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专家

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山西红十字医院)创建于1919年,是山西省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发源地,迄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是山西省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中心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山西省唯一的省级综合红十字医院,承担着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医院布局为一院三区(院本部、西院区、南院区)。院本部位于太原市五一路,西院区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南院区位于晋中市文华街。医院编制床位2700张,设立临床医技和行政职能科室96个,临床教研室22个,研究所(室)3个,实验室19个。医院总资产21亿元。拥有包括超高端CT、3.0T静音750W核磁共振、ECT、四肢关节成像诊断系统、直线加速器、血管造影机、双能X线骨密度仪、飞行时间质谱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高精尖医疗设备500余台(件)。医院现有在职人员3800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190人、硕士学位者807人;高级职称人员674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2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人选146人;山西省级优秀专家17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1名,山西名医17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高端领军人才30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骨干精英人才17名。医院所有临床学科均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医院骨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内科入选山西省委省政府“136兴医工程”建设项目;骨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妇科、产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科为山西省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医院骨科、肾内科、妇产科、麻醉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为山西省卫健委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药学部、护理学科为山西省卫健委重点建设学科;中医科为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外科学、影像医学为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妇产科学、麻醉学、精神卫生学为山西医科大学重点学科;骨科学、风湿免疫科学、血液病学、心血管病学、妇产科学、鼻科学、肾脏病学、麻醉学、代谢性疾病与营养学、临床药学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消化病学、心胸外科学为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医院拥有山西省首家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临床医学院士工作站、山西省首家诺贝尔奖工作站、山西省首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拥有山西省骨与关节疾病工程研究中心、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血液病分子诊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诊疗与临床药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山西省肾脏病研究所、山西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华北妇科微创培训中心、山西省妇科内镜培训基地、山西省引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山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心血管病学专科基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基地;医院每年有百余项各类科研课题立项,数十项成果获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口腔、儿科、社会工作、英语等专业的临床医学课程和见(实)习任务,以及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每年数百名医学生从这里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近年,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改革创新医院;荣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成果奖、全国医学人文管理荣誉奖、十年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省级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集体称号、全国文明单位。。

邓志华 主任医师

邓志华,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病副主任。 山西省学术带头人 山西省名医 山西省肝病协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协作组委员 山西省肝病协会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分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女医师协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感染病学会第八届委员 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肝癌基因治疗。 对自身免疫性及病毒感染性肝脏疾病有一定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论著3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好评 99%
接诊量 7706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邓志华,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病副主任。 山西省学术带头人 山西省名医 山西省肝病协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协作组委员 山西省肝病协会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分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女医师协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感染病学会第八届委员 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肝癌基因治疗。 对自身免疫性及病毒感染性肝脏疾病有一定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论著3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更多服务
张志鸿 副主任医师

青少年心理障碍、各种心身疾病、难治性抑郁、焦虑障碍、失眠、强迫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精神分裂、双相情感障碍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193
平均等待 -
擅长:青少年心理障碍、各种心身疾病、难治性抑郁、焦虑障碍、失眠、强迫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精神分裂、双相情感障碍等
更多服务
洪峰 副主任医师

胃肠,肝脏,胰腺等消化道疾病诊疗

好评 99%
接诊量 2.9万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胃肠,肝脏,胰腺等消化道疾病诊疗
更多服务
王荔 主任医师

帕金森相关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15
平均等待 -
擅长:帕金森相关疾病
更多服务
张民 主任医师

保膝手术(单髁关节置换术与截骨术),与关节置换手术阶梯化精准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疾病,包括微创切除腘窝囊肿,治疗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游离体,软骨损伤等。

好评 98%
接诊量 67
平均等待 -
擅长:保膝手术(单髁关节置换术与截骨术),与关节置换手术阶梯化精准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疾病,包括微创切除腘窝囊肿,治疗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游离体,软骨损伤等。
更多服务
刘铮 副主任医师

支气管炎,慢性阻塞型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肺间质纤维化,肺肿瘤,矽肺,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重症肺炎

好评 99%
接诊量 3832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支气管炎,慢性阻塞型肺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肺间质纤维化,肺肿瘤,矽肺,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重症肺炎
更多服务
张琳 副主任医师

风湿性疾病的诊治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风湿性疾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孟丽珺 主治医师

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常见病,呼吸系统常见的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哮喘等症,消化系统常见的呕吐、腹泻、腹痛、肠炎等症,肾脏系统等

