肺部感染、哮喘、肺气肿、肺癌、间质性肺炎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3
平均等待 -
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如肺部结节、肺部感染、哮喘、肺气肿、肺癌、间质性肺炎等
更多服务
张良宏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肝病

好评 -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中西医结合肝病
更多服务
刘春生 副主任医师

刘春生副主任医师在甲状腺、乳腺及头颈部肿瘤外科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高度专业的技术,主要擅长: 甲状腺手术:包括胸乳(全乳晕)及经腋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低领小切口或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联合根治术,及合并甲亢的甲状腺癌根治术。 微创技术:精通甲状腺微小癌及良性肿瘤的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术,以及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FNA)和空心针颈淋巴结穿刺活检等微创操作,确保精准诊断和治疗。 头颈部肿瘤手术:包括腮腺及颌下腺癌根治术、面颈部皮肤癌根治术及术后皮瓣修复等复杂手术。 乳腺癌手术与管理:擅长乳腺癌的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以及男性乳腺发育腺体切除和乳腺癌切除后的假体乳房重建。并提供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 刘春生副主任医师凭借在以上领域的出色表现,为众多患者提供了精准而优质的医疗服务,赢得了广泛的信赖与赞誉。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刘春生副主任医师在甲状腺、乳腺及头颈部肿瘤外科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高度专业的技术,主要擅长: 甲状腺手术:包括胸乳(全乳晕)及经腋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低领小切口或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联合根治术,及合并甲亢的甲状腺癌根治术。 微创技术:精通甲状腺微小癌及良性肿瘤的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术,以及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FNA)和空心针颈淋巴结穿刺活检等微创操作,确保精准诊断和治疗。 头颈部肿瘤手术:包括腮腺及颌下腺癌根治术、面颈部皮肤癌根治术及术后皮瓣修复等复杂手术。 乳腺癌手术与管理:擅长乳腺癌的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以及男性乳腺发育腺体切除和乳腺癌切除后的假体乳房重建。并提供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 刘春生副主任医师凭借在以上领域的出色表现,为众多患者提供了精准而优质的医疗服务,赢得了广泛的信赖与赞誉。
更多服务
陈翔 主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柯坤宇 主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杨惠安 副主任医师

肝病,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183
平均等待 22小时
擅长:肝病,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
更多服务
孙芳 主任医师

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药物肝及肝硬化等各类肝病的治疗。及肝癌及各类肝病肝硬化的营养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5
平均等待 -
擅长: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药物肝及肝硬化等各类肝病的治疗。及肝癌及各类肝病肝硬化的营养治疗。
更多服务
郑丽青 主任医师

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妊娠期肝损伤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7
平均等待 -
擅长: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妊娠期肝损伤等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患者因入睡困难、精神状态差就诊。主诉存在焦虑症和强迫症,询问药物及生活建议。患者女性36岁
31
2024-11-05 20:45:18
压力大导致思维强迫症,想了解症状和治疗方法。
33
2024-11-05 20:45:18
患者因焦虑强迫就诊,今天出现惊恐发作症状。医生建议先服用奥沙西泮缓解,并提醒患者注意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男性26岁
29
2024-11-05 20:45:18
我是强迫焦虑症患者,正在服用舍曲林和丁螺环酮。请问断药两天后可以饮酒吗?寻求专业医生的解答。患者男性25岁
52
2024-11-05 20:45:18
患者因焦虑强迫症状寻求治疗,目前服用多种药物但效果欠佳。询问是否有其他辅助药物,特别是是否会有类似文拉法辛效果的药品。同时表达担忧面部胀、身体有气等是否器质性病变。患者男性24岁
29
2024-11-05 20:45:18
我有思维强迫症,心火肝火两旺,阴阳不平和,想知道有哪些中成药可以治疗?
38
2024-11-05 20:45:18
患者自述有焦虑、强迫性思考习惯,怀疑精神分裂症状诊断。询问治疗方法。患者女性30岁
60
2024-11-05 20:45:18
患者咨询关于思维症强迫症的药物治疗,患者55岁,无其他慢性病史,首次咨询。
32
2024-11-05 20:45:18
患者服用治疗焦虑症和强迫思维的帕罗西汀期间意外怀孕,咨询孩子是否能保留及药物调整问题。患者女性28岁
55
2024-11-05 20:45:18
情绪焦虑,停药备孕,担心影响备孕。患者女性30岁
22
2024-11-05 20:45:18

