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识
1、认识肺炎链球菌
(1)概念: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俗称肺炎球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多数不致病或致病力弱,当免疫力减低时可致病。
肺炎链球菌是肺炎、脑膜炎、败血症、鼻窦炎和中耳炎等疾病的重要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有荚膜,革兰染色阳性,兼性厌氧,抵抗力较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抗干燥能力较强,在干痰中可存活1~2个月。
肺炎链球菌感染率高、致死亡人数多,仍是对公众健康、生命的重大威胁之一[1]。
分型:
根据血清类型不同可分为90多个血清型,其中20多个血清型可以致病[2,3]
。
l 肺炎链球菌1、2、3和7型多引起成年人肺炎链球菌肺炎,其中以3型毒力最强。
l 肺炎链球菌6、14、15、19和23型,常引起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
l 75%的成年人肺炎链球菌肺炎及50%以上严重的肺炎链球菌菌血症是由1~8型肺炎链球菌引起。
(3)基础知识:
l 肺炎链球菌定植于人体鼻咽腔中,其中20%~50%的人可无症状携带。
l 肺炎链球菌多数可以引起人类呼吸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多系统感染。
l 肺炎链球菌肺炎约占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50%;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是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的重要原因[3]。
2、肺炎链球菌是怎么传播的?
肺炎链球菌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l 飞沫传播: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咳嗽、打喷嚏等。
l 接触传播:如接触到被肺炎链球菌污染的物体后,未洗手而触摸口、鼻、眼睛等。
l 其他:通过血流播散、邻近器官感染也可传播肺炎链球菌。
3、肺炎链球菌是如何致病的?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机制包括黏附、炎症反应、细菌产物的细胞毒作用。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或年老体弱等时,肺炎链球菌通过黏附细胞表面迅速繁殖,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并产生细菌产物的细胞毒作用使得组织损伤而致病[4]。
4、如何预防感染肺炎链球菌?
l 日常预防:鼓励户外活动,提高身体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注意保暖,营养均衡,避免酗酒、熬夜。
l 疫苗: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可用于预防儿童、老人和慢性病病人等肺炎链球菌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有较好效果。
l 其他:积极预防和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
症状诊断
1、感染肺炎链球菌有哪些常见症状?
肺炎链球菌不仅可以直接由鼻咽部入侵中耳、鼻窦、支气管、肺部和胸腔等部位引起黏膜疾病,还可经血流播散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腹腔、关节、心瓣膜、心包等。
常见症状如下。
l 肺炎:前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可突然表现为高热、寒战、咳铁锈样痰、血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l 脑膜炎:可表现为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抽搐、精神改变等。
l 中耳炎和鼻窦炎:可表现为耳痛、耳部流脓、流黄涕等。
l 其他:如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腹膜炎、盆腔炎、脑脓肿、结膜炎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可表现为关节疼痛、腹痛等症状。
l 特殊人群特殊症状:婴幼儿及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呕吐等症状。
2、感染后的发病过程?
(1)潜伏期:人肺炎链球菌感染多无潜伏期,一般起病急骤。
(2)疾病持续时间:自然病程大致1~2周。发病5~10天后体温可自行骤降或逐渐消退,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后可使体温在1~3天恢复正常。
(3)是否自限性疾病:免疫功能正常患者有一定自限性。
(4)感染后是否会再次感染: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很少会再次感染同血清型肺炎链球菌。
3、通过什么办法可以检测和确诊?
(1)细菌学检查:
l 革兰染色涂片(痰液、脑脊液、分泌物、胸腹水等):出现典型的革兰染色阳性、带荚膜的双球菌或链球菌,即可初步作出病原学诊断。
l 细菌学培养(血液、痰液、脑脊液、分泌物、胸腹水等):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但耗时长,敏感性偏低。
(2)尿液C-多糖抗原检测:
敏感度及特异性较高,且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病原学诊断价值,但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3)分子生物学检查:
如X-pert、二代测序可用以检测,该方法敏感、快速、特异性高。
易感人群
1、哪些人容易感染肺炎链球菌?
人群普遍易感,前期感染后大多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常骤然起病。
2、哪些人容易发生重症?
老年人、婴幼儿、有基础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发生重症,感染后引发严重疾病的风险较高,可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甚至死亡。
3、发生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l 如出现高热、寒战、咳铁锈样痰、血痰、胸痛等,建议就诊于呼吸科、儿科。
l 如出现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抽搐、精神改变等,建议就诊于神经内科、急诊科。
l 如出现耳痛、耳部流脓、听力下降、流黄涕等,建议就诊于耳鼻喉科。
应对建议
1、感染肺炎链球菌如何应对?
l 症状轻微者尽量居家隔离休息,减少外出,避免前往公共场所;
l 外出时戴口罩;
l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口鼻;
l 避免与他人共用杯子及餐具;
l 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鼻、口;
l 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2、治疗和用药
(1)对症治疗:
l 一般治疗:急性期要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熬夜,减少体力消耗,注意补充营养。
l 止咳祛痰:当出现咳嗽咳痰时,可应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治疗。
l 液体疗法:当出现失水时,应及时补液,纠正脱水。可通过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纠正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应静脉补液,注意补钾。
l 吸氧:如出现憋喘、气短时,可给予吸氧治疗。
(2)抗感染治疗:
l 老年人、婴幼儿、有基础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在感染肺炎链球菌后一般病情较重,医生可能会给予抗感染治疗[5]。
l 抗生素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等。
注意:该部分只是作为科普,具体应以临床医生建议为准,不主张自行用药。
3、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及处理原则
(1)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挑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2)生活中应注意避免熬夜,戒烟、戒酒,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掩住口鼻再咳嗽、打喷嚏,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要洗手,不用手摸眼、口、鼻等部位。
(3)做好隔离,避免和肺炎链球菌携带者和患者密切接触,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室外活动多戴口罩,对环境和分泌物及时消毒等。
(4)其他:保持居住环境舒适整洁,勤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规律作息,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避免滥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李凡,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12):1945-1979.
3.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王吉耀,葛均波,邹和建. 实用内科学:下册[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5.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等. 中国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 [J]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 (07): 48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