好评 99%
接诊量 2.6万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常见病,呼吸系统常见的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哮喘等症,消化系统常见的呕吐、腹泻、腹痛、肠炎等症,肾脏系统等
更多服务
张斌 副主任医师

肺小结节管理。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骨肿瘤、关节、脊柱等)影像诊断。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肺小结节管理。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骨肿瘤、关节、脊柱等)影像诊断。
更多服务
武飞 副主任医师

甲状腺 疝 肝胆 胃肠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甲状腺 疝 肝胆 胃肠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科普文章

#腰椎间盘脱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
228

前些日子,一条明星成功减重100斤的微博迅速火爆热搜,电影《热辣滚烫》也由此让大众拉高了期待值。

 

而伴随着电影预告的曝光,教练托举女主角的“莹”体向上画面又引起了一波热议,饰演教练的男主角甚至调侃到:“这练的是我吧?”

 

但是你知道吗?托举重物这件事,如果不注意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而最严重的结果甚至是下肢截瘫!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位于相邻两节腰椎椎体之间,是一个具有流体力学特性的结构。

 

它就像一块具有弹性的软垫,可以缓冲吸收相邻椎体之间的压力。正常的椎间盘受到压力时形状变大,当压力被吸收后形状又会复原。

 

 

然而,由于腰椎间盘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退行性改变,以及 长期的久坐、弯腰、提重物等不良行为姿势都会诱发腰椎间盘的损伤。

 

其中的髓核部分从中央跑到边缘,挤压或冲出纤维环,本来形状光滑的椎间盘就会“突出来”一块儿,从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就会一股脑儿地涌现出来了。

 

这些信号出现时,腰椎间盘很危险!

 

腰痛、下肢痛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背部都会有持续性的钝痛,有时还较为剧烈。

 

 

而下肢痛则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自腰至足底部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一般可以忍受;另一种则是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并且多伴有麻木感。

 

下肢发麻发冷

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神经根长期受到压迫,造成四肢血液循环不畅,下肢血管壁收缩和缺氧,容易出现疼痛、麻木、发冷等症状。

 

肌肉麻痹

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神经,使得它对相应的肌肉的支配作用减弱或消失,患者就会出现相应的肌肉麻痹、无力,比如无力翘起或钩起大拇指等。

 

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行走一段很短的距离后,就会出现腿酸胀、无力,要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再次行走一段距离,还会出现酸胀无力的症状。

 

因此需要休息,但如此反复,症状会越来越重。

 

腰椎间盘突出,日常如何养护?

 

本应是中老年病的腰椎间盘突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原因,如今也成为了年轻人的“代表符号”。

 

如果腰椎间盘突出了,日常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适当休息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腰部会出现疼痛等症状,此时需要积极休息,最好卧床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帮助缓解不适症状。

 

 

而且要注意,这时就不能再进行任何的体力劳动了,也不建议过度弯腰、扭腰,以免加重腰椎间盘突出。

 

适当锻炼

如果处于病情的稳定期,还是可以适当锻炼腰部肌肉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飞燕式、五点式支撑等动作进行锻炼,这样会有助于增强腰部力量以维持腰椎稳定。

 

饮食护理

日常饮食习惯也对腰椎间盘的养护极为重要。

 

保证机体摄入充足的营养,可以促进腰部受损组织的恢复,可以多吃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或是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水果。

 

 

如果用药,需要避免抽烟、喝酒,还要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

 

说了那么多,最重要的当然还是“防患于未然”。

 

长期伏案学习和工作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坐姿,适时站起来活动一下。

 

同时也要保持座椅和床的硬度适中,如果椅子或床太软,很容易导致肌肉松弛,身体也更容易变形,诱发一系列的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有很多,主要包括传统的开放减压内固定手术以及近几年发展迅速的微创技术,每种技术都有自身不可取代的优势,当然也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而以椎间盘镜、椎间孔镜为代表的内镜下微创手术虽然减少了创伤和出血,但是由于视野和空间的限制,操作难度大,学习周期长,因此术后效果不佳、病灶残留复发的发生率较高,有报道孔镜术后的复发率可达20%,甚至更高。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应用。以上这些导致多数人在面对手术的时候往往是一种恐惧紧张、焦虑纠结的复杂心态。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治疗术式很多,除了椎间盘镜、椎间孔镜这些技术外,小切口术式同样是兼顾微创和疗效的绝佳选择。