科普文章

#强迫观念#强迫性神经症
48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强迫症的两个主要特征,但它们在表现和功能上有一些区别。

强迫观念:是指反复出现在个人思维中的入侵性、不受控制的想法、冲动或形象。这些观念通常是令人不愉快、沉重或恐惧的,并且与个人的价值观或信仰冲突。强迫观念通常是困扰性、令人不安的,患者往往试图抵抗或抑制这些思维,但通常无法成功地控制它们。如反复出现的恶心想法、犯罪冲动、念头或担忧等。

强迫行为:是为了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造成的不安或不适的行为或动作。这些行为是反复、仪式化的,按照特定的规律或顺序执行,以避免或减轻强迫观念带来的困扰。强迫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应对"机制,尽管在长期情况下可能对个人造成明显的功能障碍。如反复洗手、检查或整理物品。

不管是出现强迫观念还是强迫行为,都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强迫性障碍#强迫观念
9

如何识别强迫症?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观念
22

 

强迫症多为渐进性起病,通常为慢性病程,伴有症状的加重和缓解。成人的症状模式较为稳定,在儿童中变化较多。

 

常见临床表现:


一.  具有强迫性思维和/或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指:
1. 在该障碍的某些时间段内,感受到反复的、持续性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如有关污染)、冲动(如刺伤他人)或表象(如有关暴力或恐怖的场景),大多数个体会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
2. 个体试图忽略或压抑此类想法、冲动和表象,或用其他一些想法或行为来中和它们(例如,通过某种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指:
1. 重复行为(例如:洗涤、排序、核对)或精神活动(例如:祈祷、计数、反复默诵字词)。个体感到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是作为应对强迫思维或根据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则而被迫、机械的、不得不执行的。
2. 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焦虑或痛苦,或防止某些可怕的事情的发生以求反复确认;然而,这些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与所设计的中和或预防的事件或情况缺乏 现实的连接(如对称的摆放物品以防止伤害所爱的人),或者明显是过度的。

 

二.  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耗时的(例如,每天消耗1小时以上)或这些症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三.不能用其它精神障碍或某种物质的使用(如滥用的毒品、药物)来更好的解释。

如何走出“反刍思维”的怪圈?

关于应对反刍的方法,目前还没有非常系统的研究。研究者建议的方法通常包括这几类:分心/替代性活动;各种正念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改变环境或解决问题。

由于小编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心理学小菜鸟,当下并没有更系统科学的知识储备,所以现在,我就简单分享一下我自己是怎么一点点爬出“反刍”的泥淖的。

首先,我粗略地学习了正念解压疗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正念"这个概念。百度百科上对正念的解释是这样的:“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后来,正念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我在这里对"正念"做一个更通俗的解释:正念其实相当于人们常常说的“活在当下”,当你觉察到自己开始“思维反刍”时,试着安静地坐在或者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以一个自体最舒适的姿态存在着。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你可以什么都不去想,任思绪自由游走,尽量放空自己,当思绪回到让你焦虑的地方时,你及时将思绪拉回到当下即可。或者你可以观察身边提前放好的水果,观察它的轮廓,细嗅它的芬芳,触摸它的形体等等。正念的目的就是让你关注眼前,暂时将不良情绪拒之门外。

其次,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反刍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允许自己去反刍,甚至去用力感受反刍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后来吧,也许是厌恶情绪的产生,渐渐发现反刍行为太没意思了。

当然,改变错误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这对摆脱反刍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我说服自己:反复纠结这些有的没的,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既然有了强烈的想要解脱的欲望,不如好好探寻内心世界,问问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而我找到的答案是:我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希望自己拥有和谐美好的社交关系,渴望别人认可接纳自己。在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之后,慢慢回顾整理哪些地方是自认为不足的,然后制定可行的方案解决问题,将内心的阴暗面逐一解放。

在这里不得不强调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认可并接纳自己,是一个人终身浪漫的开始。

学会爱自己,对自己多一点包容,少一些责备。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罢了。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仿佛找到了内心情感的支撑,慢慢地,开始有了内向生长的力量。

从此,日子滚烫,生活可爱。

 
 
那我们要怎么分辨自己是在“反省”,还是陷入了“反刍”呢?
 