腰椎小切口技术融合了传统开放手术和经典孔镜技术的优势,采用微创的切口便实现了传统减压的操作理念,完美发挥了两者的长处,却又克服了它们的不足。小切口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采用后正中切口,长度只有2cm左右,因此对肌肉组织损伤极小,这与微创手术类似;与微创手术不同的地方在于手术是在直视下进行的,术中通过佩戴有放大倍率的头灯,使得整个视野显露更加充分;比孔镜更充足的手术空间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使大夫只需去掉一小部分骨质便可实现减压需求;不但可以保证髓核摘除的完整性,降低未来复发的几率,而且也最大程度的维护了脊柱稳定性,其临床效果已得到脊柱外科医师的广泛肯定。

 

 

 

 

1.jpg

 

目前我们团队以经开展了数百例的小切口手术,其中随访超过5年的患者大约100例,通过对随访结果的统计研究,我们总结了小切口术式的几大优势:

1. 手术满意度高:96.1%的患者对疗效非常满意或满意,患者的下肢VAS评分(评估疼痛的一种经典方法,按照疼痛程度分为0-10分,0分为一点也不疼,10分为无法忍受的疼痛)从术前的8.2分降至1分,腰背痛VAS评分从术前的5分降至0.5分,极少的腰背部肌肉破坏大大减少了术后反复腰背疼痛的困扰。

2. 手术时间短:小切口手术讲究的是精准高效,就像巡航导弹一样,通过准确的定位,直击病变组织,不但免除了传统开放手术广泛剥离及置钉融合的时间,而且也不会因为孔镜技术视野太过狭小而发生迷失误判,手术时间不超过1小时,高效迅速,极大的减少了麻醉风险和对身体的损伤。

3. 手术切口小:如果你对手术切口要求高,那么小切口手术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切口的平均长度只有2cm,并且采用美容缝合法,相对美观简洁,不易留疤。而且小切口减少了对后背肌肉组织的剥离和损伤,术后组织感染的发生率更低,传统开放手术的切口感染或不愈合率可达10%,而我们团队目前尚未发生小切口术式感染的情况。

4. 术中出血少:许多人特别关注出血量,毕竟这是衡量手术微创程度的重要指标。我们的小切口手术平均出血35ml,极小的创伤和出血使得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耐受,而不必担心年老、体弱或其他合并症带来的手术风险,比传统的开放融合手术安全的多。

5. 术后恢复快:在大家的印象里,腰椎手术后至少要躺个十天半个月的,恢复周期漫长而煎熬,饱受身心摧残。而做完我们的小切口手术第1天就可以下地活动了,一周左右就能恢复到术前的活动状态,避免了长期卧床带来的血栓、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康复效率。

6. 住院时间短,花费少:更快的康复决定了更短的住院时间,小切口手术整个住院时间包括术前准备只需3天左右,而住院费用只要传统开放手术的1/3,真正做到了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看到小切口手术是一项兼顾疗效和微创的术式,具有孔镜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当然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做小切口手术,对于双侧症状,或者合并严重狭窄、滑脱、不稳的患者,则还需要考虑稳定性、减压彻底、滑脱复位等更多方面因素,因此大家术前还是要多和医生沟通,制定最适合自身病情的术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
18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突出位于椎弓根内外缘之间,或位于椎间孔以外的突出,压迫同节段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症状、体征。一般将椎间盘椎管内突出分为中央型和外侧型,此类突出压迫或刺激下节段神经根;而将少数位于椎间孔内或孔外的突出,称之为极外侧型突出。
 
通常椎管内突出的腰椎间盘,在椎管内压迫下一间隙出行的神经根,即L4/5突出压迫L5神经根。而极外侧突出的髓核向上移位,可在椎间孔内压迫行经孔内的同节段神经根,或在孔外突出压迫跨越椎间盘的同节段神经根。
极外侧型突出国外统计的发病率为9.9%。一般的椎间盘突出累及L4/5及L5/S1间隙的多,而极外侧型发生于L4/5占60%,L3/4占24%。
 
突出的间盘组织大多为椎管内突出的游离型转移而来,少数为原发于椎间孔或椎间孔外的纤维环,故将其分为椎间孔内移位及椎间孔外突出。
 
突出物大多位于椎间孔内,少数位于椎间孔外。由于椎弓根的阻挡及椎间孔下部狭窄,游离的突出物均位于间盘或间盘以上水平,即向头侧移位。
 
根据突出椎间盘组织的占位情况,分为椎管内型、椎管内外型及椎管外型,以椎管内外型居多。
 

 
患者年龄较一般椎间盘突出患者偏高,好发于40~60岁,平均约50岁左右。病变间隙以L4/5多见,L3/4及L5/S1次之。
患者腿痛较腰痛重,大腿前方痛,休息及安静时也痛。常因疼痛而步行困难,84% 有间歇性跛行。检查可见直腿抬高阳性、股神经牵拉征阳性、肌力下降,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之所以较椎管内型的明显,①主要原因是突出组织压迫了位于椎间孔内的感觉神经节,②其次是椎弓根及横突基部有一纤维带,横跨于刚出椎间孔外口的神经根上,使之固定不易移动所致。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特别是有单根腰4神经根受损时,因高度警惕极外侧型突出。MRI 可三维显影,能明确椎间盘退变、突出的部位及形态,便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应作为首选。还特别应注意:①在低位突出病例应与椎间孔内神经节区别;②发现同间隙椎管内突出时,勿满足诊断而遗漏极外侧突出;③椎间孔内的神经纤维瘤及转移肿瘤。
 
极外侧型突出往往因神经疼痛严重,保守治疗难于奏效,多需手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手术入路可分为小关节内侧、小关节切除、小关节外侧髓核摘除等。既往椎间孔外突出采用外侧椎旁肌劈开(多裂肌和最长肌之间)入路,椎间孔内突出则采用椎板间扩大入路的方法已取得共识。而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局麻椎间孔镜微创手术都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术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间盘突出症
78

腰椎间突出,80%的人保守治疗是有效的!#健康科普 #郑帅的生活 #硬核健康科普dou来说

#腰椎间盘突出症
11

时间再宝贵,也没有生命宝贵!#健康科普 #硬核健康科普dou来说 #郑帅的生活

#腰椎间盘突出症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的一种病变。

椎间盘退变以及损伤是导致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椎间盘退变由于椎间盘组织承受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又因椎间盘纤维环仅有少量血液供应,营养依靠软骨终板渗透极为有限,因而极易退变。慢性损伤积累,如体力劳动、久坐久蹲以及急性外伤都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胸背部、腰、腿部位疼痛、麻木,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等情况。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但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腰不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16

腰胀痛可能与过度疲劳、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因素有关。

1.过度疲劳:频繁弯腰或进行重体力劳动,腰部肌肉内乳酸代谢产物堆积,可引起腰部酸胀、酸痛等症状。应合理休息,对腰部进行按摩和热敷,可自主恢复。

2.腰肌劳损:可能与频繁弯腰以及长期受凉有关,腰部肌肉内存在无菌性炎症,受到炎性物质刺激,可引起腰部胀痛,且局部存在压痛点。确诊后应用布洛芬、塞来昔布等抗炎镇痛类药物治疗。

3.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与腰椎退行性病变、急性损伤等因素有关,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可引起腰部胀痛、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确诊后可应用甲钴胺、美洛昔康等药物治疗,严重时还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椎间孔镜手术。

腰胀痛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症状较明显或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建议就医诊治,在治疗期间要遵医嘱安全用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4

孕妇腿麻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是激素水平变化、血液循环不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因素导致。

1.激素水平变化:怀孕以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可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怀孕中晚期的时候,体内激素可明显增加,进而对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出现腿麻、恶心、呕吐、头痛等不适。

2.血液循环不畅:在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可逐渐增大,容易压迫到周围的血管以及神经系统,进而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引起腿麻、疼痛、肿胀等不适。

3.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孕妇本身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在急性发作期,突出的腰椎可压迫局部神经和血管,也可引起下肢麻木、疼痛等不适。导致孕妇腿麻的原因比较多,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才能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
46