 
 
 
 
 
 
01
 
 
反思的内容
 
 
 
 
反思的内容是有好有坏,还是只有“坏”?同样是对过往的事件进行反思,“反省”是在大格局上纵观全局,它思考的内容既包括正向经历和情绪,也包括负面经历和情绪。而“反刍”则只关注于消极体验。你可以这样理解它们的差异:如果反省是一部电影,那么反刍就是一个漫长的特写镜头,而这个镜头只对着那些给自己带来羞耻和不安的画面来回切换…
 
 
 
02
 
 
对过往经历的态度:是客观描述,还是自我批判?
 
 
 
 
“反省”时,我们对过往经历采取的是客观描述的态度,比如这件事做得很好,那件事做得不够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事情的发生…我们的关注点是事件本身,它不会影响我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反刍”就不一样了,它在回顾过往时,会不断地对自我进行恶意的批判,比如我怎么又把事情搞砸了,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刚刚的行为真是愚蠢可笑…你把自己送上了审判台,用严苛的标准激烈地批判自己,苛责自己的过程中,你把自尊贬低到了尘埃…
 
 
 
 
 
 
03
 
 
结果:事情有没有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反省”是会导向具体行动的,它更像一个正反馈调节的过程,通过反省,我们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最终让自己走向康庄大道。
 
 
 
但“反刍”却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它更像一个负反馈调节的过程,反刍思维会让你沉溺在对负面情绪的思考中,让你觉得自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通过打压自己的自信心,从而逐渐丧失自我认同感,变得惶惶不可终日。
 
 
 
 
 
 
除此之外,反刍思维还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比如:
 
 
 
反刍者可能出现孤独感和焦虑情绪,难以获得稳定的社会情感支持,这又进一步加重了孤独和焦虑。
 
 
 
反刍会让消极情绪持续更久,还会提高抑郁障碍和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
 
 
 
 
最近一项对反刍的神经科学研究,可能揭示了“反刍思维”的本质:自我对过往经历的过度控制。试图用一套僵化的标准控制一切,一旦超出自己的预期就对这些经历进行打压,也许是造成反刍思维的核心原因。

曾经陷入过这样一个思维怪圈:在每天的正常社交过程中,总是会习惯性地不断在内心世界里反复“复盘”这一天发生过的事情,纠结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够好,哪个意思表达的不够清晰准确,哪件事情做的不够完美…我总是在懊恼着,我本可以做的更好,可是仿佛我却搞砸了一切…

这种不安的情绪反复困扰着我,无处安放的焦灼甚至让人想要逃离。某一天不用出门上班或者没有其他安排时,就那么静静地窝在寝室里,竟是有些庆幸,终于可以“避世”。活在象牙塔里的人无疑是孤寂的,但是这种环境又让他/她无比心安。疲于应付社交的“侵袭”,让一部分人在喧嚣和孤独的边缘反复徘徊试探。

我想,这种症状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交恐惧症”不谋而合了吧。

直到开始学习心理学,我才了解到这种心理现象叫作“思维反刍”。

这种揪着自己黑历史不放的思维习惯,在心理学界被定义为:反刍(rumination )。这是一种持续的思维模式,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过去为主导、集中于负面内容,而且很容易陷入停不下来的恶性循环。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如果你想要做出某些改变,不妨来看看小编的这篇文章。

你是反省,还是反刍?

同样是对过去的反思和回顾,“反刍”和“反省”是有区别的。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儒家文化”的熏陶,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在告诫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许多人在特定的压力情景之后都会出现短时间的反省,这是很正常的。如果运用得当,反省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从消极情绪和创伤事件中走出来,做好未来规划和风险控制,防患未然。当然,这也有助于更加全面且深入地剖析自己,了解自己,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百度百科是这么定义反刍的:反刍俗称 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小时候我就看见过牛的反刍过程,当时也并不觉得恶心,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能成为一名医生的原因之一吧。)而思维反刍,顾名思义是在思维层面上不断反复“咀嚼”的行为,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削弱我们的自我效能感,致使我们更难获得别人的帮助,并且阻碍我们解决问题。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