久坐腰疼可能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病变以及腰肌劳损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其次要注意加强日常护理。1.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椎间盘变形突出导致的神经压迫,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其中就包括腰疼、下肢麻木疼痛等等,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一些脱水(甘露醇注射液、七叶皂苷注射液)、抗炎止痛(萘普生注射液、氯诺昔康注射液)的药物,减轻局部的水肿、消除炎症,缓解疼痛症状。通过休息、硬板床等方式有助于改善症状。2.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腰椎骨质增生等一些退行性的改变也会引起久坐腰痛,治疗的关键在于抗炎止痛,例如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通过休息以及适当的活动,有助于缓解症状。3.腰肌劳损:长时间的久坐,会导致一侧腰肌出现劳损,从而引起疼痛处理的方式,主要是给予止痛以及肌松药物治疗,例如复方氯唑沙宗片。除了注意休息之外,也可以通过使用护腰带的方式来保护腰椎。由于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在处理方式上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具体情况需要请医生面诊并遵医嘱用药。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普遍认可的定义是指除外导致腰椎管狭窄的独立的临床疾病以外的任何原因引起的椎管、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等的任何形式的狭窄,并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的综合征。依据其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发育性)和后天性(继发性)椎管狹窄,后者包括退行性、医源性、创伤性和其他椎弓峽部裂并椎体滑脱等所致椎管狹窄。临床上多见的为退行性椎管狭窄。
 
腰椎椎孔的形态决定腰椎管的形状,儿童腰椎椎孔为卵圆形。成人腰1~2椎孔为卵圆形,而腰3~5椎孔多为三角形或三叶草形。下腰椎椎孔的形状使腰椎管的容积较上腰椎减少。腰椎退变发生椎间盘膨出,黄韧带皱褶,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等,使椎管容积缩小,机械性压迫导致椎管内压力增加,马尾神经缺血。同时椎管内硬膜外静脉丛回流障碍和椎管内无菌性炎症,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症状。压迫时间越长,神经功能损害越重。
 
依据腰椎管狭窄的部位分为:①中央型椎管狭窄:即椎管中矢径狭窄,矢状径<13mm 为相对狭窄,<10mm 为绝对狹窄。②侧隐窝狭窄:侧隐窝存在于三叶形椎孔内,即下位两个腰椎腰4和腰5处,是椎管向侧方延伸的的狭窄间隙。侧隐窝前后径正常>5mm,前后径<3mm为狭窄。③神经根管狭窄:腰神经根管指神经根自硬膜囊根袖部发出,斜向下至椎间孔外口所经的管道。各腰神经发出水平不同,故神经根管长度与角度各异。
 
导致临床症状的机制如下:①背根神经节的作用:背根神经节为引起神经根疼痛的重要结构,位于椎管内或椎间孔外,以腰5背根神经节最大。②伤害感受器的激活:组织损伤后,非神经源性和神经源性介质激活伤害感受器。非神经源性介质包括缓激肽、血清素、组胺、前列腺素E1、E2、白介素、TNF-α和白三烯等;神经源性介质如P物质、血管收缩肠多肽、胆囊收缩素样物质等。这些物质有协同作用,导致渗出、水肿和组胺释放。③伤害感受器的作用:在关节突、关节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后纵韧带和纤维环外层均有伤害感受器,导致椎旁肌持续痉挛,引起腰背痛。

腰椎管狹窄多为退行性椎管狹窄,故发病年龄为中老年及从事重体力劳动者为多。病人有腰痛及坐骨神经痛,这是最典型的症状,有时伴有感觉异常。活动行走除疼痛、麻木外,亦可因步行距离增加而感小腿乏力;此症状可在休息、下蹲后缓解,再度行走活动又复出现,称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检查时表现为症状重,体征轻,腰椎无侧弯,但腰椎前凸减小,腰椎前屈正常、后伸受限,腰椎后伸时,可感腰骶疼痛,或下肢疼痛并麻木,可出现神经根受压的体征,严重时引起马尾神经症状,为中央椎管狭窄所致,表现为鞍区及括约肌出现症状与体征。
X线片显示腰椎退行性变,如骨赘形成,椎间隙狭窄,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反弓。腰椎CT轴状位片显示腰椎间盘膨出,关节突关节增生、关节突内聚,椎管矢状径<10mm,侧隐窝前后径<3mm。腰椎 MRI T1像显示多个椎间盘突出,T2像示多个椎间盘信号减低,硬膜囊呈蜂腰状狭窄。椎管造影部分梗阻,或呈蜂腰状多节段狭窄,但不能显示侧隐窝狭窄。
 
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体征较腰椎间盘突出症少,直腿拾高试验常为阴性,CT检查常为腰椎间盘膨出而非突出,并有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临床上常有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早期腰椎管狭窄症状轻时可行保守治疗,卧床休息有助于腰痛缓解,物理治疗和非甾体消炎药可有效缓解症状。如果经严格治疗无效、腰骶腿部疼痛较重、有明显间歇性跛行、影像学检查椎管狭窄严重,则需要行单纯椎管减压术或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